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高强度螺栓连接是现代钢结构的先进工艺,在工地用高强度螺栓连接形成钢构筑物,这种连接方式已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介绍高强螺栓连接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钢结构及高强度螺栓连接工艺的优点,通过工程实例详细阐述了对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的质量关键点的控制以及高强度螺栓连接操作的质量检查。  相似文献   

3.
建立兆瓦级风力机偏航齿圈与塔架法兰处高强度联接螺栓联接三维模型并在Hypermesh前处理,在ABAQUS建立高强度联接螺栓接触模型,按照不同裂纹深度和不同裂纹长度对高强度联接螺栓螺纹底端表面裂纹和螺纹顶端表面裂纹的扩展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强度联接螺栓最大应力位置与裂纹位置无关,均出现在螺纹连接第1个螺纹处;当初始裂纹设置在第1个螺纹处时,由于高强度联接螺栓联接结构裂纹处产生应力集中、发生裂纹扩展现象,导致高强度联接螺栓应力过大,严重影响连接可靠性,故应特别注意此类裂纹,并防止其出现。  相似文献   

4.
为考察高强度螺栓高温后材料力学性能,对10.9级M22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高温冷却后试样进行拉伸试验,研究了不同加热温度、不同冷却方式下高强度螺栓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种冷却方式下,高强度螺栓材料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当加热温度不超过400℃时,高强度螺栓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基本不受加热温度的影响;当温度不超过300℃时,弹性模量基本不变.随着温度升高,高强度螺栓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迅速下降,当温度达到600℃时,高强度螺栓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下降到常温的70%~78%.根据试验结果,拟合得到高强度螺栓高温后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的折减系数计算公式.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的折减系数结果与部分文献的结果一致,但弹性模量折减系数相差较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王国华  张楠 《科技资讯》2013,(8):135-136
为了分析塔式起重机高强度螺栓的机械特性,采用理论分析和有限元分析对高强度螺栓进行研究,得到了预紧后的螺栓组应力,加载后的螺栓组应力和加载后的螺栓部分应力云图。分析结果表明:计算的安全系数为,比载荷组合B所需安全系数1.34大,螺栓联接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高强度螺栓腐蚀后的疲劳性能,本文对浸油和无浸油的M24高强度螺栓开展了中性盐雾加速腐蚀试验,对不同腐蚀程度的高强度螺栓分别开展了形貌观察和常幅疲劳试验。结果表明:所有高强度螺栓表面锈层均由内锈层和外锈层组成;腐蚀后螺牙根部存在着蚀坑,浸油和无浸油螺栓腐蚀150天后螺牙根部的蚀坑直径达到1.5mm;随着腐蚀时间的增加螺栓的疲劳寿命逐渐降低,浸油和无浸油螺栓腐蚀150天之后疲劳寿命分别下降了36%和28%;由于浸油螺栓表面的保护层在腐蚀前期被破坏,相同腐蚀时间浸油和无浸油两种螺栓的疲劳寿命相差较小。  相似文献   

7.
以风力发电机塔筒法兰高强度螺栓为研究对象,考虑外载对疲劳损伤的影响,建立风力发电机塔筒法兰高强度螺栓疲劳强度分析的方法.首先,以连接截面受力状况作为损伤参量,借助塔筒等效模型确定最大受载截面;其次,采用Schmidt-Neuper算法获得塔筒任意扇面所受外载,并基于有限元模型研究外载与高强度螺栓内应力的关系,建立高强度螺栓疲劳损伤分布模型;最后,考虑预紧力的影响,对比研究不同螺栓预紧力疲劳累积损伤值,确定最优螺栓预紧力.结果表明,整圈法兰螺栓疲劳累积损伤最大位置为-4.17°和175.87°,预紧力比例为70%时螺栓预紧力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大震下网格结构螺栓球节点的破坏特征及机理,设计了杆件与螺栓球节点组合试件,采用FCS电液伺服结构试验系统对试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加载制度为不对成等幅加载,获得了不同幅值加载下试件中高强度螺栓的变形特征。通过对高强螺栓断口的宏、微观分析探讨螺栓球节点中高强度螺栓低周疲劳破坏特征及机理,获得以下结论:随着加载制度中位移幅值增大,螺栓球节点组合试件中高强度螺栓的疲劳寿命减小,断口的疲劳源增加,扩展区面积减小,瞬断区表面不平整性程度提高;在较低位移幅值的加载制度下,螺栓的起裂机理偏向脆性断裂,随着加载制度位移幅值增大高强度螺栓的起裂机理由脆性断裂向准解理断裂转变,螺栓断口的瞬断区呈现偏向韧性断裂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将双相热处理技术用于大直径高强度螺栓并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双相热处理工艺是可取的,从而为生产大直径高强度螺栓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方向,尤其为达到200万次疲劳性能指标提供了组织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刘亚峰 《科技信息》2009,(23):315-315,241
高强度螺栓连接作为新型的钢结构连接方式,在建筑和桥梁钢结构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结构的质量和安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施工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李明  俞珊  张成 《佳木斯大学学报》2013,(2):222-223,233
对钢结构工程常用的8.8S高强度螺栓进行剪切试验.得到了高温过火对高强度螺栓的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试验包括自然冷却和泼水冷却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12.
滚花式自锁螺栓是一种新型的、高强度的可以自锁的螺纹联接零件。文中介绍了其结构特点和强度计算。滚花式高强度螺栓经过在进口、国产小汽车制动盘上应用,证实其性能可靠,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高强螺栓抗剪连接滑移数值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少计算代价并提高计算结果的收敛性,提出了一种新的高强度螺栓滑移数值模型和确定非线性摩擦单元实常数的计算公式。将所提出的数值模型计算结果与已有通用有限元软件的结果进行了对比以验证所提出的数值模型的可靠性。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高强度螺栓滑移数值模型可以精确捕捉高强度螺栓的滑移现象,用于计算摩擦单元实常数的计算公式可以精确得到高强度螺栓的滑移临界摩擦力。通过滑移模型所得滞回曲线与既有模型计算结果高度吻合且计算时间减少约90%。在此基础上,通过参数化分析对简化滑移数值模型的计算误差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螺栓预紧力、钢板厚度、螺栓直径以及屈服强度对计算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简化滑移数值模型收敛性好,计算精度高,大大减小了计算代价。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钢结构端板连接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应变松弛随时间变化规律,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对58个10.9级高强螺栓应变松弛的实测结果进行了拟合,得到了应变松弛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分别采用平移法、断面法及概率统计分析法分析,得到了不同保证率下的高强度螺栓应变松弛函数。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函数能够表达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应变松弛随时间变化规律;在3种方法中,概率统计分析法得到的结果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5.
采用通用的有限元程序ANSYS10.0对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节点纯受弯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情况进行了接触分析,对数值模拟过程中的单元类型、预应力的施加方式、约束条件及各单元的实常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顶板螺栓外侧的螺栓的分担的剪应力大于内侧螺栓分担的剪应力,腹板螺栓靠近节点板上角的螺栓附近的滑移量最大.本文中的数值模拟方法可用于研究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节点的摩擦力分布规律及极限承载能力,弥补试验过程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大圆孔高强度螺栓的受力性能和破坏模式,为此类高强度螺栓连接提供设计依据.方法利用经过验证的有限元模型,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含大圆孔承压型高强度螺栓连接进行分析,并对比欧洲规范和美国规范关于大圆孔的设计方法.结果欧洲规范是在原设计公式的基础上乘折减系数0.8;而美国钢结构规范中扩大孔则是套用原公式,标准孔和扩大孔带入不同的栓孔至板边缘净距,折减系数约为0.9,欧洲规范更加偏保守.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按照美国规范计算有部分连接偏于不安全,可能是与对破坏模式的预测不符造成的.结论根据有限元的计算结果,扩孔后螺栓连接的破坏模式没有发生变化,大圆孔承压设计值折减系数介于0.8~1.0,参考美国规范和欧洲规范中对高强度螺栓扩孔折减系数的规定,可偏保守的取0.8.  相似文献   

17.
高强度螺栓的静拉伸断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20Mn_2TiB、16CrMnB和40Cr钢制成的M24的10.9和12.9级高强度螺栓,进行静拉伸试验、偏斜角度为0°、5°和10°,测定其螺纹断裂强度和断面收缩率;对静拉伸载荷下的断裂过程、方式和特征进行宏观和微观观测分析。根据这些试验结果讨论了高强度螺栓是否要淬透问题,对ISO898/1—1978关于高强度螺栓的淬透性要求提出了商榷意见,并讨论了低碳马氏体高强度螺栓的优越性。试验结果表明:高强度螺栓断裂时,主裂纹往往在螺母下1~3扣萌生,而且裂纹沅一般是从牙沟亚表面萌生,向中心扩展的,剪切唇和稳定扩展区的总厚度一般小于螺纹内径的1/2。所以,在保证静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前提下,只要获得一定层深全马氏体层,螺纹即具备良好的抗裂纹萌生和稳定扩展的能力,不必追求螺栓截面基本淬透。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受力分布规律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得出了该构件的受力分布图,从理论上对高强度螺栓连接的破坏形式和受力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为进一步改进高强螺栓连接构件的受力状况和结构设计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钢梁栓焊混合连接节点性能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工业化建筑快速施工的目标,设计了钢梁现场翼缘对接栓-焊混合连接节点。此节点在拼接处梁的下翼缘及近下翼缘的腹板上焊接法兰板,通过高强度螺栓连接;法兰板上部焊接加劲板,加劲板同时焊接于梁腹板上;腹板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上翼缘待腹板和下翼缘安装完成后现场俯焊。为考察此节点在地震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滞回性能、失效模式等性能,设计了3个试件进行单向及低周往复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梁节点具有很好的延性转动能力,转角最大可达0.095rad, 延性转动后摩擦型螺栓变成承压型高强度螺栓,强度还有一定的提高。最终节点失效是由于连接法兰板的螺栓松动,法兰板缝隙发展,导致螺栓滑丝松动而失去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分析含有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节点的钢桥在设计及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拼接板过厚及扩孔现象对拼接节点受力的影响,利用ANSYS软件建立简单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节点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螺栓孔径及拼接板厚对螺栓群传力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螺栓孔径及拼接板厚均会改变螺栓群的传力比;拼接板厚度的增加会使螺栓群出现滑移的时间提前,并改变其极限滑移量;随着螺栓孔径的增加,拼接板件之间的接触压应力及接触摩擦应力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