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酵母菌木糖醇发酵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木糖醇是一种五碳糖醇,可被用来作为食品甜味剂或医疗上给糖尿病人作糖的替代品.它作为一种甜味剂以及抗龋齿的特性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工业化生产木糖醇主要是通过化学法,此法工艺复杂,副产物多,分离提纯困难且成本高.用微生物生产木糖醇副产物少且含量低,易于分离提纯.因此,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木糖醇已经成为世界研究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导合成8—壬炔酸和1—十六炔酸由癸二酸经单酯化,脱羧、加溴提纯后再脱双分子溴化氢得到8—壬炔酸。用相似的方法由1—十六烯烃为原料得到1—十六炔。  相似文献   

3.
膨润土的纯化及脱水过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湿法对广西宁明膨润土矿进行提纯,分别考察膨润土原土的粒度、浆液的液固比、搅拌时间及沉降时间对提纯效果的影响,并对产品用酸性无机絮凝剂絮凝沉淀后,再以醇类进行脱水处理。结果表明:当膨润土原矿的粒度为75—85目,浆液的液固比为12,搅拌时间为80min,沉降时间为120min时,可将膨润土原矿中蒙脱石含量从60%提高到83%左右。纯化过程的絮凝沉淀,能有效地分离出膨润土胶体溶液中的大量水分,脱水后提纯土具有良好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以丙酮和EDTA为原料合成N,N'—二羧甲基,N,N'—二(2,2,6,6—四甲基—1—氧基哌啶—4—氧酰甲基)乙二胺的方法。该方法具有产率高、操作简便、易于提纯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玉米芯生产木糖的工艺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木精是多糖类“水聚精”的组成成分,除了用于制备木糖醇以及饲料酵母外,还广泛应用在化工、医院、食品、皮革、染料等工业部门,食品工业主要用作低热量的甜味添加剂。农业植物废料玉米芯,含有大约1/4到1/3的多缩戊糖,而多编戊精经酸解则可制得木精,因此玉米芯是制取木糖的极好原料。玉米芯来源广泛、产量大、易集中,其多编戊糖含量高、易于加工、商品木糖收率高、成品质量好。合理利用玉米芯生产木糖可以化度为宝,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用玉米芯生产木糖的工艺技术介绍如下。1生产工艺流程玉米芯中的多缩戊糖在无机酸…  相似文献   

6.
在酸和氯化锌催化下D-核糖的亚异丙基化反应中得到的反应混合物,经柱色谱及重结晶分离,除获得产物1,4-脱水-2,3-氧-亚异丙基吡喃核糖外,首次分离出1,5-2,3-双-氧-亚异丙基核糖。测定并比较了这两种产物的~1H和~(13)C核磁共振谱。聚合试验结果表明这类双亚异丙基化核糖与单亚异丙基化脱水核糖不同,它不具有正离子开环聚合活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钠盐法将马来松香分离提纯得到马来海松酸。研究了碱的种类、回流时间及成盐反应中溶液pH值对马来松香分离提纯的影响,并利用FT-IR和NM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选择NaOH对马来松香进行分离提纯,成盐反应时溶液p H值为10并回流2. 5 h后,能够得到的马来海松酸的最高收率为58. 34%。  相似文献   

8.
P-联三苯直接溴化产物的分离提纯及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研究P—联三苯直接溴化产物的分离与提纯。将直接溴化产物用石油醚(沸程为60~90℃)萃取,得到P—联三苯和4—溴—P—联三苯混合物。该混合物采用络合色谱薄层分离方法,即用国产硅胶GF_(254)制成的GF_(254)—AgNo_3版,以石油醚(沸程为60~90℃)为展开剂,在国产LBC—1型旋转薄层分析仪上进行分离,得到较好的效果。从分离结果对产物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根据络合薄层色谱中测得的R_f值推断溴在4—溴—P—联三苯的取代效应是吸电子的。从分析结果探讨了4—溴—P—联三苯中溴原子对P—联三苯环中4″位活性的影响。初步结论是:在室温下,溴在P—联三苯中,诱导效应大于共轭效应,具有致钝作用,类似于溴在溴苯中对苯环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脱除乙二胺盐酸盐中HCl 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甲醇钠为中和剂, 中和乙二胺盐酸盐的新方法来脱除HCl. 由于甲醇的沸点低, 乙二胺的分馏提纯易实现,可使能耗降低. 通过中和、脱盐、脱水、蒸馏等操作得到了高纯度的乙二胺, 回收率可达94%.  相似文献   

10.
孙中耀 《科技资讯》2013,(32):103-104
在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中,渗透汽化膜分离法是进行甲醇脱水提纯生产制遣中常见的方法之一,进行甲醇脱水提纯制遗生产中的能耗相对较低,具有较大的甲醇制造应用优势。本文将通过实验方法对于渗透汽化膜分离法进行甲醇脱水提纯生产的具体过程以及该方法进行生产应用的能耗进行计算,以提高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中甲醇的生产制造工艺水平与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1.
苯为原料电化学合成对苯醌和对苯二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在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作用下,在H型电解槽中,以0.5mol/L硫酸为支持电解质,以铅基二氧化铅为阳极,将苯氧化为对苯醌。以碳棒为阴极,将对苯醌还原为对苯二酚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反应温度、电流密度、苯与硫酸的体积比、对苯醌浓度对电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温度为400℃、电流密度为5A·dm^-2,苯与硫酸的体积比为1:2,对苯醌浓度为0.4%时,电流效率达42.46%,对苯二酚的产率达49.75%。  相似文献   

12.
以6-(4-甲基-3-戊烯基)萘-1,4-二醌为原料,过氧乙酸为氧化剂,通过环氧化反应制备了目标产物6-(2-(3,3-二甲基噁丙环-2-基)乙基)萘-1,4-二酮。产物结构通过1H-NMR、FT-IR和GC-MS分析得到表征和确定。探讨了反应底物、氧化剂以及碳酸氢钠的比例、溶剂、温度、时间等对反应转化率和得率的影响,得到优化工艺条件为:萘二醌、过氧乙酸和碳酸氢钠摩尔质量比为1:3:1.2,以氯仿为反应溶剂,反应温度30 ℃,反应时间5 h。在此优化条件下,可得到目标产物6-(2-(3,3-二甲基噁丙环-2-基)乙基)萘-1,4-二酮的得率为90.7%。  相似文献   

13.
用氯磺酸作磺化剂,在四(1,4-二噻英)四氮杂卟啉铁配合物外围功能基对-二噻英环上发生直接取代反应,合成了水溶性良好的多取代磺化(1,4-二噻英)四氮杂卟啉铁配合物(简写为FeSPz(dtn)4).并对磺化产物进行UV-Vis,IR,1HNMR和XPS等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4.
相转移催化法合成1,4-苯二氧基二乙酸及其衍生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1,4-苯二氧基二乙酸及其衍生物─—1,4-苯二氧基二乙酸、1,4-苯二氧基二乙酰氯、1,4-苯二氧基二乙酸二苯酚酯、1,4-苯二氧基二乙酰二苯胺、N,N-1,4-苯二氧基二乙酰基-N',N'-二苯氧基乙酰基二肼,合成反应采用了相转移催化技术,提高了产率,预计合成的化合物是一类新型的具有双活性中心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相似文献   

15.
以对苯二胺及芳酸或芳氧乙酰等为原料,PEG-600为催化剂,用固-液相转移催化法合成了10个新的亚苯基-1,4-二芳酰基及二芳氧乙酰基二硫脲衍生物。用元素分析,^1H NMR及IR鉴定了其结构,并对合成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利用二丁基二氯化锡与双2-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对苯二甲酰腙反应,合成了双核二丁基锡双2-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对苯二甲酰腙配合物,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该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7.
以对硝基苯甲酸、乙二醇、1,4-丁二醇及水杨醛等化合物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2种新型双希夫碱化合物(1c、2c),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氢谱、元素分析对2种双希夫碱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8.
以对苯二甲酸和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为原料在氧化钙催化下合成了1,4-双[4(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羰基]苯,其产率可达88%.由于其具有莹光性能,故是稀土元素配合物的优良配体.通过IR、1 H NMR、13C NMR谱图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发现产物中存在酮式与烯醇式的互变异构体,并考察该化合物热稳定性和UV光谱特性.  相似文献   

19.
在酸催化下,从化合物2-[1,2/3-亚乙/丙二硫基[-3-羰基-5-芳基-4-戊烯酸2出发,经加热分解,合成了标题化合物1-[1,2/3-亚乙/丙二硫基]-3羰基-5-芳基-1,4-戊二烯3,探讨了溶剂(EtOH,THF,DMF)中反应物2和产物3的溶解度对该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柠檬酸为催化剂,通过正丁醛与顺-1,4-丁烯二醇缩合反应合成了2-正丙基-4,7-二氢-1,3-二噁庚英。研究了醛、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溶剂等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在n醇:n醛=1:1.2;催化剂用量为醛的5%时,环己烷为带水剂,反应时间6 h的优化条件下,二氧七环产物的收率可达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