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桥台背路基沉降理论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台背路堤分层施工的实际情况,提出台背路基沉降计算理论和计算模型,该理论将路堤填土根据施工进度划分为数层,由于充分考虑了每层填土对地基的不同作用时间,计算模型更加符合施工进程。利用该理论,推导了梯形分布条形荷载作用下土中任意点处应力的计算公式。为验证理论计算的实用性,以广东惠州西林河大桥龙门台背路基沉降为例,将实测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台背路基填筑时,压实度控制得越好,理论计算沉降与实际沉降就吻合得越好。  相似文献   

2.
目前高等级公路其填土高度一般都在4—5m以上,在施工过程中或施工完成后,高填土路段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经常出现路堤整体沉降或局部沉陷,导致路面破坏,公路的使用性能大大降低。因此本文就就路基沉降的原因和具体防治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3.
针对潮湿多雨地区典型路基填土,在京台高速公路高液限路堤填土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典型断面利用Geo Studio有限元软件开展数值模拟研究,考虑非饱和路堤填土的应力和渗流耦合进行固结分析,研究在长期降雨工况下路基沉降变形规律,进而分析长期降雨对变形和压实度的影响规律以及压实度与路基沉降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对于不同含水率填土路堤,无论是连续施工和间歇施工,竣工期的沉降量占了总沉降量的绝大部分,竣工时和沉降稳定后路堤的最大沉降量都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当遇长期降雨时,竣工和沉降稳定时路堤的沉降量都比无降雨时大;长期降雨情况下路堤沉降稳定时压实度增量比无降雨时大。  相似文献   

4.
根据施工期路堤填土厚度、沉降实测数据建立了一种新的工后沉降预测模型,并从土力学角度分析了该预测模型的物理意义;针对不同的软土地基深度、路堤高度和工后沉平控制时间,导出了路堤预抛高计算公式.结合工程实例,将计算的工后沉降、预抛高量与工后实测沉降进行了比较分析,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软土路堤沉降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依据路堤填土期施工期和预压期观测资料计算路堤总瞬时沉降、总固结沉降、地基固结指数的基因反演方法,进而根据这三个反演参数计算最终沉降,并与实际值作比较,二者符合较好.此外,再依据预压期的沉降资料,分别利用三种不同的计算模型反演计算最终沉降,并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进而对沉降计算模型的选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丁建功 《中国西部科技》2009,8(10):33-34,39
道路软基处理尽可能早期进行,有充分的间隔时间使软基达到沉降稳定后方可进行填土施工。本文介绍了软基处理的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高回填场地回填土蠕变对桩基受力和变形的影响,基于有限差分软件FLAC3D中内置的Burgers模型,选用桩顶荷载为1 MPa,桩径为2 m,嵌岩深度为6 m(3倍桩径),回填土高度分别为10、15、20、25 m的桩基,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考虑时间效应下不同厚度高回填场地桩基受力性能。结果表明:不同填土高度对应的蠕变稳定时间不同;随着桩周填土蠕变时间的增加,各工况桩周回填土沉降随之增大最终趋于稳定;桩周回填土蠕变稳定后,增加回填土厚度,桩周回填土最终沉降、中性点深度变化、桩身最大轴力以及桩端阻力和位移均随之增大,各工况桩周回填土最终沉降、中性点深度变化、桩身最大轴力以及桩端阻力和位移均线性相关;可见高回填场地桩基设计施工中回填土蠕变以及填土厚度的变化对于桩基的影响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8.
王勇 《科技资讯》2007,(7):66-67
高速公路软土地基,经粉体搅拌桩处理后,桩体范围内土体沉降减少较多,填土侧向位移量少,能承受较快加荷速率,对解决山间软土地基高填土的稳定、沉降及加快施工进度等很有效果.文章结合在京福高速公路的实际施工应用对上述问题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9.
根据粘性土次固结理论,对三峡机场跑道主要填土段的变形进行了反分析,结果得到机场填土的次固结指数、最终沉降量和到指定时间的固结度等数据。尚根据弹性地基上极理论,对飞机荷载对地基和混凝土面板的变形和破坏的影响进行了数值分析,其成果直接为填土段道场面混凝土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公路施工前、公路施工时2种工况下排涝站的地基沉降计算,分析公路拓宽施工对邻近排涝站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工填土、施工荷载和临时行车荷载的共同作用下,由于淤泥质土的流变特性,导致地基的固结时间延长及总沉降量增大。  相似文献   

11.
软土高填方路基施工过程中,土内自由水难以及时排出,产生超静水压力,导致路基固结过程延长,沉降变形稳定时间后移,工期滞后.本文在对无砂砼小桩复合地基在后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软土路基基于变形控制的后处理的优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大直径灌注桩具有承载力高、传力明确、沉降量小、施工方便等优点 ,目前被广泛用做多层和高层建筑的基础。本文从多方面分析了大直径灌注桩的承载性能、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和抗震构造措施 ,指出大直径灌注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膨胀土路基沉降的增量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膨胀土路基沉降的特点,提出按增量法分析瞬时沉降、主固结沉降和胀缩沉降的步骤和方法,推导了相应的表达式,增量法的分析步骤是将路基沉降总划分为施工期和使用期两个时间区间,再划分为若干时段,先分区间逐时段计算各沉降分量的增量,然后迭加得到任意时刻的路基总沉降量,还就具体道路工程实例,进行了沉降量的计算和比较。  相似文献   

14.
徐珂 《河南科学》2009,27(10):1292-1296
对某高速公路高填方路段路基施工进行了强夯法加固现场试验,介绍了试验区强夯法的施工设计和现场检测与室内试验结果.分析结果表明,用强夯法加固高速公路路基填筑体是可行的,强夯后的填筑体满足山区高速公路地基承载力要求和沉降要求.  相似文献   

15.
时刚  穆青翼  马静  王一鸣  李刚 《河南科学》2010,28(11):1443-1445
随着道路建设逐渐向山区的延伸,在实际工程建设中高填方路基段不均匀沉降问题成为制约工程质量的一大瓶颈.采用有限元法对高填方路段不同施工时间以及不同填筑高度下的路基沉降进行模拟,并结合衡枣高速工程实例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有限元法模拟高填方路基沉降问题具有较高的精度.随着填筑高度的增加,路基底部各点的沉降值均出现明显增大.对于路基中线不同深度个点,随这填筑高度的增加,其竖向位移呈线性减小.  相似文献   

16.
山区城镇化建设力度逐步加大,削山填沟工程广泛分布,高填方地基沉降变形与边坡稳定性是安全建设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本文提出了梯田式填筑—降雨时序作用下沟谷区高填方地基变形与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首先依托地质资料建立梯田式填筑数值仿真模型,然后通过试验确定填筑体的力学参数,分析梯田式填筑过程中边坡内部响应规律,最后在降雨时序作用下模拟高填方地基多场非完全耦合变形规律,并将此方法运用到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扶贫产业园项目。研究表明:填筑体随含石量增加,粘聚力总体呈波动式下降趋势,内摩擦角相对变化不大,饱和作用下试样抗剪强度具有显著弱化作用;填筑时步过程中,填筑层对边坡变形影响具有一定的时空限制范围;降雨时序作用下,填方区降雨影响深度为距地表12 m范围附近,结合测斜长期监测数据,与模拟结果较为相似。研究成果能为削山填沟高填方边坡风险评估与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技术与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7.
在软土地层中顶管施工所引起的地面沉降常常会造成邻近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移动甚至破坏- 通过对土与顶管的受力及变形的分析,在施工前预测特定顶管工程可能引起的地面沉降的幅度及其形态- 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显示,顶管施工时管节周围土的运动是三维的- 建立了处理上述三维问题的简便计算方法- 基于半解析元法将顶管施工中三维土运动问题转换成一维数值计算- 在轴向离散而在环向和径向取解析函数,建立了半解析单元的位移函数- 给出了包括位移函数、刚度矩阵和荷载矩阵在内的理论分析过程- 计算结果表明,半解析元法对于计算顶管施工中的地面沉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根据分析与计算结果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包括结构与土的相互作用而言,顶管管节相当于隧道的衬砌- 虽然顶管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的沉降槽也近似于误差曲线,由于土的粘塑性变形,地面沉降的幅度在施工过程中是变化的-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某中西部地区机场粗粒土的压实特性及其高填体的沉降规律,开展了粗粒土的颗粒分析、重型击实、最大干密度、压缩模量试验,测试和验证了粗粒土的不均匀系数、击实参数等,发现了压实度与压缩模量的良好相关性,建立了此粗粒土压缩模量的预估方程。采用室内试验数据建立了高填体的有限元模型,与实测沉降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了多种压实度、填筑高度下高填体的沉降。结果表明,填筑体的沉降与填筑高度为指数幂关系,填筑高度越高,土体压实度对沉降的影响越显著。基于有限元模型的沉降数据,明确了压实度-填筑高度-填筑体沉降的关系,建立了高填体沉降的多元回归方程,为高填方工程现场提供了快捷的沉降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基于实测沉降比的群桩沉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单桩试桩曲线包含了丰富的桩土相互作用信息,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反应了现场土质的力学性态,所以提出利用单桩静载试验来推求群桩沉降.考虑到目前桩基理论计算出来的相互作用系数夸大了群桩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收集了77组单群桩沉降实测资料,利用其中71组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群桩沉降比公式,对其余6组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结合依托工程试验路修建,通过方案设计和现场碾压试验,进行合适施工工艺研究,并通过沉降差检验,初步提出路堤碾压质量控制方法,采取数理统计方法对沉降进行分析,并提出局部补强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