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欣  张昕 《甘肃科技》2012,28(11):61-62
以凝结水精处理高速混床的运行特点及各种离子在水系统中的分布规律为基础,结合靖远电厂2×300MW机组凝结水精处理高速混床的调试实践,详细介绍了凝结水精处理中高速混床运行特点,分析和总结了此工艺特点及在技术和经济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黄林 《科技信息》2007,(17):77-77
我市某发电有限公司凝结水精处理系统采用锥体分离再生工艺,混床出水水质和制水量不正常,通过分析以上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改进,极大的改善了凝结水处理系统的运行工况,目前周期制水量恢复到了投产之初的出水量,同时保证了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安全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介绍了某乳品公司生产用蒸汽所产生凝结水的回收系统的设计过程。重点从凝结水回收的重要性、回收方案的选取、现场施工及改造后的经济效益等五个方面来论述蒸汽凝结水回收在技术及经济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对安庆电厂由武汉凯迪股份公司提供的中压凝结水精处理的高速混床和再生系统的设备、设计、工艺流程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兰州炼油化工总厂蒸汽凝结水的余热回收利用冬季凝结水余热回收利用方案兰州炼油总厂现有七个凝结水回收泵站,其中140泵站为凝结水回收总站,141、143、144、145、146、146—1为分泵站,这六个分泵站,将回收的凝结水集中送往140总站,总站设有...  相似文献   

6.
王文明  魏红 《甘肃科技》2012,28(17):58-60
针对金东造纸厂凝结水回收系统存在的问题,分析并介绍了采用密闭式回收方式进行改造的思路,对技术改造的投入及凝结水回收的效益进行了估算.实际应用表明,该回收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节能效益,可为类似技术改造提供有宜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克服新能源电力对电网产生的影响,传统的火电机组必须提升其快速变负荷能力。在对汽轮机及回热系统特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凝结水节流方案。为了实现对凝结水节流系统的高效、安全控制,通过对凝结水节流系统的特性分析并经过一定的简化,建立1000MW火电机组凝结水节流系统非线性动态模型,根据模型结构并结合实验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辨识。通过对模型输出与机组实际输出的对比验证中可以看出,模型的响应与机组实际输出完全一致,具有很好的仿真精度,该模型可以应用于凝结水节流系统的控制优化。  相似文献   

8.
凝结水溶解氧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凝结水溶解氧是凝结水质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厂自投运以来凝结水溶解氧合格率偏低,本文分析了凝结水溶解氧不合格的原因,就如何调整凝结水溶解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韩吉元  李宁 《科技信息》2011,(31):I0041-I0041
介绍了正和集团高温蒸汽凝结水处理装置的运行情况,通过介绍蒸汽凝结水处理的原理,高温蒸汽凝结水回收系统和凝结水精处理系统,使蒸汽凝结水回收状况得到很大改善,由凝结水运行检测和效益核算得到,处理后的凝结水达到中压锅炉给水水质标准,并取得了较好的节能节水效果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魏青平 《甘肃科技》2010,26(5):60-64
介绍了多种凝结水回收系统,并对各种凝结水回收系统进行了对比,说明了各种凝结水回收系统特点和不足,指出了目前最好的凝结水回收方式为闭式凝结水回收器回收系统和动力机械泵组合成的密闭大型回收系统。  相似文献   

11.
以新型流化床颗粒层过滤器为应用对象,对内置过滤元件的流化床料层阻力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发现,在没有床料循环时,过滤元件浸入料层的有效面积越大,料层阻力下降越多,通过定义元件浸入料层有效面积与床截面之比的无因次数,回归得到了内置过滤元件流化床料层阻力的经验表达式,为过滤器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生物组合对浮床污染物净化效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以水生植物(空心菜)单元、水生动物(三角帆蚌)单元及人工介质(微生物)单元组成的组合生态浮床.夏秋两季富营养水体净化实验显示,组合型生态浮床比普通水生植物浮床对NH+4-N,TN,CODMn平均去除效率的提高幅度:夏季水体交换时间5d时分别为22.6%,13.3%,13.7%;秋季水体交换时间7d时分别为19.5%...  相似文献   

13.
山区河流河床结构对推移质输沙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床结构是山区河流河床在洪水过程中达到较强阻力及较高河床稳定性时床面大颗粒的组合,对山区河流的推移质输沙起重要影响.引入河床结构强度S对山区河流河床结构进行定量化研究,使用河床结构测量设备对河床强度进行测量,采用类似于坑测法的子母双槽进行推移质输沙率实测,对云南小江流域的15条主要支流河床结构及推移质输沙进行野外实测,发现推移质输沙强度至少受单宽水流能量与河床结构发育程度共同影响,在同等级水流能量条件下,河床结构的发育程度越高的河流(或河段)其推移质输沙强度越小,河床强度值越小的河流(或河段)推移质输沙强度越大.单宽水流能量小于50kg/(m·S)、河床结构强度大于0.35时,推移质输沙率接近零.  相似文献   

14.
采用对Ergun型方程无量纲化的方法对气体通过烧结矿床层的流态进行了研究,考察气体表观流速、烧结矿颗粒直径和床层空隙率对床层内气体压力降的影响,进而探讨床层内临界颗粒雷诺数随颗粒直径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颗粒直径一定时,床层内单位料层高压力降随气体表观流速的增大呈二次方关系增大.当气体表观流速一定时,单位料层高压力降随颗粒直径和空隙率的增大呈指数关系衰减.床层内临界颗粒雷诺数随床层几何因子的增大呈指数关系减小,且临界颗粒雷诺数实验预测公式的平均计算误差在5%以内,显示了良好的预测性能.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基于黏接力链单元的聚氨酯固化道床数值仿真分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聚氨酯固化道床与普通散体碎石道床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聚氨酯固化道床能够通过减小道床残余变形、改善道砟颗粒间接触状态的方式起到延缓道床累积沉降的目的;聚氨酯材料在延缓道床累积沉降的同时,也会导致轨枕的动位移增大.  相似文献   

16.
基于宝钢马迹山港矿石中转码头工程,采用Ansys数值模型,将桩土作用力简化为弹簧模型,水平侧向荷载作用通过P-y曲线将土体性质赋予COMBIN39单元,轴向荷载作用通过t-z曲线将摩擦阻力赋予COMBIN39单元,从而对不同水位、不同桩径、不同基床厚度、不同波高条件下的钢套管所受水平总力和管端位移值进行计算。通过对所得力和位移特性的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特定结构人工基床的理论厚度范围,为以后的设计施工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7.
由于黄河水受污染严重,而以黄河水为源水的自来水厂,多数目前仍然沿用以除浊为目的的常规处理工艺,其出水水质不甚理想。利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预处理、常规处理及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组合工艺处理黄河水研究表明,组合工艺各单元都能有效去除TOC, 组合工艺对TOC的总去除率的平均值为42.2%。组合工艺对UV254、藻类、AOC 、 BDOC的去除效果十分理想。虽然原水的致突变性已经较低,组合工艺仍能有效地降低致突变性,其中预处理工艺对降低致突变性的效果较显著。  相似文献   

18.
IntroductionIncineration is an important disposal methodfor the large volumes of sludge produced byindustrial and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The traditional means of disposal of sludge hasbeen either open dumping,landfill or dumping inthe sea. These practices require large land acreageand are becoming less attractive as the areasavailable rapidly disappear. In the case of seadumping,this practice is now being prohibited bynew legislation.In metropolitan areas and highly populatedcities,th…  相似文献   

19.
煤粉燃烧动力学参数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研究煤粉动力学参数时,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热重分析、DTFS和小型热模试验。采用自制的气固反应动力学试验装置,通过气体成分的连续检测,对几种煤粉的反应动力学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并通过数学计算,确定了煤粉燃烧过程的一些动力学参数,如燃烧速率、颗粒表面温度,反应活化能和指前因子。除无烟煤之外,本文还选择烟煤进行了尝试性试验。所得结果,对工业流化床反应器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刘吉余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15):3422-3426
流动单元是储层物性特征的综合反映。从薄窄砂体储集层的基本特征出发,探讨影响渗流特征的地质因素,研究薄窄砂体储集层流动单元的划分方法,然后针对研究区目的层段进行流动单元研究。将研究区目的层段划分为26个垂向流动单元,在取芯井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其它静态资料将目的层段流动单元分为Ⅰ、Ⅱ、Ⅲ、Ⅳ四种类型,并建立各流动单元的分类标准,对非取芯井按测井解释的物性参数进行流动单元的分类,最后绘制出各沉积单元的平面流动单元分布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