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张叶军 《科技信息》2012,(29):228-229
综述了食用昆虫开发利用的若干资源优势。由于昆虫具有资源丰富、饲养成本低、营养价值高、食用方式多样、其功能食品具有安全性和稳定性等优点,以及现有研究成果为食用昆虫大规模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因此,开发利用食用昆虫资源具有巨大潜力和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武夷科学》2019,(1):62-72
以收集到的42张昆虫邮票为线索,查阅相关文献,综述邮票上的主要食用与药用昆虫类群及其研究与应用概况,在此基础上,对食用与药用昆虫的应用开发前景进行评价与展望。  相似文献   

3.
蝗虫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蝗虫是昆虫纲中的一大类群,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首先,蝗虫营养成分含量高,可以食用;其次,蝗虫含有很丰富的药用成分,可以药用;第三,蝗虫还可以作为观赏昆虫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蝗虫用途广泛,是一种很好的资源昆虫.探讨了蝗虫的食用、药用等用途以及蝗虫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及前景.  相似文献   

4.
昆虫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动物类群.食用昆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同时可为人们提供一定量的脂肪、脂肪酸、矿质元素、维生素和糖类,部分昆虫还有食疗作用,是很难得的保健食品.目前,昆虫食品的开发已走上多元化道路,新工艺不断被开发应用,食用昆虫已被制成罐头、饼干、糕点、面包、糖果、蜜饯、饮料、虫酒、虫酱油及氨基酸口服液等各种类型的营养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5.
蜻蜓目昆虫既是天敌昆虫,又是药用和食用的资源昆虫,并且是研究"古翅类"系统发育关 系极好的实验材料.综述了我国蜻蜓目昆虫的研究进展,着重从分类文献专著、区域性分布调查研 究、生物学特性研究、形态结构研究、生态应用研究、稚虫方面的研究、细胞分子生物学等几个方面 作了比较系统的总结.  相似文献   

6.
昆虫是动物世界中最大的类群,具有世代短、繁殖率高、便于工厂化生产等优点。自古以来,人类就有食虫的习惯。早在公元前5世纪,利比亚的惹沙末尼斯人就嗜食蝗虫。至今,全世界已知有3650余种昆虫可供食用,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的昆虫食品约有1370种。墨西哥是昆虫食品业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一些看起来令人恶心的昆虫竟堂入席,成为菜谱上瞩目的美味佳肴。科学家已查明,世界上有500多种昆虫可供食用,如蚂蚁、蝗虫、螳螂、蟋蟀、蚕蛹、飞蛾等。  相似文献   

8.
昆虫不仅物种丰富、种群数量大,还有许多其它生物所没有的生命现象和生理机能,是十分宝贵的生物资源。这一资源可以为人类提供食用昆虫、工业原料昆虫、药用昆虫、饲料昆虫、天敌昆虫、观赏昆虫和环保昆虫等。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应用,将给昆虫的利用带来前所未有的促进和发展。天敌昆虫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而且不污染环境,害虫也不产生抗药性。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把发展生物防治技术作为缓解当今世界面临的五大危机(能源危机、水资源危机、食物安全危机、人口增长危机和生态环境危机)的战略决策之一。一些大的化学农药公司…  相似文献   

9.
昆虫上餐桌?     
正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生物类群。目前已知的昆虫种类大约有150多万种,占地球上生物种类的三分之二以上,并还有很多种类是未被发现和命名。据专家估计,全世界的昆虫种类大约有3000万~5000万种,在数以千计的昆虫中,你知道有多少种类的是可以食用的吗?就让我们在本期的黔灵科技大讲堂中,跟随贵州森林保护研究所副所长、贵州昆虫学会常务理事杨再华博士的脚步一起去探索吧?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世界》2011,(4):10-10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与日益升高的二氧化碳水平相联的是全球变暖,而这可能会影响植物和食用这些植物的昆虫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植物的进化过程发生改变。研究结果发表在3月的《全球变化生物学》期刊上。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是一类品种多、营养全、味道美、富含多种活性物质的大型可食用真菌。近10年来,我国食用菌育种和工厂化栽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从而带动食用菌产量逐年攀升,但目前我国食用菌存在鲜食消费模式为主、加工产业链弱、加工率低、加工产品少、市场附加值低等产业问题,导致大量食用菌鲜品滞销而影响整个产业稳定。这些突出的问题造成食用菌产品在国内销售和国外出口时利润非常低,严重阻碍了食用菌产业的进一步健康快速发展。围绕目前我国食用菌加工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食用菌加工产业的发展现状、食用菌加工产业发展的市场前景进行了阐述,以期为产业稳定健康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广西食用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用菌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是我国农产品中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品种.广西发展食用菌的优势有:种类丰富;地形气候均非常合适生产食用菌;有丰富的栽培材料和充沛的劳动力资源;发展基础较好;自治区出台新政策重点支持发展食用菌等,这对于广西发展食用菌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食用菌生产、经营的研究,分析广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目的是为广西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食用菌作为集营养与保健药用价值于一体的食品, 安全卫生, 在维持消费者健康,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和出口国.食用菌的生产种类多, 目前存在企业生产规模小、技术落后、地区发展参差不齐等不足.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指在密闭可控环境下进行食用菌周年生产的模式, 自动化水平高, 生产效率高.由于食用菌生长发育的营养方式和环境条件需求与植物截然不同, 需按照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研发食用菌生产与调控技术.光照是食用菌子实体原基产生和子实体生长发育必要的环境条件, 食用菌种类不同其对生长环境中光照条件(光质和光强)需求各异, 传统电光源因光强光质固定不能满足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光环境精准智能调控的技术要求.LED为半导体固态冷光源, 具有光质纯、光效高、波长类型丰富、可按照农业生物需求调制光谱能量等优势, 是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光环境调控的理想设施.本文总结了食用菌光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阐述了LED光源在调控食用菌生长发育和营养品质形成中的作用、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高端食用油品牌发展战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B-WELL葡萄籽油为例,通过分析中国食用油市场的品牌状况,指出高端食用油只有在品牌定位、品牌目标市场定位、品牌推广渠道定位等方面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才能抢占高端食用油市场发展先机。  相似文献   

15.
文章简要介绍了我国核农学在诱变育种、核素示踪技术应用、食品辐照和辐射不育技术防治害虫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问题途径的思考与建议。文章认为我国的核农学正处在能否继续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通过加强学术创新和机制创新来提升我国核农学的发展速度与研究水平。文章强调我国核农学开展学术创新的重点应该是加强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而支撑这个创新的关键点在于管理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属鳞翅目(Lepidoptera)灯蛾科(Arctiidae),是一种重要的国际性检疫害虫,从1979年入侵以来,对我国林业和园林绿化造成重大危害。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Hyphantria cunea Nucleopolyhedrovirus,HcNPV)生物杀虫剂能有效控制寄主美国白蛾种群的数量,在生物防治中起到了重要的控害作用,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环保价值,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从侵染特点、致病性、流行病毒学、基因组特点及应用前景等方面综述了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薇菜(Osmunda japonica Thunb.)为我国珍贵山珍野菜,营养丰富、药食兼用,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综述薇菜繁殖技术研究现状,包括孢子繁殖、组织培养及移栽繁殖技术等.结果显示:薇菜孢子繁殖研究大多集中在孢子繁殖温度、光照、湿度、时间、密度和土壤条件等方面;利用薇菜孢子进行组织培养具有萌发率较高、生长质地均一、长势良好等优点,但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概述薇菜栽培管理、采收及生产加工与开发利用的研究情况;展望薇菜研究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连宾  吴兴亮 《贵州科学》2004,22(3):38-43
竹荪Dictyophoraspp.是一种名贵食用真菌,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作者基于对多个竹荪栽培场地进行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对竹荪(尤其是红托竹荪DictyophorarubrovalvataZang,JietLiou)人工栽培、病害防治与产品加工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作者在自身研究和吸收众多研究者栽培经验的基础上就红托竹荪人工栽培过程中生产场所的选择、原材料处理、环境及卫生条件控制、栽培管理以及采收与加工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做了说明,强调竹荪人工栽培病虫害防治的综合措施。鉴于目前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关切,提出从生产、加工、包装、检验和储藏等各个环节来保障竹荪的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9.
 菌草指可作为食用菌、药用菌培养基并有综合开发利用价值的一类草本植物,其具有多功能性开发效应。结合菌草研究与开发实际,分析了菌草多功能开发的作用与意义,并就菌草强化深度研究与拓展开发提出5个方面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20.
RAPD技术在昆虫分类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昆虫分类学主要从昆虫形态特征着手,是进行昆虫分类的主要方法,但形态分类的方法在较低的分类阶元中有着较大的局限性.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同传统分类学方法相结合,在昆虫分类学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概述了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的技术基础,分析了PAPD简便快捷、费用低、灵敏度高、对模板纯度要求不高、能充分反映模板的多态性等技术优势;同时指出了该技术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差、不能对纯合体杂合体加以区分、存在共迁移问题等不足之处;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RAPD技术在同翅目、蜚蠊目、双翅目、鳞翅目、直翅目、鞘翅目等昆虫的分类鉴定及昆虫系统发育分析中的应用.本文认为,PAPD技术扩展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昆虫分类学的应用范围,该技术的成功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昆虫分类学研究的水平,并且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有着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