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学研结合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模式,本文论述了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的特点及其基本特征.我院是一所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职院校,几年来,积极开展对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的试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2.
产学研结合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模式,本文论述了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的特点及其基本特征。我院是一所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职院校,几年来,积极开展对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的试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3.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农科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模式.该文介绍了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农科应用型人才在发展现代农业、培养高素质大学生、提高高校科研竞争力方面的意义,结合天津农学院进行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践,论述了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模式.总结出产学合作教育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高等工程专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加大实践教学的改革,构建适合专业培养目标的教学新体系,必须适当增加实践教学课时,走产学研结合2路,建设具有专业教学特色的校内、外实习基地,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有效地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社会调查表明,许多企业对高等工程专科的毕业生的基本要求是“懂理论、会应用、能创新、肯吃苦、干的好”.这就为我们确定工程专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提供了依据,即;(1)培养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的人才。(2)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3)培养具有事业心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人才。高等工程专科实学校在实践教育施教过程中,应根据此培养目标,将它转化为具体专业的培养规格,从社会的需求出发,培养出既有知识,又有能力,更要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一、以产学研结合推动实验技学改革为了培养国民经济建设急需的复合型人才,我们以产学研结合促使实验教学的改革,建设新的实验课程体系。(1)建设有特色的实验教材,改变实验教材过细的局面,制定措施,使实验内容、方法和科技发展相结合要求进行适时的动态调整。把一些生产、科研中常见的问题介绍给...  相似文献   

5.
基于产学研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产学研创业教育,培养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国内高等教育和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以实践定向,根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特点,阐述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产学研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为创新发展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车辆工程专业本科生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会存  梁纪凤 《科技资讯》2012,(19):183-183
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新形势下以及产、学、研结合发展的趋势下,加强产学研合作更显得十分必要。在阐述了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机制的基础上,总结了开展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提出产学研合作是推进实践教育和培养高层次应用人才的显效途径,也是顺应新世纪车辆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式改革与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7.
产学研平台是促进科技快速转化成生产力、实现产业化的重要途径.利用产学研平台可以为高校创业教育提供相应的支撑,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覃蕊 《科技咨询导报》2014,(36):123-124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是当今社会对高等院校的基本要求。该文结合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自身特点,深入探讨了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在服装专业中的应用。通过推行产学研合作模式,高校既能获得一定的资金和科研技术支持,又培养了大学生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在高等院校中开展产学研合作模式对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9.
以华中农业大学茶学专业为研究对象,从我国茶产业形势的发展、我校茶学专业的发展及区位优势等方面分析了茶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产学研相结合的必要性;从提高大学生的实践技能、科技创新潜能与社会适应力,改善我校茶学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及促进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发展等方面阐明了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茶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从优化课程体系、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改善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探索了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茶学专业高素质应用人才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0.
产学研结合是当前社会背景下高职院校办学的主要特色,也是高职院校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出路,以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例,阐述高职院校在当前产学研结合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产学研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的探索与实践,为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培养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分析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于西安工程大学"5+X"学科群对接产业集群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提出将CDIO大工程理念引入本科教育,设计了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结合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建设实践,给出了实施产学研合作CDIO工程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2.
产学研结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挑战。青岛科技大学坚持在产学研合作中发现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逐步探索出一条“产学研协商定计划、产学研融合强能力、产学研转化育氛围”的三位一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对高校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科技金融的发展可以有效促进一国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我国科技金融呈现出科技投入不足、产学研结合乏力、多元化科技金融投资主体尚未形成、科技金融中介服务欠发达、科技金融人才较为匮乏等特点,为此必须创建科技金融聚集区,促进产学研结合,培育多元化的科技金融投资主体,构建完善的科技金融中介服务,培养科技金融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4.
工学结合共同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地方性高校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作为北京市属高校,通过工学结合构建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四个融通”的课程体系和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产学合作的有效运行模式,健全完善教学管理机制,保证人才培养改革与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高速发展,产学研合作模式在国内外均有飞速发展.基于制药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现状和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初探,本文诠释了制药工程专业研究生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内涵、所遇的阻碍及解决途径,论述了产学研合作模式在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方面的重要意义,同时提出了改善和推广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增强学生科技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工程类本科毕业生,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使命.山东建筑大学材料专业结合自身特点,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结合学校的科技创新与研究计划,建立“分年级、多模块、逐级递进”的科技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了科技创新和实践应用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培养需求.  相似文献   

17.
陆坤  李凤岐  杨南海  谢玲 《实验室科学》2013,16(3):162-164,167
在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这一我国大规模工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结合我院以往在工程人才培养,特别是校企合作培养高端软件工程人才方面所积累的成功经验,进一步依托实训基地,加强产学研结合,深化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综合研究与整合,探索校企联合工程教育的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新思路,成立校企联合卓越软件工程师人才培养特色班,构建起带有示范性意义的、适合软件相关工科专业方向的卓越工程师人才教育的创新实践教学新体系。目前已初见成效,具有一定的推广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职“产学研”相结合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学研结合是高职院真正走向社会,走进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办好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几年来,浙江商职院应用工程系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模式,逐步形成了“依托行业,校企合作,教研结合”的办学特色,但完全正真的实现产学相结合,仍有相当差距,如何通过校企合作,把产学研结合落到实处是目前高职院校面临研究和实践的课题。笔者简要分析了我系产学研结合现状,并拟对我系在产学研结合实践中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反思。  相似文献   

19.
分析我国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的现状,说明高等工程教育对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起着主要作用,探讨系统培养工科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分析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优势以及与传统教育的主要区别,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几种模式进行了比较,通过在本科生中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初步实践,探讨产学研合作教育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并阐述高校实施创新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产学研合作教育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成为培养创新型及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有效运行机制,建设教师队伍和提高培养人才的实践技能,使人才培养质量在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中交叉渗透并不断优化,可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