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琼东南盆地第三纪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对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第三纪地震、测井曲线和岩相资料的3综合分析,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盆地充填序列按古构造运动面划分为5个超层序,分别与盆地演化的阶段性相当。在其内部可进一步划分为19个Ⅲ级层序和42个Ⅳ级层序。并以基准面旋回为基础,长周期基准面旋回为周期,短周期为成因地层单元,论述了不同结构和叠加样式的短期旋回型式及在中长期旋回中的分布规律,基准面变化与层序发育特征、层序分布模式、沉积体系类型和盆地充填演化序列,以及与油气储盖组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四川磨溪-龙女寺构造香溪群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四川中部磨溪—龙女寺构造上三叠统香溪群发育一套河流相沉积,运用P.R.Vail(1987)源于被动大陆边缘的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加以描述已不完全适用。作者采用A.T.Cross倡导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通过基准面旋回结构和叠加样式的沉积动力学分析,采用基准面旋回级次划分方案,对川中地区磨溪-龙女寺构造上三叠统香溪群进行了详尽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运用岩性剖面识别和测井剖面识别方法,在香溪群地层中识别出三种具有不同成因、发育规模和识别标志的基准面旋回类型。由此力求建立适合于河流相沉积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层序划分方案、旋回结构及叠加样式,并将其进一步运用到河流相沉积体系的砂体时空展布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3.
利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对印尼J区块古近系—新近系的层序地层和沉积相特征进行了研究。古近系—新近系可以分为7个中期基准面旋回(SQ1SQ7)和17个短期基准面旋回。SQ1SQ7沉积时期,沉积环境从陆相河流环境逐渐过渡到三角洲环境和浅海环境,再到河流环境,为一完整的水进-水退旋回。中下部层序上升旋回占主体,属海进式沉积组合序列;上部层序下降旋回占主体,多为海退式沉积组合序列。结合层序特征,指出区块西部凸起带SQ5旋回的浊积砂体、基底风化壳、碳酸盐岩台地和东部斜坡带的下切谷为区块的有利勘探区带。研究结果对该盆地的石油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在沉积前古地貌恢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古地形地貌是控制盆地内沉积相发育与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沉积学研究的基础内容之一。高分辨层序地层是学从基准面旋回变化和可容性纳空间变化原理为基础,揭示基准面旋回层序与沉积动力学和地层响应过程的关系。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进行地层对比能使地层对比等时性更强,精度更高,进而能更好地反映原始古地貌特征,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恢复古地貌是建立在沉积相分析基础上,其技术关键是对比参照面的选择,文章详细讨论了单一沉积体系和多种沉积体系组合沉积前古地貌恢复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并提出了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桂北南丹地区石炭纪斜坡相层序地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在地层学和沉积学研究的基础上,对桂北南丹地区石炭纪斜坡相地层进行了沉积层序分析,共识别出11个三级层序,其中鹿寨组2个,巴平组3个,南丹组6个,它们均可与黔南独山地区石炭纪台地相所识别的11个三级层序对比。  相似文献   

6.
以松辽盆地头台油田扶余油层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42口取芯井的分析,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原理,结合岩性、电性资料,进行层序地层的划分,识别该地区短期基准面旋回类型,建立层序地层格架并分析沉积相类型及展布。得出该地区发育浅水三角洲沉积和湖泊相沉积,进而识别出其多种沉积微相类型。扶余油层泉四段发育两种短期基准面旋回类型,并细分出6种亚类。划分出Q4MSC1~Q4MSC3三个四级层序,Q4SSC1~Q4SSC7七个五级层序,并建立层序地层格架,绘制细分层单元沉积微相图,为寻找有利砂体展布提供预测。  相似文献   

7.
综合利用地震、钻井、测井和分析测试等资料,采用经典层序地层学与旋回地层学相结合的方法,建立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的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分析风城组细粒沉积岩的米氏旋回特征,并对其地质意义进行剖析.研究结果表明,玛湖凹陷风城组细粒沉积岩保留了米氏旋回信息,风城组可识别出2个长期旋回,并可进一步划分为9个中期旋回和16个短期旋...  相似文献   

8.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八区克下组冲积扇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认识剩余油分布规律,以冲积扇沉积模式及沉积特征为基础,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结合露头、岩芯及测井资料,研究八区克下组层序分布模式及砂砾岩体展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八区克下组冲积扇可识别出不整合面、洪泛面、冲刷面和岩性界面这4类层序界面;依据不同级次基准面升降运动所导致的地层过程旋回性和沉积学响应特征,将八区克下组可划分为3个中期旋回、10个短期旋回、15~16个超短期旋回;以冲积扇沉积体系超短期旋回、短期旋回和中期旋回的沉积序列、结构类型、叠加样式和分布模式为基础,以中期旋回层序为框架,可建立以短期和超短期旋回层序为等时地层对比单元的全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中期基准面旋回控制着砂砾岩体的分布模式,下部的中期旋回砂砾岩厚度大,是克下组主要的储集层。  相似文献   

9.
为了利用测井资料进行单井高分辨率层序分析,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Fischer图解法等数学方法,进行测井曲线的预处理、测井相的识别、测井沉积旋回的划分、测井层序的识别和划分、基准面旋回等识别,进行测井高分辨率层序分析。分析表明,白音查干凹陷达28井腾格尔组主要包括74个上升或下降的短旋回,7个中期旋回和1个长期旋回,基准面旋回以不对称的下降半旋回为主。研究认为,随着层序地层学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测井资料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不断提高测井资料的利用程度和水平,充分发挥和扩大测井资料在层序地层学分析中的作用和应用范围,将有力地促进测井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在地层学和沉积学研究的基础上,对桂北南丹地区石炭纪斜坡相地层进行了沉积层序分析,共识别出11个三级层序,其中鹿寨组2个,巴平组3个,南丹组6个,它们均可与黔南独山地区石炭纪台地相所识别出的11个三级层序对比.同时探讨了较深水斜坡乃至盆地沉积环境下层序的表现形式,斜坡相层序地层的建立是联系台地相和盆地相沉积层序的纽带.  相似文献   

1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资源序列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详细研究准层序内有机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测井曲线的关系,探讨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应用于资源序列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以东营凹陷牛庄次洼陷为例,计算出下第三系层序Ⅰ(Ek-Es3)的生烃总量.应用实例表明,该法可用于预测生油岩的分布,大大提高生油岩体积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2.
以黔南独山地区石炭纪层序地层学研究成果为佐证,分析了不同级别全球海平面变化旋回形成机制和构成的沉积层序,相同级别的全球海平面变化旋回在大地构造环境相似的不同板块被动大陆边缘,会构成级别和数量相同、沉积记录相似的沉积层序。在大地构造背景不同(古地理位置、沉积物供给等方面差异)的板块之间(板块内部),会构成沉积层序数量相同、但沉积层序内容不同,或者沉积层序数量和内容都不同的沉积层序。前两种情形是沉积记录全球同时性的客观反映。  相似文献   

13.
在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峰峰仙庄寒武系剖面进行了层序地层分析。峰峰寒武系共划分出115 个副层序、6 个三级层序,每个层序均仅由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构成。  相似文献   

14.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以地层学、沉积学和岩相古地理学为基础,对塔巴庙地区山西组单井剖面进行了精细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对比,同时建立该区等时地层格架,选择中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作为编图单元,系统编制了山西组各中周期的岩相古地理图,并就其平面展布特点进行了描述。以此方法所编制的岩相古地理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主要表现为更具等时性、成因连续性和实用性,能更好地反映一个地区在统一地质作用场中的各种地质信息和综合效应,对于覆盖区相带展布及变化具更合理的预测性,对油气勘探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Engstrom DR  Fritz SC  Almendinger JE  Juggins S 《Nature》2000,408(6809):161-166
As newly formed landscapes evolve,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changes occur that are collectively known as primary succession. Although succession is a fundamental concept in ecology, it is poorly understood in the context of aquatic environments. The prevailing view is that lakes become more enriched in nutrients as they age, leading to increased biological production. Here we report the opposite pattern of lake development, observed from the water chemistry of lakes that formed at various times within the past 10,000 years during glacial retreat at Glacier Bay, Alaska. The lakes have grown more dilute and acidic with time, accumulated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and undergone a transient rise in nitrogen concentration, all as a result of successional changes in surrounding vegetation and soils. Similar trends are evident from fossil diatom stratigraphy of lake sediment cores.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a tight hydrologic coupling between terrestrial and aquatic environments during the colonization of newly deglaciated landscapes, and provide a conceptual basis for mechanisms of primary succession in boreal lake ecosystems.  相似文献   

16.
在前期区域沉积相研究和露头调查基础上,以四川盆地涪陵区块周边钻井层序地层纵向叠置、演变关系入 手,建立地震解释模型开展骨干地震剖面解释,利用层序地层骨架地震剖面开展长兴组地震相、沉积相解释,并建立了 储层发育相带模型,从而明确了该区长兴组主要勘探领域及其地震响应特征。涪陵区块长兴组发育两个沉积旋回,存 在台地边缘高能礁滩相带。长兴组沉积前古地貌存在两个地形坡折,一为台地边缘向陆棚过渡坡折,一为台地内部阶 地坡折。两处地形坡折控制了两排高能礁滩相带发育,是该区主要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17.
高分辨率事件地层学提高了年代地层划分和对比精度 ,其分辨率可达 2 0~ 5 0 ka,甚至更高。这就导致了高分辨率地层学的发展 ,是未来地层学的发展趋势。高分辨率地层研究结果的巨大潜力可以在年代地层学中引发一场革命。该文简要介绍了高分辨事件地层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以及与高分辨率地层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以伊犁盆地南缘侏罗系为研究对象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详细分析了侏罗系短期基准面旋回、中期基准面旋回和长期基准面旋回的特征 ,在此基础上运用旋回等时对比原理 ,对不同钻井的基准面旋回进行了对比 ,建立了高分辨率层序对比格架。进而简述了储铀砂体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中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辽河坳陷东部凸起的下古生界进行层序地层学研究,综合野外剖面、钻井、测井、二维地震剖面资料,将其划分为1个一级层序、2个二级层序和13~14三级层序,从而建立起该地区下古生界的层序地层格架。通过大量室内薄片鉴定和相关测试资料分析,结合层序的发育特征可知本地区的生、储、盖层与层序的形成密切相关:生油层主要位于层序的凝缩段以及与凝缩段紧邻的海侵体系域晚期和早期高水位体系域中;储层主要位于高水位体系域中;盖层则在各个体系域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