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微波催化合成2—正戊基环戊—2—烯酮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微波技术实现了2-正戊基环戊-2-烯酮的合成,它是以正戊醛和环戊酮为主原科,在微波催化剂条件下缩合,再经脱水、异构而得,通过微波催化技术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反应速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次研究了β_2—微球蛋白和巯基乙酸在Brdicka溶液中产生灵敏“活性钴”催化电流的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分别测定了二者的最低检测限和线性范围。实验表明:利用该催化电流进行伏安免疫检测(VIA),其灵敏度将不亚于传统的放射免疫检测(RIA),同时,该法还具有简单、快速、可均相测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固体超强酸S2O8^2—/ZrO2—Al2O3催化合成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一种以对羟基苯甲酸和乙醇为原料合成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的新方法,即在固体超强酸S2O8^2-/ZrO2-Al2O催化下,用子筛作脱水剂,采用索氏提取器进行回流脱水直接酯化。并考察醇酸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酯产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用单扫示波极谱仪,使钴(Ⅱ)在醋酸钠-醋酸-6-Br-BTAMB-硫酸羟胺底液中于-0.67V产生一灵敏的催化波,钴(Ⅱ)浓度在1.67×10~(-9)~1.67×10~(-7)mol·L~(-1)范围内与催化波峰高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达6×10~(-10)mol·L~(-1).研究了催化波的形成条件及性质.测定了分子筛、生物制品及人发等样品中钴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H2O2—Fe^2+催化氧化法处理制药工业有机废水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采用H_2O_2—Fe~(2 )催化氧化法处理有机污染废水进行了初步探索.参照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了H_2O_2用量,FeSO_4用量,pH值和氧化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选定了氧化处理操作条件,并对制药工业实排有机废水进行了小型处理实验,效果是今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6.
以SnCl2.2H2O为催化剂,质量分数为30%的H2O2为氧化剂,催化氧化2-金刚烷酮得到相应的内酯,选择性高达100%,通过柱层析分离产物,并进行NMR表征.考察了溶剂、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催化剂催化活性及产物选择性的影响,简单探讨了该催化氧化体系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7.
采用把ZrO2附载在AL2O3表面较共沉淀能制得的SO4^2-/ZrO2-Al2O3催化剂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经催化合成DOP实验,酯化率在99%以上,选择性为96-98%,SEM、XRD及IR分析表明,SO4^2-/ZrO2-Al2O3具有固体超强酸的光谱特征,呈一定晶态的催化剂较无定形催化剂催化活性更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在pH11.O的硼砂—氢氧化钠介质中,痕量钴(Ⅱ)催化过氧化氢氧化桑色素褪色的指示反应,建立了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钴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05μg/ml,检出限为7.5×10~(-11)g/ml,用于维生素B_(12)中钴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采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La BO3(B=Fe,Co,Ni)钙钛矿催化剂,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在室温下测定了其对H2O2的催化分解能力.结果表明:催化分解能力依次为La Ni O3>La Co O3>La Fe O3,说明Ni较Co和Fe能更好地分解H2O2.通过改变La Fe O3催化剂的形貌也能提高催化剂性能,如多孔状La Fe O3较负载在SBA-15上的La Fe O3具有更好的催化分解活性.  相似文献   

10.
Mo(Ⅵ)在pH 2~3,0.1mol/L KCl溶液中能被还原,其电位为-0.45V(对Ag/AgCl)。还原产物能沉积在滴汞上,它能催化N0_2~-的还原。NO_2~-的还原电位从-0.95V(对Ag/AgCl)正移到-0.81V。NO_2~-还原峰电流的大小正比于它的浓度,NO_3~-在很宽的浓度范围内不干扰。本文对NO_2~-和NO_3~-在Mo存在时的极谱行为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基于α,α'-联吡啶作活化剂,在硫酸介质中,Fe(Ⅲ)催化过氧化氢氧化甲基红褪色的指示性反应,采用固定反应时间法建立了一种灵敏度较高的测定痕量Fe(Ⅲ)的方法,其灵敏度为2.68×10-11μg/mL,线性范围为0~0.6μg/25mL,用于水样中痕量铁的测定,回收率为90%~106%,相对标准偏差为3.13%。  相似文献   

12.
在加热条件下,基于Bi( )对聚丙烯酰胺(PAM)催化蛋白质-耐尔蓝(NB)的荧光反应有强的抑制作用,建立了动力学光度测定铋的新方法。ΔF与CBi( )呈线性关系的范围为0.07~0.52μg/L;检出限为0.005μg/L;对0.10和0.40μgBi( )/L测定的RSD分别为6.4%和2.6%。该方法已用于某些谷物、人发和水样中Bi( )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利用CTMAB(三甲基十六烷基溴化铵)具有相转移催化和增敏络合体系等特性,建立了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己烯雌酚(DES)的方法。研究表明,DES能将Fe(Ⅲ)还原成Fe(Ⅱ),Fe(Ⅱ)与k[Fe(CN)61在CTMAB存在的环境下形成稳定的多元胶束络合体系,其最大吸收波长在736nm处。DES的质量浓度在0.03256~0.6521u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A=0.0027+0.3990P(μg/mL),相关系数R2=0.9991,摩尔吸光系数s=5.43×105(L·mol-1·cm-1),检出限1.35μg/mL,相对标准偏差为0.89%,方法用于测定奶粉中DES含量,回收率为89-3%~101.6%。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在柠檬酸介质中,钒(Ⅴ)强烈地催化高碘酸钾氧化甲基红的褪色反应,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微量钒(Ⅴ)的方法.钒质量浓度在0.64~3.20 μg/mL范围内与log(A0/A)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75×10-3 μg/mL.该方法用于提钒废水中钒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基于鲁米诺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硫酸链霉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一种简易、快速测定硫酸链霉素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本法基于在强碱性介质中,硫酸链霉素能增强铁氰化钾氧化鲁米诺产生化学发光,加入亚铁氰化钾能大大降低这一体系的背景发光强度.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该法测定硫酸链霉素的线性范围为5~1000μg/mL,检出限(3σ)为0 6μg/mL.对100μg/mL的硫酸链霉素进行11次平行测定,其RSD为2 2%.将本法用于硫酸链霉素制剂及合成样品的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在一定温度下,头孢曲松钠能将Fe(Ⅲ)还原成Fe(Ⅱ),还原生成的Fe(Ⅱ)在pH为5.0的CH3COOH-CH3COONa缓冲介质中,与邻二氮菲发生配位反应形成稳定的橘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10nm.建立了Fe(Ⅲ)-头孢曲松钠-邻二氮菲体系分光光度法间接测定头孢曲松钠的新方法.实验表明,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头孢曲松钠浓度在0.26~8.8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0.224 3C+0.058 5,线性相关系数R=0.998 4,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48×105 L/(mol·cm),检出限为0.011μg/mL.该法用于分析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粉针剂的含量,回收率在97.5%~102.5%.  相似文献   

17.
基于核酸对富勒醇/镱Ⅲ体系共振光散射强度的增强作用,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核酸的分析方法.富勒醇的水溶液表现出弱的共振光散射性质,但是当三价镱离子存在时,它的共振光散射强度显著增强,形成了一种稳定的富勒醇/镱Ⅲ共振光散射体系.鱼精DNA的加入使得该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强度进一步增强.在优化条件下,0 -20.0μg/mL浓度范围内,共振光散射强度的增强值与鱼精DNA的浓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可达13.3 ng/mL.该法用于合成样品的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在碱性介质中 ,痕量锇 ( )对 KIO4与偶氮氯膦 - m A的氧化褪色反应有明显的催化作用 ,据此反应建立了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锇的新方法 ,并用改良单纯形法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 .该方法的检测限为 0 .0 0 2 0μg· m L-1 ,锇 ( )含量在 0 .0 0 70~ 0 .0 2 5 0μg· m L-1 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 ,线性回归方程为 ΔA =0 .1 4 2 8+2 7.52 c(μg· m L-1 ) ,相关系数为 R=0 .993 8.此方法已用于贵金属精矿中锇的测定并获得满意结果 .  相似文献   

19.
 在pH 3.0的B-R缓冲溶液中,锌试剂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复合物.此结合反应能显著加强锌试剂的瑞利光散射信号.详细研究了此结合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并以此反应为基础,利用共振瑞利散射光技术,建立了一个测定蛋白质的新方法.该方法对牛血清白蛋白(BSA)、人血清白蛋白(HSA)以及免疫球蛋白测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5~12.5,0.10~15.0μg/mL和0.10~12.5μg/mL,检出限均小于0.05μg/mL,且大量的常见金属离子、氨基酸等共存物质不干扰测定.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很好的选择性及重现性.用于血清样品中蛋白质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基于在HAc—NaAc缓冲介质中,Cr(Ⅵ)能显著催化高碘酸钾氧化罗丹明B进行褪色,同时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为增敏剂,灵敏度大大提高,建立了测定工业废水中Cr(Ⅵ)的新方法.研究了影响催化褪色反应速度的条件,在最优化条件下,Cr(Ⅵ)浓度在0.004~0.28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3×10^-5μg/mL,对浓度为0.012μg/mL Cr(Ⅵ)标准溶液进行11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1%.该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特点,已用于工业废水中Cr(Ⅵ)的测定,回收率为90%~102%,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