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合成了[Eu(o-ABA)3bipy]·bipy配合物(o-ABA=邻氨基苯甲酸根;bipy=2,2'-联吡啶),测定了该配合物的红外和拉曼光谱,通过光谱指认得出了配合物中邻氨基苯甲酸中羧基和2,2'-联吡啶的配位方式.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配合物[Mn(bipy)3]·(ClO4)2·1.875H2O(bipy=2,2'-联吡啶),并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确定了其结构.该配合物属六方晶系,空间群为P63mc.在配合物中,每个Mn(Ⅱ)离子与3个2,2'-联吡啶的6个氮原子配位,形成了畸变的八面体结构.ClO4上的O原子与吡啶环上的H原子通过氢键连接成三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3.
利用1,3-二(2',4'-二羧酸苯基)苯、2,2'-联吡啶和氧化镉在水热条件下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超分子化合物{Cd(H2dtca)(bipy)}[H2dtca=1,3-二(2',4'-二羧酸苯基)苯,bipy=2,2'-联吡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结构研究发现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a=1.604 06(7)nm,b=1.037 30(4)nm,c=1.720 97(7)nm;β=101.803 0(10)°;Z=4,wR1=0.034 2,wR2=0.079 5.晶体结构分析表明2个镉在1个1,3-二(2',4'-二羧酸苯基)苯的连接下形成了一个双核结构,再在氢键作用下,形成3维超分子结构.此外,还研究了配合物的固态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4.
稀土与间硝基苯甲酸三元配合物的合成与光谱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合成了稀土(RE=Nd,Sm,Tb,Gd)与间硝基苯甲酸(HL)、邻菲罗啉(phen)和稀土(RE=Nd,Sm,Tb,Gd)与间硝基苯甲酸(HL)、2,2-联吡啶(bipy)的三元固体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分析等手段确定了稀土配合物的组成为REL3phen.nH2O(n=0,1)和REL3bipy.K.nH2O(n=2,4,).并对该类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
苯甲酸4,4'联吡啶铕镧配合物的合成及荧光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以苯甲酸和4,4'-联吡啶为配体,铕和镧为中心离子的超分子配合物.在波长为288 nm紫外光激发下,测定了配合物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苯甲酸铕(EuL3,L=C6H5COO-)具有较强的荧光,用4,4'-联吡啶连结铕配合物和镧配合物(LaL3),形成超分子配合物(EuLaL6L',L'=4,4'-联吡啶)后,其荧光强度可数倍增加.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新型稀土铒(Ⅲ)离子与2,2′一联吡啶形成配合物得制备经过元素分析确定其化学组成为[Er(bipy)2(H2O)4 Cl3(bipy2,2′一联吡啶),并用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核磁共振光谱(1H NMR)对上述配合物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此配合物的可能的立体构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乙醇为溶剂合成了稀土元素(RE=Tb,Eu,Sm)与对硝基苯乙酸(HL)、2,2'-联吡啶(bipy)的三元固体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等手段确定了稀土配合物的组成为REL3bipy·2H2O,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分析对该类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进行了表征,红外光谱表明配体以-COO-的形式与中心离子配位,同时这一点也被自由配体和配合物的UV谱所证实.  相似文献   

8.
利用水热合成方法制备了一种新颖的由π-π堆积形成的链状二价铜配合物[Cu(bipy)2Cl]2Cl2·nH2O(bipy=2,2'-联吡啶),并用单晶衍射仪测定了其晶体结构,在2K~300K之间测定其磁化率.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为单斜晶系,P2/ c空间群,a=1.232 8(3)nm,b=1.478 1(3)nm,c=1.431 1(3)nm,α=90°,β=108.51(3)°,γ=90°,V=2.473 0(9) nm3;8K~298K之间标题化合物呈现明显的铁磁性耦合相互作用,在2K~8K范围内却呈现出反铁磁性相互作用的特征.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进一步佐证了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9.
利用水热合成方法制备了一种新颖的由π-π堆积形成的链状二价铜配合物[Cu(bipy)2Cl]2Cl2·nH2O(bipy=2,2'-联吡啶),并用单晶衍射仪测定了其晶体结构,在2K~300K之间测定其磁化率.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为单斜晶系,P2/c空间群,a=1.2328(3)nm,b=1.4781(3)nm,c=1.4311(3)nm,α=90°,β=108.51(3)°,γ=90°,V=2.4730(9)nm3;8K~298K之间标题化合物呈现明显的铁磁性耦合相互作用,在2K~8K范围内却呈现出反铁磁性相互作用的特征.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进一步佐证了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Zn(bipy)3]2*4Cl*5H2O(bipy=2,2′-联吡啶)配合物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确定其结构.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c,晶胞参数a=1.3610(2)(nm),b=2.2544(5)(nm),c=2.3775(4) (nm);β=105.77(1)(°),V=7.0200 (2) (nm3), Fw=1299.92,Dc=1.220 g*cm-3,Z=4,μ=0.886 mm-1,F(000)=2640.该配合物晶体中每两个锌和联吡啶的配离子组成一个不对称单位,Cl-,H2O处于位置无序状态.  相似文献   

11.
分别以丁二酸(L1)、2-甲基丁二酸(L2)、2-亚甲基丁二酸(L3)、2-巯基丁二酸(L4)、2-溴基丁二酸(L5)、2-羟基丁二酸(L6)为第一配体,2,2'-联吡啶(bipy)为第二配体,合成了6种稀土铕的三元配合物,通过差热分析及稀土络合滴定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Eu2(L)3bipy.2H2O(L=丁二酸及其衍生物).通过红外光谱、荧光光谱表征了配合物的性质.对6种配合物进行荧光光谱研究,结果表明:配体取代基的变化对配合物荧光激发峰和发射峰的位置变化影响很小,但对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有较大影响,其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大小为:-SH>-Br>-H>-OH>-CH3>-CH2.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乙醇为溶剂合成了稀土元素(RE=Tb,Eu,Sm)与对硝基苯乙酸(HL)、2,2′-联吡啶(bipy)的三元固体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等手段确定了稀土配合物的组成为REL3bipy.2H2O,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分析对该类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进行了表征,红外光谱表明配体以-COO-的形式与中心离子配位,同时这一点也被自由配体和配合物的UV谱所证实。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Eu(NO3)3*3dmbpy配合物(dmbpy为4,4'-二甲基-2,2'-联吡啶),测定了该配合物的红外、拉曼和荧光光谱,并进行了光谱指认,确定了配合物中Eu3+离子的格位数、亚能级及其局部对称性.结果表明,配合物中仅有一种Eu(Ⅲ)格位.  相似文献   

14.
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2例铜(Ⅱ)的配合物[Cu(phen)2Cl]NO3·3H2O(1)和[Cu(bipy)(H2O)2SO4]n(2)(phen=1,10-邻菲罗啉,bipy=2,2′-联吡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表征,并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法测定其结构.配合物1和2都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其中配合物1是单核小分子结构,Cu(Ⅱ)离子具有变形四方锥的配位环境,分别与2个邻菲罗啉配体上的4个氮原子和1个氯离子配位,离散的小分子通过π…π堆积作用形成平行于bc平面的2D层状结构,进一步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配合物2是一维无限链结构,Cu(Ⅱ)离子具有扭曲八面体配位环境,分别与2个联吡啶氮原子、2个水分子氧原子和2个SO2-4氧原子配位,SO2-4桥连相邻的Cu(Ⅱ)离子形成1D链结构,通过分子间氢键作用形成独特的双链结构,由于双链两侧的bipy分子之间的π…π堆积作用,形成平行于bc平面的2D超分子结构.此外研究了2例配合物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应用紫外-可见光谱、循环伏安法和粘度法研究了3个镓(Ⅲ)—水杨醛氨基酸Schiff碱配合物(GaL2,GaLbipyCl,GaLphenCl,L为水杨醛谷氨酸Schiff碱,bipy为2,2'-联吡啶,phen为1,10-邻菲啰啉)与DNA分子的键合作用.紫外-可见光谱表明配合物与DNA发生插入作用;循环伏安法表明GaLbipyCl与DNA的作用涉及沟槽或静电结合方式,GaL2和GaLphenCl与DNA发生嵌入作用;粘度法表明配合物与DNA以沟槽模式或部分插入的方式结合.综上所述,推测3个配合物以沟槽模式或部分插入的方式与DNA结合.  相似文献   

16.
TG-DTG,IR和 SEM技术研究了 Eu2 ( BA) 6 ( bipy) 2 ,( BA=苯甲酸 ,bipy=2 ,2’-联吡啶 )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 ,运用 Achar法 ,Madhusudanan-Krishnan-Ninan( MKN)法 ,Ozawa法和 Kissinger法对非等温动力学数据进行分析 ,推断出第一步的动力学方程为 dα/dt=Aexp( -E/RT) 3( 1 -α) 2 /3 .  相似文献   

17.
采用溶液合成方法,合成出2种新颖的铅和镉配合物[Pb(bipy) (NO3)(H2O)]·NO3(1)和[Cd(phen)2 (NO3)2](2)(phen=1,10-邻菲啰啉,bipy=2,2′-联吡啶).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表征,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单晶结构.X射线单晶结构解析表明:配合物1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中心金属Pb(Ⅱ)为4配位;配合物2也属单斜晶系,Cc空间群,中心金属Cd(Ⅱ)为6配位;配合物1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2D层状结构,而配合物2通过分子间氢键连接形成3D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邻羧基苯甲醛缩邻氨基苯甲酸席夫碱及其配合物CoLIm,MnLIm,NiLIm,CuLIm(L=邻羧基苯甲醛缩邻氨基苯甲酸席夫碱负二价阴离子,Im=咪唑),进行了元素分析,紫外-可见,红外光谱及摩尔电导表征。  相似文献   

19.
通过自组装制得[Zn(4,4'-bpy)(CH3COO)(NO3)]n(配合物1)和[Y(bpy)2](NO3)3(配合物2).其中,4,4'-bpy为4,4'-联吡啶,bpy 为2,2'-联吡啶.对配合物进行了X-射线衍射结构表征.配合物1是聚合物,锌离子为6配位,4,4'-联吡啶作为双齿桥联配体使配合物呈线性一维链,而醋酸根作为双齿桥联配体和链间的π-π堆积作用,又使配合物形成一维网状的结构.配合物2中Y(Ⅲ)是10配位,2个2,2'-联吡啶各提供2个氮原子,3个硝酸根各提供2个氧原子参与配位.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溶液法合成了双核铽配合物[Tb(2,3-DFBA)3(2,2′-bipy)]2(2,3-DFBA=2,3-二氟苯甲酸根,2,2′-bipy=2,2′-联吡啶),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晶体结构进行了测定.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在配合物中,2个Tb3+离子被4个2,3-二氟苯甲酸根以桥联双齿的方式连接;每个Tb3+离子的配位数为8,分别与4个桥联双齿2,3-二氟苯甲酸根的4个氧原子,1个螯合双齿的2,3-二氟苯甲酸根的2个氧原子以及1个2,2′-联吡啶的2个氮原子配位.该配合物在紫外灯照射下发出强烈的绿光,其荧光光谱在489、545、583和618 nm处出现4条谱线,这是由Tb3+离子的5D4→7Fj(j=6~3)跃迁产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