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RS和GIS的四川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理的资源利用与良好的区域生态环境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条件.本研究中利用RS和GIS技术及相关理论,建立区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四川省生态环境本底数据库,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建立区域生态环境评价模型,通过模型的空间叠加分析得到综合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将四川生态环境分为5级.分级结果表明:四川省生态环境东部明显好于西部,盆地好于山区,三州地区生态环境压力最大.这与四川各地的自然条件、气候因素、资源开发与利用有很好的相关性,与实地考察和资料分析的结果也相吻合,说明评价模型是科学客观的.  相似文献   

2.
基于RS与GIS的北京区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切实可行的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对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很强的参考和指导意义.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运用Rs与GIS技术.参考2003年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颁布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以北京市各区县为评价单元,对北京市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市各区县生态环境综合总体状况为良,其中远郊区县生态环境状况较好,生态环境状况优于城区,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3.
基于RS/GIS的三峡库区景观生态综合评价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利用 2 0 0 0年LandsatTM影像、NOAA/AVHRR数据、DEM数据及全国生态环境背景水热本底数据 ,基于RS和GIS技术 ,选取≥ 0℃积温、年降水量、海拔、坡度、土壤侵蚀、土地利用与植被指数等 7个指标 ,建立了景观生态综合评价模型 ,评价了生态脆弱地区———三峡库区景观生态质量 ,结果表明 :(1)三峡库区景观生态质量表现出 3级、4级和 5级占主体的特点 (74 .5 4% ) ,景观生态质量一般 ;(2 )景观生态质量水平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 ,呈现出库区尾部最好 ,头部次之 ,中间段最差的特点 ,从行政范围来看 ,宜昌市、长寿县、重庆市辖区、江津县、宜昌县较好 ,巫溪县、云阳县、奉节县、石柱县、开县、武隆县、巫山县、万州区等则较差 ;(3)景观生态质量垂直分异明显 :以坡度为标志的地形起伏是景观生态质量垂直分异的主要原因 ,中海拔区 (5 0 0~ 2 0 0 0m)以 5级和 6级所占比例最大 ,景观生态质量最差 ;低海拔区 (<2 0 0m)的景观生态质量最好 ,5级区只占不到1% ;高海拔区 (>2 0 0 0m)虽人为影响不多 ,但由于坡度比较大 ,景观生态质量处于 4级以下的占2 7%。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和RS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从社会、经济、自然等方面构建了一套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体系,结合专家咨询和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体系.结合反映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体系和权重,采用基于矢量的空间叠加方法,对表征研究区域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单因子和多因子的空间分异规律及其成因进行了探讨,为研究区域的城市生态化建设提供了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结合北京第六次城市绿化普查中的实践,阐述了在RS和GIS的支持下,通过航空遥感影像使用和实地调查相结合进行城市绿地调查的技术与方法,并探讨了基于GIS平台建立园林绿地数据库的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6.
基于RS和GIS的民勤湖区环境恶化动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以甘肃民勤湖区为典型试验区,利用遥感与GIS技术,通过对本区1978年主航片的读,1995年LandSat-5TM图像的分类、解译和叠加分析,研究了近20年来土地利用的具体变化情况,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该区生态环境的恶化状态及原因,总结出环境恶化的发展趋势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土地旱化,沙化,盐化,植被退化。提出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民勤湖区摆脱困境的首选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山地城镇中,地形地貌对土地生态环境质量及土地利用方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笔者以重庆为例,利用遥感(RemoteSense,简称RS)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简称GIS)技术,参照《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建立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LandEco—environmentIndex,LEI)模型进行评价分级,结果表明:重庆土地生态环境质量一小时经济圈明显好于渝东北和渝东南两翼,盆地好于山区,城口县和巫溪县土地生态环境压力大.这与重庆各地的土地利用、水资源、地形地貌等因素有关,也与实地考察和历史资料分析结果相吻合,表明评价模型是科学客观的,为城镇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邱士可  杜军  马玉凤  王超 《河南科学》2019,37(9):1496-1502
以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为基础,充分利用地理国情基本统计成果,并与社会、经济等相关部门数据深度融合,从资源禀赋、资源空间分布、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三个方面对农业地表自然资源进行测度,分别在地形地势、土壤分布、水文条件、农业气候资源、自然地块分布、土地资源分布、耕地压力、承载力8个方面选取16个因子作为地表自然资源综合评价指标,并确定每一指数的计算方法.通过指数栅格加权计算方法,综合评价出区域农业资源分布特征与利用程度,明确农业地表自然资源的优劣势及开发潜力.评估结果表明,河南省黄淮平原地表自然资源综合评价良优等级占区域总面积的83.19%,空间分布呈现南北差异明显、中部交错分布的空间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RS技术的城乡空间规划支持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空间信息科学理论和软件工程方法论,探讨了基于GIS/RS技术进行城乡空间规划支持系统开发建设的关键技术和设计方法;并将研制的系统平台应用于京津冀北地区、青岛市城乡空间规划和北京市旧城更新改造规划具体实践,利用不同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提取城乡空间规划所需要的信息,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自动、半自动地生成城乡空间规划所需的各种专题数据。结果表明:基于GIS/RS技术的城乡空间规划支持系统在实现城乡空间规划的定性、定量、定位相结合和规划决策支持方面具有良好效用。  相似文献   

10.
本选取与土壤肥力密切相关的7个因素,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IS和SPSS技术,对许昌市主要农业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针对评价结果,提出土壤合理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授课质量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个授课质量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并设计了一个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授课质量评价系统,该系统使用数学工具实现评价过程中的模糊表示、推理和判断,并能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得出较为客观、准确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市居住水平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调查全国20个特大城市居住情况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分析理论,设定了评价指标体系,用AHP法构造判断矩阵并计算权重,对数据进行了同趋化和归一化处理,作出了全国20个特大城市居住水平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区域成矿条件的遥感信息识别方法和地质异常的定量分析方法,并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依据成矿理论和专家知识,构建包括大地构造信息、重力异常信息、构造异常信息、地层展布特征和岩浆活动规律以及遥感异常信息在内的区域成矿条件综合评价模型,对各种成矿因素进行定量化的逐步推理判识和综合筛选,推断成矿有利地域.初步形成从信息识别到综合评价的相对完整的思路和方法,并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将交通与经济系统看作一个投入与产出系统,选取珠海市交通与宏观经济系统相关评价指标,运用DEA方法对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进行动态评价.结果表明,珠海市1994—2008年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没有与经济形成协调发展.珠海市应提高交通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交通与经济系统进一步协调.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对运动训练管理综合评估及软件支持系统课题的应用研究,介绍了研究的目的、意义,评估的内容及方法,研究过程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石油建设项目的投资受到多层多种风险因素影响,它的外部风险因素包括资源风险、市场风险、金融风险、社会风险、自然风险、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内部可控风险包括完工风险、管理风险、技术风险与人员风险。建立石油建设项目投资风险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体系,运用多因素递阶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及其大小进行量化分析与综合评价,并结合大型油气工程项目进行了实例运算,实现了对石油建设项目投资风险大小程度的科学评价与判断。  相似文献   

17.
运用模糊数学对体育教学,训练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用模糊数学方法来综合评价体育教学、训练水平,并给出了评价的数学模型和评价方法,以寻求一种较为客观的、定量化的评价教学、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GIS-RS的非点源污染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非点源污染模型的发展历程,深度总结了非点源污染建模的基础理论、分析了现有的模型及应用的研究进展,提出GIS-RS与非点源污染模型集成时面临的问题,探讨了基于GIS-RS的非点源污染研究方向,对非点源污染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R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and combin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his paper designed a numerical integrated evaluation model for mountain eco-environment on the base of grid scale. Using this model, we evaluated the mountain eco-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a case study area-the upper reaches of Minjiang River, and achieved a good result, which accorded well with the real condition. The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integrated evaluation model is suitable for multi-layer spatial factor computation, effectively lowing man's subjective influence in the evaluation process; treating the whole river basin as a system, the model shows full respect to the circulation of material and energy, synthetically embodies the determining impact of such natural condition as water-heat and landform, as well as human interference in natural eco-system; the evaluation result not only clearly presents mountainous vertical 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input factors, but also provides a scientific and reliable thought for quantitatively evaluating mountain eco-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