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为了解"十二五"期间广西酸雨污染特征及变化趋势情况,利用"十二五"期间广西全区14个市的大气降水监测数据,通过pH值、酸雨频率、降水离子组分3方面数据统计并分析其变化趋势。"十二五"期间广西酸雨污染主要为弱酸性酸雨,其次为酸性酸雨,重酸性酸雨污染占比不足20%,较少有严重酸性酸雨;降水酸度总体呈减弱趋势,酸雨频率呈波动下降趋势,5年期间城市酸雨污染整体呈减轻趋势;酸雨区域主要集中在桂北、桂西部地区,东南部由酸雨区域变为非酸雨区域,酸雨区域面积有所减少;降水中SO24-离子当量浓度逐年下降,NO3-离子当量浓度呈上升趋势,SO24-/NO3-的比值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广西酸雨污染特征由硫酸型向硫酸与硝酸混合型酸雨过渡。广西的酸雨污染略有减轻趋势,这与广西近年来的环境治理取得的成效有关。  相似文献   

2.
基于近6年莆田市800多个大气降水的监测数据,对莆田市酸雨污染的时空分布、离子化学组成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莆田市降水pH均值为4.86~5.38,酸雨频率范围为39.8%~70.5%,在轻酸雨区~中酸雨区变化。从2013年至今,酸雨频率有下降趋势,酸雨污染有好转;酸雨有一定的季节特征,污染轻重程度分别为春季冬季夏季秋季;离子总量大体呈递减趋势,总阳离子与总阴离子比值逐年下降,自2015年起,SO42-和NO3-的比值介于0.5~3,莆田市的酸雨模式已经由硫酸型向硫酸硝酸混合型演变。  相似文献   

3.
西安市酸雨及化学成分时间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1987—2000年监测数据,分析了西安市酸雨及化学成分的时间变化.结果表明,西安市降水pH值和酸雨的年内变化呈“双峰”型,即每年1—3月和10—11月降水pH值低、酸雨出现频率高,4—6月酸雨出现频率低,7—9月酸雨pH值较高.14年来,降水pH值与酸雨年际变化可分为两个阶段:1994年以前降水pH值较高,酸雨年际变化不明显;1994年以后降水pH值下降,酸雨频率年际变化较大.降水pH值与酸雨强弱由酸碱离子相对浓度决定.当酸根离子摩尔含量超过碱性离子时,降水pH值下降、酸雨危害增强;反之,降水pH值升高,酸雨危害减弱.  相似文献   

4.
根据湛江市环境保护监测站2004-2008年的大气降水监测资料,对湛江市近5年来酸雨变化趋势做了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湛江市降水pH值和酸雨pH值均有所升高,酸雨频率有下降趋势.降水离子浓度分析研究表明,湛江市区的酸雨硫酸根离子比重最大,属于硫酸型酸雨.综合分析表明,近年来湛江市大气降水质量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5.
上海地区的酸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酸雨是八十年代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我们根据1983年在上海郊区九个站和市区六个站的雨水采样分析记录,再参照过去的历史资料,论述上海地区酸雨的时空分布概况;并就1983年夏季和秋季两次酸雨过程,分析其降水pH值分布与气象条件的关系。上海市1980年9月发现酸雨现象以来至1983年秋,酸雨出现地区范围逐年扩大,酸度亦有所增强,目前以青浦、上海等县降水酸度最强,酸雨出现频率亦最大。通过对1983年夏、秋两季典型个例分析,发现在污染源不变的情况下,上海地区酸雨的分布与当时天气形势、气温层结和风向、风速等气象条件关系十分密切。在历次降水过程中,逐日降水pH值的分布形势,随着当时混合层内盛行风向、风速的改变而变化。降水酸度最强的地区出现在城市的下风方向。当混合层高度大,混合层内水平通风系数大时,酸雨最强中心出现在距市区较远的下风方向。相反,当混合层内水平通风系数较小时,则降水pH值最低中心,出现在距市区较近的下风方向。  相似文献   

6.
利用1992—2018年上甸子区域大气本底站酸雨观测资料,基于统计分析方法研究该站酸雨月、季、年变化特征,研究酸雨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酸雨污染呈现改善趋势,21世纪初酸雨恶化,2010年后酸雨又呈现改善趋势;历年平均降水pH值、酸雨频率、平均降水K值均在2009年发生突变。酸雨月、季节变化明显,8月平均降水pH值最低,酸雨频率最高,处于酸雨频发期;7月平均降水K值最小,3月最大;各季平均降水pH值变化规律均为:秋季夏季冬季春季;各季酸雨频率秋季最高,平均降水K值为冬季最大。小雨量级平均降水pH值最小、K值最大,大雨量级出现酸雨频率最高;日平均风速小于1.5 m/s的降水过程中酸雨出现频率最高,日平均风速1.6 m/s~3.3 m/s的降水过程中出现酸雨的次数最多,随着风速的增大酸雨出现频率降低;酸雨主要出现在NE、SW(或偏NE、SW)的风向中;平均降水pH值与当日平均风速、降水量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太原地区近15年降水pH值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山西省观象台太原基准站1995—2009年的酸雨观测资料,统计了近15年来降水酸度的时间分布特征,包括年均pH值和酸雨发生频率的变化。分析了酸雨逐年、逐月变化情况,分析表明太原市酸雨呈逐年曲折式上升趋势,具有春季2、3月份与秋季9月份pH值明显偏低的季节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8.
北京悄然进入酸雨城市行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和今年发布的2004、200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都明确指出:“北方城市中,北京……降水pH年均值低于5.6。”这明白无误地宣布:北京进入了酸雨城市的行列。但是,这样一件大事在北京并没有引起什么反响,悄无声息,就值得人们思索了。北京降水pH年均值从1999年以后总的趋势在下降,从2001年开始出现酸雨,2004、2005连续两年降水年均值低于5.6,2005年的数据已经接近了重酸雨的界限4.9。从1998年以来,北京市区全年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逐年增加。为什么北京空气质量明显变好了,反而出现了酸雨,而且进入酸雨城市的行列呢?今后的走向如何?这是一个值得进行深入细致研究的重要问题。对于北京进入酸雨城市行列这个事实,必须正视而不是回避,认真加以研究,提出对策,迎接奥运,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9.
去年和今年发布的2004、200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都明确指出:“北方城市中,北京……降水pH年均值低于5.6。”这明白无误地宣布:北京进入了酸雨城市的行列。但是,这样一件大事在北京并没有引起什么反响,悄无声息,就值得人们思索了。北京降水pH年均值从1999年以后总的趋势在下降,从2001年开始出现酸雨,2004、2005连续两年降水年均值低于5.6,2005年的数据已经接近了重酸雨的界限4.9。从1998年以来,北京市区全年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逐年增加。为什么北京空气质量明显变好了,反而出现了酸雨,而且进入酸雨城市的行列呢?今后的走向如何?这是一个值得进行深入细致研究的重要问题。对于北京进入酸雨城市行列这个事实,必须正视而不是回避,认真加以研究,提出对策,迎接奥运,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10.
北京悄然进入酸雨城市行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和今年发布的2004、200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都明确指出"北方城市中,北京……降水pH年均值低于5.6."这明白无误地宣布北京进入了酸雨城市的行列.但是,这样一件大事在北京并没有引起什么反响,悄无声息,就值得人们思索了.北京降水pH年均值从1999年以后总的趋势在下降,从2001年开始出现酸雨,2004、2005连续两年降水年均值低于5.6,2005年的数据已经接近了重酸雨的界限4.9.从1998年以来,北京市区全年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逐年增加.为什么北京空气质量明显变好了,反而出现了酸雨,而且进入酸雨城市的行列呢?今后的走向如何?这是一个值得进行深入细致研究的重要问题.对于北京进入酸雨城市行列这个事实,必须正视而不是回避,认真加以研究,提出对策,迎接奥运,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11.
对北海市1988~1990年的酸雨污染及成因进行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北海市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酸雨污染,其污染程度较我国部分城市和广西的主要城市为轻。降水的酸度与监测区域、时间,污染物,气象条件有较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05~2009年广西14个设区市的环境空气监测数据,统计和分析了主要污染物浓度以及环境空气综合污染指数和污染负荷系数的年际变化特征及趋势,探讨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广西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保持良好的水平,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总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二氧化氮的污染程度虽然比较小,但是其浓度却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13.
对一种最近在大新县发现的,目前已知最早开花的,暂定其中文名为早花金花茶的金花茶组植物,进行地理分布和生态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发现,该种金花茶分布在广西西南部大新的榄圩乡和崇左市的左州、太平镇的20个村屯范围内,位于东经107°16′~107°22′,北纬22°30′~22°39′的岩溶区域,垂直分布海拔高220~450m,为岩溶山地季节性雨林灌木层组成种类,具有一定耐旱能力。现状群落为次生幼中龄林,区系组成是热带分布型科属占主导地位,与温带分布型科属分别呈9.0∶1.0和8.9∶1.1的组成格局;群落结构简单,乔木层和灌木层发育稍好,草本层发育很差。居群个体多以复茎形式存在,以萌生和实生苗更新方式实现其种群的延续。  相似文献   

14.
长三角区域酸雨类型转变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酸雨是人类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而我国长三角区域已成为全球重要酸雨影响地区之一.目前,我国已对SO2排放进行了有效控制,但随着氮氧化物排放量显著增多,氮沉降问题逐渐加剧.为此,探究长三角区域的酸雨类型转变趋势,为现在及将来酸雨危害严重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和可持续经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长三角区域作为研究对...  相似文献   

15.
选取1991~2003年柳州市降水pH值、酸雨率,1995年~2003年柳州市年耗煤量,1996年~2003年柳州市降水主要离子SO2-4/NO3-的比值等数据,通过计算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近年来柳州市的酸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柳州市从1996年开始针对酸雨污染采取的治理对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使酸雨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柳州市大气污染有向煤烟型与机动车尾气混合型过渡的趋势,柳州市要加强机动车尾气的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广西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及地域分异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广西喀斯特地区的自然环境背景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采用层次分析模型和多层次多目标模糊综合测度模型,建立由经济、生态、环境3大类46个单项指标构成的评价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从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综合评价广西喀斯特地区50个县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地域分异规律.结果表明,广西喀斯特地区各县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异较大,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不强,综合评价总值总体偏低,其中,分值大于11分的仅有河池、南丹、宜州、桂林、武鸣等5个县市,而32个县市的分值在9分以下,最差的是凌云、天等、隆林、都安、那坡、马山、东兰、乐业、凤山等9个县市,评价值为5.00~3.93,是广西喀斯特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弱的一类.广西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地区差异是各县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与经济增长能力成正比,中部和东部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高于西部,沿河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高于非沿河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同的地区集中分布.  相似文献   

17.
戴翠贤 《河南科学》2014,(4):605-610
利用三门峡市2007—2011年5年酸雨测量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加权平均法等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三门峡市大气降水酸碱度的变化特征及酸雨与降水量、风速、风向、云状、雾等气象条件的关系,并对酸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年三门峡市降水的平均pH值为5.2;pH5.6的酸性降水出现比率为57.2%;采暖期的11月—3月pH值较低,平均为5.10,其中12月最低,只有4.39,达到了4.5≤pH5.6的弱酸性降水标准;非采暖期的4月—10月pH值较高,平均为5.21,其中6月份最高为6.13.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生态补偿效益评价是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SPSS15.0软件,采用2001-2011年安徽省会经济圈城市统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安徽省会经济圈生态补偿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3年以前环境恶劣补偿效果相对较差,自2004年生态省建设以来,生态补偿效益逐渐改善,2007年后生态补偿效果明显改善,安徽生态省建设中实施的生态保护措施促进补偿效益的提高,本研究为生态建设和补偿政策实施提供可行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刘康怀  李纯  蓝俊康  张力 《广西科学》2001,8(3):215-217,222
分析广西红壤类土(红壤土、赤红壤土和砖红壤土)的成壤环境条件、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变化规律,认为砖红壤土应该是红壤类土风化的最终土壤类型;广西砖红壤土的人布范围将有扩大的趋势,而红壤土的范围将会缓慢缩小;广西是我国酸雨重灾区之一,酸雨为红壤类土退化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条件,可能会加速广西红壤类土的退化,红壤类土的演化实际上是地力的退化过程,对于生物而言必定会导致生态的变异或退化;红壤类土的退化会加速铝、铁在土壤中的积累,其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类身体健康可能造成有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