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钻杆中声波传输特性测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实验室进行钻杆声波传输特性测试试验.使用激振器和自制激励装置作为激发源、特制的钻杆短节为传输信道,研究声波在钻杆充气、充水、压沙袋3种状态下的传输特性;利用扫频信号激励钻杆,确定钻杆中声波的最佳传输频率点,得出钻杆中声波衰减的经验公式.结果表明:钻杆接箍和声波频率是造成声波衰减的主要因素;纵波是相对较好的信息传输载体;钻杆信道通带为非平滑的梳状滤波器结构.  相似文献   

2.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3,(3):117-118
声波测试是以声波在岩石中传播的速度、岩石对声波能量的吸收以及对声波的折射和反射等性质为基础,来评价地层,划分岩性的一种测井方法。本文简单阐述了声波波速测试现场操作方法及原理,并利用现场声波测试结果,对某工程场地岩体进行评价,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必要的参数,对工程实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建立用于测试声波在钻柱信道中传输及衰减特性的试验装置,对由螺纹连接构成的周期性管结构中声波的传播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将利用传递矩阵法计算的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声波在由螺纹连接构成的周期性管结构中传播时,存在衰减及失真较小的通带和衰减及失真较大的阻带,通带与阻带交替分布;随着发射声波频率的升高,通带声波的衰减增加,当频率超过一定值时,声波完全被吸收,即使发射的声波处于通带,亦难于接收;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前4个通阻带吻合较好,之后差异明显。这表明理论计算方法在计算低频通阻带分布时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与计算精度,在此范围内,可以用于钻柱结构内声波传播频谱特性的分析及信息载波频率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利用原位声波测试法对新集一矿F10断层岩体力学性质进行了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得出F10断层两盘有7.5 m的岩体力学性质较差的地段,且断层上盘较下盘差,对应的岩体动弹模量、体积模量、剪切模量都比较小.研究表明生产实际中可以通过原位声波测试获得工程建设所需的各种物理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5.
钻井过程中非常规钻井液的应用,使得随钻数据无法通过传统的钻井液脉冲方式传输,迫切需要更高数据传输速率和受工作环境影响更小的井下随钻无线传输技术。基于钻柱信道的井下信息声波传输技术是较为理想的随钻数据无线传输方式,为给声波传输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针对钻柱信道中的声波传播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钻柱信道具有通带和阻带相间的梳状滤波器特征,频带分布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对称性特征。钻柱结构决定了其信道通阻带的分布情况,随着钻杆根数的增加通带内小谱峰的个数增加,信道传输能力下降,结构尺寸不一致会使通带变窄,声波传输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6.
董开封 《科技资讯》2012,(25):48-48
为更好的服务生产,保证12081工作面回采顺利,并探索一套能够指导类似工作面的技术,我们在12081工作面进行工业性试验,对煤岩体力学特性与电镜进行分析并对底板特性进行测试。  相似文献   

7.
岩体爆破累积损伤效应的声波形态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体爆破损伤特性除了影响声波速度外,还明显地引起声波形态特征的变化.文章基于在某地下工程围岩中多次爆破作用下岩体累积损伤效应的声波测试,对声波测试信号中的波形、振幅及波形相关性等信息随爆破次数增加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爆破次数的增加,声波波形变得越来越不规则;声波振幅随爆破次数的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反映了岩体由于爆破损伤累积、疲劳裂纹扩展引起的声波能量衰减;岩体声波波形相关性随着爆破次数的增加整体上呈下降趋势,相关系数为非线性下降曲线.  相似文献   

8.
哈特曼声波发声器声学传播特性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特曼流体动力式声波发生器是一种声处理发声器,具有成本低廉、结构简单、坚固耐用以及动力源方便等特点。利用这种声处理发声器对地下储层流体进行声处理可以降低原油粘度,改善流体物性以及地层渗流条件,达到最终提高采收率的目的。运用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等手段,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哈特曼声波发生器的发声机理、机械结构、工作特性以及参数影响关系。相关的现场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经哈特曼发声器作用后,较低渗透率岩心的渗透率提高了126.5%,较高渗透率岩心的渗透率提高了177.1%;解堵和增油效果也很明显。  相似文献   

9.
利用声波通过钻柱传输井下信息,具有得天独厚的信道条件,但是声波在钻柱中的传播特性还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尤其是贴近工程应用的实验研究。依托低频宽带换能器建立了测试声波在钻柱信道中传输的实验装置,基于该装置对换能器声波信号的传输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及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换能器激励电压的增大接收信号幅值呈现增大趋势,当电压大于130 V时接收信号幅值趋近饱和。理论和实验分析得到的频域特性均表现出明显的梳状滤波特性;但具体通阻带分布和结构形式存在差异,实际钻柱信道的频域特性更为复杂。由于换能器非线性特性和钻柱信道频带特性共同作用,对于实验用低频宽带换能器,选取3 100 Hz以内频率,并结合正交频分复用编码技术可极大增强声波传输的速率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川东北飞仙关组岩石动力特性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川东北飞仙关组岩石(砂岩、灰岩)为实验试件,利用自行设计的声波测试装置,应用声波测试技术对川东北飞仙关组岩石的动力特性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测出了岩石试件的弹性波速(纵波波速Vp、横波波速Vs),并获得该类岩组的一系列动弹性参数(动弹性摸量Ed、动泊松比Vd、动剪切模量G、动体积模量K).并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结果表明,该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可为相关工程所利用.  相似文献   

11.
李得玉 《科技资讯》2014,(29):83-83
页岩气作为一种新型能源,其开发和利用正影响着世界能源和经济发展。对油气资源的测井分析是勘探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步骤,能有效对页岩气资源进行评估。声波测井是勘探的主要方式,但是在实际工程中测得得数据并不准确,本文以ANSYS软件建立页岩层三维模型,得到在不同温度下声波在岩层中的传播数据,发现在不同温度下,声波在不同方向上分别发生规律不一致的变化。所以当测得的数据发生当地层中声波在不同的方向发生明显的变化时,应考虑可能是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充分认识声波信号在钻柱中的传输特性,是实现井下信息远距离传输的基础。为研究声信号在钻柱中的传输特性,建立了钻柱结构声传输实验系统。采用不同尺寸钻杆组成的有限长钻柱进行了传输特性实验研究,同时结合理论分析的结果进行实验分析,对声传输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分析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具有特性描述一致性,随着频率的升高接收信号幅值呈现下降趋势,传输距离增大时信号接收幅值减小,并且这种减小程度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增大,钻柱结构尺寸差异大则接收信号幅值其随着频率变化的速率小。  相似文献   

13.
在配有软回收装置的平板碰撞实验台上进行两种典型岩石冲击损伤实验,并对回收样品进行超声波测试,得知岩石的动态损伤与冲击速度和超声波衰减系数有关,后者较好的反映了岩石的损伤程度。结果表明声波衰减系数可作为表征岩石损伤模型的主要参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电主轴测试试验内容、测试原理、测试试验平台设计、测试试验方法及步骤等方面内容进行阐述,并用测试试验数据——振动频谱曲线图进行了电主轴振动特性分析,找到了电主轴产生共振的转速范围,为数控机床的动态研究和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岩体爆破损伤具有时变累积特性,且爆破损伤增量大小是以本次爆破作用前岩体宏观力学参数水平为前提,据此对经典爆破损伤计算公式进行改进。工程应用情况表明:岩体爆破损伤经典算法的计算结果偏于保守,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爆破开挖效益最大化;爆破损伤改进算法可反映岩体内部孔洞、裂隙等缺陷在爆破动荷载作用下的闭合、密实现象,且更能体现岩体中声波速度的变化幅度,其工程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小波包具有将小波频谱进一步细分的性质,然而从小包频谱表达式很难看出这一点,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将Harr小波包的频谱画出,与Harr小波的频谱相以比,直观地说明了这一性质。  相似文献   

17.
浅海声波散射问题的周期小波逼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周期小波研究浅海声波散射问题的近似解.在获得问题的Green函数后,通过周期化Daubechies正交小波进行逼近,使对应核成为退化核,获得了较好的收敛性与误差估计.算例结果表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层状介质的超声参数的辨识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时域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仿真.通过与已有的频域模型比较,证明了该数学模型的正确性.该时域数学模型可以清晰地揭示声波在层状介质中的垂直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小波分析及其特点,对小波分析在发电机故障诊断、电机故障诊断以及电机测试中的最新应用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目前小波分析在电机中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潮汐实测资料进行分析,如何选择分潮是提高分析预报精度的关键。本文利用在频率域对潮汐振动特性进行分析的方法,可以客观地了解潮汐过程中存在着哪些振动,由此只要用较少的分潮就能组成精度较高的分潮模式。并以对连云港潮汐的分析预报,作了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可以避免选择分潮时的盲目性和偶然性,从而使潮汐分析预报的精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