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科技馆作为当代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场地,能够为学校教育提供专业的科学技术服务.因此“创新”以及“教育”应当是当前科技馆的服务理念,这在文化消费越来越盛行的二十一世纪尤为重要.本文着重就此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创新与教育”的理念来谈谈当代科技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馆教育理念是一种理性认识,也是其建设和发展的灵魂。加强科学技术馆教育理念的研究和创新,对促进我国科技馆事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通过研究科学技术馆教育理念的历史流变、创新动力和我国科技馆教育理念特色,从而进一步深化对科技馆教育理念的认识,为新形势下我国科技馆事业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0引言为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06-2021-2035年)》的有关要求,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和中国科协于2006年联合启动了“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工作。广东科学中心是全国“科技馆活动进校园”深化试点一类科技场馆,从2010年起实施“科技馆活动进校园”项目,旨在将科技馆的科普活动送到学校,使科技馆资源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加快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技实践精神。广东科学中心以自主研发的创意机器人为抓手,深入推进“馆校结合”科普育人工程,由科学中心科普教育人员以进校园等形式进行创意机器人科学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4.
国家文化建设和广东文化强省建设为科技馆发展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科技馆参与文化建设将有助于实现其创新发展。以广东科学中心为例,结合其"岭南科技纵横展览"的策划和设计,提出科技馆可以通过创新科普教育理念、鼓励科普展览设计创新、将地域文化中的科技内容转化为科普展教资源等途径参与国家文化建设和广东文化强省建设,这是当前科技馆体系实现创新发展的前瞻性思路和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5.
邹新伟 《科技资讯》2014,12(20):237-238
科技馆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学校教育相衔接,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为了更好地满足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科技馆应该:展品设计,应尽可能体现探究式的学习理念;科技馆应增加关于创新方法和创新精神的展示;科技馆应开设科学开放性实验室等创新实践场所;开展定期的创新教育活动.科技馆通过这些“套餐”式科普教育活动,才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广东科学中心通过开展针对青少年创新性能力培养的“展翅计划”等活动,争取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6.
李剑 《科技信息》2012,(14):71+73-71,73
科技馆建设观念从最早的以展品为中心到以观众为中心,用了大约200多年时间。随着科技馆建设理念的变化,展教观念也从"教育"观众向重视观众体验转变,展示的内容与形式也从按基础学科分区向主题展开转变,其形式表现为实体科技馆和数字科技馆。笔者根据多年的从业经验,对未来科技馆建设理念做了一些思考,较倾向于更加注重实体科技馆的建设(含有着"流动科技馆"之称的科普大篷车的建设)。并首次在业内提出尝试建立半流动科技馆的意义,做法。不失为为未来科技馆建设理念的丰富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汉语“科技馆”一词是英文Science Museum或Science Center的意译,它有时也被称作“科学中心”。其宗旨是通过陈列静态与互动性的展品帮助观众理解科学技术、了解科技与社会的关系。当代的科技馆是由传统的技术博物馆、国际展览会等形式经过几百年的演化而形成的。刚落成不久的广东科学中心就是这样一座融合了最先进展示技术及教育理念的大型科技馆。  相似文献   

8.
当前,全国各地的许多科技馆正处在一个更新换代、全面升级的发展建设时期,如何建设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馆,更好地落实《全民科学素质纲要》提出的要求,充分体现“世界眼光,中国特色”的设计建设理念,使现代科技馆在我国新世纪的科普教育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每一个科技馆建设者都在不断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0引言2021年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标志着全民科学素质建设进入新阶段。我国自《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印发实施以来,科学教育与培训体系持续完善,科学教育纳入基础教育各阶段,各地科技馆也组织了大量科技馆进校园活动,活动形式主要有科普大篷车、科普讲座、捐赠科普书籍、举办各项科技比赛等,近年更是结合学校课程开发科普项目式课程,如“科技馆活动进校园”项目案例活动。各科普工作者在科普进校园方面也做了很多研究,包括侯的平等的“浅议馆校结合特色科学教育活动项目的创建——以广东科学中心科学探究营地为例”、崔滢滢的“科技馆进校园活动的探讨”等论文,这些研究以校外科普工作者的角度观察科普进校园。  相似文献   

10.
<正>科技馆(科学中心)作为当今世界各国藉以促进公众理解科学、激励大众创造发明、推动全民创业创新的重要场所,在普及科学技术、传播科学文化、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馆的建设与发展,各地科技馆建设呈现井喷式发展。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我国达标科技馆已从2000年底的11座发展到155座,同时各地还有几十家科技馆正在建设及筹建中。然而,随着科技馆数量的逐渐增多,"众馆一面"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创新驱动发展,更好为提升公众科学素质服务  相似文献   

11.
王恒 《科技馆》2006,(1):17-19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日益凸显,普及科学技术更加受到国家和民众的关注。很多省、市都在兴建和扩建科技馆。有人认为有了展厅有了展品就算建成了科技馆。这种看法是很不全面的,如不改变将危及到科技馆的发展,给我们的事业带来极大的危害。我们建科技馆的目的是什么?它要告诉公众什么?能给公众解决什么问题?这是我们首先要面对的课题。也就是说首先要搞清楚科技馆建设的理念是什么。科技馆是中国特色的词汇,国外一般称为科学中心。  相似文献   

12.
西方国家基于"二元"结构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研究很多,西方国家依据“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形成了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乔根森模型、托达罗劳动力转移模型等.分别对这几种理论模式进行了评析,并且对西方国家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模式论和实践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旨在为我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提供切合我国实际的科学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以便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周薇 《科技资讯》2013,(1):207-207
科技馆是社会文化建设的主要表现形式,肩负着向社会公众进行科普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改进并且提升科技馆科普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虽然我国科技馆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但是科技馆的科普教育与现阶段其他教育相比,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从现阶段我国科技馆科普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表现形式出发,从增加对科普教育的重视程度、科普理念、科普教育效果评价体系、展览模式和教育模式的角度岁科技馆的科普教育工作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4.
黄亚萍 《广东科技》2012,(21):9-10,3
中国的科学中心(科技馆)作为重要的非正规教育机构,作为科普教育事业的重要阵地之一,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创新和发展仍然是每一位建设者需要思考的问题。结合广东科学中心建设的案例,对科学中心(科技馆)建设从何谓创新、从何创新、怎样创新等方面抽丝剥茧地进行阐述,揭示了展览建设创新原理和程序,深入分析了科技馆走自主创新与全面开放相结合建设道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王琴 《科技资讯》2011,(3):232-232
当前,科技馆发挥着科学教育的功能,它通过贴近社会生活的展品展示,反映社会科技热点问题,实现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为我国科技馆在展示理念、场馆设计、展品布局、服务意识等方面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上海世博会有利于更新和改造了科技馆展品、扩大了公众对科技馆的认知、为新兴科技馆的发展奠定基础等,促进我国科技馆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网络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社会的经济和文明形态都发生着改变,人类的沟通和学习模式向着数据化、互联化、智慧化转变。科技馆作为实现科学传播的平台,服务的对象、教育的模式以及展示的内容与形式等都应随之发生转变。科技馆的发展从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数字科技馆迈向强调数字化、智能化、人性化的智慧科技馆。通过对智慧科技馆的内涵进行探讨,提出智慧科技馆具有智慧感知、智慧体验、智慧学习、智慧管理、智慧共享5个主要特征,科学地制定智慧科技馆建设策略将会成为科技馆界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7.
李保平 《天津科技》2022,(2):97-100,104
科技馆是一个国家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形象的体现和重要窗口,肩负着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公民科学素养的责任.目前我国科技馆的数量不断增加,但是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在场馆的运行管理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在考察黔、川、宁、浙等地科技馆现状的基础上,从场馆建设、运营方式、展教具和后勤管理以及场馆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吴成涛 《广东科技》2012,21(13):4+3-4,3
近年来,各省市纷纷加大了科普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科技馆(科学中心)的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硬件的建设相对而言容易,但如何运营管理好并保持可持续发展则是摆在科技馆(科学中心)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命题。从"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角度阐述了引入该体系对科技馆(科学中心)运营管理起到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前VR(虚拟现实)技术发展势头迅猛,且在部分领域已有较为成熟的应用,将VR技术与科技馆科学普及展示相结合,可以提高科技馆的科普趣味性、公众体验感,其展示形式多样化。本文以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基于云的虚拟互动科技馆及应用示范》中"红外侦查"展项为例具体阐述如何将VR技术与科技馆科普展项相结合。VR技术作为重要手段实施"互联网+科普"建设工程,以超现实沉浸、自然人机交互和跨时空创想为理念,建设实体VR科技馆、流动VR科技馆以及在线VR科技馆等。使公众能够身临其境般地参与互动体验,突破科普的时空局限,充分激发公众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科技馆主题科普活动的概念及困境,提出了互动艺术科普社团的概念;NGO通过社团活动或比赛为基础,融合了科学和艺术的品质,发展出以教育活动为核心的全国性科普平台,而科技馆有别于传统的科普文化机构,以企业或社区创新为核心,延伸到科学中心构架下专业化的高级团队,最终形成以团队解决为核心的开放式解决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