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通信技术发展,应用Socket通信技术进行综合录井数据的远程传输,可以将现场录井数据信息实时传送到基地,为油田提供集录井现场信息采集、远程信息传输、基地信息接收处理为一体化的信息服务.本文描述卫星实时数据传输系统及应用研究建设项目中的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过程.在此过程中使用了VC 及Delphi两种IDE,采用了动态链接库及多线程技术来完成Socket通信,该系统具备采集、传输和接收实时数据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雷达图象数据的传输系统,它与合成孔径侧视雷达相结合,构成了在灾情监测、军事侦察等领域中广泛应用的实时监测系统。本文着重描述了合成孔径侧视雷达图象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所采取的技术路线以及高质量图象的获取。这个系统在1989年长江及淮河测区所进行的防汛遥感试验中,成功地传输了合成孔径侧视雷达图象。  相似文献   

3.
机载雷达空域稳定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使机载雷达指令克服载机机动而正确控制天线指向,在机载雷达控制回路中加入了空域稳定计算。用载机惯导系统提供的载机姿态数据和雷达数据库提供的雷达安装数据,把基于大地的雷达指令解算为雷达天线控制指令。根据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情况分析,为提高空域稳定精度,提出了在空域稳定回路中加入补偿措施,即指令前馈、目标前馈、载机前馈和天线罩折射补偿。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清视频信息的网络化传输存在高计算复杂度和图像还原质量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级缩放技术的视频网络化传输方案.该方案中,在发送端对视频信息进行分级缩小处理,经网络传输后,在接收端根据用户需求对视频信息进行分级放大处理.仿真结果表明该技术方案能够适应现有网络带宽条件,无需改变现有网络布局及路由交换设备等基础设施即可工程化应用.  相似文献   

5.
雷达屏幕仿真是雷达系统仿真的重点和难点.文章在讨论OpenGL和分形算法的基础上,进行雷达显示器仿真.采用荧光指数衰减曲线方程建立余辉亮度衰减数学模型,实现余辉效果.运用分形插值算法生成高程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在对高程数据着色后利用OpenGL纹理映射技术绘制地形到雷达屏幕,实现了雷达屏幕和地形的结合.  相似文献   

6.
针对远程采集的气象图像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数据容易丢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压缩终端补偿的远程气象图像信息传输方法:用远程通信卫星采集气象视频图像数据,通过无线传感网络,采用小波压缩技术,在节点上压缩后再传送;终端补偿算法能补偿气象图像数据信息在传输中的损失.实践证明,该方法能够增强远程气象雷达视频监控图像信息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战场上语音和数据的近距离无线传输,将语音传输与ZigBee无线网络相结合,利用ZigBee技术设计一个小型的无线网络,代替有线通信方式. 以IAR的Embedded Workbench为开发平台,设计了控制模块、语音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功率放大模块、数据接口等模块硬件电路. 采用RALCWI语音压缩算法保证话音质量,设计了2.4 GHz ZigBee网络节点,组成2.4 GHz ZigBee小型网络,在网络内自由传输语音和数据,并在软件上实现了语音处理和组网、无线收发数据、数据传输等功能,解决了战场上无线传输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针对室外近地雷达横截面(RCS)测试场测量结果易受多路径干扰影响的问题,利用射线跟踪技术,综合考虑了信号直射、地面反射和刀边衍射3种因素,建立了单刀刃型障碍信号传输损耗预测模型,推导出了单刀刃型雷达栅信号传输衰落的数学表达式.结合某单位外场数据,对近地信号传输损耗预测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单刀刃型雷达栅高度选取原则,根据优化结果进行了工程实现.实测结果证明了文中所述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远距离数据传输,把控制器和大屏幕配套使用,能够很好的完成数据的接收、处理和显示功能。在核心控制器设计上采用单片机技术完成与上位机的通信,完成通信接口模块、I/O扩展模块以及复位检测模块等几个部分的硬件设计。通过软件程序并设置传输协议来完成数据的传输和检测,达到快速准确处理数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数据是现代气象预报中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其生成的探测产品需要传送到国家局形成全国天气雷达探测数据联网。报文在传输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原因如网络故障或者观测仪器等导致发报出错,若不能及时发现,会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实现了用Java语言编写程序实现报文发送的自动监控和报警。  相似文献   

11.
信号采集的目的是了后续雷达成像和海浪信息提取。基于虚拟仪器技术,对单脉冲体制导航雷达设计了一套数据采集系统。以计算机和PXI-9820数据采集卡为硬件,以VC++6.0软件作为开发平台,构建了基于Windows平台的数据采集系统,雷达回波信号采集单元采用多路信号同步采集的设计方案,并指出了系统实现过程中的多通道同步采集的关键技术问题。东海某海域的岸基采样实验证明了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数据采集器设计的可行性及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距离多普勒(R-D)算法原理,以低轨道卫星目标为例,推导了在给定的横向分辨率下所需的成像积累时间,并根据雷达参数和目标特性进行了仿真验证.在实时成像处理运算量和存储量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和实现了一套多通道实时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成像系统.外场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设计合理,多通道成像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多路高速数据的采集与存储问题, 提出基于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和Nios II软核技术的设计实现方法。将采集的数据和FPGA 的配置数据共享配置存储器空间, 可以节省额外的存储器件,降低系统成本。实验中以EP2C35F672C8 为控制核心、AD7980 为模数转换器、EPCS64 为存储介质, 实现了15 路模拟信号的完全并行采集。该系统可实现对多路ADC(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的并行控制, 从而实现多路信号的并行高速采集。由于采用了软核技术, 使系统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实验结果表明, 此设计为要求成本低、系统升级频繁的工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LED灯控系统通常被要求能输出多路灰度控制信号,PWM是实现灰度控制的流行方式,基于SOPC技术的软核设计方案可以方便快捷地实现多通道PWM信号输出模块,且只用一块FPGA芯片.其过程是:首先利用厂商提供的免费PWM设计文件,生成多路PWM片内外设组件,其次以Avalon总线规范将其和Nios Ⅱ处理器软核及其他组件一起植入Nios Ⅱ系统,配置生成硬件系统的原理图模块,该模块可被添加到一个顶层模块,通过编译最终生成可下载到FPGA的配置文件.这种方案不仅硬件配置灵活、实现了单片多通道PWM,而且模块外设数量大为精减,集成度很高,鲁棒性好.  相似文献   

15.
蔡天一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4):6046-6050
针对某型单脉冲雷达的高速数据采集需求,提出了一种单脉冲雷达并行数据采集方案。对系统的分布式处理结构和信号适配接口进行了分析。为解决采样率和数据传输能力的矛盾,讨论并实现了带通采样技术;为保证数据传输的正确性,研究并实现了异步传输技术。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在处理能力和采集速度等方面均达到了预期水平,并已应用于部队训练。  相似文献   

16.
于楠  齐晓辉  金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7):4812-4818
针对现代雷达侦察接收机对ADC高采样率要求的难题,给出一种新的信号采集系统方案。利用多个低速率ADC并行采样,通过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对信号的频谱进行恢复,从而获取完整的信号频域信息。根据雷达侦察接收机的实际工作条件以及对实时性要求,对频谱恢复算法进行了性能优化和参数计算,并对算法进行了仿真。算法仿真结果和雷达信号处理机硬件测试结果表明,能够有效地提高侦察接收机的带宽,并且得到较好的频谱分析结果,能够广泛的应用于宽带数字雷达侦察接收机系统中。  相似文献   

17.
何爽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9):2007-2011
介绍了一种新型基于USB的多通道高速雷达控制、数据采集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其实现的方法。改变了以往一台主机只能控制单个通道或者两个硬件通道的现状。开发出一台主机可以同时连接1~5组雷达天线,并可以根据需要动态增减。每个通道可以单独进行参数设置和采集控制,各个通道之间互不影响。硬件部分是以CYPRESS公司的68013A芯片为USB控制器,采用CPLD为主要控制模块,共同组成控制单元。使用Visual C++6.0编写上位机控制采集程序,编写了软件系统的总体通信协议,实现了高速、便捷、精确的数据采集系统。  相似文献   

18.
依据隐身涂敷小球的双基地雷达截面积测量值,计算了双基地雷达对隐身涂敷小球的探测面积,得到了探测面积与基线距离之间的关系曲线图。该结果对双基地雷达的优化配置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设计思路,提出了一种多信道全数字高频雷达接收机的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USB2.0接口设计实现雷达系统控制和数据传输任务,并结合Altera公司的CycloneII系列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芯片,实现系统同步控制、数字正交解调以及数字下变频.与传统模拟接收机和中频接收机相比,该系统具有硬件结构简单、参数配置灵活方便等特点.系统闭环测试结果验证了方案的正确性及合理性,能够满足工程应用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WIN2000下基于VC++的雷达图像采集压缩记录系统的组成,主要阐述雷达图像采集压缩记录系统配置文件的手动设置方法和设置配置文件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应用此方法能够快速配置系统的配置文件,使雷达图像采集卡采集的图像质量达到最佳.同时介绍了雷达图像的采集、压缩、存储、传输模块程序设计.此设计能使系统稳定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