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施工索赔是一项涉及面广、学问颇深的技巧,是承包人保护自己并获得利益的手段。在施工管理中能否及时、全面地发现潜在的索赔机会是索赔工作的前提条件,作为索赔工作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熟悉施工中的各个环节,通晓各种建筑合约和建筑法规,并具有一定的财会知识,才能全方位的捕捉潜在的索赔机会。实际上施工索赔机会存在于项目施工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商品交易中发生索赔是一种正常现象。为此,加强索赔理论和索赔方法的研究,正确对待和认真做好索赔工作,这对维护合同签约的合法权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施工索赔时利用经济杠杆进行项目管理的有效手段,对承包商、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来说,处理索赔问题水平的高低,也反映他们项目管理水平的高低。  相似文献   

3.
工程索赔是依据合同权利提出的正常的补偿要求。工程索赔的产生,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对于复杂的工程建设项目,索赔是不可避免的。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降低索赔争端的可能性。国际上通常采用的解决工程索赔的技术有争端审议会、调解和具有约束力的仲裁。从承包商角度,应特别注重工程索赔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4.
浅谈工程施工中的索赔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市场中工程索赔的现象越来越多,要搞好索赔,不仅要善于发现索赔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要会处理好索赔,那么索赔技巧在整个索赔过程中就更显得举足轻重了。  相似文献   

5.
董宇路 《中国西部科技》2009,8(35):69-70,54
港口建设项目具有规模大、装配化程度高、技术复杂性强等特点,其实施过程中必然面临众多的风险因素,因而做好相应的索赔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业主如何针对承包商可能提出的索赔采取防范措施,尽量避免索赔事件的发生或将索赔的额度降到最低,是项目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对港口建设项目业主方索赔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就如何合理地做好业主方索赔管理工作,解决好相关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明确了需要从严把设计质量关、认真编制招标文件、加强对项目实施阶段的管理、充分发挥监理工程师的作用和合理进行反索赔等方面来强化业主方的索赔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施工索赔的含义、施工索赔的原则及内容,提出了提高业务人员综合素质,为索赔工作奠定基础;寻找索赔契机并做好资料收集与整理工作,为索赔立项提供充分依据;正确处理公共关系并建立良好的索赔氛围等施工索赔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前,一些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往往放弃了许多受到侵害而应当提出索赔的权利。超时服务可索赔超时服务所包含的内容很广泛,如燃机。班车晚点、预约服务,如安装电话延误消费者的时间等。超时服务的索赔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事后索赔;一类是事中索赔。延误使用可索赔买了不合格的商品,耽误了正常使用的时间,这种因商品质次而给消费者造成的延误使用损失可索赔。精神损失可索赔按照现有的惯例和法规,消费者在遭受侵权后,能得到的赔偿仅仅是依照商品与服务价格以及相关内容计算的经济损失。事实上,在消费者权益受损的整个过程中,实际损…  相似文献   

8.
杨怡 《科技咨询导报》2009,(25):163-163
文章针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索赔问题。从工程索赔的含义,工程索赔的主要原因.工程索赔的程序、工程索赔的费用计算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以利承包商做好工程索赔工作。  相似文献   

9.
索赔是合同当事人在合同执行过程中,依据法律法规、施工承包合同给定及行业惯例,对不应由自己承担责任的情况造成损失,向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赔偿或补偿要求的行为。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都有可能发生索赔事件,但在施工阶段索赔发生较多。索赔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中的主要环节,对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决算价值有很大的影响。该文主要讨论施工过程中承包商对业主的索赔,针对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索赔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其成因,并提出合理的管理方法和其他注意事项,为以后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随着工程勘察市场化管理的进一步完善,索赔工作必然地出现在我们面前,如何保护好自身的正当权益,依法索赔具有极大的经济意义。本文分析了工程勘察产生拖期索赔的因素,并对如何索赔、如何做好索赔管理工作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占有的物权法保护是占有保护的重要内容,目前民法典草案的有关规定存在问题是理论上缺乏对物权法保护的完整分析所致。占有具体保护方式的选择与对占有的事实性质的理解和支配冲突的矛盾运动有关联。在对保护占有的要件作了说明后,引入对占有保护的私力救济和公力救济,对占有人的私力防御、私力取回、占有物返还请求权、占有妨害排除请求权、和占有妨害防止请求权以及请求权的除斥期间作了较为全面的说明与分析,勾画出占有物权法保护具体规定的大致轮廓。  相似文献   

12.
物权请求权是基于物权而生的请求权,法律创设物权请求权制度,既是物权保护之根本目标,也是立法体系和谐协调的便利及请求权理论体系顺畅之需要,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具有研究之意蕴.  相似文献   

13.
从环境污染请求权的种类、环境污染请求权的定性和诉讼时效与环境污染请求权三个方面的关系论述了环境污染请求权与诉讼时效关系。  相似文献   

14.
占有作为一种事实状态体现了财产秩序,法律之所以要保护占有,是为了维护社会财产秩序和生活秩序的稳定,并非是为了寻求对真正权利人的保护。占有保护请求权不同于物权请求权,它是以保护占有的现实状态为宗旨的独立的请求权。占有保护请求权包括占有物返还请求权、占有妨害除去请求权、占有妨害防止请求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在立法中如何规制占有保护请求权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构建我国占有保护请求权体系,对于占有制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的构建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票据保证人责任具有从属性、独立性、连带性等特性,且独立性优于从属性。票据保证人的自有抗辩权包括对物抗辩权和对人抗辩权。票据保证人对被保证人对物抗辩权的援引,仅存在于得由被保证人主张的对物抗辩的部分情节;票据保证人对被保证人对人抗辩权的援引,应采用票据保证人责任独立性为主从属性为附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物权请求权的功能在于物权的保护,通过与侵权的损害赔偿请求权、不当得利请求权、基于契约的给付请求权比较,可得物权请求权有其独立的价值功能。物权请求权优先于债权请求权,行使物权请求权比行使债权请求权更有利于保护物权人,有关物权请求权与债权请求权的关系的这两个流行观点值得质疑,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物权请求权的独立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17.
"诉讼时效"是罗马法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概念,其客体的界定也经历了一个从诉权到实体权利的发展过程。根据诉讼时效适用范围的理论划分标准可以看出,将请求权作为诉讼时效的适用对象是最为合理的,而且目前也已在学界和立法界达成了共识。但是对于各种请求权的适用问题应当区别对待,具体分析。债权请求权应当纳入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除损害赔偿请求权以外,其他人身权请求权均不宜适用诉讼时效。而且就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物权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也是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18.
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日本抛弃了对“权利侵害”的坚守,根据侵权责任一般条款的规定形成了很多判例,主要解决了债权侵害、营业权侵害、人格权利益侵害、身份权侵害等“值得法律保护的利益被违法侵害的场合”等问题。这些判例有效填补了日本侵权法的法律漏洞,解决了依具体条款无法规范的侵权问题。  相似文献   

19.
精神损害赔偿已成为现代社会对公民人身权受到损害的一项重要救济方法,《侵权责任法》第22条也已吸纳了精神损害赔偿制,而该条存在主体适用范围过窄、客体仅限于"人身利益",排除了财产权、只能在侵权之诉中适用、"严重精神损害"规定欠妥等问题。我们应该增加法人和其他组织为请求权的主体,同时将客体增加"人格物"、将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基础从侵权责任扩张到违约责任、完善"严重精神损害"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从人力资本产权的特殊性与资源稀缺性两个理论前提出发,构建一个基于资源稀缺性基础上的供求分析"博弈论"和基于产权基础上的"契约论"双重结合的逻辑分析框架,并通过历史和逻辑两条主线,探索人力资本产权主体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历史形态演进路径及其逻辑理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