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雷家强 《奇闻怪事》2007,(12):46-47
人的生命里有三种“家园”:一是现实的家园,它为人们提供“安身”的地方;二是知识的家园,它为人们提供“治愚和致富”的可能;三是心灵的家园,它为人们提供“安心”的地方,在那里,人们可荡涤心灵,感悟生活,憧憬未来。长期以来,教师应试性的教学现实和“灰暗”的未来导致教师心灵家园的衰败,心灵甘泉的枯竭,教师可“安身”,不“安心”,甚至是不甘心。  相似文献   

2.
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道德建设思维一、道德教育是以集体主义精神为基础的人的存在,必须解决“生,活,好”三大需求。“生”就是种族繁衍;“活”就是衣食住行;这两项属于人们的“生存”欲望。“好”就是在满足“生存”要求的基础之上,希望生活得更美好,属于人们“向...  相似文献   

3.
作为人独一无二的“名片”,“人脸”对个体的识别至关重要。但在技术领域,“人脸识别”是一道很难逾越的“难关”。若干年前,人们中能从科幻电影中觅得其“踪迹”。而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其已逐渐渗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今后,它还可能以我们无法想象的“面目”出现……[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蓝山 《今日科技》2008,(3):57-57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家居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过去单纯的去家私城“买家居”的“累”,到现在去SHOPPINGMALL“逛家居”、“赏家居”的享受。人们在欣赏家居艺术、感受家居文化之中,悄然的提升自身品味。  相似文献   

5.
古人通常以“隐居”作为自己卓然“出世”的手段之一,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也以“隔绝”为基础营造。但如今,随着人与人之间联系的日趋紧密,人们仿佛置身于“地球村”之中,于是便出现了这样的“世外”理想:通过网络“模拟社会”的平台,将人们互相联结在一起。这究竟是虚无飘渺的“天方夜谭”,还是有待实现的“中国神话”?[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邱楠 《科技信息》2011,(33):I0110-I0110
1何谓文化扶贫所谓文化扶贫.就是以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来做人做事。重在“扶志”和“扶智”。利用科学文化研究、认识和掌握客观事物的规律,帮助贫困地区的人们看到自己的优势,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改变面貌。而人文文化是要用文学的典型.鼓舞人们的精神.让人们看到自己的优势何在,以自己的“造血”功能,实现脱贫致富,并要“富”字生根。  相似文献   

7.
在近年的“国学”研究中,关于孔子儒学“超阶级”的观点甚为流行。但这在理论上、事实上和逻辑上都是不能成立的。其一,“超阶级”说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的原理;其二,“超阶级”说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的阶级性的基本观点;其三,“超阶级”说不符合孔子儒家学说的实际。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简介绍国外对基本颜色词认知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认知角度分析藏英基本色彩词“黑”、“白”的语义共性,剖析影响人们对“黑”、“白”语义认知的因素,旨在使人们更好地、更全面地了解藏英颜色词“黑”、“白”的意义,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姚志成 《广东科技》2006,(9):111-112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度的加快,使人们在解决了温饱之后不但注意“衣、食”质量的提高,也开始把“住”的质量提到议事日程来。故此,人们对“家”的概念也在不断地发展与更新。然而“温馨”二字是一个家庭中不可代替的精神支柱,那么,室内设计中“温馨”情意的意境,则是创作的主要根据,同时也是衡量家庭装修好坏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病毒病是人类发现最早的植物病害之一。在18世纪中叶,英国就发现了马铃薯“退化”现象,随后各国相继发现此现象。“退化”导致马铃薯产量、品质降低明显,甚至无法留种,从而引起人们对“退化”的重视。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并不清楚起“退化”的真正原因。随着对病毒研究的深入,直到20世纪初,才认识到退化是病毒侵染所至。  相似文献   

11.
在人们的普遍概念中,农业技术仅仅局限在农业生产这个环节,相当于英语中的technique。因此,尽管人们将其扩展到产前和产后.但最终仍然没有脱离一个“产”字。显然,这一格局依然是沿用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并与传统农业较低的生产力相关联。虽然我们运用了一系列先进的“生物技术”、“化学技术”、“物理技术”和“机械技术”,尤其是近来不断发展中的所谓农业高科技,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在农业中的应用以及“电脑农业”、“精细农业”等,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球迷行为的文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似乎认为球迷总是游走于“疯了”和“神圣”两极,但中国球迷是一群有思想、有意图的人,他们绝非人们印象中的“疯子”和“醉汉”。我们在关注球迷行为给社会秩序造成一定混乱的同时,更应该关注他们的行为给社会带来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13.
如何在全社会范围内合理地组织物的流通,是当今中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一个日益突出的研究课题。“物流”一词也随之在各大媒体里频繁出现,人们对“物流”的认识已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物流”被人们称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企业脚下的金矿”。但“物流”并不意味着必然能创造价值,本文就“物流”认识的几个误区予以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生老病死”.短短四个字.是人一生的浓缩。人活一世.难免不生病;生病需要吃药、人们通常都希望“药到病除”!但事实上,“用药安全”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看病吃药”过程中潜在的隐患。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应该抛开所谓“片药值千金”的简单理念.充分运用包括信息化在内的各种手段.“对症下药”.从而真正构筑起一道用药安全的“防火墙”![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科技知识动漫》2007,(1):48-48
我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人们阅读古书很不方便。后来人们用“圈点”的方法来读古书,用“圈儿”来断句,拿“点儿”来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这些“圈儿”和“点儿”虽然是标点符号的雏形,但还是不够科学。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卡替代了现金,逐步占据了人们的皮夹。“潇洒一挥”、“轻松一拉”或是“抬指一点”,交易在瞬间就能完威。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非现金友付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为使捷。上海慧盛创业投资有限公司通过投资为中国的非现金友付行业添砖加瓦、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7.
林健  吴秀山 《大自然》2009,(6):53-55
2009年初,当人们还在谈论人感染禽流感的病例频发与人流感病毒大流行之间的关系时,4月初突然传出“猪流感”在墨西哥暴发的消息,一时间人们的注意力又转向了猪。虽然此次流感其时尚未传播开,但人们已对猪有了防范之心。尽管世界卫生组织(WHO)强调食用健康猪的肉不会感染“猪流感”,但是该消息仍然对猪肉的消费产生了很大影响,埃及甚至为防范“猪流感”的传播,扑杀了25万头生猪。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的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日新月异,使人们深深地感到“学海无涯”。如果不会学习,了解他人、了解世界、了解新生事物的需要就无法得到满足。可一个人不可能一生都在学校里度过。那么终身学习就成了人们的必然选择。怎样才能有效地学习——也就是说“学会学习”呢?在我看来,达到了“愿学”、“乐学”、“爱学”的境界,学生也就迈向了“学会学习”的第一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贝克特的剧作《等待戈多》自问世以来,一直是人们心目中热议的话题。戈多究竟是谁,至今众说纷纭,有人说是上帝,有人说是类上帝,有人说是波卓,更多人认为该剧的重点不在“戈多”,而在“等待”。但“等待”的意蕴可以是不确定而多元的,在探索的过程中体味探索的过程或许才是人们最终追求的。  相似文献   

20.
《世说新语》中的女性形象,大致可以概括为“德”、“识”、“才”、“情”四种类型。在她们身上体现了“自然”和“真”的人生态度,体现了魏晋时代人们所特有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