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常规基因组DNA抽提方法,对分别用甲醛、乙醇、聚乙二醇3种固定液固定的鲫(Carassius auratus)肌肉样品基因组DNA提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5%甲醛保存的样品很难提取到完整的基因组DNA,乙醇95%和聚乙二醇(分子量为600)保存的样品均能成功提取出基因组DNA,并能成功地进行18S rDNA的扩增。同时探讨了不同固定方法对基因组DNA提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色列科学家已经证明可以伪造DNA证据。刑事犯罪中的铁证将不复存在。今后DNA证据可信度将受到严重影响。以色列科学家成功将一个人的DNA加入一名捐赠者提供的血液和唾液中。这些科学家还证明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导了质粒 DNA 的提取和鉴定方法。为了确证这种提取方法的成功,我们进行了质粒 DNA 的电镜观察以及转化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取的质粒 DNA 分子能保持超螺旋的构形并有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不同的解冻方法以及牛奶体细胞分离与SDS苯酚法相结合的手段,分离提取-80℃冻藏牛奶中牛基因组DNA,利用超微量核酸分析仪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分别对DNA浓度、纯度及分子量大小进行检测,采用PCR技术扩增牛特异性基因序列片段进行DNA质量鉴定。结果表明,"两步法"解冻提取的牛基因组DNA的质量优于"一步法"和"三步法",且该方法所提取的DNA浓度为(52.46±2.40)μg/mL,DNA纯度为1.85±0.80,条带较清晰;PCR扩增证实这些DNA可以成功扩增出729bp的牛特异性基因序列片段。本研究成功优化了牛奶中DNA的分离提取方法,筛选出了冻藏牛奶的适宜解冻方法,建立了一种新的超低温冻藏牛奶中牛基因组DNA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5.
日本奈良尖端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小组成功利用转基因技术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能力,使其生长周期得以大幅度缩短。日本奈良尖端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小组成功利用转基因技术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能力,使其生长周期得以大幅度缩短。研究人员将高活性蓝藻光合作用的相关基因植入烟草当中,它会进入叶绿体的 DNA 之中,而不会进入细胞核内的 DNA 中,这样就可以避免转基因通过烟草花粉而扩散出去。植物细胞内的叶绿体 DNA 与细胞核的 DNA 不同,它与光合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前沿科学》2015,(1):81-82
相比于传统DNA损伤药物,新发现的DNA/HDAC双靶点药物能同时攻击DNA并抑制DNA修复,从而显著提高对癌细胞的杀伤效果。3月10日,国际学术期刊EMBO MOLECULAR MEDICIN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姜海研究组等合作研究的最新成果:A DNA/HDAC dual-targeting drug with significantly enhanced anticancer potency。该成果成功研发  相似文献   

7.
50年前,科学家首次把各种普通的化学成分组合在一起,在试管里成功合成了脱氧核糖核酸(DNA)。50年后,科学家着手跨越一个巨大障碍:完全用人造DNA创造生物。  相似文献   

8.
蝴蝶干标本DNA的提取及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3种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实验比较,提出了适合蝴蝶干标本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并成功地应用于RAPD-PCR的扩增,表明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人乳铁蛋白阳离子多肽(HL-N)替换Taq DNA聚合酶N-末端结构域,构建新型重组Taq酶的研究结果.利用合成寡核苷酸,成功获得具DNA合成功能的HL-N重组Taq酶.对该重组酶的DNA合成加工、血清耐受性等测试显示,HL-N重组Taq DNA聚合酶的DNA扩增速度、扩增物产量、以及对反应体系中血清浓度的耐受性都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传统检测基因组DNA甲基化的亚硫酸氢盐方法进行了修改,使它适用于植入前胚胎的DNA甲基化检测研究,从而能够测定少量细胞的(<500个)DNA甲基化状态.结果,用此法成功检测了牛克隆胚胎X染色体中Xist基因的甲基化情况.  相似文献   

11.
通过低温(18℃)培养方法,成功地建立了黑腹果蝇DNA修复功能缺陷型细胞系。该细胞系的特点是只能进行开放培养而不能进行封闭培养,为研究真核生物细胞DNA修复机理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12.
0引言在一些民事案件(如商业保险骗保案、医疗纠纷案)中,成功对石蜡包埋组织进行DNA分型来判断其归属问题,对于案件解决至关重要。而目前国内医院及科研机构大多使用10%普通甲醛固定人体组织,DNA降解严重,提取高质量的DNA并进行PCR-STR分型较为困难。本文作者对日常受理案件中2  相似文献   

13.
以 RNA一步提取法 ,采用 RT-PCR技术成功地将 Balb/ C小鼠金属硫蛋白 -1 c DNA基因片段克隆于质粒 p UC-1 9上 ,并对克隆片段 c DNA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  相似文献   

14.
比较了4种土壤总DNA提取方法应用于四川西昌去南元谋和海南海口三地麻疯树适生区土壤样品的DNA提取效果,发现改进后的方法1和方法4提取效果显著好于方法2和方法3.不仅如此,采用多重PCR扩增方法证明方法1和方法4扩增的真菌DNA产量所占比例增加,说明所得DNA更具有代表性.然而仅有方法4能成功提取海南及云南两地麻疯树适生地区的土壤总DNA,但提取的DNA纯度和产量过低,说明还需进一步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5.
《宜宾科技》2010,(2):16-16
<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家近日成功研制出一种由DNA分子构成的"纳米蜘蛛"微型机器人,它们能够跟随DNA的运行轨迹自由地行走、移动、转向以及停止,并且它们能够自由地在二维物体  相似文献   

16.
黄瓜外源 DNA 导入技术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黄瓜的花器结构及开花习性,研究了通过花粉管通径将外源DNA 导入黄瓜子房的方式以及DNA 溶液的浓度、用量、pH 值和黄瓜花粉粒的渗透压等因紊对导入效果的影响.采用花粉与DNA 溶液混合授粉和子房微量注射均可成功的获得10~(-2)~10~(-3)的高遗传转化率.证明了应用外源DNA 导入进行黄瓜分子育种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2006年5月,我校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叶建仁教授主持完成的“松材线虫SCAR标记与系列分子检测技术及试剂盒研制”通过了江苏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该项研究对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特异片段进行了系统筛选,共获得了7个松材线虫DNA特异片段与5个拟松材线虫DNA特异片段,为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的分子鉴定奠定了基础。首次将2个松材线虫与2个拟松材线虫的DNA特异片段成功转化为SCAR标记,丰富了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分子标记方法。首次采用SCAR标记方法成功构建了松材线虫检测试剂盒,PCR检测过程仅需2.2h。首次成功标记了一个可用于检测松材线虫的非放射性探针DlG—F2/R1。用该探针对线虫基因组DNA点杂交,松材线虫均表现有较强的杂交信号,而拟松材线虫、霍夫曼尼伞滑刃线虫、大核滑刃线虫、长尾属线虫等均无杂交信号。成功设计、合成了TaqMan探针与其配套的引物对F11/R11。  相似文献   

18.
为了体外固定化不稳定单链拓扑DNA,采用阴阳离子共聚法制备壳聚糖/拓扑DNA复合纳米粒子,并进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粒径/zeta电位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分析表征。结果显示,纳米粒子中DNA上磷酸基团振动峰显著减弱,高温制备样品中双链DNA含量少于低温样品,表明DNA的不稳定单链结构获得了体外固定化;同时,伴随DNA单链比例升高,复合纳米粒子的平均水合粒径由573.9 nm降到205 nm,zeta电位由19.53 mV降到9.75 mV,复合纳米粒子结构由核壳结构转变为实心胶束结构。几种差异结构壳聚糖/DNA纳米粒子的成功制备,可为后续生物活性或载药研究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采用改进的CTAB法,成功提取了北野豌豆及其近缘种的基因组DNA,电泳结果显示DNA质量和产量均较高,并以此DNA为模板,成功建立了RAPD稳定的反应体系:总体积10μL,包括10ng的DNA,1&#215;的反应缓冲液,1.5mmol&#183;L^-1MgCl2,0.2μmol&#183;L^-1引物,0.2mmol&#183;L^-1dNTP混合物和1.0U的TaqDNA聚合酶。RAPD扩增程序为:先在92℃下变性3min,然后在92℃下变性1min、40℃下复性1min、72℃下延伸2min反应45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min。  相似文献   

20.
语丝拾粹     
《创新科技》2010,(1):44-45
<正>成功的唯一路径是去实践那些改变。在这条道路上,难免有反对的声音,但我相信,如果一个公司的DNA中不具备一定的韧性,它是不可能成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