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图书超期罚款是目前各高校图书馆执行的保护读者平等权利的手段。针对有人认为图书超期罚款不合理的观点,从法理的角度分析了图书超期罚款的依据,并提出了完善图书超期罚款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陈慧文 《科技资讯》2012,(17):255-256
高校图书馆超期罚款是目前各高校图书馆执行的保护读者平等权利的手段。针对高校实行超期罚款制度实施过程中产生的矛盾,提出了完善图书馆超期罚款政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校图书馆读者借阅超期问题,指出图书馆应开展多元化、人性化的流通服务,采用多元化、人性化的图书超期处理方式,建立读者诚信档案,以加快图书流通,提高文献利用率,促进图书馆工作良性循环,而图书馆学五定律给图书馆超期处理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图书超期不还的原因,提出了防止图书超期现象产生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浅谈高校图书馆遏制借阅超期现象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高校图书馆借阅超期行为较为严重的现象,分析了超期行为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教育、友情提示、处罚有机结合的减少借阅超期现象的对策与方法,以促进文献资源流通,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  相似文献   

6.
从保障读者权益的角度谈完善超期罚款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图书超期的原因,并从保障读者权益角度提出了改善超期罚款的方式方法,以缓解读者与图书馆间的矛盾,构建和谐的图书馆。  相似文献   

7.
读者超期借阅现象在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阐述了读者借阅超期对图书馆工作、形象以及读者权益所带来的影响,结合北京外国语大学图书馆实际工作,认真分析了读者借阅超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针对内蒙古科技大学图书馆存在的图书超期问题,分析了读者图书超期的原因,提出了避免图书超期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丹 《科技资讯》2014,(28):247-247
针对图书馆图书超期不及时归还现象,从读者和图书馆两个方面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从采取测试图书馆的借阅规章制度的方法,代替传统的超期罚款的办法;实行免责还书,比如建立信誉分制,开通手机短信提醒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图书馆是服务机构,读者是图书馆服务的主体,读者违规行为不能简单地看作是读者单方面的原因,它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0.
对重庆三峡学院图书馆近几年外借图书的超期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探讨了外借图书超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对策,对图书馆制定借阅制度的科学决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浅议高校图书馆流通图书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校图书馆流通图书毁损的现状,主要分析了导致图书毁损的原因和毁损图书的危害性.并提出了开展图书保护的一系列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论高校图书馆图书流通的管理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高校图书馆图书流通管理工作的方式变革,提出了图书流通管理人本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高校图书馆图书流通工作实际入手,分析了图书流通成因,从加强图书管理现代化信息系统建设和提高图书馆员素质两个方面提出了推进图书流通管理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图书流通是高校图书馆基本的业务,处于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第一线。指出了海南省高校图书馆流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亟待我们寻找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解释了细节的含义,从工作中的一些细节之处,详谈了高校图书馆在图书流通中提高服务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浅谈如何促进高校图书馆图书流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图书馆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蕴含着无可限量的能量,是大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来源。探讨了促进高校图书馆图书流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对高校图书馆图书分类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图书分类工作中常出现的问题,阐述了提高图书分类质量的建议,指出图书分类质量是影响高校图书馆藏书建设和读者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当前高校图书馆的借还服务面临着多校区办学、图书借还量激增、读者要求提高等新挑战。为应对挑战,高校图书馆应树立"以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积极应用现代科技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可在借还服务中采取预约借书、自助借还、通借通还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主要职能,分析了电子阅览室延伸服务的重要性,探讨了电子阅览室服务的深度延伸与广度延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