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围绕软件人才培养工作,从软件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校企合作的实践等方面深入探索可行性的培养模式.结果表明,校企合作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企业也能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分布式关键工程的应用与实现。高职院校要想增强教学能力,培养合格的、满足社会需求的PHP软件人才,需要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借助软件开发企业提供的实践机会,创新PHP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提高PHP软件人才培养质量。本文提出项目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虚拟教学、融合教学和分层教学等培养模式,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践性和主动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产教融合是产业与教育深度合作的一种模式,是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通过对产教融合内涵的解析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从协同育人机制、课程体系、"双师型"教师、实践基地四个方面,探讨建立与新常态背景和产业需求相适应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轻工类专业依托紧密的校企合作育人优势,通过创建产业特色学院,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基于校企互动互通,培育"双师型"队伍;发掘企业需求课题,拓展学生创新资源;"产教学"融合,改革实践教学等措施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分析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包括课程内容不合理、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校企合作融合度不够和考核制度不完善等.针对上述问题,从增减课程内容、提高教师素质与打造专兼职教师队伍、深化校企合作和优化考核制度四个方面构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借助该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已经成为了当前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同时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顶岗实习一直是个难题,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对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当前从企业用人需求上看,企业岗位少,满足不了大规模的学生,同时企业为了节省培养成本会更加偏重接收具有工作经验的学生实习。许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常常出现找不到实习单位、专业不对口等问题。学生实习就业和企业需求出现矛盾。基于此,本文引入"会计工厂"实践教学模式,结合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经验,提出会计工厂运营模式应用思路,探索会计工厂实践教学模式建设内容与运行保障机制,在现代学徒制视角下提出了会计工厂运营模式下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以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合理安排学时、强化实践教学4个方面提出1+X书证融通模式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具体措施.改革后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加体现培养目标的时代性、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学习方式的自主性和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有利于提高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的本科会计教育普遍缺乏专业的技术操作能力。“综合素质+职业判断能力”的会计人才培养新模式,以培养专业通用型人才为主,强调把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会计人才的理念融入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专业理论课程的设置紧跟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及会计改革前沿,实践课程的设置分层次递进,使学生能够尽快进入专业角色,满足社会用人需求,使人才培养模式既符合社会需求又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8.
针对《常用工具软件》课程特点,结合普通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人才培养目标,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对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环境和考核方式,进行了一些探讨.实践表明,这些改革措施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实践,真正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软件类专业学生的软件技能难以满足软件行业需求这一现状,根据高职院校实际教学情况,提出了以学科竞赛为载体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三年的实践,有效提高了学生软件开发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就业本领。  相似文献   

10.
任荣  白静 《科技资讯》2013,(18):190-191
为了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我院进行了以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教学改革是核心和重点,并提出了对学生进行分类培养的方案。改革方案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实现了学生素质与企业要求的紧密对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