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是古代火箭的发源地,但发展航天技术却迟于发达国家几十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航天事业从无到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目前,我国已经掌握了卫星测控、卫星回收、同步卫星、一箭多星、低温高能燃料五大关键的航天技术。神州银河一脉通——卫星测控技术航天测控的任务包括对航天器进行跟踪测量、监视,控制其运动轨道、姿态,接收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航天任务的日益复杂化、多样化,对测控的需求也向“高、精、尖”方向发展,航天测控系统再一次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在综合分析国内外航天测控发展历程与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航天测控的发展特点与发展趋势,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优化地基测控网、建设和发展天基测控网、构建深空探测网,循序渐进构建天地空一体化测控通信系统”的整体发展思路,并对我国地基、天基、深空探测测控通信系统发展及重点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一部等9个青年航天科研集体、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18所副主任设计师幺志刚等11名航天科技工作者。由于在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中取得的优异成绩而荣获共青团中央和全国青联颁发的“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和“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青年航天科研集体和青年航天科技工作者.致力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充分发扬团队精神,成功解决了多个世界性技术难题。为完成探月工程研制、建设、发射、测控和科学应用的各项任务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国际航天发展的现状,对国际航天发展的新趋向“新世纪航天新计划”及其特点进行了概括,同时客观地总结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此基础上充分地展望了我国航天事业未来的发展愿景。  相似文献   

5.
基带调制器是航天测控地面站系统的重要组成单元,基带调制技术是航天测控技术的一个分支。本文首先介绍了基带调制技术的概况;然后从硬件平台的角度,描述了基带调制技术的发展历程;最后展望了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马玉凤  卢栋  张海奇 《甘肃科技》2014,30(19):44-46
在轨航天器的日益增多对航天测控站的自动化运行能力提出了新的需求,分析了航天测控站在实施航天器管理任务时的自动化运行结构与流程,介绍了测站自动化运行的关键技术,包括设备可靠性的提高、任务流程驱动方案的优化、自动运行异常处理策略的完善、自动化运行辅助手段等,并讨论了多目标测控下自动化运行流程的特点,为测控站适应新时期繁重的测控任务、提高效率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航天器力学环境是航天器在整个任务周期内经受的各种载荷作用的响应描述,是直接影响航天器总体设计水平和决定航天任务成败的关键因素.按照任务阶段,航天器力学环境主要分为发射段的力学环境和在轨力学环境.随着我国航天器设计水平的发展,航天器有效载荷对力学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苛刻,航天器力学环境分析与试验技术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航天器设计水平的关键技术.本文重点从发射段力学环境分析技术、在轨微振动环境分析技术、力学环境试验技术和航天器振动控制技术等四个方面对国内外近几年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对相关研究进展和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归纳与阐述.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航天工程的实际需求及航天器发展的趋势,指出未来航天器力学环境分析与试验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与盛夏具有同样热度的,还有各类好消息的新鲜出炉。历时15天遨游后,神舟十号结束了完美的太空之旅,安全返回地面,这次我国载人飞船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无疑为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又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鲲鹏展翅,上揽九天的航天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普通日常生活来说,可能我们更关注点点滴滴的健康与医疗进步——中国已  相似文献   

9.
云计算是将海量的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本文从云计算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航天测控信息网应用模式,并结合云计算发展和我国航天测控现状,提出了发展基于云计算的航天测控网应用设想。  相似文献   

10.
针对航天发射初始段测控设备布站受地形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最大仰视角的测控设备选址方法.以测控设备无遮挡最大仰视角的通视性分析方法为基础,在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ration model,DEM)空间数据中,将航天器飞行星下投影点为中心,按照螺旋方式,以中心为起始点由里向外分析布站区域中DEM各网格点与航天器的通视性,通过比较航天器各时刻的通视性,得到某时段内覆盖航天器飞行弧段的可视区域,选择满足两两距离大于规定值的三个网格点作为测控设备选址地点.  相似文献   

11.
复杂系统动力学、控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述的“复杂系统”,即是多刚体、多柔性体、多充液腔体及其耦合的复杂大系统。航天高科技的发展 ,向力学界提出了研究多体复杂系统动力学、稳定性、振动与控制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力学与航天高科技相结合 ,简述复杂系统的建模、充液柔性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航天柔性结构动力学与控制、充液柔性航天器大幅晃动的数值模拟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的航天事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壮大,不仅表现在军用领域国际顶尖水平上的角逐,民营航天企业的遍地开花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国家科技发展和国家安全大局的重要战略,军民融合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该文通过认真分析各国航天领域军民融合发展现状,指出国内现阶段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有利于航天领域军民融合向"更高""更好"发展的建议。希望能为航天领域的发展提供有用的经验和见解。  相似文献   

13.
中国载人航天空间环境监测系统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空间环境是航天器的运行环境,直接关系到航天员和航天器的安全。监测、研究和预报空间环境,是保障航天员、航天器安全的一项重要手段。国内外载人航天工程逐步开展了辐射剂量、带电粒子、轨道大气、等离子体、空间碎片等空间环境参数探测。结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历程和阶段,着重介绍了中国神舟飞船、目标飞行器的空间环境探测研究情况,提出了后续空间站空间环境探测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从我作为一名科幻作家的角度看,航天事业应该分为两大类:立足大地,仰望星空。立足大地的航天是试图从航天活动中获得现实的收益,这些收益包括经济和政治方面的,飞向太空是为了让地面上的人生活得更好。这一类航天的距离有限,一般是在大约34000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内。在立足大地的航天中,虽然航天器被发射到太空,它们的目光也都是看着下面的地球的。仰望星空的航天是为了科学探索目的,为了认识宇宙。我们所仰望的星空  相似文献   

15.
载人航天事业在不断发展,自动化、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也日趋成熟,这些先进技术也逐步应用于载人航天中.文章论述了载人航天中的人-机功能分配的基本方案,阐述了遥科学在载人航天中的研究动态,分析了其应用前景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充液航天器内部液体晃动及其对控制系统的影响,是当前国内外航天高科技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本文首先由力学变分原理导出充液系统的状态方程,其次分析了充液系统的稳定性,简述了在微重条件下充液航天器内部液体晃动的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17.
<正>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航天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先后完成东方红一号、载人航天工程和探月工程三大里程碑的跨越,牵引航天动力学专业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2018年,中国航天完成了北斗三号基本系统部署,计划年底前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供基本导航服务,并将发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着陆与巡视,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水平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航天器和运载火箭作为体现航天技术发展的主要载体,其设计、研制、发射及在轨运行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而航天动力学则贯穿于航天器和运载火箭的研制过程.航天动力学的建模、分析及试验等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着航天器与运载火箭的设计水平,甚至决定着航天任务的成败.  相似文献   

18.
仿真是一门利用物理或数学模型模拟实际过程或系统的技术,具有安全、经济、可控、无破坏性、允许多次重复的优点,在航天测控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测控仿真系统模拟的是飞行器的信道与飞行器状态,在检查设备软硬件技术状态.验证测控方案。训练技术人员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在航天领域同俄罗斯、乌克兰等航天强国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在合作过程中迫切感到既掌握专业知识又精通俄语具有国际交往能力的人才严重匮乏。为适应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应积极开展对外办学,探索国际化创新型航天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记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党中央高瞻远瞩做出发展我国导弹、航天事业的重大决策,在正确政策和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导弹、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也记述了我国导弹、航天事业的开拓者们50年来忘我拼搏、无私奉献取得的伟大成就;以科学发展观和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总结历史经验,展望未来,从总体上对我国导弹、航天事业的发展进行了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