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 60例经头颅CT证实的急性脑梗塞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在发病48h内开始应用药物治疗.治疗组30例静脉滴注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250ml,1次/d,10d为1个疗程.对照组不用葛根素,两组均给予甘露醇、维生素等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监测治疗前后血流变学、肌酐、尿素氮、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含量的变化.结果 葛根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63.33%,两组比较P<0.05.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组血流变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 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显著,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 60例经头颅CT证实的急性脑梗塞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在发病48h内开始应用药物治疗.治疗组30例静脉滴注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250ml,1次/d,10d为1个疗程.对照组不用葛根素,两组均给予甘露醇、维生素等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监测治疗前后血流变学、肌酐、尿素氮、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含量的变化.结果 葛根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63.33%,两组比较P<0.05.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组血流变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 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显著,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炎琥宁治疗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炎琥宁治疗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60例,治疗组给予炎琥宁400 mg,加入5%葡萄糖或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点,1次/d.1疗程3~5 d;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500 nag,加入5%葡萄糖或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点,1次/d,1疗程3~5 d.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退热、咳嗽、流涕、鼻塞等症状好转时间平均为(1.6±0.5)d,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8.3%.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 炎琥宁治疗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明显优于利巴韦林,并且副作用小,应作为治疗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心率变异率的影响.方法选取糖尿病心衰患者101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50例予常规降糖、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治疗组5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参麦注射液40~60ml于5%葡萄糖250ml静滴,1次/d,14d为1疗程.观察两组总有效率及心率变异率的影响.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2%和6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参麦治疗组心率变异率明显升高.结论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糖尿病合并心衰疗效显著,能改善心率变异率,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心率变异率的影响.方法选取糖尿病心衰患者101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50例予常规降糖、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治疗组5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参麦注射液40~60ml于5%葡萄糖250ml静滴,1次/d,14d为1疗程.观察两组总有效率及心率变异率的影响.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2%和6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参麦治疗组心率变异率明显升高.结论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糖尿病合并心衰疗效显著,能改善心率变异率,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心率变异率的影响。方法选取糖尿病心衰患者101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50例予常规降糖、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治疗组5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参麦注射液40~60ml于5%葡萄糖250ml中静滴,1次/d,14d为1疗程。观察两组总有效率及心率变异率的影响。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2%和6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参麦治疗组心率变异率明显升高。结论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糖尿病合并心衰疗效显著,能改善心率变异率,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王丽梅  史继娥  陈鸿 《甘肃科技》2016,(23):121-123
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选取甘肃省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采用数字法进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丹红注射液40m L,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m L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d。同时加用阿托伐他汀钙20mg口服,1次/d,连用14d。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情况、以及两组治疗前后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及NST、ΣST的变化。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14d后临床症状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达96.0%、78.0%,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14d后的心电图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达98.0%、76.0%,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及NST、ΣST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以提高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的次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葛根素及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Ⅱ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确诊Ⅱ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葛根素及灯盏细辛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14天为1疗程,用药1个疗程.对照组常规用药.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心电图、血脂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心电图、血脂等指标的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葛根素及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Ⅱ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心绞痛安全可靠,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杏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效果。方法治疗组采用纳洛酮 杏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77.8%,P<0.0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纳洛酮加杏丁治疗急性脑梗塞,取得满意疗效,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葛根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57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疗效和心电图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疗效总有效率和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葛根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纳洛酮联合杏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效果.方法 治疗组采用纳洛酮+杏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77.8%,P<0.0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应用纳洛酮加杏丁治疗急性脑梗塞,取得满意疗效,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观察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将6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用降纤酶和传统方法治疗,对照组用传统方法治疗。根据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到,从发病到治疗的时间越短,效果越好。结果表明,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合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眩晕患者随机分成2组:验证组(20例)利多卡因50~100mg与12~16mL复方丹参注射液共同加入质量分数为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注射液100mL中,静滴1~14d;对照组(30例),用培他啶250mL静滴2~16d。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验证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90%,两组疗效大致相同(P=0 099>0 05)。结论:利多卡因合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有效治疗眩晕,其疗效与培他啶效果接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的疗效。方法对于入院确诊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抗凝组,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1次/12h,共5d,阿斯匹林肠溶片0.3g,1次/d,3d后改为0.1g,1次/d,长期服用;治疗组为葛根素组,葛根素300mg静脉滴注,1次/d,其余治疗同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控制症状及改善异常心电图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并使C-反应蛋白(CRP)浓度更快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抗凝及抗血小板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治疗UA疗效优于常规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和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下降幅度、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的疗效.方法 对于入院确诊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抗凝组,低分子肝素5000 u皮下注射,1次/12 h,共5 d,阿斯匹林肠溶片0.3 g,1次/d,3 d后改为0.1 g,1次/d,长期服用;治疗组为葛根素组,葛根素300 mg静脉滴注,1次/d,其余治疗同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控制症状及改善异常心电图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并使C-反应蛋白(CRP)浓度更快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抗凝及抗血小板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治疗UA疗效优于常规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对照组67例,采用常规的抗感染、平喘、强心及利尿等治疗;治疗组7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加用黄芪注射液40mL溶于5%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10d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1.78%和74.63%(P<0.01);两组治疗后心输出量(CO,L/minm2)、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每搏输出量(SV)、二尖瓣快速充血期和心房收缩期血流速度(E/A)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P<0.01),但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动脉血气治疗后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观察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选择武威市人民医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急性发作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6例,将他们分别纳入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予以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予红花注射液治疗,以治疗14 d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价及对比分析,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给予红花注射液医治的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时,前者效果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69%vs 21.73%,P﹤0.05)。红花注射液和血塞通注射液均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药物,将两者联合应用,对于患者的神经功能的改善有着显著效果,同时并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降纤酶对脑梗塞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治疗组64例采用降纤酶治疗脑梗塞,对照组58例采用5%低分子右旋糖酐加维脑路通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脑梗塞,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对治疗前后患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定,治疗组降低纤维蛋白原、改善血液流变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降纤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20.
杨晓慧 《甘肃科技》2011,27(16):162-163
评价酚妥拉明和丹红注射液治疗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查;选取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心衰患者70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和丹红注射液静滴,每日一次,10~14日为一疗程。两组治疗一疗程后评定疗效。治疗组显效23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3.5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F=4.90,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减少(P均〈0.01),血流变学各项指标明显改善(P均〈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