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宁 《科技信息》2009,(28):I0145-I0146
本文从爱默生的个人主义视角,来分析《觉醒》的女主人公艾德娜的最终结局。艾德娜由于误读了“个人主义”,陷入了极端个人主义的倾向,因而无法避免地走上了最终自我毁灭的结局。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女性要想获得独立自主,必须摆脱极端个人主义的作祟,团结自己的朋友。才能建立平等和谐的两性关系,获得彻底的解放。  相似文献   

2.
王燕 《科技信息》2012,(16):159-159
凯特·肖邦是美国19世纪著名女作家。她的作品《觉醒》已受到无数读者的欣赏,得到了文学评论界的关注,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作品进行广泛的学术研究。本文旨在结合希腊神话原型理论解读这部作品,探讨肖邦在《觉醒》这部小说中女主人公艾德娜体现的神话色彩,希望能以此丰富对小说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美国女作家凯特.肖班的代表作《觉醒》是她呼唤中产阶级女性挣脱男权社会制度的束缚,实现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扛鼎之作。小说主人公埃德娜不屈不挠的探求自我,实现从"真女性"向"新女性"的自我转变过程,反映了美国转型时期逐渐觉醒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4.
徐嘉 《攀枝花学院学报》2009,26(4):51-54,24
本文通过对凯特·肖邦三部作品中几位女性人物的分析,揭示出传统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与束缚.通过对<觉醒>中艾德娜进行分析,揭示出她在父权制度下所遭受的精神压迫和物质压迫;对<一小时故事>马兰德夫人的"本我"、"自我"以及"他我"的分析,阐释女主人痛苦的精神生活;<黛西莱的婴儿>中从黛西莱的身世以及其成长的环境,分析其对父权制下压抑的婚姻生活的逆来顺受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易卜生在其代表作《玩偶之家》中塑造了娜拉这一独特的女性形象。她从一个完全依附于丈夫的传统女性转变为与丈夫决裂,最后离家出走,踏上寻求自我旅程的新女性。在细读文本后,发现娜拉的这种转变不是无迹可寻的,她在彻底觉醒,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意识个体之前就已经具备了很多新女性才具有的特性。因此娜拉最后摔门离家并不是在认识到自己婚姻的虚伪本质后的无奈之举,而是自我觉醒后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6.
康芬 《科技信息》2009,(34):I0130-I0131
《一小时故事》是一篇关于早期女权主义的作品。任何文学作品都是当时社会历史的产物,故事中的女主人公马拉德太太同样也是当时男性为主导的社会的产物,但在丈夫去世后,她开始了有意识的觉醒,认识到自己一直以来对自由的渴望。  相似文献   

7.
19世纪美国女作家凯特·肖班小说《觉醒》叙述了富商之妻爱德娜觉醒之路,自出版之日起女主人公爱德娜备受关注和评论。现今流行观点认为爱德娜是当时社会新女性代表,敢于追求自我,寻求独立女性意识。抛却习惯的立场从原型批评角度出发,结合社区危机、身份特征和自身行为三方面范式来分析,爱德娜实际上就是一只替罪羊,她的献祭使社区恢复秩序,女人得以惩戒,男人得以安心。她的命运令人同情,她的救赎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8.
《莎乐美》是王尔德实践其唯美主义思想的一部重要作品。在该剧中,王尔德颠覆经典,赋予了女主人公莎乐美鲜明的个性。莎乐美对美的疯狂热爱和追求使她将自己献上了美的祭坛。"莎乐美之吻"是一种异乎寻常的体验方式和自我实现的方式,体现出一种女性意识的觉醒,同时也是对男权社会的反抗。  相似文献   

9.
游苔莎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小说《还乡》中的女主人公。文章分析了游苔莎的性格特征 ,认为导致她走向悲剧的根源在于她本人性格中的种种弱点。今天研究她的悲剧仍有现实意义 ,人们可以从她的自我毁灭中吸取教训 ,以作“前车之鉴”  相似文献   

10.
艾里斯·沃克是当代美国文学界最杰出的黑人作家之一。著作《紫色》使她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普利策小说奖的黑人女作家。她还写了大量的论文阐述自己的创作观念和女性主义观点。小说《紫色》更是进一步深化了她独特的女性主义观点。她自创了一个新词"妇女主义"(Womanism),引起了人们对黑人女性的广泛关注。其小说《紫色》鲜明地体现了她的女性主义观和黑人女性寻求自我解放的互助精神——姐妹情谊。这部小说通过描写黑人妇女的内心生活、她们被压抑的创造天性与才能以及她们为重新确立自我、为创造自由和独立完整的生活所做出的种种努力,揭露了黑人妇女在种族、性别双重压迫下的坎坷遭遇和悲惨命运,反映了其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追求平等、自由的进步思想,体现了作者的妇女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1.
正1.宿——林立远昨天没有回宿(sù)舍,他一宿(xiǔ)没睡,整晚在观察星宿(xiù)。2.钻——爸爸拿着电钻(zuàn),在墙上钻(zuān)了一个孔。3.骨——叔叔一个骨(gū)碌从床上爬起来,一不小心,把胳膊弄骨(gǔ)折了。4.曾——这是王奶奶的曾(zēng)孙女,她小时候曾(céng)经来我家玩过。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不完善有多种状态,其中最重要的是女性问题,女性问题接通中西。在时间接近,不同地域,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下出现了两部反应女性这一相同问题的作品:《再生缘》和《傲慢与偏见》。它们是横空出世的呐喊,是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是他救的"女性范本"。作品中女主人公表现为以此生求再生——自我放逐与大胆追求,自我修养——把自己变成不是一般的我,我不嫁了的女性自救特点——自结良缘……作品贵在不仅反映了女性问题,还给女性以出路,从而对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叶子为了追求爱情,自己掌握命运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由一个心高气傲的女王变成了爱情的奴隶。她应该能算上是比较典型的觉醒女性。然而,她的觉醒尚嫌其浅,摆脱不了封建思想的阴影,不知如何去走脚下的路,难以称之为新女性。  相似文献   

14.
美国女性主义文学经典《觉醒》蕴含浓厚的存在主义色彩。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与承担责任等哲学理论,诠释了主人公爱德娜自我选择、自我设计、自我创造,实现其"自为"本质的探求历程,并洞见了她以结束生命来超越自我,获得精神完美这一觉醒行为的深邃内蕴。  相似文献   

15.
该文认为 ,《玩偶之家》中的娜拉因爱情的幻灭产生失落感 ,她的觉醒和离家出走是其主体意识的复归和对自我的寻找。与娜拉相比 ,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背叛丈夫、离家出走 ,并不是去寻找自我 ,而是为追求至爱而放弃了自我。然而后者内心情感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它比前者具有更多的艺术真实性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6.
美国十九世纪末期女权先驱凯特·肖班在她的代表作《觉醒》中,通过描写主人公埃德娜从性欲觉醒到精神觉醒,再到不惜放弃生命捍卫其女性意识的经历,以独特的视角审视女性置身于男权社会重围中的扭曲与无奈,深刻洞察其深陷于实现自我价值和履行社会强加的家庭责任的身心俱疫的两难处境,展现了彼时美国妇女日益觉醒、渴望实现性别平等的历史生活画面,并将对男权文化制度的批判置于显著地位。  相似文献   

17.
游苔莎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小说<还乡>中的女主人公.文章分析了游苔莎的性格特征,认为导致她走向悲剧的根源在于她本人性格中的种种弱点.今天研究她的悲剧仍有现实意义,人们可以从她的自我毁灭中吸取教训,以作"前车之鉴".  相似文献   

18.
美国十九世纪末期女权先驱凯特.肖班在她的代表作《觉醒》中,通过描写主人公埃德娜从性欲觉醒到精神觉醒,再到不惜放弃生命捍卫其女性意识的经历,以独特的视角审视女性置身于男权社会重围中的扭曲与无奈,深刻洞察其深陷于实现自我价值和履行社会强加的家庭责任的身心俱疲的两难处境,展现了彼时美国妇女日益觉醒、渴望实现性别平等的历史生活画面,并将对男权文化制度的批判置于显著地位。  相似文献   

19.
铁凝一直自我定位于"第三性"写作,可是读罢她的大多数小说之后,却发现了她不同的小说中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女性生存模式--模仿.这种模仿与生存处境的弱势有关,模仿中的焦虑与性别弱势有关.铁凝的"第三性"声明是作家刻意的性别遮蔽.  相似文献   

20.
无论任何一个时代,爱情、婚姻、家庭总是社会的基本问题.对于<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的女主人公依莎贝尔来讲,当自己所坚持的独立自由的理想与传统思想发生冲突时,她既不愿完全放弃自我,又不能放弃名存实亡的婚姻,并非完全自由的心灵使她无法摆脱女性头脑中深层传统意识的羁绊,去追求自己的理想.痛苦的婚姻生活注定了她悲剧的命运.通过分析依莎贝尔的这种情感状态,我们可以重新诠释和理解近代西方妇女的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