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旋 《今日科技》2007,(9):57-59
秋天,从立秋开始,历经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其中的秋分为季节气候的转变环节。《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时至秋令,碧空如洗,地气清肃,金风送爽,万物成熟,正是收获的季节,秋季的气候是处于“阳消阴长”的过度阶段,立秋至处暑,秋阳肆虐,温度较高,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故有“秋老虎”之说,“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稍有不慎,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被称为“多事之秋”。由于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变化相适应,体内阴阳双方也随之发生改变。因此,秋季养生在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导引等方面进行调摄时,应注重一个“和”字。[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秋天,从立秋开始,历经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其中的秋分为季节气候的转变环节。《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时至秋令,碧空如洗,地气清肃,金风送爽,万物成熟,正是收获的季节。秋季的气候是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立秋至处暑,秋阳肆虐,温度较高,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故有"秋老虎"之说。"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稍有不慎,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被称为"多事之秋"。由于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变化相适应,体内阴阳双方也随之发生改变。因此,秋季养生在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导引等方面进行调摄时,应注重一个"和"字。  相似文献   

3.
穆穆 《科学世界》2010,(10):1-1
气象涉及天气与气候,天气是指较短时间内风、云、降水、温度、气压等气象要素的综合状况;而气候是指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与统计状态。马克·吐温曾说过,“人人都在谈论天气,但是没有人对它做任何事”。在马克·吐温的时代,他也许是对的。  相似文献   

4.
秋防六种病     
《石河子科技》2011,(5):68-68
感冒:秋季气候忽热忽凉,是伤风感冒的多发季节。因此,要注意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运动锻炼对增强体质、减少感冒也很有帮助。 胃病复发:秋季,人体受到冷空气的刺激,血液中的组胺酸增多,胃酸分泌增加,胃肠易发生痉挛性收缩。此外,由于气候转凉,人们的食欲随之旺盛,使胃肠功能的负担加重。此类病人除了注意保暖之外,应当进行体育锻炼,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减少发病机会,还要注意膳食合理,少吃多餐,定时定量,戒烟禁酒,以增强胃肠的适应力。  相似文献   

5.
蔡霞  丁耀海  彭玲  蔡琳 《山西科技》2011,(2):37-38,42
分析了朔州市2010年的气候特点,并与各气象要素的多年平均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朔州市的气候特点是:年平均气温偏高,降水偏多。各季气候特点:冬季气温偏高,降水分布不均;春季气温偏低,降水偏多,大风、沙尘天气偏少;夏季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多阵性降水天气且出现了阶段性干旱;秋季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最后给出了气候影响分析。  相似文献   

6.
《青年科学》2013,(8):44-45
2013年8月7日立秋,“贴秋膘”“啃秋”的习俗您还记得吗?中国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都有不同的习俗,此外节气也与天文、文化、农业、医学、气象等方面息息相关,它不单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更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相似文献   

7.
文章利用1951-1998年40多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对图书馆室内环境影响较大的恶劣天气所出现的频率问题,结果指出:低温天气、高温酷热天气、高湿度天气等,在区域分布上具有较强的集中性。文章还提出了不同气候环境下,图书馆规划设计过程中如何应对恶劣天气的具体措施。所得结果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图书馆”提供具有一定意义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图片新闻     
《世界博览》2010,(10):6-7
在“全球变暖”的警钟声中,中国北方长达半年的冬天终于逐步远去。但是,全球气候紊乱一直却没有停止脚步,地球的天气变得越诡异了。  相似文献   

9.
利用1961~2005年南宁市最高、最低和平均温度资料,分析近50a来南宁市的气温变化特征,通过气候变暖前后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的对比,分析南宁市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961~2005年南宁市年平均气温增温趋势明显,温度变率为0.3C/10a,各季节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秋季增温最明显,冬季次之,夏季位居第三,春季增温最小。年平均最高气温呈较弱的增暖,变率为0.13C/10a,而年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暖趋势比年平均最高气温明显,为0.36C/10a。年平均日校差的变化则呈递减的趋势,变率为-0.23C/10a。在全球气候增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南宁市的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极端强降水有增加趋势,高温天气明显增多,持续高温天气加剧,雷暴和大风日数明显减少,春季低温阴雨天气减少。南宁市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变化的原因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城市化可能是造成南宁市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杭州是雷暴天气多发地区,最多年份达63天.1996年8月对日全市发生数十宗“雷灾”事件.随着高层建筑日益增多,高新技术设备日新月异,如再不抓紧防雷进香的监督管理,总有一天会造成比“8.27”更大的“雷灾”。为此,市科委下达了《雷暴天气对本市的危害及综合防治措施的研究》,旨在通过对本市雷暴天气的时空分布规律、雷暴天气的地域分布特点、雷暴的损害影响以及防雷工作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对本市雷暴天气防治的综合措施.1.分布规律1.l时空分布本市属多雷区.根据杭州国家基准气候站1951-1995年45年的雷暴天气记录表明,本市年…  相似文献   

11.
人们在旅游活动中与大气直接接触,旅游活动受到气候的各种影响。良好的气候条件(如温度适宜、阳光明媚)可吸引游客,促进旅游发展,西班牙正是利用地中海气候成功地发展了旅游业。而不利的气候条件(如严寒、酷暑)刚限制旅游业发展。气候作为自然要素可直接或间接参与旅游景观的形成。例如我国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前三者均直接或间接与气候有关。季风现象显著是我国气候的重要特征,我国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春温、夏热、秋久、冬寒。就全国范围来说,我国以秋季最宜旅游,次为春季和夏季,冬季我国北部和西部地区旅游有一定困难。目前来华游客以春、夏、秋(每年4—11月)为旺季,冬季(每年12一次年3月)为淡季,与我国季风气候特点基本相符。掌握气候规律,充分利用我国气候资源来为旅游活动服务,将进一步促进我国旅游业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12.
春天,本该是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季节。然而6年来最严重的浮尘天气不仅“染黄”了整个长三角,也在许多南方人的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恶劣的气候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就在大家忙着抹桌子、掸灰、洗车,急于忘掉这次偶然事件时,一些气候和环境专家们却忙着采样和分析。出于职业的敏感,他们不禁问道,对于恶劣天气,南方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13.
我县广大贫下中农为了响应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号召,在“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中,以阶级斗争为纲,鼓干劲,夺高产,双季稻面积逐年扩大。由于双季稻生产与气象条件关系十分密切,特别是三熟制,季节紧迫,对气候条件要求严格,往往出现温度“两头低”的矛盾,特别是在连作晚稻抽穗扬花期秋季低温矛盾更为明显,有的年份秋季低温来临之时正巧遇到连作晚稻抽穗扬花造成连晚空秕率增加,严重地影响了产  相似文献   

14.
汉江上游秋季暴雨频繁而持久,强度高、洪量大,是我国天气气候上的一大特色.本文根据水汽收支方程对秋季暴雨个例进行了计算,所得结果与实测面雨深比较一致.选取水汽净输送量作为放大因子,在暴雨组合的基础上再予以放大,估算了汉江上游秋季1-7天可能最大降水.通过合理性分析,其结果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中国气候演变史实,综述了气候变化或气候波动主要特征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基本影响。中国全新世可划分为早期增暖、中期温暖、晚期转冷三个阶段,其前两个阶段的明显暖湿性质对中华民族农业文明起源有举足轻重的沃土作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演化进程与暖湿期/冷干期的更替轮回息息相关,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的秦汉、隋唐、宋元时期气候温暖湿润,而战事不断、社会动荡的魏晋南北朝、晚唐及明清时期气候寒冷干燥。20世纪的中国全域气温增加趋势明显,降水量增减趋势不明朗;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总体影响是“利弊共存、弊大于利”。近40年来,全国气温波动中升高、降水区域分异加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是主要特征;参与国际气候合作对社会进步提出了严峻挑战,但也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提供了良好机遇。总之,中国气候演变作用于社会发展以促进为主、阻碍为辅。  相似文献   

16.
世界气候环境越来越恶劣,以“厄尔尼诺”现象为例,1997年的“厄尔尼诺”现象是本世纪最大的一次,给世界各国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由于“厄尔尼诺”的影响,美国南北及墨西哥湾的冬季降水量超出了正常的降水量,而美国北部和加拿大西部出现了干旱的暖冬天气,此外,澳大利亚、非洲东部和南部的降雨减少、往常比较干燥的南美西海岸却有洪水泛滥,这些异常天气及其造成的灾难都和“厄尔尼诺”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利用长治市1981-2000年的气象资料对长治市的寒潮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概括了长治市各县区爆发寒潮天气的环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成功发布了2005年3月10日“寒潮蓝色警报”,减少了各行各业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11—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以下简称内蒙古)119个气象站夏季日值和小时值,通过建立内蒙古避暑旅游气候适宜度评价指标和避暑旅游气候资源评估指标,分析评估避暑旅游气候资源。结果表明:(1)内蒙古避暑旅游气候适宜度总体上呈良好水平,3级较适宜以上的避暑旅游日数在6—8月占比达到47%~73%;(2)避暑旅游气候舒适度在6月呈两边高中间低、7月呈东北高西部低的分布特征,8月全区避暑气候舒适度普遍较高;(3)西部和东部地区的避暑旅游高影响天气影响度高于中部地区;自西向东,暴雨、高温、大风天气影响度分别呈“N”“V”“反N”字形分布趋势,雷暴天气影响度呈递增趋势;(4)内蒙古避暑旅游气候资源丰富区有明显的地理分布特征和时间持续性,中西部的资源丰富度和持续性最好。  相似文献   

19.
 在大气污染过程中,化学物质排放是内因,气象条件是外因,影响着污染物的传输扩散、化学转化、干湿沉降等过程。综述了中国近几年关于天气和气候条件对PM2.5和臭氧污染形成过程影响的研究进展和相关领域未来研究的重点。结果发现,目前关于天气和气候条件影响PM2.5的研究较为系统,能识别气候因子、区域环流、局地静稳天气的配置关系,但对天气和气候影响臭氧污染的研究还较少。  相似文献   

20.
“人造气候”是当代气候科学的结晶。当前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出现了人造气候热。例如法国有的工厂,每当出现阴雨连绵的天气时,就会在早上工厂开始工作时,用灯光把车间打扮成旭日东升、霞光万道的景象;当临近中午时,则华灯齐射,呈现晴空万里,“阳光”灿烂的气氛;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