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王边疆  郑继刚 《科技信息》2009,(36):I0332-I0332
新改革要求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学会数学的思考,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对于教师来说,不但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更要从学生学的角度去看数学教学,数学教学应在教学生如何"学"、如何"做"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2.
很多地处城乡结合部的薄弱中学,由于学生数学思维水平达标率普遍偏低和数学抽象的学科特点,学生中"害怕数学"、"不喜欢数学"的现象随处可见.本文将以笔者在城乡结合部学校从事近二十年浅薄的数学教学点滴,针对如何提高城乡结合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黄琴 《科技咨询导报》2010,(24):169-169
数学文化教育是对忽视数学思想文化价值的传统数学教育的补救和超越。在数学文化语境下,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实现由如下转变:由"知"到"乐",由"形"及"神","体""用"并举,化"静"为"动"。  相似文献   

4.
韦海玉 《甘肃科技》2011,(14):185-186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将数学学习内容分为四大领域,其中"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主要是以"课题学习"为标志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本文就数学研究性学习主题的确立、组织形式及实施途径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以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为例,简析当前小学数学数学文化的渗透现状。同时根据数学文化的教育功能和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关于数学文化的编排内容,提出从"创设富有文化气息的学习环境、构建充盈文化意韵的数学课堂、设计文化味的练习、开展洋溢文化色彩的课外活动"四方面营造数学文化氛围,力使小学数学的教学走向科学与人文、生活与生命的整合统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以生为本,创设愉悦氛围;锐意教改,活跃学生思维;自主活动,化解认知冲突"三个方面阐述了怎样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学习的内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让数学课堂能更具活力。  相似文献   

7.
中职学生起点低,差异大,厌学现象严重,在数学中表现更为突出,从事多年数学教学的教师越来越"不会教",中职数学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惑和挑战,改革中职数学教学势在必行,中职数学要以"服务为宗旨",教学中要多注重情感的注入和策略的应用,以完成中职数学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纪宏伟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11):180-182
学生普遍感到数学"抽象"、"枯燥"、"神秘"、"繁复"、"乏味",难以接受,然而数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其本身具有许多美的特征和丰富多彩的美的因素。学生在"做数学"中发现数学之美,将可以促进其有意义学习,使他们在美的熏陶下,得到情感的共鸣和思维的启迪,从而把学习和研究数学作为主动、自觉和愉快的事,发展数学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完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9.
陈登连 《科技信息》2009,(34):263-263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学生知识的建构和数学素养的养成。新课程下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在于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科学地解读教材与学生,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不断沟通生活数学与教材数学的联系,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合探索的氛围,满足学生的求知心理需求;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书本的数学成为生活的数学,让凝固的数学成为活动的数学,让理论的数学成为实践的数学。通过有效的课堂,让学生快乐地学"生活数学",愉快地过"数学生活"。  相似文献   

10.
黄嫒 《科技信息》2010,(23):I0320-I0320,I0354
本文主要就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表面看也许是热热闹闹的讨论,实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问"的传统教学模式出发,提出开展数学活动式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策略。  相似文献   

11.
张素会 《科技信息》2010,(30):310-310
数学在中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数学成绩,是中学数学教学的关键。在数学教学中坚持从发展学生的兴趣入手,促使学生心理变化,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厌学"为"好学",能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更好地做好数学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2.
陈玲 《科技咨询导报》2010,(21):170-170
数学日记是数学教学评价体系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撰写"数学日记"时产生的一些认识误区及如何撰写"数学日记",数学日记的内容要记录生活中的数学;指导方式上,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13.
沈政 《科技咨询导报》2010,(17):143-143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教师要积极的创造条件,在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景来帮助学生学习,使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走近生活的小学数学,不仅可以发展学生思维素质,而且在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感到"数学有趣"、"数学合理"、"数学有用",从而增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让小学生学会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感受数学的合理性,使数学学习与生活经验的和谐同步。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数学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共同性质出发,提炼出数学研究的三个主要内容:"数学试验""数学结构"(或数学体系)"决策.及由此三个内容串连成的数学研究的一般体制.着重阐明"数学试验",还从课题来源角度将研究课题区分成"验前不走性搜索问题"和"验后不是性诊断问题".数学方法也区分成"搜索法与"诊断法".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学是离不开解题,以其来加深和巩固已获知识。变式教学可以既帮助学生提高数学素质和能力,而又不重蹈"题海"。该文联系教学实际,结合初中数学学科特点,围绕数学核心知识的变式教学的实施,试图寻找出扬弃的方法,以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借此来推动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华老与对联     
《少儿科技》2011,(1):8-8
华罗庚是著名的数学家,是我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氏算子"等。  相似文献   

17.
童芳 《科技信息》2011,(15):227-227
《数学课程标准》使用了较多的"经历……的过程,获得……的体验(感受)",可见,数学学习离不开个体的体验。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数学"。  相似文献   

18.
李嘉图是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其演绎推理加数学公式的研究方法被学者称为"李嘉图恶习"。多数学者对"李嘉图恶习"持否定的态度,但不可否认的是数学在经济学上的运用大大推进了经济学的发展,数学使经济学更加严谨,更具说服力。然而,当今的经济学似乎又将"李嘉图恶习"发扬光大,数学在经济学研究方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经济学被数学严重同化。本文就数学在经济学研究中所起的作用进行探讨,经济学应回归其自身的研究方法,数学只是一种工具,不应对数学顶礼膜拜。  相似文献   

19.
杜艳娟 《科技信息》2012,(26):322-322
古人云:"学则思疑,学贵善疑。"著名科学家李政道也说:"学问,学问,要学习提问。"可见,"问"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基础。现代教学提倡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质疑问难,进而分析和解决问题。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疑问。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逐步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使其养成多思善问的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创设情境、  相似文献   

20.
"超级画板"是我国自主开发的一款知识性和智慧性相结合的多功能动态几何软件,这款软件具有入门操作容易、交互性强、功能全面等诸多优点,目前在国内许多中学的数学教学和研究工作中广泛应用。文章以基于动态几何学的免费版"超级画板"作为工具平台,采用举例的方法,阐述了该软件的动态测量功能在数学教育技术处理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