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最近,日本东京大学池谷裕二教授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了睡眠中大脑海马神经电路冷却的机制。该研究阐释了控制脑电路功能的睡眠的作用,明确解答了生物为何需要睡眠这一根源性问题。研究小组发现,海马体发出的称为"尖波涟漪"(sharp wave ripple,SWR)的脑波,可以减弱睡眠时突触的联系程度。即SWR在保证必要信息的同时,减弱不必要的突触联系,以确保存储容量。此外,  相似文献   

2.
美国衣阿华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提出,睡眠中的做梦阶段对患有冠状动脉硬化症的病人造成了一种特别的危险。人们在睡眠中耗去了生命的三分之一。尽管睡眠是一种普遍的行为,但科学家们对睡眠中发生的生理学变化却所知甚少。他们知道的是,人们在继快速眼动睡眠——做梦均发生于此期间——之后,会经历由几个深睡阶段组成的循环。  相似文献   

3.
陈侠 《世界科学》2005,(9):28-29
居里奥·托诺尼(GiulioTononi)是威斯康星大学的一位精神病学家和神经科学家,他的主要工作是对睡眠和意识进行研究。他测定过睡眠中果蝇的脑电波;识别出人熟睡时仍然活跃的那些基因;并证明睡眠能够促进学习和记忆。他认为,睡眠可以让我们在经历了一天的劳顿后重新调整我们的大脑。本文是美国《发现》杂志在不久前对他进行的专访。  相似文献   

4.
尚玉昌 《自然杂志》2012,34(1):29-38
近年来动物行为学家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研究了普通田鼠的空间学习能力和定向能力,发现雄性田鼠的巢域比雌鼠大,因而比雌鼠有更强的空间定向和导航能力,而且发现多配偶制田鼠雄性个体的脑海马比雌性个体大,而单配偶制田鼠两性个体的脑海马大小没有差异。此外,大脑的颅内皮质和前额皮质对田鼠的空间学习过程也起着重要作用。 睡眠是动物行为的一种表现,绿头鸭在睡眠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实际上是半个脑在睡眠,半个脑保持清醒状态。这种单半球的睡眠方式能使动物在睡眠中对捕食者作出快速反应。对于一些海洋哺乳动物来说,这种睡眠方式则能使动物在睡眠时游到水面进行呼吸换气。动物行为学家已经能够利用脑电图和测脑温技术对动物在睡眠期间的脑动态进行分析,这不仅对动物行为本身的研究开辟了新的前景,而且也揭示了前所未知的大脑活动。  相似文献   

5.
人一生中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5天不睡,人就会死去,可见睡眠是人最基本的生理需要.睡眠作为生命所必须的过程,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27%的人有睡眠问题.国际精神卫生组织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于2001年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活动,并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  相似文献   

6.
睡眠是极其平常的事,人在一生中有将近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可是在太空中睡眠就不那么简单了。在太空失重的环境中,宇航员是不能躺在床上睡觉的,因为身体会自动飘浮起来。因此必须钻进睡袋并固定在舱壁上。座舱内非常嘈杂,除了通信说话的声音外,还有机器设备的响声。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宇航员的睡眠,使他们难以熟睡,经常在睡眠中不是被吵醒就是被惊醒。  相似文献   

7.
睡眠与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一生当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质量的好坏与健康息息相关,但调查显示,有不少人患有睡眠障碍症,或者患有与睡眠有关的疾病,成人中约有30%出现过睡眠障碍。为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2001年曾发起一项全球  相似文献   

8.
被窝小气候     
人的一生约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睡眠是保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的基本条件之一。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春、秋、冬三季,睡眠的直接环境就是被窝。了解被窝内的气象要素状况,保持被窝里有适宜的小气候,对保证睡眠的质量极为重要。温度是影响睡眠的最主要的气象要素。专家们认为,室温在20℃~23℃时最适宜人体睡眠。古人说"春眠不觉晓",主要依据就是春天早晨的气温在20℃  相似文献   

9.
如果以每天睡眠8h计算,人的一生南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的好坏,与人的心理和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睡眠有4个要素.对睡眠的质量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0.
睡眠与健康     
人的一生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的好坏直接影响身心健康及第二天的精神状态。医疗气象研究表明,被窝虽小,却有独特的温度、湿度和气流,从而构成"被窝小气  相似文献   

11.
人的一生三分之一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您还在为失眠困扰吗?您想提高自己的睡眠质量吗?  相似文献   

12.
清华 《科学之友》2010,(2):24-25
<正>气味信息素我们周围充满着一种神秘的信号,这就是传播各种各样信息的微妙气味。科学家们发现,气味原是世界上一种最古老的无声语言。  相似文献   

13.
兰丽  连之伟 《科学通报》2020,65(7):533-534
正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睡眠是人的一种重要生理现象,可使人体的精力和体力得以恢复.睡眠是影响人们是否会得阿尔茨海默病(也称老年痴呆症)的最主要生活方式因素[1].2019年11月发表在Science杂志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深睡(慢波睡眠)时脑脊液会对大  相似文献   

14.
人一生中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5天不睡,人就会死去,可见睡眠是人最基本的生理需要。睡眠作为生命所必须的过程,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27%的人有睡眠问题。国际精神卫生组织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于2001年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活动,并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  相似文献   

15.
<正>对动物来说,睡眠是一生中不可或缺的活动。以人类为例,一生中有近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如果睡眠不足,则会给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那么,看似平静的植物也会睡觉吗?所谓植物"犯困",其实就是植物睡眠。这种奇妙的现象,在植物生理学中被称为"就眠运动"。这既是一种十分有趣的自然现象,也是科学家数十年来认真探索、深入研究,但至今仍未解决的科学之谜。每逢晴朗的夜晚,皓月当空或是繁星闪烁之时,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能发现有些植物会发生奇妙的变化。比如人们常见的合欢树,它的由许多小羽片  相似文献   

16.
气味信息素 我们周围充满着一种神秘的信号,这就是传播各种各样信息的微妙气味.科学家们发现,气味原是世界上一种最古老的无声语言.  相似文献   

17.
做梦的机理     
多数研究睡眠的学者一般都认为睡眠和做梦的原因应归咎于机体的恢复;有些人认为睡眠中的梦无非就是人们摆脱疲劳的一种方式。在本月《自然》杂志中发表的一篇精彩而又富有说服力的论文里,美国加州索克研究院的弗兰西斯·克雷克(FrancesCrick)和英国剑桥大学分子生物学MRC实验室的格雷姆·密特切森(Graeme Mitchison)就做梦提出了完全崭新的理论。  相似文献   

18.
被窝小气候     
人的一生约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睡眠是保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的基本条件之一.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春、秋、冬三季,睡眠的直接环境就是被窝.了解被窝内的气象要素状况,保持被窝里有适宜的小气候,对保证睡眠的质量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人一生中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5天不睡,人就会死去,可见睡眠是人最基本的生理需要。睡眠作为生命所必须的过程,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27%的人有睡眠问题。国际精神卫生组织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于2001年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活动,并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 为使我国各行各业的人都能重视睡眠,懂得健康睡眠的基本知识。中国睡眠研究会将2006年世界睡眠日的主题定为“健康睡眠进社区”,围绕该主题的系列活动已于2005年12月份启动。  相似文献   

20.
<正>猫真的很神秘,就连它的主人很多时候也搞不懂它。最近,美国动物学家回答了人们对猫的种种疑问。问:我的猫为什么很喜欢嗅闻我的臭鞋子?答:在自然界,气味是信息。一般而言,动物容易被难闻的气味吸引。臭鞋子很可能携带来自其他猫和动物的信息素。当一只猫摩擦臭鞋子时,它很可能想"重写"鞋子上的信息,加上自己的"签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