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ISS)-血浆置换(PE)在慢性重型肝炎治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74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内科综合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PE疗法,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氨(NH3)等指标来判断临床疗效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好转率68.42%,对照组36.1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E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疗效显著,早、中期治疗效果更好,较为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对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30例重型肝炎在常规治疗同时,联合应用人工肝单纯血浆置换治疗,共置换51例次.观察其疗效,将治疗前后肝功能、血氨、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等用统计学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价值.结果表明:经血浆置换后,该30例重型肝炎的肝功能明显改善,TBIL,DBIL,ALT,AST、血氨等均有明显下降,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计数均明显改善.血浆置换治疗法在抢救重型肝炎中有重大价值,是治疗重型肝炎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血浆置换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疗效,对解放军总医院45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进行79次血浆置换。比较了血浆置换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酶原活动度、血常规变化等。经血浆置换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血氨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提高(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说明血浆置换治疗药物性肝损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人工肝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临床经验介绍人工肝应用中适应症选择、具体技术合理化应用、生物人工肝研究现状和人工肝联合肝移植治疗肝衰竭。认为在我国人工肝适应症可适当放宽,重型肝炎特别是早中期重型肝炎适合人工肝治疗。人工肝技术应进行个体化选择,必要时可联合使用。生物人工肝,特别是组合型生物人工肝是具有前途的人工肝技术。人工肝和肝移植结合应用可达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在肝功能衰竭应用人工肝血浆置换疗法时部分血浆由白蛋白稀释液联合羟乙基淀粉所替代可达到的效应进行观察。随机选取78例肝功能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减轻,腹胀、乏力改善,生化指标(胆红素、胆碱酯酶、白蛋白)以及凝血酶原活动度均上升,与对照组比较,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为现今血源不充足,在血浆置换疗法临床应用上,血浆成为其广泛推行的限制因素。应用白蛋白稀释液联合羟乙基淀粉替代部分血浆进行血浆置换治疗肝功能衰竭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新藤黄酸纳米囊(NGA-NC)在小鼠体内的肝靶向性.方法:HPLC法测定NGA-NC试验组与新藤黄酸(NGA)对照组小鼠心、肝、脾、肺、肾及血浆中NGA的含量,比较两组小鼠体内药物分布特点,进行靶向评价.结果:NGA-NC试验组与NGA对照组比较,在肝脏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NGA-NC组能显著增加NGA在肝脏的分布.结论:NGA-NC能增加NGA的肝靶向性.  相似文献   

7.
九十年代初期,我们对肝再生刺激因子(hepaticregenerativestimulatorsubstance,HSS)进行了研究,并利用超滤层析技术获得一种多肽类组分。在药效学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对其生物学作用进行了研究,并与国家已批准作为一类新药投放市场的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HSS-1组分活性最高,其次是HSS-2,其刺激小鼠肝再生活性(S1)分别是盐水对照组的3.22和2.49倍,均优于阳性对照药(S1=2.31)。而组分HSS-3仅为盐水对照组的1.61倍,低于阳性对照药物。由此证明我们研制的以HSS-1为主要成分的新药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经临床验证,在治疗各型急慢性重型肝炎中疗效确切,使用安全,是治疗重型肝炎的有前途的新药  相似文献   

8.
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肝脏功能衰竭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又称肝昏迷。该病预后差,死亡率高达54.54%。因此,严密观察肝性脑病的前驱症状,及时处理,积极治疗,消除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是预防肝性脑病的关键。我科1994~1999年共收治重度肝炎病人3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0例重度肝炎病人,既往均有肝炎史,病史最长达30年,最短1年,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最小者32岁,最大70岁,平均51岁。2 治疗、护理原则(1)治疗原则:阻止肝病变继续恶化,促进肝细胞再生,给予护肝、抗感染治疗,消除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肝病患者采用血浆置换人工肝治疗方法与患者临床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通过体外循环代替肝脏解毒,促进肝细胞再生,使患者肝功能在正常内环境下逐渐修复。结果:通过采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成功治疗肝患者高达103例,肝患者治愈好转率由31.2%显著上升至66.4%,肝病患者体内的血浆内毒素和病毒载量明显下降,意识障碍消失或明显好转,能显著延缓和有效控制肝患者病情,为等待供体赢得时间,降低肝患者的病死率。结论:临床护理是人工肝治疗顺利进行的关键。护理能有效提高人工肝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持续推进优质护理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注射用盐酸多沙普仑联合纳络酮治疗肺性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入选94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予以抗感染、持续低流量吸氧、解痉平喘、止咳化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酸碱、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多沙普伦联合纳络酮治疗.结果:治疗组病死率33.87%,对照组病死率56.25%%,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注射用盐酸多沙普仑联合纳络酮治疗肺性脑病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重度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病人的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等方面的变化。对照组给予甘草酸二铵、香丹等抗炎保肝支持及防治并发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促肝细胞生长素和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改善等方面与对照组比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两药联用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缩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的病程,防治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2.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妊娠期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妊娠期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妊娠期病毒性肝炎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8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1次/天,30天为1疗程;对照组单纯用常规药物治疗,疗程相同。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及肝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1个月及2个月后肝功能三项指标的复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三项指标的水平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妊娠期病毒性肝炎疗效显著可靠,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应用替比夫定对阿德福韦酯治疗应答不佳慢性乙型肝炎24个月疗效。方法66例对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应答不佳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采用替比夫定(600 mg,1次·d-1,口服),单药治疗,B 组在原阿德福韦酯治疗(10 mg,1次·d-1,口服)的基础上加用替比夫定治疗。治疗期间监测肝功能、HBV标志物、HBV DNA变化情况及耐药情况。观察24个月。结果治疗24个月,A组HBV DNA转阴率为78.8%,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21.2%,而B组患者HBV DNA转阴率为97.0%,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4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共有4例(12.1%)患者出现耐药,B组为0。无患者因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而终止抗病毒治疗。结论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应答不佳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联合替比夫定进一步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而且安全性高,耐药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肝组织输液传染性病毒DNA(TTVDNA)的原位杂交检测技术,探讨TTVDNA在肝组织中的分布。方法:采用PCR扩增法,分别合成地高辛标记的Gla、G2b两种亚型的双链TTVDNA探针。同时应用两型探针对22例血清学检查无甲-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肝病患者肝组织TTVDNA进行原位杂交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巢式PCR法检测配对血清TTVDNA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原位杂交阳性信号主要定位于肝细胞核,少数位于胞浆。22例肝病患者肝组织标本中TTVDNA原位杂交阳性率68.2%(15/22),其中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患者中原位杂交阳性率83.3%(15/18),4例肝破裂、肝良性肿瘤患者TTVDNA原位杂交检测皆为阴性。配对血清TTVDNA阳性率63.6%(14/22)。血清与肝组织TTVDNA检测符合率86.4%(19/22)。结论:双探针原位杂交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有助于肝病病因的分析。TTVDNA在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的肝组织中检出率较高,提示TTV可能与这些肝病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肝功能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并初步探讨年龄与相关因素交互作用对预后的影响。通过回顾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2020年6月-2022年5月收治的肝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入院时人口学特征、并发症、住院期间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顾分析研究影响肝衰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模型效能,采用R语言分析年龄与独立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对预后影响。结果表明:共纳入371例患者,治疗2周预后良好组257(69.27%),预后不良组114(30.73%),单因素筛选可能的影响因素有并发症数量、肝性脑病、胆汁酸最低值、胆汁酸变化率、直接胆红素最低和最高值、直接胆红素变化率、肌酐、尿素氮(P<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并发症数量[1.287(95%CI:1.049-1.58), P=0.016]、胆汁酸最低值[1.007(95%CI:1-1.013), P=0.007]及直接胆红素最小值[1.008(95%CI:1.001-1.014), P=0.015]、肌酐[1.008(95%CI:1.001-1.016), P=0.028]、CRP[1.012(95%CI:1-1.025), P=0.047]以及肝性脑病[4.509(95%CI:2.469-8233), P<0.001]为肝衰患者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并发症数量临界值2.5个,AUC 0.713(95%CI:0.656~0.771)、胆汁酸最低值临界值57.8 μmol·L-1,AUC 0.607(95%CI:0.546~0.668)、直接胆红素最低值临界值71.05 μmol·L-1,AUC 0.705 (95%CI:0.648~0.762)、肌酐临界值77.5 μmol·L-1,AUC 0.585(95%CI:0.522~0.649)、CRP临界值22.99 mg·L-1,AUC 0.550 (95%CI:0.484~0.615),联合预测因子ROC曲线下面积AUC 0.809,敏感性:66.7%,特异性:83.7%,年龄与胆汁酸最低值、直接胆红素最低值及肝性脑病对预后影响存在协同作用。可见基于肝衰竭患者并发症数量、胆汁酸最低值、直接胆红素最低值,肌酐及肝性脑病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分类能力,具备高龄和高胆汁酸、高直接胆红素最低值、高肌酐及肝性脑病阳性因素的患者不良预后风险的概率可能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利多卡因,碘甘油联合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的疗效。方法:选择到我科就诊的83例RAU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3例用利多卡因和碘甘油联合治疗,对照组40例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治疗,分别在治疗后3、5、7 d复诊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并进行评定。结果:利多卡因,碘甘油联合治疗RAU的有效率为97.7%,高于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治疗组的有效率(57.5%),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碘甘油联合治疗RAU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研究血液净化中心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庚型肝炎病毒(HGV) 感染率、影响因素和临床特点.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 ,检测了149 例维持血透患者HGV 感染情况.维持血透患者HGVRNA 阳性率为4 .7 % ,与HGVRNA阴性患者相比,两组在人口统计学资料、维持透析时间、输血量、合并HBV 和HCV 感染率及肝脏酶谱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维持血透患者HGV 感染率高于普通人群,但无明显肝损害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