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SMS手术衣材料的“三拒一抗/单向导湿”双面泡沫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泡沫整理法对纺黏-熔喷-纺黏(SMS)手术衣材料进行一面亲水整理一面三拒(拒酒精、拒油、拒血液)一抗(抗静电)整理,使材料在具有防护性的同时具有单向导湿性能.通过9组正交试验得出最优试验配方:亲水剂质量浓度为30g/L,防水剂质量浓度为75g/L,抗静电剂质量浓度为75g/L,烘干温度为80℃,烘干时间为4min,焙烘温度为120℃,焙烘时间为3min.  相似文献   

2.
采用亲水剂喷淋-烘焙的方法和正交试验对聚丙烯纺黏-熔喷-纺黏(SMS)非织造脂肪纯化材料表面进行亲水整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接触角测量仪、倒置显微镜等仪器,对亲水整理前后聚丙烯SMS非织造材料的微观形态、化学结构、亲水性能、细胞毒性、纯化效果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亲水整理工艺中亲水剂质量分数、烘干温度、烘干时间分别为7%、100℃、140s时,整理后的聚丙烯SMS非织造材料的液体穿透时间最短;亲水整理后聚丙烯SMS非织造材料孔径分布更加集中且无细胞毒性;与医用棉纱布过滤法、离心法等相比,采用经亲水整理的聚丙烯SMS非织造材料进行过滤对脂肪的纯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采用含氟拒水拒油整理剂AG-7600,交联剂三聚氰胺甲醛对芳砜纶织物进行拒水拒油整理,经过试验,得到芳砜纶织物拒水拒油整理的最优工艺条件为AG-7600整理剂质量分数为6%、三聚氰胺甲醛交联剂质量分数为2%、焙烘温度为170℃、焙烘时间为1min,整理后织物获得良好的拒水拒油性能及耐久性.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含氟拒水整理剂(FG-910)对纯棉水刺非织造材料进行单面整理,使之具有亲疏水双侧结构,从而获得单向导湿功能.经分析可知,影响整理结果的有四个因子:整理液浓度、单位面积使用量、烘干温度和时间以及焙烘温度和时间.对这些因子进行分析,得出最佳整理方案为:整理液浓度40g/L,单位面积使用量为10g/m2,烘干条件为110℃×3min以及焙烘条件为160℃×2min.  相似文献   

5.
探讨影响棉织物抗紫外线整理剂工艺优化因素.以整理后织物性能测试的数据为依据,优化出防紫外线整理剂DM-3090整理纯棉织物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DM-3090整理棉织物的工艺条件为:DM-3090 100g/L,粘合剂140g/L,渗透剂DM-1238 8g/L,柔软剂FR-6 12g/L,焙烘温度140℃,焙烘时间2min.  相似文献   

6.
SMS非织造布的三防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含氟类高聚物拒水拒油整理剂对SMS非织造布进行三防(防水,防油,防血)整理,主要分析了整理剂浓度,PH值等对整理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得到优化工艺参数.经处理的SMS非织造布,其三防的各项测试值都有明显的提高,初步具备了实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通过氨熏中和法,在棉纤维上负载高比例的纳米氧化锌,使得棉织物具有纳米氧化锌一般的抗菌和防紫外功能外,还具有一定的阻燃效果.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整理后的棉织物进行了性能分析,并讨论了锌离子质量分数与织物拉伸性能的关系,锌离子质量分数、氨熏时间及焙烘温度对织物阻燃性的影响,以及水洗次数对氧化锌负载量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之间、纤维表面以及棉纤维内部孔隙都生成了锌氧化物;当锌离子质量分数为15%,氨熏时间为10min,焙烘温度为150℃,焙烘2min时,棉织物上纳米氧化锌的负载率可以达到15.63%,并且棉织物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8.
采用载银壳聚糖复合整理液对棉织物进行复合功能整理,通过正交设计对整理工艺进行优选.结果表明:载银壳聚糖复合整理液制备的最佳工艺参数为AgNO31.7g、CS 0.5g/100mL、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2h、pH值4.载银壳聚糖复合整理的最佳工艺参数为CA质量浓度8%、CS质量浓度1%、焙烘温度160℃、焙烘时间1min.  相似文献   

9.
目前常用的拒水剂主要是有机硅化合物和有机氟化合物,但有机氟化合物可同时赋予整理织物拒水、拒油性能,可满足人们对多功能纺织品的需求.本文使用含氟化合物TG-581拒水拒油整理剂对4种织物进行整理.文章探讨了整理剂质量浓度、整理液pH值、烘干温度、焙烘温度、焙烘时间等工艺因素对拒水拒油性能的影响,从而为确定拒水拒油整理最佳工艺条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研究BTCA作为亚麻竹纤维交织织物抗皱整理剂,探讨整理过程中各因素对织物折皱回复角,强力保留率的影响,经正交试验及分析得到亚麻竹纤维交织织物抗皱整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BTCA120 g/L,NaH2PO240 g/L,焙烘温度160℃,焙烘时间4 min.试验结果表明,BTCA对亚麻竹纤维交织织物有良好的抗皱整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超声波对纸板用大豆蛋白胶黏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超声波辅助尿素改性大豆蛋白黏接单面涂布白板纸的最佳工艺。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处理温度对改性大豆蛋白胶的胶黏强度影响最大,依次是尿素浓度、蛋白质质量分数和处理时间,超声处理时间影响最小,改性后胶黏强度有所提高。最佳工艺条件:加热起始温度60℃、尿素浓度5 mol/L、蛋白质质量分数14%、处理时间3 h、超声处理时间20min,测得其胶黏强度为0.78513MPa。  相似文献   

12.
针对涤纶的吸湿性差,手感粗糙,易起静电并容易玷污的缺陷,采用吸湿排汗剂DM—3746对涤纶针织物进行了亲水性整理,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对比实验对影响其整理效果的主要因素(如焙烘温度、焙烘时间、整理剂浓度及快干剂G等)进行了探讨.最后得出其优化工艺:DM—3746的浓度为20g/L,快干剂G的浓度为10g/L,焙烘温度180℃,焙烘时间60s.整理后织物的吸湿快干性、手感、静电和玷污性明显改善,并且具有优异的耐洗性能.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用含氟拒水整理剂对纯棉织物进行拒水整理,可以使纯棉产品更新换代,提高其服用性能,增加产品附加值,扩大其使用范围.针对棉织物良好的亲水性能,采用两种不同的拒水整理剂对棉织物进行拒水整理.选择了整理剂质量浓度、交联剂质量浓度、醋酸质量浓度、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等几个主要影响因素,应用正交实验的方法考虑多因素对织物拒水效果的影响,并测试经整理后织物的拒水等级、耐静水压等指标,对测试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得出最佳工艺参数及工艺条件.同时得出用耐静水压值来表征相同类型亲水性织物拒水整理的效果较常规的拒水等级的方法更为精确.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常规分散染料不耐碱,造成其无法和活性染料在同浆碱性条件下印制涤棉织物的问题,采用高耐碱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进行涤棉织物同浆印花。分析了色浆中NaHCO3、六偏磷酸钠、防染盐S、尿素的用量,以及焙烘、汽蒸的温度和时间对印花织物得色量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同浆印花工艺条件:NaHCO3质量分数为2%、六偏磷酸钠质量分数为1%、防染盐S质量分数为1%、尿素质量分数为3%;105℃下汽蒸8 min, 180℃下焙烘2 min。研究表明,耐碱分散染料/活性染料同浆碱性印花并采用汽蒸-焙烘固色工艺流程,具有工艺步骤少、流程短、节省能耗的特点,所得织物可达到传统两相法印花织物K/S值,且织物具有良好的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洗色牢度。  相似文献   

15.
将碱纤维素与环氧丙烷进行醚化反应,利用气固相法合成低取代度的羟丙基纤维素(HPC).研究了环氧丙烷质量分数、压榨比、醚化温度对HPC的醚化度及环氧丙烷有效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HPC的最佳合成条件为环氧丙烷质量分数为20%(与纤维素的质量比),碱纤维素的压榨比为3.0,醚化温度为60℃.通过核磁共振对HPC进行结构测试,可知HPC的醚化度为0.23,环氧丙烷有效利用率为41.51%,纤维素分子链上成功接上了羟丙基基团.  相似文献   

16.
采用类原位聚合法制备了硬脂酸酰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EBS/MMT),并用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证实所得产物为插层型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复合后蒙脱土层间距由1.32nm增加到1.78nm(蒙脱土质量分数为8%)和1.81nm(蒙脱土质量分数为5%).通过将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和高聚磷酸铵(APP)复配制得新型膨胀阻燃体系,并用制备的阻燃整理液对纯棉织物进行阻燃整理.研究表明,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在该体系起高效成炭剂作用.同时探讨了整理液各组分质量浓度及整理工艺条件对阻燃整理效果的影响,得到纯棉织物阻燃整理的优化工艺为高聚磷酸铵质量浓度为160g/L,改性2D树脂交联剂质量浓度为100g/L,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质量浓度为40g/L,焙烘温度为150℃,焙烘时间为3min.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多聚甲醛/二甲基亚砜为溶剂溶解玉米秸秆纤维素,纤维素质量分数为6.5%,改变铸膜液温度以及预蒸发时间进行刮膜,以水为凝固浴,得到玉米秸秆纤维素膜.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万能材料试验机和水通量测试对膜进行表征,得出最佳铸膜液温度为20℃和最佳预蒸发时间为30min,此时膜的拉伸强度为58.75MPa,断裂伸长率为22.49%,且所制备的膜具有较好的透光性.  相似文献   

18.
以高碘酸盐为氧化剂,研究纳米晶纤维素(NCC)在不同氧化条件(NCC与高碘酸盐质量比、NCC质量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反应pH)下的专一性氧化;利用专一性氧化得到的双醛NCC作为棉织物抗皱整理剂,研究不同条件(如交联固化温度和双醛NCC处理剂浓度)对棉织物折皱回复角的影响.双醛NCC制备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条件在pH 3.5,温度45,℃,反应时间4,h,NCC质量浓度0.6,g/L,NCC与高碘酸钠的质量比为0.5时得到的双醛产物的醛基含量最高.双醛NCC抗皱整理结果表明,双醛NCC处理棉织物的固化温度为170,℃,双醛NCC处理剂质量浓度为0.19,g/L时棉织物的抗皱性最佳.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中心组合设计法(CCD),对蔗渣半纤维素的纤维素溶剂的木质纤维素组分分离(CSLF法)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确定磷酸质量分数、磷酸蔗渣液固比和水浴温度是影响蔗渣半纤维素提取的3个关键因素.以半纤维素提取率为响应目标,采用CCD和响应面分析法(RSM),确定CSLF法半纤维素的最佳提取工艺:磷酸质量分数为83%,磷酸蔗渣液固比为8.95 mL·g-1和水浴温度为48.94 ℃.结果表明:蔗渣半纤维素提取率可达到75.29%,比优化前提高9%.  相似文献   

20.
研究利用豆渣提取微晶纤维素及条件优化,并采用响应面试验法研究酸解时间、温度及盐酸的质量分数等因素对微晶纤维素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对微晶纤维素得率影响显著,回归方程解得其最佳工艺条件:酸解温度88℃、酸解时间61min、盐酸质量分数为6.3%,微晶纤维素得率为6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