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外宣翻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外交流翻译涉及到大量有关中国的信息,在传播中国文化、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差异往往是造成外宣资料无法准确传达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处理文化差异成为翻译理论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依据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分析了文化差异对外宣翻译的影响,并做了相关的翻译策略研究.在不影响交流的前提下,外宣翻译应该主要采用彰显文化特色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外宣翻译的目的是让外国受众准确理解原文化的信息,以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本文阐述了新时代外宣翻译面临的挑战和使命,从河南省对外宣翻译人才的现实需求出发,分析河南省外宣翻译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创新型外宣翻译人才培养机制的举措,以期更好地为河南政治、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3.
作为对外宣传资料的一种,政治外宣资料有其独特的特点。只有把握好这些特点,译者才能更好的实现其宣传目的和宣传作用。本文从分析政治外宣资料的特点入手,通过实例,从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角度说明了中国英语在政治外宣资料翻译中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外城市交流日益频繁,凸显了城市外宣翻译的重要性。在翻译传播学视角下,通过分析我国部分城市外宣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城市外宣翻译的原则和动态策略。就传播内容和传播对象而言,城市外宣翻译在语言层面以目标语受众理解为主,在文化层面以原语特色阐释为主兼顾受众的接受度;在传播渠道、传播目的、传播效果等方面,城市外宣翻译应改革传统理念,拓宽媒介传播渠道,充分利用多种媒介传播途径;深挖城市外宣文化元素,增强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5.
外宣翻译是跨文化交际不可或缺的元素,具有鲜明的文化特性,进行外宣材料的翻译过程在更深层面上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由于文化差异和译者个人水平等问题造成外宣翻译错误屡见不鲜,使得外宣效果适得其反。外宣翻译中应坚持"三贴近"原则,存异求同,运用整合技巧,同时强化外宣翻译人才的培养,提高译者素质。  相似文献   

6.
从传播学看外宣英语的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对外宣传活动需通过期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将我国的方针、政策,风土人情等介绍给外国受众。由于内容、题材、媒介、传播意图、受众的独特性,外宣材料的翻译除了要遵循翻译学科基本的规则外,有其自身的规律可循。本文旨在将外宣英语的翻译纳入传播学理论框架下,从传播学角度讨论外宣英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7.
作为我国对外宣传的重要手段,外宣翻译在国际交流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文通过具体事例的阐述,总结了我国外宣翻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剖析了其主要原因,旨在呼吁全社会重视外宣翻译,构建恰当的外宣翻译策略,以达到预期的对外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企业外宣资料的翻译已成为企业向国外拓展市场的前提,有效的对外宣传有助于企业产品顺利地进入国际市场。本文拟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湖州"丁莲芳"的对外宣传材料为素材,从翻译的目的论入手,阐述在以译文际为目的时,对外宣资料进行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英译原则。  相似文献   

9.
外宣翻译即在向世界宣传中国时所从事的宣传性翻译.对外宣翻译的性质、特点进行分析确定,以著名案例分析具体翻译事例为基础,总结出外宣翻译所必须遵循的相应标准及对译者的要求.外宣翻译不仅要达到一般应用翻译所具备的翻译标准,并且必须是一种目的性极强的翻译.  相似文献   

10.
文化外宣翻译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在翻译过程中,保持文化安全和文化品质完整性是每个主权国家的理想。为实现文化安全,译者既要具备坚实的双语基础知识,也需要有理性的翻译行为。国家层面的语料库是文化外宣翻译安全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皖江城市带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使这一地区的对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作为国际交流桥梁的外宣翻译也愈加受到重视,对外宣传的途径和材料越来越多,其中通过网络来进行对外宣传已经成为主流。但是外宣材料的翻译质量良莠不齐,极大地影响到皖江城市带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形象。因此,基于皖江城市带文化产业网络外宣翻译的现状,以皖江产业带的核心城市芜湖市为例,研究皖江城市带文化产业网络外宣翻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外宣翻译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一些传统理论强调"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和完全等值的翻译策略已无法满足外宣翻译的需求。因此本文选择翻译目的论作为理论框架,外宣翻译的目的是给外国受众传递中国的经济文化信息,从而使我国建立良好的国际形象。译者可根据这一目的灵活地选择翻译策略,以保证顺利实现外宣翻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从外宣翻译的界定入手,对外宣翻译的目的、读者、信息传递及外宣翻译的非文学性特点进行分析。外宣翻译要求其翻译的方法应以交际翻译为主,应以读者为导向,在翻译时要区分目标读者。  相似文献   

14.
红色文化旅游外宣翻译的目的是传播国内红色旅游文化,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结合受者的阅读方式和表达习惯等,准确传达原作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将翻译目的论与外宣翻译相结合,以翻译目的三大原则为指导,通过分析三明市红色文化旅游外宣翻译特点与问题,探究红色文化旅游外宣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5.
作为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目的论为中国时事政治术语的翻译研究开辟了新视角。从目的论的角度讨论中国时事政治术语四个主要语言特点:高度概括和凝炼,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涉及面广,口语化,并针对缩写词,解释性词,新名词以及带政治色彩的古语诗句类型的时政术语,提出具体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外宣报道中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汉语文化负载词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特色,但其本身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往往在翻译过程中失真,未能达到预期的宣传目的。实例分析外宣报道中汉语文化负载词的和谐翻译思路,丰富译语文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7.
宋玉阁 《科技信息》2009,(26):139-140
对外宣传是提高一个国家、组织、企业知名度,扩大影响的重要途径。在新的形势下,对外宣传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而外宣翻译在对外宣传中占有非常重的地位,外宣翻译质量的高低决定对外宣传的效果,影响目标受众对宣传对象的理解和认识。本文意在探求外宣翻译人才的基本素质,经研究,本文认为,外宣翻译人才必备的四大基本素质是:政治素质,语言功底,百科知识及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8.
红色旅游逐渐成为中国新兴的一种小长假特色旅游形式以及研学旅行的热门,甚至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红色旅游外宣翻译对于传播中国文化、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原则和红色旅游外宣文本的特征,以功能语法目的论为指导,采用直译法、意译法、直译加注法及删减法对红色旅游外宣文本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9.
黄蓉  孔琼  马婷 《科技信息》2014,(10):178+180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是中国外宣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非物质形式存在的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先辈智慧的结晶,是文化的积淀,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民族性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了国家的传统,更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骄傲。作为世界上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最多的国家,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外宣至关重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英语翻译的跨文化研究有利于中国人对文化有更深的领悟,提醒我们身上肩负的责任,同时引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大舞台。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菜名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历史内涵,蕴含着特色鲜明的本土文化元素。因此,译者必须重视本土文化内涵的传递,制定恰当的中国特色菜名对外翻译策略。从本土文化视角出发,对中国特色菜名的翻译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了以我为主、兼顾读者的显性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