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生态旅游的走俏,森林游逐被人所热爱.故而森林公园的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植物作为森林系统的重要组成,是园林景观要素中唯一的生命体,是生态功能的主要承载者,在森林景观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最大化的利用场地特征,以森林资源、历史文化等为基础,除保护森林景观的自然特征外,根据造园要求及人性化原则,合理布局规划分区,发挥植物的景观、空间及环境功能,对其科学地进行景观规划设计,使森林公园的风景特色和景观质量得以提升,营造出符合人们审美和环境生态要求的植物景观是今后设计的重点方向.本文以福州清凉山公园景观规划项目为实际案例探讨森林公园植物景观的营造,以期为今后的森林公园景观设计予以指导借鉴.  相似文献   

2.
从城市道路景观的构成要素出发,重点探讨了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以人为本、城市道路的性质和功能相适应、生态和经济等原则.总结了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几个关键点,包括道路交通设施的景观功能;植物配植与种植方式以及道路关键节点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重庆主城内10个典型山地公园的汇水面条件,山地公园景观要素布局,山地公园景观要素属性3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讨论了山地公园汇水面景观设计与雨水管控之间存在的关联,并据此提出针对提高山地公园汇水面景观设计雨水管控适宜性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4.
湿地公园以"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先进生态思想为指导,在现代景观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其中植物作为湿地景观设计的重要部分,也受到了相当的重视.本文对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选择、配置等方面进行了概述,旨在为今后湿地公园的植物设计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湿地公园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分,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城市湿地公园的营建过程中,植物景观的营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探讨对于己营建的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后期建设及养护管理和将要规划建设的城市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建设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本文探讨了温地公园植物材料的选择.并从人性化设计、生态设计及美学设计三个角度探讨了湿地公园植物造景设计.  相似文献   

6.
高校校园景观作为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类型的园林景观有着不同之处,不但具有生态和游憩的功能,往往蕴含着教育功能和人文关怀,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大学生的身心、情操、思想道德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如何将人文关怀与生态景观设计相结合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以山东省聊城大学新青年公园的景观设计为例,根据场地及周边的环境状况,将高校校园景观与公园服务功能、文化特色、场地内涵、景观生态等方面结合提出设计策略和具体的设计方法,以期为其他高校校园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用AHP建立居住区景观设计适宜性评价模型,促进景观设计质量的提高。要素层由模拟景观、水景、设施、照明、建筑、场所、植物等7个指标构成,指标层由协调、逼真、水质、水量、形态、设施数量、类型、舒适、安全、景观、节能、功能、造型、建筑数量、面积、空间、人性、艺术、生态、乡土等20个指标组成。结果表明:设施、场所和植物对居住区景观设计有较大的影响,各要素层下的指标对要素层的贡献也各有不同。景观设计师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设计出高质量的作品。  相似文献   

8.
基于城市景观视觉的山地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城市公园的植物景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公园的植物景观规划应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次.从重庆市山地公园入手,以城市意象的构成要素和山地城市突出的地势特色为出发点,结合视觉景观的相关理论和现场调研数据,从城市景观要素和城市景观立面两个层次解析基于城市景观视觉的山地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要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基于城市景观视觉的山地公园植物景观规划优化策略和从中观尺度完善山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规划理论.  相似文献   

9.
凹地形与植物均作为营造空间的实体要素,其重要性不可忽视.通过对重庆主城区山地城市公园的实地调查,总结归纳出凹地形的3种主要类型——两面上坡地形、三面上坡地形和四面上坡地形,并对三类地形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基于凹地形的植物景观空间营造策略和植物配置策略.以期为山地公园凹地形空间植物景观设计提供可借鉴的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人性化设计是当前景观设计关注的热点,在阐述人性化设计概念及公园景观人性化设计的基本要求基础上,结合实地考察,从景观构成要素出发,分析泉州市部分城市公园景观人性化设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