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飞 《广东科技》2012,21(8):42-44
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关键要素,加紧培养本省急需、紧缺人才,建设创新型人才梯队,才能持续地推进自主创新工作。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作为我省高校的代表之一,华南理工大学在创新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积极实践探索,积累了诸多经验,同时也是参与《条例》立法调研的单位之一。为此,本刊特邀华南理工大学教务处李正处长结合学校情况对《条例》相关内容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2.
浙江大学国际设计研究院创新设计实验室旨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综合"产、学、研、用"的一体化教育模式,探索实验室管理方案和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不断完善高校设计教育事业。实验室从教学、实践、科研等多方面注重专业人才和特色人才的培养,以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开端,以创新实践为着力点,强化教学实践中创新的学习模式和导师制度,实验室不断吸取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为学生创造出环境良好的学习基地。通过一系列的创新举措,促进高校教育事业和社会人才需求的衔接。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为设计产业不断地输送大批有用人才,并为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实施创新教育,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前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必须努力构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模式,营造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氛围,并在创新实践中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4.
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迫切需要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蕴藏着“创新因子”的设计艺术教育也需要不断创新,该文从工作实践出发来研究如何创新设计艺术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们当代高校教育改革中的重点内容,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主要从第二课堂教育对学生的兴趣培养、拓宽知识面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来阐述第二课堂教育对培养创新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当前的国际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更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渠道,而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成为了关键.虽然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因此,要转变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把人文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与专业知识相结合,逐渐形成以学生为探究主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优秀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创新需要创新型人才,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途径是实施创新教育。地理作为中学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兼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开展创新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地理学科素质教育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是要有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因此,在高等院校开展创新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高校创新教育中主要存在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教育管理方式等方面存在着严重弊病等同题,提出转变教育观点,培养创新意识,构建创新教育的教学体系等高校实施创新教育的几点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9.
高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教学模式和方法陈旧、专业特色不明显、人才培养模式思路狭窄、教学安排不合理等问题。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进课堂教学、强化实践教学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目前大学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上的不足,本文以机械设计创新基地为对象,研究其改革与实践措施:通过重新配置教学实验比例、举办和参加各种科技竞赛、建立部分开放实验室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等来建立一个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平台,达到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和实践能力的目的。基地的改革与实践,是培养高素质和具有竞争性人才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分析我国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的现状,说明高等工程教育对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起着主要作用,探讨系统培养工科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分析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优势以及与传统教育的主要区别,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几种模式进行了比较,通过在本科生中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初步实践,探讨产学研合作教育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并阐述高校实施创新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产学研合作创新教育提升高校工科教学质量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我国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的现状,说明高等工程教育对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起着主要作用,探讨系统培养工科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分析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优势以及与传统教育的主要区别,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几种模式进行了比较,通过在本科生中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初步实践,探讨产学研合作教育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并阐述高校实施创新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育应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实现实践课程的科学化,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中创新,推进创新性的实践课程建设,实施创新性教育。寓学于行的高校创新实践课程,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并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创新能力和水平,提高高校教学的质量,为国家更多地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培养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工科院校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更具必要性和迫切性。高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人才个性培养、完善创新品质、培养实践能力等方面全方位建立高校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创新型人才。以大连工业大学光源与照明专业为例,针对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多方面的探讨,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其他工科院校的创新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势下,高校必须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而工程训练中心是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实践创新人才的主要手段。结合西北民族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的实践教学具体情况,从完善工程实践教学平台、合理的师资结构、设备资源开放、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启迪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方法、教学内容、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树立新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创新培养模式,建立和营造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等方面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族要振兴,国家要强盛离不开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教育,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现代教育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本文将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7.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高等教育肩负着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及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构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剖析了普通高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瓶颈,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育人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8.
李业明 《广东科技》2011,(24):52-53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时代的迫切需要。从未来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我国必须高度重视刨新人才的培养,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面向未来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领性文件的重大目标之一。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我国教育的薄弱环节——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水平低下、忽视创造性与想象力的培养等,已经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健康成长的瓶颈。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人才必需先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对适应我省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科学发展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作为德育课,完全可以成为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有效渠道。当代中国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是培育创新型人才,以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从不同层面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形成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20.
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首要任务。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作为开展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依托,是高校和企业密切合作开展工程人才培养的综合平台。在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过程中,首先明确中心建设的意义,强调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不仅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能动类卓越工程师的需要,同时也是企业战略人才储备的需要。教育中心的建设主要从新型校企合作的模式、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虚拟实践教育基地以及实践硬件四个方面展开,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是培养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