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利用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分布图和地形图等,在GIS软件支持下提取植被景观斑块信息,从植被景观组分斑块特征的角度对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景观格局及破碎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戴云山自然保护区中,温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暖性针叶林景观是该区的3个主要景观类型;景观组分的面积、周长、斑块数的分布不均衡;各景观组分面积与周长的分布相似,而斑块数的分布却没有明显的规律性.植被景观斑块总体特征分析表明,农地景观的破碎化程度高,而温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与暖性针叶林景观的破碎化程度低.  相似文献   

2.
陈超  谢玉凤 《河南科技》2023,(23):102-105
【目的】为阿坝州植被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基于2000年、2007年和2015年的MODIS-NPP,将GIS与RS技术相结合,采用动态变化模型对阿坝州16年内植被NPP变化进行分析,借助地理探测器分析其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结果】阿坝州植被NPP空间分布呈现由南向北、自东向西递减的变化趋势;状态与趋势变化分析表明16年内,全州植被NPP变化处于准平衡状态,变化趋势基本合理;16年内,研究区植被保护与恢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结论】高程、NDVI和植被类型为影响区域植被NPP形成明显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而各驱动因子的交互作用则比单因子的影响力更强,驱动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
灌丛是庐山植被分布最广泛为类型。通过对灌丛的区系成分、种类组成、生活型、叶的特征以及群落的结构类型和分布的分析,说明它具有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植被的特征;群落和主要种类具有垂直分布的特点;灌丛和阔叶林、针叶林有着密切的联系,只要采取适当措施,可促使它们向上发展,恢复成林。  相似文献   

4.
在生态学研究中,植被、物种与环境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一直以来,在气候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的关系的研究中,主要研究重点是对大尺度植被分布的模拟研究,而且建立了大量的气候—植被分布关系模型.随着近年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不断发展,预测物种分布的统计模型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很多创新的技术模型(如:广义线性模型(GLM)、广义加法模型(GAM)和分类回归树(CART)等)被应用到了生物地理分布、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等方面.文章基于分类回归树(CART),关于气候变化对植物及植被分布的影响趋势进行了总结分析,其中主要是对我国几种常见树种的地理分布进行模拟分析.  相似文献   

5.
受人类活动影响 ,扎龙湿地被不断围垦、水源截流和污染 ,面积日益缩小 .如何保护湿地植被、恢复湿地环境现已受到重视 ,对不同生境中植被的生态、生长发育、生态适应性缺水情况下植被的演替趋势及环境中土壤水盐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 ,决定该地植被分布的重要因素是环境中的水盐条件 .  相似文献   

6.
大庆市东部草场植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调查区位于大庆市东部,属中温带半湿润区,土壤为黑钙土和盐渍化土壤,地貌为低平原及零星岗地,小丘。植被划分为草原,草甸,沼泽等3个植被类型,5个亚型,12个群系,31个群丛。地势微波起伏导致不同地段形成不同水,热,盐分系列,形成不同植被复合体和微域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7.
绿色空间格局和热环境是与城市居民活动息息相关的重要元素,绿色空间格局通过植被覆盖的程度和形态影响城市宜居环境,而热环境则以地表温度的形式表现出来。本文利用Landsat 8 OLI_TIRS卫星遥感影像资料,通过反演法得到长沙市核心城区植被覆盖情况和地表温度数据,初步分析了长沙市植被覆盖度和地表温度的空间分布特征:长沙河东地区主要为密集的建筑用地,植被覆盖度显著低于多山多水的河西地区;地表温度河西显著低于河东,临水区域温度是低温中心区,而地表温度最高值却位于研究区域最东——芙蓉区东部。同时植被覆盖度与地表温度之间的显著性系数为0.00、相关性R值0.167,呈极显著负相关,可见城市的宜居温度与植被覆盖度之间关系密切,为建设更加优化的城市环境提供了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利用2000~2012年MODIS数据集中空间分辨率为1000m,时间分辨率为1个月的NDVI数据集对黑龙江省生长季里整体植被及不同植被类型的植被覆盖度的空间分布差异、年际动态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同时,结合降水及气温等气象数据分析了各气候因子与不同类型植被多年来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1)黑龙江省生长季整体植被覆盖度较高,空间差异较大,引起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植被类型不同,林地植被NDVI较高,耕地次之,草地最低.(2)黑龙江省13年间NDVI变化趋势为:全省总体平均NDVI无明显变化,但不同植被类型NDVI变化趋势差异较大,其中耕地、草地植被NDVI 2000~2012年呈显著上升趋势;林地总体无明显变化,林地内部及周边地区林地转耕地草地的区域NDVI下降明显.(3)从像元尺度看,降水和温度对植被NDVI在不同地区影响差异较大,研究区大部分植被NDVI与气温和降水均具有较显著的相关性,其中降水相关性强于气温.  相似文献   

9.
黄土高原自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以来,区域植被覆盖发生了很大变化.为有效监测其变化程度,基于像元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该地区2001~2014年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数据对1982~2006年GIMMS NDVI数据进行扩展.扩展数据通过了一致性检验,获得1982~2014年长时间序列植被NDVI数据集,分析该地区近33年植被NDVI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显示:33年间黄土高原植被NDVI年际整体呈现显著的增加趋势,区域植被覆盖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其中南部和西部大部分地区植被覆盖轻微退化,中部地区植被覆盖基本不变,内蒙古边界、甘肃兰州以及陕西榆林等地区的植被覆盖均呈改善趋势.研究区各坡度等级植被覆盖良好,各坡度植被覆盖变化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28°、20°~28°、14°~20°、9°~14°、4°~9°.其中黄土高原中部的坡地植被改善效果最为明显,甘肃与青海的交界处以及陕西南部、山西部分地区坡地植被覆盖呈轻微改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国家中心城市郑州为研究区,选取其2000—2019年植被生长季节的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并分析NDVI的长时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20年来,郑州市一半以上的区域植被变化不显著,植被极显著增加和显著增加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巩义市、登封市、新密市以及郑州老城区,而显著减少和极显著减少区域主要分布在老城区周边,并延伸至新郑南部及中牟的东部,这与郑州城市发展进程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1.
绥化地区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境内有低山丘陵、台地及平原三种地貌类型。属中温带湿润及半湿润地区。土壤类型有暗棕壤、黑土、黑钙土、盐渍土及风沙土。境内生态条件经向分异规律明显。植被区划原则首先是综合性原则,但也要遵循等级性原则及主导性原则。据此将绥化地区植被划分四个植被地区:I温带湿润针阔混交林植被地区;Ⅱ温带偏湿半湿润森林灌丛草甸植被地区;Ⅲ温带半湿润草甸草原植被地区;Ⅳ温带偏干半湿润草甸草原植被地区。在四个植被地区内划分七个植被地带,每个植被地带详细论述了范围、面积、生态条件、植物种属组成、区系特征、植被类型、改良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农田杂草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调查资料,自然条件和各地耕作栽培特点,把我省农田杂草划分成六个草害区。河西灌溉农业草害区主要杂草有藜、野燕麦、田旋花等;陇中黄土丘陵旱作农业草害区主要杂草有猪殃殃、苣荬菜、日本田箭等;洮岷高寒阴湿草害区主要杂草有细穗密花香薷、刺儿菜、萹蓄等;陇南山地农业草害区主要杂草有播娘蒿、繁缕、麦瓶草等;陇东黄土高原旱作草害区主要杂草有雀麦、离子草、狗尾草等。明确了各地主要杂草种类与危害,为制定化学防除策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九嶷山自然保护区土壤类型及成土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湖南省九嶷山自然保护区的实地考察,在畚箕窝、三分石、婆婆石等地采集了7个典型自然土壤剖面样品和耕地土壤样品.在分析土壤主要理化性质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地貌、气象气候和植被类型的相关资料和考察结果,对自然保护区主要土壤类型的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对土壤的主要形成过程进行了分析.此研究可加深对九嶷山自然保护区土壤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本文叙述了天水地区兽类动物的区系组成、栖息环境、分布特征和兽类资源情况。分别从山地森林灌丛、山地草原、川台沟谷农田和院落家栖四个生态型分析了兽类动物的生态环境,并说明了各个生境中兽类动物的种类和分布特征。同时指出了天水地区拥有的兽类资源和稀有珍贵动物状况。  相似文献   

15.
长白山北坡访花昆虫研究(Ⅱ)——访花昆虫种类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004~2005年盛花期对长白山北坡4种不同群落(针阔混交林群落、针叶林群落、岳桦林群落、高山苔原群落)的访花昆虫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经初步鉴定,在50种蜜粉源植物上共捕捉251种访花昆虫,其中菊科(Compositae)、蔷薇科(Rosaceae)为优势蜜源植物,食蚜蝇科(Syrphidae)、蜜蜂科(Apidae)为优势访花昆虫.  相似文献   

16.
海南岛东部海岸钛锆砂矿废弃地采用木麻黄进行植被恢复,通过对有残余西瓜藤蔓和稀土肥料处理的木麻黄林地(处理林地)与没有任何处理的木麻黄林地(对照林地)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处理林地林木的树高、基径、胸径均显著大于对照林地;2)处理林地植物-土壤系统中各分室的养分元素N、P、K含量均大于对照林地对应值;3)两个林地中养分元素的分布格局均为:叶>粗枝>根>土;4)两个林地植物-土壤系统各分室的养分元素有着相似的季节变化.处理林地的植被恢复优于对照林地.  相似文献   

17.
甘肃河西荒漠蜥蜴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气候,植被类型的复杂性和地形海拔高度是决定甘肃河西荒漠蜥蜴多样性的主导因子。海拔低,气温高,降水少,植物生长期长和植被类型复杂的地区蜥蜴种类多。  相似文献   

18.
大兴安岭地区人口、资源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人口压力增大,森林可采资源锐减,生态环境脆弱.本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进行生态移民;优化产品结构,加快林业产业化进程;建立森林生态系统补偿机制;全面实施科教兴林战略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