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引导广大育种者重视优质专用新品种的选育,培育出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和农产品加工要求的优质专用农作物新品种,推动全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日前,科技部、农业部联合组织开展了主要农作物优质专用新品种后补助评审工作,对表现优异的新品种,国家将拿出专项资金予以支持。我省豫麦49、豫棉19、中棉所36和豫豆21获得国家优质专用新品种后补助,占全国32个获后补助新品种的1/8,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我省4个农作物品种获“国家优质专用新品种后补助”@王炜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河南省在农业生产上推广应用了571个农作物新品种,主要农作物品种经历了4-7次大规模的更换,每次更换都使产量增长10%以上。尤其是“八五”以来,我们加大了新品种选育工作力度,先后选育出了一大批优良品种,如小麦方面的豫麦13、豫麦18、豫麦21、豫麦41、豫麦49、豫麦54等。到目前为止,已选育出250多个农作物新品种,其中小麦品种已审定62个,这些品种在生产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大力选育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的同时,近年来还加强了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的选育,选育出了如豫麦34、豫麦35、豫麦47…  相似文献   

3.
“九五”以来,我省积极开展优质专用型育种和抗逆性育种,取得重大突破。如在小麦品种方面,先后育成了综合性状优异的高产品种豫麦34、豫麦47等适合加工饼干、蛋糕、面包、面条的优质专用型小麦品种。我省广泛开展生理生化、遗传规律和种质资源创新等农作物育种基础性研究工作,先后采用了诱变育种、太空育种、花药培养、离子束及同位素辐射、转基因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先进的育种手段,促进了育种水平的提高,缩短了品种选育周期,加快了品种选育步伐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工作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4.
中油杂9号     
《河南科技》2006,(8):7-7
中油杂9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采用高科技育种手段,经多年强力攻关选育而成的双低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2003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该品种不仅高产优质,而且抗病、抗倒、抗冻,综合性状优良。  相似文献   

5.
"国优一号"是由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国麦中心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站联合选育的,集优质、高产、多抗、广适于一体的强筋小麦新品系.  相似文献   

6.
“国优一号”是由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国麦中心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站联合选育的,集优质、高产、多抗、广适于一体的强筋小麦新品系。  相似文献   

7.
马香花 《河南科技》2003,(9X):10-10
我省小麦育种家培育出了一大批小麦新品种,栽培技术研究也不断更新,优良的品种必须有合理的栽培技术才能有高产优质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信息博览     
小麦新品种豫麦49 优质、高产、强抗倒小麦新品种“豫麦49”的选育及应用课题由温县祥云镇农技站、河南省种子管理站、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完成。豫麦49属半冬性中早熟品种,产量三要素协调,丰产稳产性好,抗倒伏性强。参加黄淮生产示范平均单产461.7公斤,品质达到优质面包小麦和优质方便面标准。经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该品种高抗条锈病、中抗叶锈病、白粉病和叶枯病。该品种是将优质、多穗与抗倒结合于一体的高产、超高产品种,经济效益突出。(沃 文)棉花新品种豫棉19号豫棉19号是河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而成的…  相似文献   

9.
GS豫668是针对黄河流域棉花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提高品种的纤维品质、抗病性、丰产性、早熟性等综合农艺性状为育种目标,选育而成的优质抗病高产棉花新品种.该品种2001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2002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并得到"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资助,同年被定为黄河流域麦套棉区试组抗病试验对照种,2003年获得国家主要农作物新品种补助.  相似文献   

10.
<正> 近年来,我省育种工作者运用辐射育种技术,培育出一批优质、高产、稳产的小麦、水稻优良品种,为我省农业丰收和辐射育种研究做出了贡献。辐射育种是一种利用各种射线诱发生物遗传变异,有效的、经济的、较新的育种方法,也是原子能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我省从六十年代开始进行农作物辐射育种,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和研究,相继培育出小麦、水稻、谷子等许多品种,其中近年来培育成功,并获得省级成果奖或通  相似文献   

11.
<正>豫西瓜9号(见图)是开封市农林科研所选育的中熟、大果、高产、抗病、品质优和耐贮运的杂交新品种。1999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  相似文献   

12.
我省花生育种攻关取得新突破由濮阳市农科所承担的省市“八五”、“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高产优质多抗花生新品种选育”,历经15年努力攻关,在筛选鉴定5000余份杂交后代材料的基础上,选育出了集大果、高产稳产、早熟、优质、多抗、广适、等重要经济和生物学优...  相似文献   

13.
<正>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谷子研究室采用有性杂交技术,运用性状互补遗传学原理,经过严格的选择鉴定,成功地培育出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的谷子新品种“豫谷三号”。这个品种幼苗绿色,全生育期84大,株高120厘米左右,抽穗前叶片上冲、便于通风透光,谷码  相似文献   

14.
《河南科技》2009,(10):7-7
“驻大麦7号”是由河南省驻马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二棱高产优质啤酒大麦新品种,于2009年5月通过河南省种子管理站大麦新品种田间鉴定。该品种成熟早、品质优、综合性状好,有望成为河南省和黄淮流域下一代主栽大麦品种。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生物技术在食 品工业中的应用包括:基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细胞工程等方面。正日益受到国内外食品界的广泛关注。未来食品工业的发展,离不开生物技术和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日益完善。目前,生物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我国的食品工业,加速了食品工业的现代化进程。 一、利用生物技术生产食品工业的原辅材料 利用基因工程可大大提高农作物品质,如生产出具有抗虫能力的西红柿、烟草等,已培育出自身带有咸味和奶味的且适于加工膨化的玉米新品种,培育出不饱合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油料作物及用于不同加工用途的专用小麦品种,培育出脂肪、蛋白含量较高的大豆新品种等。  相似文献   

16.
<正> 新棉82—10系原新乡地区农科所于1980年以中棉所十号为母本,黑山棉一号和棉乡一号杂交的一代为父本进行杂交,经海南两次加代繁殖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优质,综合性状好的短季棉花新品种。1988年春经新乡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决定大面积推广,並参加了河南省短季棉新品种生产试验,据统计累积种植面积十万余亩,净增收670多万元。该品种早熟,全生育期110天,霜前花88.2%,适宜早茬,麦垄点种或麦后直播的短季棉新品种。出苗好,生长稳健,结龄性强,花权少好管理。棉铃开裂好而且集中,孕大易收摘,衣分高为40%。纤维品质好,1984—1985年经北京市纤维检验所测试七个  相似文献   

17.
“施瑞1号”又称“施瑞1#”生物工程青虾,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通过种间杂交技术,辅之以回交和分子生物学辅助选育等手段,培育出的青虾新品种,并于2008年通过了国家水产养殖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冬至”是河南省通许县果树蔬菜研究所选育的韭菜新品种。在全国区域多点试验示范中。该品种表现出高产、优质、稳产、抗病、抗寒、抗逆性较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祁全成 《河南科技》2008,(11):20-20
河南豫优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科研类种业公司,以北京、河南、山东等地农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致力于玉米、棉花和瓜莱等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工作。公司拥有农业中高级职称人才多名,科研实力雄厚,培育的十多个玉米和棉花品种在推广后都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赞誉和欢迎。  相似文献   

20.
"冬至"是河南省通许县果树蔬菜研究所选育的韭菜新品种.在全国区域多点试验示范中,该品种表现出高产、优质、稳产、抗病、抗寒、抗逆性较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