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豫石榴5号     
安宝 《河南科技》2007,(11):7-7
育种单位 河南省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品种特性 豫石榴5号树形开张,枝条密集,成枝力较强;叶宽大;花红色,花瓣5~7个;果实圆形。果皮红色,光洁无锈,子房8-11室,平均单果重284克。大小均匀;果粒粉红色,籽大。平均百粒重33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4%,总酸含量1.48%,口味微酸,鲜食、加工兼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甘薯是河南省的主要秋粮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70万公顷左右。我们自1995年起开展“甘薯脱毒快繁及产业化开发应用研究”,至今已在豫西地区推广脱毒甘薯5万余公顷,增产幅度达 22.5—93.6%。现将适合豫西丘陵区的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一、品种选用 有徐薯18、北京553、豫薯4号、豫薯7号、豫薯8号、豫薯12号、鲁薯8号等。不同的品种其增产潜力、抗病性和用途不同,因此,在选用脱毒甘薯时,应掌握以下几点原则: 1、据用途不同,选用不同的品种,已脱毒的甘薯大致可分为烧烤鲜食型、切干磨粉型和饲用型三…  相似文献   

3.
王炜 《河南科技》2000,(8):13-14
豫棉 19号 豫棉 19号由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培育, 1999年4月通过河南省级审定。 形态特 征 植 ;株塔型, 株高 70-90cm,主茎粗壮,根系发达,抗倒伏。果枝节位6-7节,果枝下长上短,第一节间较长,果枝属Ⅱ型。叶片大小中等,色深,较厚,叶功能期长达90天以上。赘芽少,好管理。中下部成铃集中,霜前花率高达90%以上。铃卵圆,4-5室,壳薄、絮畅,铃重5g左右,衣分40-42%,绒长30-31mm,籽指9-109,饱满,发芽率高。 二、主要特征 1中早熟适播期长:生育期春播 (4月 20日)122天…  相似文献   

4.
石榴喜暖畏寒,常为庭院栽植,大田建园多不结实或产量极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冬季低温(-17℃以下时)将石榴一年生枝条冻死,次年春萌发的新校无结实能力。针对这个问题,河南国有西华林场于1994年成立了石榴研究所。他们先后从全国各 地引进 石榴品 种20余 个,建立 引种示 范园,通 过近几 年对比试验,优选出最适合该区栽培的优良品种──泰山大红。 泰山大红由山东泰安引进。4月上旬萌芽,5月中旬至6月下旬开花,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果实成熟。它树冠较大,树姿开张,枝条粗壮,茎刺极少。除具有果实大、平均单果重400…  相似文献   

5.
八十年代以来,平舆县先后引进和培育出的优质白芝麻新品种,主要有豫芝1号、豫芝2号、河南1号、驻芝2号、驻芝4号、豫芝4号、豫芝5号、宜阳白、中芝7号等。这些品种在不同年份都有较大面积的种植,并推广了一系列规范化的高产栽培技术。一、适时早播,力争一播全...  相似文献   

6.
豫黄瓜一号新品种1991年参加全国秋黄瓜新品种区域试验,总评80.75分,居五个参试品种之首位。“豫黄瓜一号”与全国优良黄瓜品种“津研四号”相比有四大特点:1、早熟性:“豫黄瓜一号”比““津研四号”早熟3—5天,雌花节位低一节,前期亩产2267.9公...  相似文献   

7.
龙爪属珍果树,学名枳枧。6月份开花,11月成熟,果实成串弯曲。经化验果实含糖量45%,并含人体所需的17种氨基酸。3至4年生亩产量可达600公斤。1、移栽栽植期在3月中旬,亩密度为40株,行株距为4米×4米。2、正枝修剪由于龙爪枝条开张角度较小,枝条...  相似文献   

8.
<正> 一、组合来源:豫梁4号是商丘地区农科所1984年用ATX623作母本,早忻七高粱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早熟,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高粱新品种。1990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审评会定名为予梁4号,原名商杂84-2。二、主要特征特性:豫梁4号属中早熟型品种,适合春夏播种植。经全国六省夏播区联合试验,平均生育天数91天。株高198厘米,茎粗18厘米,茎秆坚韧,高抗倒伏。中散穗型分枝多,籽粒大,千粒重34克,穗长32-36厘米,单穗重178克,穗粒129克,红壳、红黄粒,着壳少,易脱粒。三、产量表现:1985-1987年参加河南省杂交高梁夏播联合区试,三年十七个点次汇总平均单产382.75公斤,比对照原杂10号平均亩产321.60公  相似文献   

9.
高产优质粳稻—豫粳6号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新乡市水稻研究室该品种系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1995年通过省审定命名为豫粳6号。1995年12月获第二届中国农业科技博览会育种项目金奖。该品种属中晚熟粳稻。竖叶直穗高光效。株高中等,茎秆粗壮。分...  相似文献   

10.
大果黑桃系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南石镇果农在赛山山谷中发现的一个中晚熟实生品种。1995年引入薛城区兴农种子公司南石镇一村良种示范基地栽培,现有结果园约1800平方米。经过5年的栽培观察,该品种经济性状稳定,单果重(平均194.6克)明显大于浙江、安徽等地的“乌黑鸡肉桃”(平均138克),故定名为“大果黑桃”,是目前国内罕见的特大果黑桃品种,获1997年全国果品一等奖。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主要形状 树势健壮,树姿开张,主干及多年生枝为灰褐色,表面光滑,一年生枝阳面为紫红色,阴面为淡绿色,有光…  相似文献   

11.
《河南科技》2008,(6):6-6
审定编号豫审豆2007003选育单位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科学院品种来源周豆6号×周86①-1-2 特征特性周豆16号为有限结荚习性,全生育期113天。该品种幼苗根茎为紫色,茎秆绿色,具灰色茸毛。叶卵圆形,色浅绿;株高80~100厘米,株型紧凑,茎秆粗壮,较抗倒伏;节间长3~5厘米,  相似文献   

12.
<正> 豫谷2号(原名5498)是河南安阳农科所用1976年采用“安30×小柳根”×北京2122复合杂交,连续6年在安阳,海南交替选育,历经8个世代于1981年育成。198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谷2号。1982—1989年的七年中参加了地区、省、华北协作区三级四次区试和生产示范,99处试点平均亩产328.75公斤,比对照种豫谷1号平均增产11.52%,居首位。其中88-89两年省生产示范中,平均亩产340.5公斤,比豫谷1号亩增产58.5公斤,增幅20.9%。经在河南、山东、河北、辽宁等省种植均表现高产、稳产,适应范围广。还具抗谷锈病突出,兼抗白发病和谷瘟病等优良性状。90年累计种植面积135.4万亩,净增粮5416万公斤。  相似文献   

13.
新稻18号     
审定编号 豫审稻2007001 选育单位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 盐粳334-6×(津星1号×豫粳6号) 特征特性新稻18号属常规粳稻,全生育期161天。该品种株高107厘米,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剑叶上举,叶鞘绿色,分蘖力较强,每亩成穗数24.35万:穗长1514厘米,着粒较密,易脱粒;平均每穗总粒数133粒,结实率85.0%,千粒重25.0克:成熟落黄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农村天地     
花生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一、选地势高燥、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灌良好的沙壤土。这样的环境条件,有利于花生的生长发育,促进壮苗早发、果多、果大、果饱。种植要集中连片,便于机械作业和田间管理。 二、选用良种大果新品种有豫花7号、9号、6号;可引泰花2号、徐花4号、徐花5号。 三、重施基肥,适当追肥基肥亩用优质粪肥3-4方和40-50kg花生专用复合肥。初花期亩追硝酸磷肥 15-20kg。 四、垅作栽培。合理密植花生产量=亩株数×单株有效果数×果重。400kg产量水平=21000株/亩×单株有效果15个×单…  相似文献   

15.
<正> 豫油三号系荥阳县农科所农艺师苗陶成等同志在1980年以南阳41×奥罗进行有性杂交育成,该品种在全省三年区试和二年生产试验中表现早熟、高产、稳产,优质、抗性强。最近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合格并命名。准予在我省中、南部地区繁育推广。豫油三号产量水平在175——200公斤/亩。比对照南阳41增产1.64—9.3%;脂肪酸中对人体有益的油酸和亚油酸含量为78.83%,较对照南阳  相似文献   

16.
<正> 花生是通许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在15万亩左右,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种植面积不断扩大。1988年以来种植面积均在17万亩以上,其中麦套花生已达13万亩左右,约占全县花生总面积的80%。为了大幅度提高小麦和套种花生的产量、总结一套高产配套技术模式,特提出如下技术要点: 一、选用高产、优质早熟新品种品种是决定产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麦垄套种花生,花生生育期短,应选用高产、早熟的直立型品种。目前我国推广的优良品种有豫花一号,海花一号、8034-5、83-13、鲁花九号、冀油4号、徐州68-4等。二、增加密度、适时早播针对麦垄套种花生生育期短,营养体较小,生殖  相似文献   

17.
戚永祥是信阳市平桥区胡店乡农民,靠着从报纸、电视等媒体上了解到的信息和自己多年积累的果树栽培技术,从郑州林科所引进大红甜。大青皮甜、天红蛋等石榴优良品种,三年累积栽种石榴100多亩。为了使良种与良法配套,戚永祥聘请了技术人员长期提供技术服务。天道酬勤戚永祥今年试种的石榴体大、形正、色艳、味美,倍受客户青睐,30多亩石榴能收1万多市斤。石榴开园前,已被外地客户以每市斤3.5元的价格买走,戚家获利4万多元。真是“好女不愁嫁,好货不愁卖”。石榴树上卖石榴@明道林$信阳平桥区科委  相似文献   

18.
<正> 豫棉三号(原商丘64)系商丘地区农科所和郑州市农科所协作,共同育成的适合春播和麦棉套种的棉花新品种。该品种育成后,经过河南省棉花品种区试,和河南省棉花生产示范及大面积示范,均表现早熟、优质,是当前理想的棉花新品种。1988年4月由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棉三号,现省内外推广面积100余万亩,深受各地棉农的欢迎。一、选育经过豫棉三号是用商邱17作母本,珂310为父本进行杂交,后经三次海南加代和两次单株选择育成。1982年冬到海南加代的编号为823-2,表现开花吐絮较其它品系早且集中,结铃性强吐絮畅,纤维洁白  相似文献   

19.
豫麦36号(豫农001)豫麦36号系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小麦育种研究室在范濂和吕德彬教授指导下,用(百农3217×豫麦1号)×陕农7859杂交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品种。原名豫农001,1995年9月第四届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二次会议审定通过,并命名为...  相似文献   

20.
一、地块要求 要求选择地势较高、地力中上、灌排方便、西瓜和棉花的轮作周期在6年以上的地块. 二、品种选择和种子处理 小麦选择中早熟、中矮秆、综合抗性好、丰产、稳产品种,如豫农949、矮抗58、太空六号等.西瓜选择中熟、抗病、高产品种,如许抗七号、中华拳王、庆农5号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