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汉语修辞学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在模糊修辞、变异修辞、接受修辞、社会心理修辞、修辞理据、阐释修辞、得体修辞、修辞心理、话语修辞、语用修辞等十个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果。文章对修辞学这十个研究新领域分别作了简要的阐述,对汉语修辞学在21世纪的发展前景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2.
汉语修辞学在修辞的定义、修辞现象的划分、确定修辞话语的标准等几个问题上已经有着许多合理的认识。但由于或主观或客观的原因,各种汉语修辞学著作在这些问题的表述上总是给人一种混乱的感觉。理清其中原委,有利于我们正确学习和研究汉语修辞学。  相似文献   

3.
湖北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字学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2005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硕士点。该学科由修辞学、方言学、汉语史三个专业方向组成。修辞学研究方向有一支学历高、职称高、师承好、年富力强、研究方向集中的学术队伍;从事修辞学研究时间长、基础厚实,在汉语修辞学界有良好的口碑并颇具影响力;学科成员,勇于攻坚、锐意创新,在多个修辞学分支领域已占有一席之地。带头人冯广艺教授是国内修辞学界中青年学者的杰出代表,自八十年代以来,已取得多方面的研究成果,被聘为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并担任了中国修辞学会副会长、中…  相似文献   

4.
顶真修辞文本模式在古今汉语中都是常见的,是一种值得注意和研究的修辞现象。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尝试性地对汉语顶真修辞文本的类别系统作了描述,同时也首次从心理学上对顶真修辞文本建构的心理机制及其表达接受效果作了学理上的阐释。  相似文献   

5.
反思了以《修辞学发凡》为范式的现行汉语修辞学思想,认为现有的对修辞的原则、修辞的本质、修辞的目的及学科的任务等的认识存在着不足,不适合于用来解释动态言语交际活动中的话语行事行为,提出汉语修辞学必须重新思考自己的理论界说,全面加强自身的科学化建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反思了以《修辞学发凡》为范式的现行汉语修辞学思想,认为现有的对修辞的原则、修辞的 本质、修辞的目的及学科的任务等的认识存在着不足,不适合于用来解释动态言语交际活动 中的话语行事行为,提出汉语修辞学必须重新思考自己的理论界说,全面加强自身的科学化 建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童山东的《修辞学的理论与方法》明确提出了“修辞研究的现代化”问题,而且对“现代化的内涵及修辞研究现代化的途径作了具体阐述。童著运用新的方法研究修辞学,也表现出修辞学研究的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8.
《王希杰修辞学论集》汇集了作者学术活动 40年来在修辞学上的重要论述。从修辞的定义、对象等问题到具体的修辞格研究 ,从词汇、句法与修辞到汉语、汉文化与修辞的关系 ,从对科学方法及方法论原则的见解与运用到对世纪末中国修辞学的理论思考 ,作者都有较为详尽且对人极富启迪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顶真修辞文本模式在古令汉语中都是常见的,是一种值得注意和研究的修辞现象。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尝试性地对汉语顶真修辞文本的类别系统作了描述,同时也首次从心理学上对顶真修辞文本建构的心理机制及其表达接受效果作了学理上的阐释。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汉语修辞学的相关理论,从朗诵艺术视角对有声语言的语音修辞做了剖析,提出构建语音修辞活动场和创造声音形象的有声语言的语音修辞策略,试图在传统汉语语音修辞研究基础上,开拓有声语言语音修辞的审美与语用价值空间。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作者对中国文化修辞学研究的系列论文之一。文中对诞生于本世纪初的中国现代修辞学作了历史的回顾,指出其得失。考察了提出修辞得体性原则的历史背景与人文内涵,并指出修辞的得体性原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古典修辞学的回归,是跨世纪的转向。在跨世纪转向之际,中国修辞学者应考虑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修辞学乃至语言学派或流派。  相似文献   

12.
<现代修辞学>区分了语言修辞和言语修辞,提出语境学是现代修辞学的基础,并把信息论、控制论和修辞研究结合起来,阐述了社会心理修辞学、语用修辞学两门新兴学科的概况等.<现代修辞学>从多角度开拓了现代修辞学研究的新视野,建立了颇具特色的现代修辞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综览全国统用、各省统用的高等院校现代汉语教材,我们会明显地发现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除了张志公先生主编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材《现代汉语》(下册)外,其他所有的现代汉语教材一概将段落排除在修辞研究的范围之外。虽然部分学者曾建议把段落作为修辞学研究的内容,个别修辞学著作也粗略涉及了段落问题,但是,到目前为止,段落尚未引起修辞学界的广泛注意和足够重视。 我们知道,段落是书面语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一个重要的语义表达单位,它本身埋藏着许多有待开掘的修辞理论资源。如果我们把修辞的研究范围仅仅局限于词、句之内,就必然会忽略甚至掩盖丰富多彩的修辞现象。所以,我们要想开拓修辞学的研究视野,进一步丰富修辞学理论,就必须十分重视并积极开展段落修辞研究。  相似文献   

14.
修辞学论域重要研究对象--汉语对偶修辞一直被人们关注,之前人们主要研究的是其修辞功能和审美效应.从认知研究新视角出发,以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认知语言学观点"基于心理模型的常规关系推理"为理论框架,探讨了支配对偶运用的深层认知机理.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汉语修辞学研究的重点在共同语,尤其是共同语中的辞格。方言修辞的研究,包括方言语音的修辞研究几乎为零?本文以不少方言中普遍存在的入声为例,提出纠正这一研究偏向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修辞学史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修辞学史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全文共三部分:一、修辞和修辞学,修辞史和修辞学史;二、修辞学的学科性质和修辞学史的研究;三、中国修辞学史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7.
消极修辞是否修辞学的研究对象,这是修辞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从消极修辞与语法、逻辑的联系与区别以及消极修辞在修辞学研究中的地位两个方面,论证了消极修辞的客观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语法修辞讲话》和《汉语修辞学》是修辞学史上继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后出现的两部里程碑式的著作,虽均为修辞类著作,但两书的理论体系和论述方法却大相径庭,修辞理念大不相同,体现出两种不同的修辞观点。  相似文献   

19.
《鬼谷子》是先秦时期的鬼谷子或苏秦所作。它涵盖了本世纪未修辞学研究的诸多方面,因而是一部蕴涵丰富修辞理论的著作,也是我国古代三大修辞学著作之一。《鬼谷子》与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比较,有惊人的巧合之处两书产生于同时代,同为说服术,同样有大量的心理分析,同属口语修辞范畴。  相似文献   

20.
广义修辞学把狭义修辞学注重研究的修辞技巧延伸到了文本层面和认知层面,而狭义修辞学在理论上为广义修辞学提供了思想资源,并在实践上印证了广泛修辞学存在的合理性。事实上,当狭义修辞学拒绝修辞研究认知问题时,已经不自觉地陷入了广义修辞学强调的“语言建构我们的现实”的陷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