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对社会环境有着强烈的依附性,任何语言都要依附于特定的社会环境,拥有固定的使用人群,使用者内部有一定的认同感和共同的文化基础,语言社区要保持相对稳定,没有大的社会动荡出现。此外,同一区域内不同的语言使用者群体之间要以尊重、理解的态度去对待对方的语言。以上是一种语言,尤其是弱势语言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其中任何一项缺失,都必然会导致语言出现生存危机,并最终消亡。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为反映文化需要而服务的;同时,越是深刻细致地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就越能正确领会和准确使用这一语言.因此,在外语教学中要保持“原汁原味”地传授语言信息,离不开所学语言国家的民族特点、地理环境、风土人情、价值观念、言谈规约等文化知识的植入.  相似文献   

3.
张秋燕 《科技资讯》2010,(25):179-179,18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更是文化的一部分。在日常的日语教学中,既要重点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五会的能力,更应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探讨语言深处所隐藏的涵义,这样才不会产生歧义。更进一步说,从文化与语言之关系的层面来看,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任何分割这两者的关系,都会导致语言和文化在意义上的不完整。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种语言背后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在日语教学中导入文化背景知识,是对日语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的要求,也是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打好基础的重要有机部分。  相似文献   

4.
项目介绍     
正濒危语言,指正在走向灭绝的语言,如果没有充分的记录,一种语言灭绝之后将永远无法恢复。每种语言的消亡必将导致其独特的文化、历史与生态知识的消失,这将是无可挽回的重大损失。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中,濒危语言现象引发了现代化进程中传统语言文化的传承、人类文明遗产的留存、人文生态环境的保护等共同的问题,已成为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重大的时代性课题。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见证人类思维进化史的活化石。英语作为世界上应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研究英语语言形式的改变是任何研究英语语言史的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英语语言形式的改变,不仅与语言自身的形式演变有关,同时也与政权的交替、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语言使用者思维方式的变化等方面息息相关。由此可见,为...  相似文献   

6.
李锋 《科技信息》2007,(19):128-128,132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每一种语言都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学习语言并不仅仅是意味着学习语言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学习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本文主要对外语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的必要性、侧重点以及讲授方式作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西方现代分析哲学中有关宗教语言哲学方面的论述加以概述,主要围绕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论和福柯哲学思想中的对思想话语的阐释展开,认为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经历了不同阶段,拥有不同的方式和角度。宗教无疑既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态度和取向。从语言哲学的角度看,宗教作为人类构建世界的一种活动,它通过语词、文本以及符号性的象征体系;通过心理活动和体验;通过行为方式和行为模式;通过社会组织与人际沟通网络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场域或生活氛围,它是人类社会的现象、经验和知识系统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生存和认知的基本方式之一.由于人类活动和认知系统的相似性,英汉两种语言里隐喻的用法有很多的相同之处.但隐喻又是与民族文化密切相连的,每一种语言的隐喻都有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所以,英汉两种语言的隐喻都反映了各自的民族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一种文化,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就必须了解一种文化;而了解一种文化,则又可以帮助和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因此,在中学英语语言能力教学的同时,教师应适当地导入文化,把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结合起来,应树立文化意识,应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文化环境中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作为记录文明历史和人类思想的工具,每一种语言都有独特的文化特色,汉语和英语产生于不同的文化环境,所以承载的文化也不相同,因此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有不少差异.本文从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即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别进行探讨.这对中英两大语言的沟通以及两大民族的文化融合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语言具有社会交际功能,是一种交际工具。因此,我们学习一种语言,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知道讲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观察世界,要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社交准则、思想意识、语言行为,要懂得他们的“心灵之语言”,即了解他们的社会文化。实际上,学习语言与了解该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开的。有鉴于此,我们在外语学习中应该在掌握扎实的语言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文化及其差异,并将这些差异体现在英语的表达中,从而提高个人的英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在其交际的过程中,都必然会显现出其独特的文化特征。有关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文化人类学家萨丕尔(sapir)曾说过:“语言是社会现实的向导。”“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念。这些做法和信念决定了我们生活的性质。……文化可以解释为社会所做和所想的,而语言则是思想的具体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是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它表现着不同民族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任何语言都无法脱离文化而存在,两者关系密不可分。外语学习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学习,只有充分理解所学语言所体现的社会文化背景,并能将这一社会文化背景导入到语言的学习中来,才能真正地将一门语言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14.
现代隐喻学研究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隐喻的生成和理解依赖于一定的语境。与静态的语言语境不同,非语言语境具有交际时的灵活性和不确定性,以及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因此理解隐喻就必须根据特定的交际情景以及民族文化背景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15.
在人的智能结构的深层,语言和思想是融为一体的。由语言构成的意义世界,也就是文化、知识的世界,亦即人类认识的现实世界。客观世界是这一世界的基础,但现实的人没有可能直接面对客观世界,而只能府符号来对它进行适应和改造,从而建立一个以人的“观点”来看待的世界样式。研究我们的语言结构,也就是在研究经验结构,研究组成世界的不同方式、生活的不同方式、存在的不同方式。因而语言研究,尤其是文化语言学,在当代人类文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饶丽娜 《科技信息》2008,(21):254-254
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另一方面,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我们在学习一种语言的同时,必须要考虑产生该语言的文化背景,否则,便会产生歧义、误解。因而,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要树立文化意识并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播.运用恰当的文化导入教学法将文化知识与语言知识的传授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任何语言都是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一定的语言以一定的文化为发灵魂,一定的文化也以一定的语言结构为依托。鉴于东西方文化之差异,英语教学离不开文化知识的渗透,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准确地理解语言、学习语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谢少万 《皖西学院学报》2003,19(4):102-103,106
语言交际是人类生存、生活的主要手段,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以及世界各民族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得以传承并发展的主要方式。“语言与文化”、“跨文化交际”、“语言交际与文化”三者既有内在联系又有本质上的不同。语言交际与文化同质同构,二者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构成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上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任何一种民族语言都像一面镜子,反映出该民族的民族特征、历史文化及其内涵。其中作为语言精华的成语,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但不同的语言承载着不同背景的文化信息,在文化内涵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文中以部分成语为实例,简要地从文化方面阐述了汉英俄三种不同语言的所蕴藏的文化内涵的异同。  相似文献   

20.
语言、文化与外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语言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感受的反应,是一个文化的结晶体。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一门外语的习得离不开对该语言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的了解和获得。作为学习外语的主要场所,外语教学也离不开与该语言相关的文化知识的传播和教育。对于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研究已成为当前外语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本文对语言、文化与外语教学改革的关系作了一些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