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精致品味     
正味觉,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在英国伦敦大学,科研人员将两盘意大利烩饭摆到桌上,称其中一盘里加了秘密佐料,打算找人来尝尝看。对于品尝者而言,非常容易将两盘烩饭区别开来:其中一盘多了些奶油味,更加美味。有奶油味那盘烩饭更美味的秘密是掺入了"厚味"的原料。"厚味"是一种起源于日本的味道概念,通常用来形容滋味极好的食物。一些美食家认为它可以与四种已知的基础味道(咸、甜、苦、酸)并肩。可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  相似文献   

2.
在许多日本人的心目中,京都是最具有日本文化特征的城市。从恒武天皇迁都到1869年明治天皇去新都东京,京都历经风雨,是日本名副其实的“千年古都”。除去浓郁的历史氛围,京都还拥有一所世界级的高等学校——京都大学。建校100多年来,京都大学几乎囊括了日本乃至整个亚洲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在日本学生里,一直就有“进京都大学,拿个诺贝尔奖”的顺口溜。那么,京都大学的办学秘密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3.
蜀宁 《科学24小时》2011,(10):13-15
航母从工业时代走来,同人类一起迈入信息时代。在称霸海洋百年的历史中,最昂贵、最复杂、最庞大这三项桂冠始终归它所有,它同时也是最神秘的,一个个不为人知的秘密被这个浮动的海上城市所遮盖……  相似文献   

4.
在《技术与人类》1989年7月号上,我曾就“商业秘密法”的制定问题作了如下的概述: 第一,是企业很少有够得上为秘密的情报,所具有的多数情报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信息。第二,如果存有顾客信息的磁带被盗,也只能视作计算机软件或数据被盗,而并非企业秘密被盗。第三,即使是未公布的情报,但如果它可从已经公开的情报中推测出来的话,那么也就不能称它为企业秘密。第四,如果发生了“泄漏企业秘密事件”,按照“商业秘密法”起诉的话,由于在法庭上会公开各种情报而对起诉方不利,所以在以审判公开为基础的日本宪法下面,“商业秘密法”难于溶合。这样一来,便难于考虑制定“商业秘密法”了,但不制定的话又如何对待企业秘密呢? 如果没有“商业秘密法”,虽然“犯人”因“泄漏企业秘密事件”而受刑罚的几率减少,但是在当今保护企业秘密的风潮高涨的形势下,由于此类“事件”被以违反“合同”、违反“就业规定”等缘由被追究而失业或无法调动工作的事却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5.
每个癌细胞都隐藏着消灭它所需要的秘密。现在 ,这个秘密已被揭开 ,找到了针对它自身的癌症疫苗——  相似文献   

6.
将硅片的处理能力与塑料的柔韧性结合起来,就可获得可以卷曲的柔性芯片。它的秘密存在于奇特的边界层:有序向无序的过渡。  相似文献   

7.
间谍卫星到底有多神奇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太空众多间谍卫星24小时的严密监视下,今天的世界上已经没有什么秘密可以隐藏。间谍卫星是用于军事侦查的观测卫星,它具有侦察范围广、飞行速度快、遇到的挑衅性攻击较少等优点,各国都对它青睐有加,把它作为"超级间谍"来使用。据统计,冷战期间,美国和前苏联两国的战略情报有70%以上是通过间谍卫星获得的。  相似文献   

8.
最近,日本一家遗传学杂志披露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消息,日本生物学界将要正式发布新名词:“国木实验”。这是因为近年来世界各国有关生物基因工程,特别是人类遗传密码的破译取得突破性进展;生物科技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后,有些实验科学可能会突然失去意义的情况下,不得不决定提前发布。事情要从多年前说起。原来,早在四十几年前,日本有几位生物科学家与一家大制药公司秘密联手,在三宅岛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建造了一个小小的实验室,希望通过漫长的实验来证明,生物的记忆是可以遗传的。  相似文献   

9.
秘密     
几个世纪以来,这个秘密就零星地在古老的传说、文学经典和哲人的口中出现过.过去知道这个秘密的,竟然都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柏拉图、伽利略、贝多芬、爱迪生、卡耐基、爱因斯坦,以及许多非凡的发明家、卓越的科学家、伟大的思想家.  相似文献   

10.
太平洋也有魔鬼三角区 翻翻历史资料,远古的不论.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无数巨轮在日本以南空旷清冷的海面上神秘失踪,其中大多数在失踪前没有能发出求救信号.也没有任何线索可以解答它们失踪后的相关命运。如在地图上标出这片海域的范围。在西太平洋海域上,它恰恰是一个与百慕大极为相似的三角区域.这就是令人恐惧的日本龙三角。  相似文献   

11.
受精,这个古老的生物学问题,直到近代才对它进行了称之为真正的科学研究.它的许多秘密随着实验技术的完善,得到了阐明,《受精研究及其应用现状》对哺乳动物和人类受精研究的进展和人精子体外受精技术及实际应用作了比较概括的论述,可以一读。  相似文献   

12.
探索大自然的秘密是无止境的。人类在对整个宇宙的认识过程中,经过艰苦努力之后,登上一个又一个的顶峰。人们发现超导的各种现象,揭露它的本质,扫清应用它的障碍,这已经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在开始的70多年中,它的发展是非常缓慢的,今年它像开动了火箭发动器,非常迅速地被加速着;像雪崩,神速的改变了局面。一、简述在某种意义上说,超导就是在一定温度、磁场和电流下,电阻为零的现象。为了说明  相似文献   

13.
到日本旅游,和扇一般是人们必买的纪念品之一。而且日本和扇古今的讲究很多,现在它已经成为日本民族文化的重要亮点。 日本的主体民族称为“大和”,所以带有日本特色的东西,前面常常被冠以“和”字,比如和歌,是日本体裁的诗歌;和服,是日本风格的衣服;至于和风烧乌,那就是日本口味的烤鸡了。不过,很多带“和”的东西并不真的是日本土产,比如闻名世界的和服,实际上脱胎于中国唐代服饰,至今很少变化;和食则包含了印度人钟爱的咖喱饭。关于和扇的来源,历史有争论,日本人普遍相信的一种说法认为,它是比较“地道”的日本产物。  相似文献   

14.
历史总是有惊人的相似,读历史总是让人绝望. 被<首败:甲午年的中日决战>这本书所吸引,是它封面上的一连串问号:中国现代化历程为何两次被日本强行中断?日本人为何要用打败中国作为对脱亚入欧的检阅?被打败的甲午一代为何师从日本?我们今天还敢正视与日本的差距吗?我们还能打赢中日海战吗?我们如何面对新世纪的又一个甲午:2014?  相似文献   

15.
正它,来自于遥远的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它,宽阔硕大,纹饰奇特,自带神秘色彩;它,是目前发现的玉琮中最重、最大、做工最精美的,被称为"玉琮王"。这件良渚文化时期的标志性器物到底蕴藏了多少秘密,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6.
日本的城市几乎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干净的,在城市管理中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我想一座城市之所以吸引人,除了它的经济发展程度和环境水平外,城市的细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现在就谈谈日本的窨井盖设计,它就从一个很小的侧面反映了日本的城市经营理念.  相似文献   

17.
1994年10月,日本宣布了计划去月球实施其勘探研究项目。政府和私营的实验室于今年开始正式试验,目标是发射"月球一号"机器人并最终进行载人飞行。日本的登月航天计划缺乏硬件和专业技术,但日本依仗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与俄罗斯的一家大规模运载火箭承包商合资成立了联合企业,同时,又与俄罗斯太空科学家们商谈合作进行月球飞行及有关着陆勘探。日本人到月球去究竟干什么?这是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然而美国和为数不多的国家都知道,他  相似文献   

18.
位于日本九州南端的种子岛数年前还是个少为人知的弹丸小岛,而前不久日本国产第一枚H2大型运载火箭在这里发射成功却使它名声大震,被载入了日本航天工业的史册。 日本人造卫星的历史 日本于1969年10月成立了宇宙开发事业团以后,从科学实验卫星发射技术入手开始了空间科学的研究开发。第二年2月,发射了第一颗卫星“大隅”号,可是这颗仅重24公斤的卫星并没有进入预定轨道,而且只运行了20个小时信号就  相似文献   

19.
"手机里的16个惊人大秘密你知道几个?"这是最近在微信、QQ社交圈里流传着的关于手机的一些秘密,估计您也看到过。乍看起来,这些秘密还真的会很有用。按*3370#后拨号可以增50%电量,手机信号远程遥控汽车,手机序列号能终结偷手机的行为,电池耗尽后充电好……但是,据工信部2012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手机用户数量突破10亿。这些秘密为什么不早就尽人皆知?这样的说法有没有科学道理,这些秘密真的靠谱吗?专业人士是如何看待此类现象的?对  相似文献   

20.
沉没的文明     
四海 《科学之友》2006,(6):29-31
人类史上有很多失落的部分是现代历史还无法告诉我们的,而这些失落的线索,很可能就如同那些沉没在海底的遗迹一样,深藏人类文明兴衰的秘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