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重金属污染因其具有持久性、生物富集性和毒性而备受关注.相比于传统检测重金属的方法,电化学传感器具有成本低、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易携带等优点,更适于现场检测.文章从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原理出发,系统介绍了电化学传感器的种类、制备工作电极的材料以及用以修饰电极的各种材料,分析了用这些材料制备的电化学传感器在重金属检测中的优缺点,指出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对工作电极和修饰材料进行选择和优化,耐用性强、微型化、自动化、多功能化将是电化学传感器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膜电极中包含多种传输过程,且传输过程与电化学反应过程在相互交错的区域内进行,本文建立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阴极数学模型,运用MATLAB和C语言编写了模拟程序,探讨了电极结构和电极制备工艺对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用于光电化学电池(PEC)中的n型TiO_2-Ni半导体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和特性.实验采用了上流循环沉淀共沉积复合镀复和常压氮气氛还原新工艺.获得了制备n型TiO_2半导体复合电极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在沉淀共沉积复合镀机理研究中引入颗粒床电极模型.对TiO_2-Ni复合电极的电化学和光电化学特性进行了测试,发现了半导体复合电极的一些新特点.并据此对TiO_2半导体电极的应用与发展做了估价.  相似文献   

4.
脑电图作为录制脑部神经生理反应产生的电化学活动的有效成像手段,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脑电采集用电极作为一种能够有效地将脑部电化学活动产生的离子电位转换成测量系统电子电位的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测、诊断和康复等研究领域。近年来,由于脑电采集用电极在脑电图采集领域的迫切应用需求,各种脑电采集用电极结构及制造方法不断涌现。通过对现有的脑电采集用电极进行分类(包括传统银/氯化银电极、微针电极、半干电极、电容/非接触电极、杂类电极),对其制造工艺、结构和使用方法进行了全面的综述;最后分析了脑电采集用电极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以树脂碳为载体,用化学吸附还原法、电镀还原法和离子溅射法制备了3种不同类型的铂碳复合电极,然后采用恒电位法测定了铂碳复合电极的阴极极化曲线,并以此为基础求出了这些铂碳复合电极的有关电化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用不同方法制备的铂碳复合电极在相同测试条件下的交换电流密度、塔菲尔常数和传递系数等电化学性能参数有一定的差别.这些实验数据为评价不同工艺方法制备的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铂碳复合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微观电化学的发展对揭示电化学过程的本质和机理有重要意义,超微电极的制作是实现微观电化学研究的重要条件。已有文献报道了多种不同的超微电极的制作方法,在本文中,用电化学刻蚀的方法制作出了半径在纳米级别的Pt超微电极,这种电化学制作超微电极的方法相比于其他的方法有制作方便、条件容易控制、针尖尖锐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简单制备碳纤维纳米圆盘电极的新方法.将微米级碳纤维经化学刻蚀后,通过多次电化学沉积电泳漆,加热烘烤;然后将完全绝缘的碳纤维电极塑封在聚丙烯膜中,打磨抛光后露出电极表面,制得碳纤维纳米圆盘电极.电化学实验表明电极的有效半径为几十到几百纳米.以制得的碳纤维纳米圆盘电极为基体,通过还原沉积金制备了纳米级超微金电极.  相似文献   

8.
将聚谷氨酸和多壁碳纳米管修饰到玻碳电极表面制成了一种新型的电化学传感器,用于扑热息痛测定.研究了扑热息痛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0.1 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中(pH7.0),修饰电极显著提高了扑热息痛电化学响应信号.在2.0×10-76.0×10-5mol/L浓度范围内扑热息痛的浓度在该电极上与电化学响应信号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信噪比为3时,检出限为2.0×10-8mol/L.将该方法用于药品中扑热息痛的测定,回收率为92.4%6.0×10-5mol/L浓度范围内扑热息痛的浓度在该电极上与电化学响应信号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信噪比为3时,检出限为2.0×10-8mol/L.将该方法用于药品中扑热息痛的测定,回收率为92.4%103.1%.  相似文献   

9.
以旋转线扫伏安和旋转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甲醇的电化学氧化还原过程中电极旋转速度的影响.电极旋转增加了CO在电极表面上的吸附量,增大其毒化作用,较大程度地减小氧化和还原电流.转速的影响随电位区域不同而不同,在较低电位下(<0.65 V),氧化过程为电化学动力学控制,旋转的影响较大;电位较正时(>0.65 V),氧化过程为扩散控制,旋转的影响较小.CO在电极表面上的吸附量的相对增加,使CO脱附引起的氧化电流也相对增加.  相似文献   

10.
构建了一种基于乙炔黑/壳聚糖膜修饰电极的壬基酚电化学测定方法.分别实验了壬基酚在裸玻碳电极和膜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壬基酚在pH 7.0的磷酸盐缓冲体系中,在乙炔黑/壳聚糖膜修饰电极上具有灵敏的电化学响应.相对于裸玻碳电极,壬基酚在膜修饰电极上的氧化峰电流大大提高,峰电位负移50 m...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电控浮选设备和冶金电化学反应设备电极反应过程的对比分析,得到了外控电位浮选设备中电极间的槽电压分布规律。由于电控浮选设备中必须为矿物颗粒的浮选提供合适的气泡和通道,提高电挖浮选设备的效率只能通过选择合适的电极材料来实现,这也是外加电位控制远远大于理论要求的矿浆电位控制值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自己制作的可拆卸薄层透光电极,对邻甲联苯胺体系分别作了薄层循环伏安、光谱电化学、双阶跃计时吸光度试验,证实自制的透光电极性能良好,能够用于一些体系的光谱电化学测量。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电化学方法在铂基体上制备铂、锡共修饰聚吡咯修饰电极,以提高对有机小分子的电催化氧化.对其制备条件及电化学性质进行了讨论,并用于甲醇的电催化氧化,循环伏安及放电实验表明具有较好的电催化活性,比裸铂电极上的电流峰高近30倍.进而探讨了甲醇在该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机理,认为电催化活性的提高是由于Sn在电极表面的吸附和在PPy膜中的嵌入,吸附活性氧,减少铂电极表面的中毒.  相似文献   

14.
二氧化铅电极的制备及其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PbO2电极的发展简史,电极的制备方法和电化学特性,以及在有机和无机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将L-半胱胺酸修饰到金电极表面,通过循环伏安法、阻抗法进行表征。在pH低时,高频部分的半圆的半径较pH高时的要大,其原因可能跟探针离子与L-半胱胺酸的静电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以Pb-Zn合金为阴极材料,在隔膜槽中电化学还原D+-葡萄糖制备山梨糖醇的主要工艺条件.测定了阴极材料、电流密度、溶液pH值、浴温度及添加剂等对电解还原电流效率的影响,为选择合适的工业电解条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7.
残余应力与电极电位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电化学原理,从实验的角度分析论下了残余应力与电极电位之间的对应关系,旨在为应力腐蚀的纵深研究和开拓新的应力测试方法做一点尝试。  相似文献   

18.
酞菁铁—表面活性剂薄膜修饰电极及其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酞菁铁(FePc)掺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的氧仿溶液,并涂布于热解石墨电极表面,待氯仿挥发后即制得FePc-DDAB薄膜电极,循环伏安实验表明,在KBr溶液中该薄膜电极有2对还原氧化峰,第1对峰的Epcl=-0.64V,Epal=-0.29V(vs.SCE)第2对峰的Epc2=-1.04V,Epa2=-0.94V着重探讨了第2对峰的电化学行为,估计了该体系的电化学参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纳米钙钛石犁复合氧化物的结构、制备方法以及在空气电极的电化学催化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展望了该类型氧化物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电动势方法就是通过测量电池电动势来研究一定体系的热力学性质、电化学性质等,是常用的一种电化学方法。本实验通过测不同浓度时的电池电动势,从而得出不同浓度CuSO4溶液中Cu2+的平均活度系数,以及通过作图外推法求铜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得出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