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藏高原北部晚三叠世伟齿蛤动物群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高原北部雀莫错附近发现大量保存完好的伟齿蛤类等双壳类化石,包括Neomegalodon cornutus(sp.nov.),Quemocuomegalodon orientus Yao et a1.,Q.longitatus Yao et a1.,Q.circularis(sp.nov.),共生有Bakevellia praecursor(Quenstedt)等.据此,该含化石地层确定为上三叠统;指出它们属典型的特提斯动物群;并为修订伟齿蛤科的现行分类方案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1967年12月,新西兰地质学家彼得·J·巴雷特,在格拉非特峰的山坡上,发现了一块距今三亿五千万年到两亿年之间的,两栖类动物迷齿类下颌骨的化石.尽管化石不多,且又破碎,但在南极洲发现这块化石,却轰动了世界的学术界,引起了学者们的争论.  相似文献   

3.
辽西热河生物群的龟类化石大多属于泛隐颈龟类的原始类群,近20年来,相关化石发现较多,为研究这些远古生命的演化分异和生态习性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主要介绍满洲满洲龟、辽西鄂尔多斯龟和建昌辽龟这三大家族. 龟是人们比较熟悉的动物,它们一般身裹坚硬的甲壳,头和四肢可以缩入壳内.其实,龟类是一个古老而特殊的爬行动物类群,化石最早发现于距今约2.2亿年的上三叠统地层中.现生龟类包括侧颈龟类和隐颈龟类两大类群.其中,隐颈龟类种类最丰富,且广泛分布在除南极洲外的世界各地,包括所有的海龟和陆龟,以及大部分的淡水龟等生态类群.鳖也是隐颈龟类的一员:角质壳和“裙边”(即缘板)的缺失,使得它们独特于其他龟类;故而,我们也将龟类称为龟鳖类.  相似文献   

4.
黄金元 《大自然》2013,(4):18-19
2008年,罗平生物群鱼类化石的发现揭开了2.4亿年前远古生物世界神秘面纱的一角。随后大量的化石发现表明了在当时的这片三叠纪海洋中,生活着脊椎动物(海生爬行类的鱼龙、原龙、初龙和盾齿龙等、鱼类的龙鱼、裂齿鱼、肋鳞鱼、半椎鱼和鲱口类等)、节肢动物(甲壳纲的龙虾、糠虾、肢口纲的鲎类、多足类的千足虫与等足目的扁水虱类等)棘皮动物(海百合、海星、海胆和海参等)、软体动物(菊石、双壳和腹足类等)以及一些植物  相似文献   

5.
本文描述了来自安徽寿县八公山刘老碑组的弯曲大型疑源类(Cyphomegacritar-chs)化石,共两个属,三个种。它们是:Stenocyphus subtilis gen.et sp.nov.,Eurycyphus Jycotropus gen.et sp.nov.,E.altilis gen.et sp.nov.。弯曲大型疑源类一词由笔者首次提出,产于晚前寒武纪地层而为分类位置未定的宏观化石。首先明确这类化石的形态术语,并对这三个新种用数学模拟方法给予定量描述。从而说明弯曲大型疑源类(除去个别的和后期变形的标本以外)都具有抛物线形态,符合抛物线标准方程y~2=2px。其次给出S.subtilis gen.et sp.nov.,E.lycotropus gen.etsp.nov.,E.altilis gen.et sp.nov.三个新种典型抛物线标准方程。它们分别是:y~2=0.25x,y~2=1.50x,y~2=5,80x。同时,可以看出化石的弯曲程度与p值的变化成反比。p值愈大,臂端间距愈大,化石的弯曲度愈小;p值愈小,臂端间距愈小,化石的弯曲度愈大。  相似文献   

6.
蜱是一个古老的类群,但由于体型小、吸血寄生等特性,致使其化石记录非常有限.全世界蜱类化石共计20种(包括2个未知种),且主要局限在美洲、欧洲及东南亚.中国疆域辽阔,蜱类物种多样,古生物的遗体、遗迹非常丰富,然而至今无蜱类化石的有关报道.总结并详细描述了目前已知的蜱类化石,一方面可以促进对包括蜱类在内的寄生虫系统演化领域的研究,另一方面希望引起中国科研人员对蜱类化石研究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西藏聂拉木县聂聂雄拉地区,早、中侏罗世地层较发育,地层中化石属 种繁多。地层划分为下侏罗统“普普嘎组”,中侏罗统聂聂雄拉组和拉弄拉组。作者研究了该区旱、中侏罗世的双壳类动物群40多属80多种。描述双壳类化石8新种:Tancredia(T.)nyalamensis,Hiatellasubtrigona,Pronoella(P.)minima,Opis(O.)curvus,Costigeruillia tetracostata,Weyla costalliformisa,Entolium obliquus,E.subfilosus,刊出部分化石图版,简述双壳类化石组合特征。它的研究对该地区旱、中侏罗世地层划分对比,生物地理分区和动物群特征的认识都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自然》1989,(1)
板齿象是生活在一千多万年以前的古老动物,现在已经绝灭了.世界古生物学家们曾在苏联、蒙古、巴基斯坦、法国、美国以及非洲的肯尼亚等地发现过它们的骨骼化石,但没有一具是完整的.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学工作者们在我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同心县发掘出了完整的板齿象骨架,填补了这项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湘西中寒武世具表面装饰的管状疑难化石(Ornamented tubes)的保存、形态结构及壳体成分的综合分析,发现此类细长型管状化石表面具有瘤状、刺状装饰;部分化石管体向外弯曲的一侧具有一列锯齿状排列的脊刺.壳壁具有双层至多层微细构造.所获得材料中发现管状壳刺与高肌虫类双瓣壳壳体相连的化石标本.电子探针能谱分析揭示管状化石壳体成分以钙、磷元素为主,矿物成分主要为氟磷灰石.研究表明,此类管状化石可能属于具双瓣壳节肢动物高肌虫类外骨骼,是一种具有保护性功能的外部硬体构造.  相似文献   

10.
3月26日.Nature杂志报道了中国科学家在云南曲靖志留纪地层中发现的一件近乎完整的硬骨鱼标本.发现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教研究员领导的早期脊椎动物课题组将其命名为“梦幻鬼鱼”。这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古老、保存完整的硬骨鱼及有颌脊椎动物化石.也是志留纪唯一完整保存的有颌类动物化石。  相似文献   

11.
黔中寒武系底部生物化石新发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贵州中部寒武系底部的桃子冲组泥质粉砂岩、硅质岩和牛蹄塘组底部黑色碳质粉砂质页岩中发现了大量帽状化石和少量的类Ediacaran型化石,这一发现说明早寒武早期不仅小壳动物繁盛,而且还有大量的其他动物存在,它们包括海绵动物、软体动物、蠕形动物和类Ediacaran型动物;也说明早寒武小壳动物繁盛期和澄江生物群繁盛期之间存在有另一个重要的生物繁盛期.特别是其中发现的类Ediacaran型化石,说明Ediacaran动物群的分子可能延伸到早寒武早期.  相似文献   

12.
<正>卧龙岗上的传奇故事海生爬行动物的天堂与墓地贵州关岭化石群中外知名。由此而建立的关岭国家地质公园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新铺镇。化石保护面积分布200平方千米、公园规划面积86平方千米。主景区在卧龙岗,面积0.94平方千米。2004年2月成为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埋藏的化石形成于距今两亿两千万年前晚三叠世浅水环境,主要化石门类包括:海生爬行动物(鱼龙、海龙、楯齿龙、龟等4大类)、海百合、菊石、双壳、鹦鹉螺、腕足类、鱼类软体动物6大类11种,和来自附近陆地的古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记述了辽宁北票义县组一件新的初鸟类(Avialae)化石,这是继中华神州鸟(Shenzhouraptor sinensis Ji et al.2002)之后初鸟类化石的又一发现。它以上颌无齿而具角质喙、胸骨发达且具龙骨突、前肢显著长于后肢等特征与始祖鸟(Archaeopteryx)不同,以后肢第Ⅰ趾爪已反转而与其它3趾对握等特征与神州鸟相区别,该化石被命名为东方吉祥鸟(新属、新种)(Jixiangornis orientalis gen.et sp.nov.)。中国辽西新近发现的中华神州鸟和东方吉祥鸟(新属、新种)目前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原始真正具有角质喙和飞行能力的原始鸟类。  相似文献   

14.
记述的双壳动物化石采自广州市郊嘉禾地区的二叠系中,共计25属、53种,其中3个新种.可分为两个双壳类组合,即下部的Palaeonilo-Pernopecten 组合和上部的Euchondria-Permoperna 组合.下部组合以古栉齿类及股海扇最繁盛,特点是个体小,属种单调,分异度较低,装饰简单;上部组合以海扇超科及二叠股蛤占主要地位,特点是个体大小不一,装饰复杂,壳刺发育,分异度高.当前双壳动物群的面貌基本上与湖南斗岭组上段的双壳动物群相似,因此,这一双壳动物群的时代无疑属早二叠世晚期.  相似文献   

15.
扬子地台区西部和西北部下寒武统梅树村阶含磷岩系中,产有许多角锥状、近方柱状的微体化石。它们个体微小(1—3mm),具有角沟或角脊、横肋等锥石类外壳所特有的典型特征,无疑是锥石动物的最古老成员。梅树村阶与中寒武统所产锥石类化石在形态上有明显差异。研究它们早期演化的历史,有重要的生物地层学意义、本文将梅树村阶锥石类分为3科、11属,共19种,并作了系统描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田鼠类臼齿的形态变化和种类演替.方法 运用经典的古生物学方法,包括化石标本的形态学分析和测量统计等.结果 田鼠齿列中M3和ml的长宽比值是其中最大的,其第5齿峡Is5相应的由宽变窄,趋于封闭,第6齿峡Is6从无到有,逐步变小.结论 在田鼠臼齿中,M3和ml由于特殊的形态及位置使它们容易延伸变化而成为形态学分析的重点,其形态具有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趋势,研究区及其附近,田鼠类更新世以来的演替顺序分析为Allophaiomys(Q1)-Predromys(Q1)-Microtus(Q2).  相似文献   

17.
在湖北三峡地区纽芬兰统岩家河组小壳化石Ⅰ、Ⅱ组合之间发现了大量锥管状宏体化石,化石体呈平面压扁的平滑圆锥管状,锥体长4-21 mm,始端尖细向口端逐渐扩散,扩散角为13°-25°.锥体口端直径宽1-7mm,锥体始端平直或略有弯曲.锥体表面光滑,无或有微弱横纹,没有保存内部构造.与埃迪卡拉纪庙河生物群中的Protoconites minor Chen et al.1994无论从锥体长度、口端直径宽度、扩散角,还是化石的形态特征等方面均一致,因此理应归属Protoconites.通过Protoconites与好运阶(Fortunian)澄江化石库中的Cambrothytium(或Archotuba conoidalis)和中寒武世Cambrorhytium major对比研究,发现无论从大小、形态,还是生活方式三者之间存在着极大的相似性,可能反映了它们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这对揭示早期锥管状生物的归属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证据.  相似文献   

18.
七鳃鳗(Lam prey)又名八目鳗,俗称七星子,是迄今所知的最原始的无颌类脊椎动物,它们与寒武纪晚期底栖的甲胄鱼类有着共同的祖先,其最早的化石记录可以追溯到奥陶纪。长期以来,七鳃鳗被认为是现存最古老的脊椎动物的代表,难得的活化石。七鳃鳗是有颌类脊椎动物的近亲,与它们拥有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一只古老的蛙化石引起了国内外科学家的广泛关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学者将它命名为“三燕丽蟾”(见封二彩图)。这块完整而精美的标本发现于辽宁省的西部,它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蛙类,生存于距今至少1亿2千万年前的中生代中期,与大大小小的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完整蛙化石十分罕见蛙类化石极其罕见,原因是它们过着水陆两栖的生活,死亡后肉体还没有来得及被沉积的泥沙掩埋就很快腐烂、分解了。同时,蛙类的骨骼细弱,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发现豕脊齿象属头骨化石象类化石历来引人注目, 但大部分的发现都是一些零碎的牙齿, 完整的头骨少之又少。最近,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王世骐和邓涛报道了发现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