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纪越  潘宇观 《科学通报》2005,50(12):1267-1271
对承德斜长岩杂岩体中, 黑山苏长伟晶岩的紫苏辉石巨晶以及钛磁铁矿矿区的纤闪石化紫苏辉石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表明: 表生作用中, 在紫苏辉石的(100)裂理面上会生成诸如滑石、蒙皂石等层状硅酸盐矿物. 它们是云辉闪石多体间反应的产物.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这些矿物由小至大的演变. 大多数情况下, 这些层状硅酸盐矿物最早生成于紫苏辉石晶体中出溶页片的界面上, 成一种菱形状的块体, 其边界与紫苏辉石的{210}单形平行. 此种菱形状块体可串连成脉状, 进而连成片. 其生成是受多体反应产物在原多体中成核机制控制的. 蚀变作用形成的纤闪石化紫苏辉石的超微结构特征则表明, 它是由于云辉闪石多体反应的体反应机制而形成.  相似文献   

2.
西南天山早白垩世火山岩中发现地幔和下地壳捕虏体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在中国西南天山托云地区早白垩世火山岩中存在地幔和下地壳捕虏体,火山岩的年龄为123-101Ma,地幔捕虏体既有钛角闪石和韭闪石,长石,云母及辉石等矿物巨晶,也有橄榄岩,辉石岩,角闪石岩和云母岩等岩石碎块,下地壳捕虏体主要是条带状和块状的麻粒岩,火山岩是板内岩浆活动的产物。含水矿物巨晶和地幔岩石碎块中存在含水矿物,表明发生过强烈的地幔交代作用。  相似文献   

3.
关于深源单斜辉石中结构OH的结合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章礼明 《科学通报》1994,39(17):1590-1590
在前人最新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本文将对单斜辉石中结构OH替代的复杂机理和晶体化学进行深入讨论.非闪石OH可以出现在辉石结构中氧的位置,并伴随有阳离子替代或空位来使电荷平衡.有人认为具有四面体Fe~(3 )的辉石能够吸收H~ .Skogoby等研究了51个  相似文献   

4.
河南“冷”榴辉岩中P2/n,P2,C2/c结构绿辉石的电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启明 《科学通报》1994,39(21):1974-1974
绿辉石是具有复杂结构和复杂成分的辉石矿物,通常在榴辉岩中大量出现,其成分大致上由50%透辉石分子和50%硬玉分子组成(Di_(50)Jd_(50)),另外还含有少量锥辉石分子(Ac).通常用Di-Jd-Ac图来投影其成分,投影点落在Di-Jd联线的中间.在绿辉石与透辉石和硬玉端元之间有两个不混溶区,但许多电子探针成分点都落在不混溶区内(例如Di_(75)Jd_(25)),造成解释上的矛盾.绿辉石的结构也很复杂,主要为C2/c结构,也有P2结构和P2/n结构.C2/c结构是  相似文献   

5.
斜顽辉石加温产物中1.35nm周期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婉康 《科学通报》1992,37(22):2076-2076
辉石结构的a-b截面是呈“I”字形束(beam)排列。沿其a方向是由Si—O链层和八面体层相间排列而成,每两层八面体层或每两层Si—O层之间的距离接近0.45nm。辉石类矿物沿(100)面堆垛的八面体层倾转一般每隔两层或四层就产生重复,如斜方辉石、单斜辉石和原顽火辉石等沿a~*方向的堆垛就是偶数倍0.45nm重复周期。自1985年来,国内外陆续在陨石和斜长岩杂岩体辉石中观察到1.35nm的周期,它们是奇数倍0.45nm沿(100)面的  相似文献   

6.
南秦岭佛坪地区麻粒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南秦岭海西 印支期变质带中首次发现含有二辉石的麻粒岩 .这些麻粒岩产于佛平杂岩的下部 ,以中酸性麻粒岩为主 ,其中夹有少量的基性麻粒岩的条带和透镜体 ,主要变质矿物为斜方辉石、单斜辉石、黑云母、斜长石及石英等 ,斜方辉石常退变为角闪石 ,其变质条件为T =72 0~ 780℃ ,P =0 .6GPa .含有麻粒岩的佛平杂岩时代可能为早前寒武纪 .  相似文献   

7.
在华夏地块浙江龙游地区发现了榴辉岩退变形成的石榴石角闪岩,其变质演化可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峰期榴辉岩相阶段(M1),矿物组合为绿辉石+石榴子石变斑晶(核部)+石英;峰后后成合晶阶段(M2),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变斑晶(边部)+单斜辉石变斑晶+斜长石,峰期榴辉岩相绿辉石在该阶段形成榴辉岩典型的降压分解结构;退变质角闪岩相阶段(M3),矿物组合为角闪石+斜长石,并在石榴子石边部形成角闪石和斜长石的反应边、后成合晶以及斜长石冠状体.由于强烈的退变质过程的影响,传统矿物温压计方法只能得到退变质角闪岩相的温压条件,获得T=664~691℃,P=0.68~0.73 GPa.石榴子石成分环带表明该退变榴辉岩在峰后经历了一近等温降压过程.因此,结合岩相学分析、石榴子石成分剖面和退变质角闪岩相温压数据,可作出退变质过程的顺时针P-T轨迹,与碰撞造山过程一致.故该退变榴辉岩是华夏地块加里东期碰撞造山过程的产物,是华夏地块加里东期碰撞造山事件的新证据.  相似文献   

8.
黄婉康 《科学通报》1987,32(6):479-479
铌铁锐钛矿是锐钛矿的变种矿物,产于白云鄂博矿床钠交代岩石中。岩石具条带状构造,主要矿物是霓石、霓辉石、高铁钠闪石-亚铁钠闪石、方解石和白云石,少量矿物是萤石、钛铁矿、独居石和易解石等。铌铁锐钛矿和易解石的集合体呈0.1—0.3mm或1—3mm的斑点浸染于岩石中。  相似文献   

9.
安徽铜陵角闪石堆晶体中的出溶金属氧化物和硫化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安徽铜陵地区鸡冠石、金口岭花岗闪长岩的角闪石堆晶体中发现了出溶的针状金属氧化物和硫化物. 研究表明, 堆晶体角闪石主要为韭闪石, 结晶于下地壳. 出溶针状金属氧化物具希勒(Schiller)结构特征, 单个出溶体大多呈针状, 平行[100]的一组最发育; 出溶矿物组合为磁铁矿、含钛磁铁矿、钛磁铁矿和钛铁矿, TiO2含量在0.29%~51.07%. 出溶硫化物颗粒呈浑圆形-长圆形, 多数排列较规则, 近平行的串珠状或较密集的成串分布, 少数呈散点状或单颗粒分布; 硫化物主要为磁黄铁矿, 次为方黄铜矿和黄铜矿, 个别为黄铁矿. 多数样品的出溶磁黄铁矿群体中, 常见少量共生磁铁矿颗粒. 硫化物贫Ni(一般Ni<0.5%, Ni/Fe<0.003), 但磁黄铁矿含铜较高(可达2.93%). 上述两类出溶矿物可共存于角闪石的同一出溶区域内. 角闪石堆晶体中金属矿物出溶体的存在表明本区中生代下地壳岩浆中已溶解了一定数量的S, Fe和Cu等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10.
徐洪武 《科学通报》1990,35(4):280-280
近来,人们对斜方辉石拓扑结构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研究结果表明,产于自然界中的几乎所有的斜方辉石的空间群均为P2_1ca,而不是长期以来被人们所认为的Pbca~*,并且这种P2_1ca斜方辉石是由Pbca斜方辉石降温相变而成.罗谷风等还从拓扑结构理论和实验观察上证明了因相变而形成的P2_1ca斜方辉石的晶畴结构,即它是由一系列相邻间呈倒反关系的(100)晶畴所组成。  相似文献   

11.
有关玄武岩地幔包体中的韭闪石,已有不少报道和研究,但地幔成因的透闪石却未见有过报道.本文将报道在新疆库地蛇绿岩套的方辉橄榄岩中,发现的4种地幔成因的含透闪石矿物组合.1 新疆库地蛇绿岩新疆库地蛇绿岩位于昆仑造山带中,其形成时代在震旦纪→早奥陶世之间.蛇绿岩中的变质橄榄岩为一推复的构造岩片,是一套亏损程度较高的方辉橄榄岩,为上地幔部分熔融残留体成因.方辉橄榄岩主要由镁橄榄石(Fo为91)、顽火辉石(En为90~95)和少量的铬尖  相似文献   

12.
在二连浩特艾力格庙地区的古生代混杂岩带内发现了蓝片岩相岩石. 矿物化学成分分析表明,岩石中的角闪石有钠-钙质和钠质两类: 前者为镁红闪石、蓝透闪石和冻蓝闪石,后者为镁-钠闪石. 蓝片岩相变质作用的温度约为400~450℃,压力约为0.7~1.0 GPa. 研究区蓝片岩相岩石的发现表明内蒙古中部双冲碰撞造山带的北带可向西延伸约200 km,也表明华北板块与南蒙微大陆之间的缝合带位于艾力格庙到苏尼特左旗南一线.  相似文献   

13.
二连浩特艾力格庙地区蓝片岩相岩石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二连浩特艾力格庙地区的古生代混杂岩带内发现了蓝片岩相岩石.矿物化学成分分析表明,岩石中的角闪石有钠-钙质和钠质两类:前者为镁红闪石、蓝透闪石和冻蓝闪石,后者为镁-钠闪石.蓝片岩相变质作用的温度约为400~450℃,压力约为0.7~1.0 GPa.研究区蓝片岩相岩石的发现表明内蒙古中部双冲碰撞造山带的北带可向西延伸约200 km,也表明华北板块与南蒙微大陆之间的缝合带位于艾力格庙到苏尼特左旗南一线.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羌塘中部榴辉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在羌塘中部的白云母蓝闪石片岩和石榴石白云母片岩中发现透镜体产出的榴辉岩, 大地构造位置位于龙木错-双湖板块缝合带的南侧. 蓝闪石40Ar-39Ar年龄为220 Ma, 白云母40Ar-39Ar 年龄221.9 Ma. 榴辉岩主要由石榴石、绿辉石、多硅白云母和金红石等矿物所组成, 绿辉石含有32.7%~38.95%的硬玉分子. 地质温压计估算表明, 榴辉岩相变质作用发生在温度不超过500℃, 压力在1.56~2.35 GPa的条件. 青藏高原羌塘榴辉岩的发现进一步说明羌塘中部可能存在印支期的板块缝合带, 对探讨羌塘地区的古板块体制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鲁西中生代金岭岩体闪长岩中含有众多的深源捕虏体, 主要为纯橄岩和辉石岩. 其中纯橄岩又可分为两亚类, 一类具板状结构, 橄榄石的Mg#值(93~94)高; 另一类具变质变形结构, 并叠加有矿物反应结构, 橄榄石的Mg#值(86~87)低. 矿物化学表明前者可能来源于古老的岩石圈地幔, 后者曾遭受过富硅钾质熔体的改造. 辉石岩中矿物出溶结构的存在、辉石较高的Mg#值以及较高的平衡温度均暗示该类捕虏体可能为中生代幔源岩浆在上地幔顶部或壳幔边界附近形成的堆积体.  相似文献   

16.
李哲 《科学通报》1985,30(18):1406-1406
一、引言 从1965年以来,穆斯堡尔效应已经被广泛地用在矿物学的研究中来,迄今为止,已经对三百多种含铁矿物进行过穆斯堡尔效应的测量。一般来说,在矿物的穆斯堡尔谱中,假定一种结构位置上的Fe~(2 )或Fe~(3 )离子会在它的穆斯堡尔谱中形成一个四极双峰。然而,在钙质辉石和绿辉石中,曾注意到次近邻所引起的精细效应,可以把多重四极双峰归结为一种位置上  相似文献   

17.
刘晓春 《科学通报》1995,40(23):2171-2171
铬透辉石是超镁铁岩和金伯利岩中的常见矿物,而钠铬辉石目前仅发现于墨西哥铁陨石和缅甸玉中.成分上介于两种矿物之间的变种在前苏联西伯利亚金伯利岩中曾有过报道.作者近来在大别山毛屋方辉岩中也识别出一种富铬钠钙辉石(铬绿辉石),充实了透辉石(CaMgSi_2O_6)-钠铬辉石(NaCrSi_2O_5)类质同象系列的假说.同时,如此高铬单斜辉石在超镁铁岩中尚属首次发现.毛屋镁铁-超镁铁杂岩位于大别地块东南部,与其它超高压变质杂岩伴生.岩体呈透镜  相似文献   

18.
鲁西早白垩世镁铁质岩石中有橄榄岩类和辉石岩类捕虏体,前者包括含尖晶石方辉橄榄岩(约占3%)、含铬铁矿纯橄岩(约占95%)和含铬铁矿异剥橄榄岩(约占2%).它们的岩相学、全岩地球化学与矿物地球化学为深俯冲陆壳对相邻岩石圈地幔的改造过程提供了直接证据.含尖晶石方辉橄榄岩主要由橄榄石(82%-89%)、斜方辉石(8%-13%)以及次要的尖晶石(1%-2%)、单斜辉石(-1.5%)和角闪石(-1%)组成,橄榄石的Mg#值介于92.1-93.8之间,其平均值为92.5,橄榄石的δ18O值介于5.5‰-5.6‰之间,全岩的Re亏损模式年龄(TRD)为2.6-2.68 Ga;部分纯橄岩和异剥橄榄岩中的橄榄石具有相对较低的Mg#值(85-90)和较高的δ18O值(6.1‰-7.7‰)以及明显偏高的全岩187Os/188Os比值(0.1269-0.5780).前者代表了鲁西早白垩世期间古老岩石圈地幔的少量残留,后者意味着鲁西早白垩世期间岩石圈地幔的绝大多数已经被改造.费县早白垩世玄武岩中含橄榄石的二辉石岩中可观察到橄榄石被斜方辉石所交代和相继出现的斜方辉石被单斜辉石所交代的改造过程,这与斜方辉石(1097-1491μg/g)和单斜辉石(581-809μg/g)明显富集Ni的地球化学属性相吻合.辉石岩中橄榄石的氧同位素组成(δ18O=7.28‰-8.21‰)和单斜辉石的锶同位素组成(介于0.70862-0.70979之间)表明,改造岩石圈地幔的熔体起源于深俯冲扬子板片的部分熔融.  相似文献   

19.
华北古陆块北缘中段发现晚古生代退变榴辉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华北古陆块北缘中段的退变榴辉岩呈透镜状或团块状分布于古元古宙红旗营子群黑云斜长片麻岩之中, 峰值矿物组合为石榴石、绿辉石、金红石和石英等, 形成温度约680~730℃, 压力大于1.40~1.50 GPa. 早期的麻粒岩相退变质表现为绿辉石被钠质透辉石和斜长石的蠕虫状后生合晶所取代; 晚期的角闪岩相退变质以角闪石和斜长石的次变边和后生合晶以及保留辉石假象角闪石的存在为特征. 该退变榴辉岩的原岩为洋壳成因的拉斑玄武岩, 形成时代可能为438±11 Ma, 榴辉岩相变质时代为325±4 Ma, 极有可能是古亚洲洋洋壳发生榴辉岩相高压变质作用的产物. 它的发现对于探讨该地区的构造属性和演化以及古亚洲洋与华北古陆块的构造历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青藏高原羌塘中部冈玛日地区出露有含典型蓝闪石的蓝闪石片岩, 其岩石学、矿物学研究显示其变质条件为高压低温变质作用. 对两个蓝闪石片岩中的蓝闪石单矿物进行了40Ar/39Ar年龄测定, 坪年龄分别为(275.0± 0.9)和(282.4 ± 0.8) Ma, 等时线年龄分别为(275.0± 1.3)和(287.6± 2.3) Ma, 坪年龄与等时线年龄一致, 这与整个区域的晚古生代特提斯洋的俯冲时代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