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入21世纪以来,散打运动向着更高层次发展,散打比赛中运动员技术水平和竞技能力日益提高,其运动特点也决定了只有对运动员进行大规模、高强度、高密度的训练、才能进一步地向自身生理极限和运动极限发出挑战.这就难免在运动和训练过程中出现疲劳,必将对系统训练和运动寿命等造成影响,怎样恢复便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疲劳与恢复成为运动训练当中两个永恒的话题.通过文献资料法,对运动员疲劳产生的原因、疲劳的判断进行了探讨,并针对运动员疲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运动员疲劳恢复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2.
运动训练是疲劳——恢复——再疲劳——再恢复的过程,同样也是机体进行超量恢复和提高身体机能水平的过程,认识和了解篮球运动员运动训练疲劳的产生机理、分型、诊断,采取有效的恢复手段,将有助于篮球运动员身体机能和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彭磊  杨刚 《科技信息》2011,(28):277-277,280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训练中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没有训练就没有疲劳,没有恢复就没有提高,疲劳与恢复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适宜的疲劳与合理的恢复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关键。本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及对羽毛球运动员的生理机能分析,对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和诊断方法进行了阐述,并从不同角度对羽毛球运动员运动型性疲劳的恢复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4.
黄慧 《科技信息》2012,(4):293-294
篮球运动属于技能类同场竞技对抗项目,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要求比较高。运动员在训练、竞赛中容易产生运动性疲劳,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本文通过结合篮球运动的特点,运用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医学等理论,对篮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及其恢复方法进行初步探讨,从而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5.
竞技健美操是以竞赛为主要目的,通过高强度的训练达到预期的目标,从而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项目。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对竞技健美操运动疲劳的产生原因、运动疲劳易发生部位、运动疲劳的判断及恢复手段进行了阐述,从而给运动员教练员以借鉴,使运动员教练员能够了解运动疲劳的相关知识,学会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手段来应对运动疲劳,以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乒乓球运动员肩负着学习和训练的双重任务.在高强度大负荷的训练中,极易产生运动性疲劳.如何确保大学生运动员产生疲劳后迅速恢复,促进其运动水平和学习成绩的提高都显得尤为关键.文章从大学生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理、诊断方法和恢复手段进行阐述,为今后教练员制订科学的学习和训练计划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文章结合乒乓球运动的特点及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对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及恢复方法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措施,尽快消除运动性疲劳,加速机体的恢复,从而使运动训练能正常、科学的进行。  相似文献   

8.
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及恢复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凤英 《科技信息》2009,(6):236-236
文章结合乒乓球运动的特点及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对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及恢复方法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措施,尽快消除运动性疲劳,加速机体的恢复,从而使运动训练能正常、科学的进行。  相似文献   

9.
疲劳是细胞内化学变化衍生导致的一种中毒现象。跳高运动员的疲劳是在短时间最大强度运动的疲劳是由于肌细胞内代谢变化导致ATP转换速度下降或一部分运动单位不能参加收缩所致。如果在持续大负荷的训练安排无节奏,缺少调整,继续保持原有的运动量,会使疲劳程度加深。为了更好充分发挥跳高运动员的技术与个人的特点完美的结合,以提高跳高运动员达到更高水平,疲劳的恢复成为了教练员和运动员关注的重点,而消除疲劳的方法也是多种的,如良好的睡眠与安静休息,活动性休息,物理性恢复手段,合理补充营养,心理调节等。  相似文献   

10.
疲劳、恢复与训练高度相关,故"没有疲劳的训练是无效的训练,没有恢复的训练是危险的训练"被奉为训练学的经典名言。广东男乒运动员训练疲劳的成因既有躯体上的,也有心理上的,教练员必须定期对运动员的运动成绩、生理、生化、免疫和心理等多项指标进行监测,以分析运动员疲劳累积的程度,并要求运动员一起采取多种恢复手段来消除疲劳,促进恢复,提高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1.
张可斌 《科技信息》2010,(18):263-263
本文通过查找大量的文献资料对运动员疲劳产生的生理机制和运动员的疲劳恢复进行分析和探讨,针对运动员疲劳产生的原因,提出疲劳恢复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中学篮球运动员的运动训练和疲劳恢复的手段和方法。为中学篮球队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木妮拉 《科技信息》2011,(6):291-292
疲劳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是运动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一种生理功能变化,研究疲劳的目的是为了在运动中延缓疲劳的出现以及运动后尽快的消除疲劳,促进恢复过程,提高人体功能能力。运动性疲劳消除快慢,取决于恢复形式以及休息和营养等方面的因素。本文从生理生化角度对消除疲劳的途径和方法进行讨论分析,并做相关结论,希望能为运动员在运动后尽快消除疲劳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4.
张杨波 《科技信息》2012,(34):I0152-I0152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训练中常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过度疲劳除外),根据超量恢复理论、应激理论和运动训练理论,运动水平的提高就是疲劳一超量恢复一再疲劳一再超量恢复的过程。因此,在运动训练中出现疲劳是很正常的。但疲劳如果不能及时消除,疲劳积累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将会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训练安排和健康。能否尽快消除疲劳,连续、合理和有规律地安排训练,是运动训练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疲劳消除方法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具体介绍了如何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指导同学们正确选择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使其能尽快消除疲劳,连续、合理和有规律地安排训练,为取得好成绩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针对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产生疲劳的特点,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燕山大学的健美操队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原因及消除方法进行调查与分析,对高校健美操运动员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尽快消除运动性疲劳,加速机体的恢复,从而使运动训练能正常、科学的进行.  相似文献   

16.
项目简介:运动营养生化监控恢复系统,根据运动员不同运动时期、不同运动项目的营养、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判定运动员疲劳的程度和体能水平状况,明确运动员训练和体能方面尚可挖掘的潜能和存在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为运动员制订营养学恢复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艾灸命门、足三里对晋中学院定向越野队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恢复的影响,并为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提供有效可行的手段。方法通过记录实验组运动员与对照组运动员实验前后心率、血压、肺活量、握力四大人体运动机能指标的数值变化,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结果两组的实验数据有明显的差异。结论艾灸命门、足三里可以对运动性疲劳起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孙浩 《科技信息》2013,(10):339-340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录像解析等方法对优秀技巧运动员动静力交叉组合训练进行了摸索与研究,总结了动静力交叉训练方法的应用和对训练时间、疲劳恢复、运动员情绪等方面的影响。研究发现动静力交叉训练可以有效的节约训练时间、促进运动员疲劳恢复以及有效的调节运动员的训练情绪变化且有效促进运动员训练的效果并促进其运动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根据运动的特点,对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及其恢复措施进行阐述,特别是运用心理手段为运动员消除疲劳,为完善训练,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增进运动员健康及树立自信心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进一步提高业余中长跑运动员的运动水平,掌握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手段,了解如何预防运动损伤及正确的处理方法,尽快恢复疲劳作了阐述。本文采用现场观测、访问调查等方法,发现近50%的大学生业余运动员存在体能问题,不能达到训练的目标,表现在疲劳恢复较慢,运动损伤过多,如头晕脑胀、四肢无力、踝关节扭伤等,严重者影响了正常学习和工作。通过文献资料和综述等方法对大学生业余中长跑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方法及供能特点进行了论述,阐明了中长跑运动中疲劳产生的机制,提出了体能训练及比赛中产生疲劳、运动损伤原因与预防方法,以期为提高大学生业余运动员中长跑竞赛成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