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王阳明是明代心学大师,其心学思想的形成是他一生实践成圣的道德理想的过程。在王阳明看来,一切学问都是为了人格的培养、精神境界的提高,他把道德学说从他的心学思想中凸显出来。王阳明心学的道德凸显是针对当时的道德沦丧、士风不竞的局面提出的救治之方。其心学就是一个以他的道德学说为核心的体系,该体系包含了心即理的人性论、知行合一的认识论和致良知的道德本体论。  相似文献   

2.
王阳明是明代心学大师,其心学思想的形成是他一生实践成圣的道德理想的过程.在王阳明看来,一切学问都是为了人格的培养、精神境界的提高,他把道德学说从他的心学思想中凸显出来.王阳明心学的道德凸显是针对当时的道德沦丧、士风不竞的局面提出的救治之方.其心学就是一个以他的道德学说为核心的体系,该体系包含了心即理的人性论、知行合一的认识论和致良知的道德本体论.  相似文献   

3.
先秦时期,"君子"被孔子赋予道德方面的含义,并成为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的表征。结合《中庸》所论"慎独"、贵"诚"、"时中"等思想,正可一窥先秦儒家所倡导的君子之道。作为先秦儒家道德学说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君子之道对中华民族的人格价值取向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4.
孔子的人格学说,是孔学体系中最有现代价值的理论。孔子人格学说的直接历史渊源是发达的周文化;孔子继承和完善了周文化中的理性主义和人道主义;孔子人格学说依“人”、“禽”之辨,“人”、“民”之辨,“君子”、“小人”之辨为梯阶,最后达到“仁”、“知”、“勇”的理想人格境地;孔子的人格学说在回应未来世纪的“文明冲实”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优势;若能加入西方人格学说中的“情”、“意”因素,将形成较为完善的人格模式  相似文献   

5.
梁斯 《咸宁学院学报》2005,25(5):136-138
自尊自爱、善待他人、诚实自律,是当代大学生基本的道德人格要求;坚持道德人格的自觉性以及相对的先进性与完善性,是当代大学生理想道德人格的基本特征.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当代大学生基本道德人格与理想道德人格的关系,促进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吴宓对孔子及其学说进行了现代阐释,认为孔教为中华文明的支柱,建设现代新文化必须融汇东西文明的精华。孔子是中国文化的中心,中国道德理想和人格标准的寄托,他以执两用中为宇宙及人生之正道,以孝为诸德行之本,以克己复礼、行忠恕和守中庸为实行道德的方法。吴宓反对批孔,认为“批林批孔”运动是对孔子及其学说的无知、误解和歪典,并因此遭受摧残。  相似文献   

7.
任何社会的发展都需要道德理想,这包括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一套理想的价值体系、一批先进的道德榜样。道德榜样之所以有力量,能够感染人,主要原因不在于他们人格中的其他成分,如智慧、能力、知识、思维、形象、身份等,而在于他们的道德人格,在于他们的道德人格中所散发着的人性光芒。学习榜样,塑造高尚的道德人格,必须完善道德评价机制,形成正确的道德评价,养成道德习惯,提升道德境界。  相似文献   

8.
董仲舒的道德教育思想是建立在其对人的全面认识基础之上。他继承先秦儒家思想,将人的社会性中的道德特征规定为人的本质,道德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即是符合封建伦理的道德;主要阐述中民之性的人性论是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道德教育是实现人的本质,成就理想人格的桥梁。  相似文献   

9.
董仲舒的道德教育思想是建立在其对人的全面认识基础之上.他继承先秦儒家思想,将人的社会性中的道德特征规定为人的本质,道德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即是符合封建伦理的道德;主要阐述中民之性的人性论是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道德教育是实现人的本质,成就理想人格的桥梁.  相似文献   

10.
传统中国儒家哲学强调道德实践和理想人格的培养,把道德人格修养放在了突出位置,强调了伦理道德和道德实践的价值,属于为现实生活实践服务的“生活哲学”;其强调道德实践和个人品质的培养,不仅为现实生活中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完善个体的人格修养、满足个人的心理情感需求等问题提供信仰上的帮助,而且对于创造良好的群体氛围,改进个人与社会、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在当今时代条件下,从传统儒家道德哲学中吸取有益的营养,是必要且必需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中外伦理道德中道德人格理想的比较,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设置一种以完整的、经过道德个体的主体自觉选择和自由创造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道德生活实践中逐步生成的一种个体道德价值理想类型的道德人格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中传统道德中重视整体利益,崇尚爱国主义;推崇仁爱、和谐;提倡人伦价值,强调道德义务;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向往理想道德人格等优秀道德精神的分析,阐述了中国传统道德对当前提高每个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加强国民道德教育的意义,在于“德治”与“法治”统一;“言都”与“身教”统一等无不闪烁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光辉,必将对当代国民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孟子关于性善论、舍生取义、浩然之气、大丈夫以及人皆可以为尧舜的人格思想,深刻影响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而且对当今人格教育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详细探讨了人格与孟子人格思想,分析了大学生人格现状,把孟子人格思想与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有机融合,借鉴其人格精华并赋予时代精神,分析利用孟子人格思想塑造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教师道德动力,就是指具有推动教师道德不断向正确方向发展的力量源泉。教师道德动力的必备基础,集中地体现在教师的德、才、学、识四个方面。教师道德动力之一,来自于理论的力量,即来自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是根本的动力。教师道德动力之二,来自于人格的力量,即来自于理想人格的力量。因此,教师道德动力主要来自于理论力量和人格力量。  相似文献   

15.
“境界”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话题。孟子最早对人的道德境界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明确指出人的道德境界存在“善、信、美、大、圣、神”的次第,人性本善的思想是此境界学说的逻辑前提和理论基础,而要真正修善成德,还需要充养善性的道德实践工夫。  相似文献   

16.
以儒道佛为核心的中国传统理想人格以天人合一作为追求的最高境界,具有理想的世俗性,修炼的自力性以及生命的审美性。在当代精神文明建设中,有助于激发人的道德主体意识,自制意识以及我完善,自我提升的动力。  相似文献   

17.
高飞 《科技信息》2010,(8):59-59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市场关系及非市场关系的扩张,由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利己主义对传统道德是非观念的冲击,人们的道德信仰受到了巨大冲击,相应的也导致了公民某种程度上的道德人格滑坡甚至危机,这种道德人格危机主要表现为道德人格的"三失",即传统道德人格的"失效"、现实道德人格的"失范"、理想道德人格的"失落"。  相似文献   

18.
人的现代化 ,包括人格的理想化或健康化 ,难以回避传统儒学思想的影响 ,而孔子思想是主要渊源。当代中国人的内心深处 ,仍然积淀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的人格思想 ,其中 ,孔子的理想人格思想很值得关注。其关于道德上君子与小人的人格划分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的利益倾向 ;既正视人的利益追求 ,又强调遵守规则的富贵正道 ;倡直道、明是非、否定巧言令色之徒的正义思想 ;仁者爱人的重视和尊重人 (天下人 )的平等意识 ;主张立志坚定、坚韧不拔的大丈夫气概 ;坚持热心救世、百折不回、进而不止的积极入世精神 ,等等 ,早已成为中国人人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塑造当代中国人的理想人格过程 ,如何对孔子理想人格思想进行“扬弃” ,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现实命题。  相似文献   

19.
庄子与马斯洛是生活在不同时空中的思想家,他们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不一而同地表现出了对人本身和人的存在的关怀,理想人格是他们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理想人格是一种人生哲学中完成人生目标、体现人的价值的人物形象.庄子理想人格是以真人、神人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形象,马斯洛理想人格是自我实现的人.庄子与马斯洛都关注人的生存需求与生命的意义,在他们看来,自由地活着才是人的真实本质.庄子和马斯洛对生存自由的追求,使其理想人格具有审美化的特征,集中体现为自然之美与无用之美.  相似文献   

20.
抗战时期,舆论界提倡"人格救国"以疗治现实中人格堕落现象。在1931—1945年,纵向的宣传持续不断,横向的参与群体甚多。它们认为人格富含道德价值,是合格国民活力性符号。"人格救国"主要涵及人格与国格关系密切、人格为救国之精神后援、倡言人格可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借人格战争赢得国际力量支持等。他们欲借注重国民道德修养,创造性转化传统理想人格精神,积极颂扬抗战所需一切理想人格,加强教育和宣传以形成舆论氛围,讲求知行合一积极投身抗战救国等方法,来提升国人政治道德,赢得抗战的最终胜利。在"人格救国"说中,中国共产党的人格思想彰显其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