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兰付岭 《科技信息》2010,(27):329-329
对现有的巷道联合支护方式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评述,从原理上分析主动支护方式(锚杆支护)与被动支护方式(U形棚支护)有机结合后的支护效果,并给出了一种主动支护与被动支护有机结合的具体方法,为巷道支护设计提供一种有效的而又可行的支护方案。  相似文献   

2.
主动支护与被动支护有机结合的原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将主动支护(如锚杆支护)与被动支护(如U形棚支护)有机结合的方案,分析上述联合支护方案的原理,并预测该支护方案的支护效果,为巷道支护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组合支护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运用得越来越多,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针对组合支护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介绍喷锚支护与人工井桩支护在实际工程中的组合使用情况,为上述技术在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总结经验,提出解决的措施。基坑支护采用锚拉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桩排支护结构为主体的联合支护体系,支护设计采用《同济启明星软件》计算。  相似文献   

4.
在地下岩体工程中,无论是软岩还是硬岩,只要岩体受力后的应力水平达到或超过该岩体的流变下限,都将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发生流变变形。针对深部矿井开采中的巷道支护问题,根据粘弹性理论,在考虑开挖面空间效应的基础上,建立巷道围岩与支护体的耦合作用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非线性最优化设计原理,建立巷道耦合支护的最优化设计模型。通过算例分析了支护时间、支护体厚度等因素对巷道围岩和支护体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对支护设计方案的影响。结果表明,巷道围岩的稳定性与支护时间、支护体厚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巷道位移随着支护时间的增大以及支护体厚度的减小而增大;支护体受力随着支护时间的增大以及支护体厚度的增大而减小。当支护体不发生破坏且巷道位移小于某一临界值时,支护体厚度随着支护时间的增大而先减小后增大。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高应力区破裂岩体回采巷道支护十多年的支护和现场实测分析,本文首次提出了相对于主次承载区协调作用关系的关键支护技术,即"一次强化支护技术".该支护技术不仅强调了对于高应力区破裂岩巷道支护时间的及时性,支护强度一次到位,更重要的是区别于"先让后抗、二次支护"的指导思想;同时,一次强化支护技术还详细明确了支护类型、支护结构以及施工工艺.该支护技术在小官庄铁矿高应力区的应用成功,表明该支护关键技术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6.
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的支护参数主要是支护初撑力、支护密度和支护刚度。支柱对单位面积顶板提供的工作阻力为支护强度,支护强度的大小直接反映到矿压显现的程度,为了采场安全而正常生产,必须保证工作面有足够的支护强度。与支护强度密切相关的支护参数有支柱初撑力、支柱密度和  相似文献   

7.
张陈  张小虎  解波 《安徽科技》2011,(10):51-52
锚杆支护设计是煤巷锚杆支护成套技术的核心,正确的支护形式选择和合理的支护参数设计,是保证煤巷支护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必要前提。近年来我国在锚杆支护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FLAC-3D程序与经典支护理论的结合则是支护优化设计的发展方向,提高了设计工作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8.
以邯郸中心医院病房楼基坑为例,对挡墙支护、悬臂桩支护、桩锚支护和土钉墙支护等支护方法进行了设计计算,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评价,给出了最优的支护方法.  相似文献   

9.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及在施工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合土钉支护是以土钉支护为主,辅以其他补强措施以保持和提高土坡稳定性的复合支护形式.复合土钉支护技术将传统支护方式中对支护结构形成荷载效应的扰动土体转化为支护结构的一部分,可以有效的应用于特殊地质条件下的基坑支护,而且具有工艺简单,造价低、工期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煤巷锚杆支护是一种不同于岩巷及其它地下工程的特殊支护,研究了煤巷锚杆支护,明确锚杆支护在煤巷支护中的作用,以及特殊的地质条件如何进行有效的巷道支护。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进行合理的锚杆支护,打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1.
基于巷道开挖面的空间效应,根据弹塑性理论建立巷道围岩-支护体耦合作用模型,研究支护位置和支护体厚度与巷道位移、支护反力和围岩塑性区半径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最优化方法建立巷道耦合支护最优化模型,研究原岩应力、巷道断面以及支护体力学性质等因素对巷道支护方案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支护体厚度的减小及支护体离开挖面距离的增大,巷道位移和巷道围岩塑性区半径逐渐增大,而支护反力逐渐减小;在支护体受力处于临界状态的情况下,支护体厚度随着原岩应力的增大、巷道断面的增大以及支护体离开挖面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掘进巷道过无炭柱采用全锚支护的施工方法,对全锚支护和工棚支护进行了对比,指出全锚支护具有支护成本低、支护时间短、劳动强度低、掘进速度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该文重点针对新汶矿区埋深大、高地应力带来的巷道支护难题,研究新汶矿区深井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技术.首先通过地应力测试和围岩分类为选择合理的支护方式提供依据,通过选择合理的断面形状提高岩巷承载能力,通过优化巷道布置,研发高强锚杆、锚索、高强W钢带等深部巷道支护材料,采用高强锚杆一次支护、联合支护、让压支护、钢管混凝土支架强力支护等多种支护方式确保了深井高应力岩巷及大断面硐室支护安全.  相似文献   

14.
刘江凌 《广东科技》2011,20(20):85-86
随着矿井资源开采的不断加快,使得采矿工作面的接替更加紧张。巷道支护是为了保持巷道围岩的稳定性,防止巷道顶板发生垮落或过大变形。巷道掘进后一般都需要支护,常用的方法有锚杆支护和锚索支护。根据矿井实际情况,结合锚杆锚索支护原理,对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方式进行分析,以寻求有效的支护形式及支护参数,确保巷道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5.
方珍珠 《科技资讯》2011,(13):111-111
近年来,随着煤矿开采经验的逐渐积累,各种原始巷道支护技术的快速发展.巷道的支护主要体现在空留巷的顶、底板以及图岩控制系统,根据不同的地质结构和顶.底板岩性,通常采用不同的支护技术.目前采用广泛的巷道支护技术是锚杆支护、锚喷支护、锚网喷支护、锚索支护、金属拱形支架支护等.本文,对巷道顶,底板岩性为泥岩时,巷道支护技术及支护要求作简要分析,并对后期维护中应注意的事项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水泥土桩复合土钉支护技术是将主动支护和被动支护、柔性支护和刚性支护相结合的一种复合支护技术。本文主要结合作者参加的工程案例,介绍了水泥土桩复合土钉支护技术在隧道基坑施工工程中的应用,并对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对玻璃钢锚杆应用于巷道支护进行了描述,基于现场的支护效果,指出玻璃钢锚杆支护的应用,不仅大大降低了支护材料的费用,而且保证了巷道的安全使用和支护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大断面煤层巷道锚杆支护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淮南矿业某矿大断面巷道支护问题为背景,就大断面巷道围岩破坏机理及支护技术进行了研究。针对该矿条件提出大断面煤巷的支护设计方案,即掘进工作面的支护选择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方式,确保了大断面巷道支护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方创熙 《广东科技》2008,(16):26-27
系统总结了隧道支护技术的主要类型,分别介绍了各种支护手段的概况、进展和适用条件,并重点总结了普通喷混凝土、钢纤维喷混凝土、锚杆支护、大管棚支护、小导管支护、格栅与支撑以及地层冻结法等支护方法。最后,介绍了比较成熟、经典的支护设计方法——Q系统分类法。本文的综述分析成果,对于实际隧道支护方案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PVC板桩作为基坑板桩支护结构的特性及设计理论。首先阐述了PVC板桩的制造过程,对比分析了PVC板桩与钢板桩的材料性能。在此基础上,对PVC板桩的模量进行适当折减,建立PVC板桩悬臂和单支点基坑支护二维数值模型,探讨了不同支护结构形式、土体强度等因素对PVC板桩支护结构最大支护深度及最小嵌固深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VC板桩刚度较小,且具有蠕变性,将其应用于长期支护结构,应采用按变形控制的设计方法。PVC板桩悬臂支护适用支护深度为1~3 m,单支点支护适用支护深度为1~5 m。PVC板桩最大支护深度与粘聚力近似呈线性关系,且基坑支护结构形式对PVC板桩基坑支护体系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