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在土壤中添加不同质量比的金属镉, 以盆栽实验方式考察在报纸肥料作用下小白菜的生长情况以及小白菜的生物量根系耐性指数(RTI)和迁移系数(TF). 实验结果表明: 在镉污染条件下, 使用肥料可促进小白菜根吸收镉, 当镉的质量比为40 mg/kg时, 小白菜根对镉的吸收比不施加肥料增加了215.5%; 随着肥料质量比的增加, 镉对小白菜根的生长抑制作用变化较小; 镉污染对小白菜地上部分的影响较小, 但施加肥料可促进小白菜地上部分生长, 当肥料的质量比为3 g/kg时, 促进作用最大; 小白菜根部受镉污染的影响较大, 其根部与镉接触后大部分镉保留于根部而未进行迁移. 相似文献
2.
3.
喀斯特碳酸盐岩区具有典型的重金属地质高背景特征,土壤镉(Cadmium)污染严重,存在镉的食物链风险。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 L.)是贵州省的特色农产品,镉在土壤-辣椒体系的迁移富集规律值得探讨。选择贵州地带性土壤黄壤(Yellow earth)与石灰(岩)土(Limestone soil),朝天椒、线椒及杂交椒3种类型辣椒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不同镉浓度水平下镉的迁移富集规律,结果显示:辣椒果实镉与土壤总镉和有效态镉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80和0. 76,果实镉含量为0.01 mg·kg~(-1)至0.30 mg·kg~(-1),以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限值(GB 2762-2017)辣椒限值(0.05 mg·kg~(-1))进行评价,超标率为38.89%;黄壤中朝天椒根、茎、叶、果实各部位镉含量范围是0.21~17.10 mg·kg~(-1),线椒0.11~33.71 mg·kg~(-1),杂交椒0.17~8.58 mg·kg~(-1),石灰(岩)土中朝天椒0.17~2.03 mg·kg~(-1),线椒0.14~2.81 mg·kg~(-1),杂交椒0.22~2.31 mg·kg~(-1),三种类型辣椒间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黄壤上辣椒镉表现为根茎、叶果实,石灰(岩)土上为根、叶茎、果实;在相同土壤镉浓度下黄壤中辣椒镉含量普遍高于石灰(岩)土,镉在石灰(岩)土-辣椒体系的富集系数和迁移系数分别是黄壤-辣椒体系的0.35~0.56倍和1.33~3.89倍,石灰(岩)土上辣椒镉表现为低富集,高转运,在黄壤上表现为高富集,低转运,具有更高的食物链风险。 相似文献
4.
香根草对重金属镉的积累及耐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香根草的水溶液培养,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镉(Cd)对香根草的生理和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香根草富集的Cd主要被累积在根内,最高富集系数达到24.06%.溶液Cd浓度与香根草根内Cd的累积量显著正相关(r=0.987 4),与根的耐性指数呈显著负相关(r=-0.943 6).低浓度Cd(≤1 mmol.L-1)处理使根系活力和硝酸还原酶(NR)活力随时间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中、高浓度Cd(≥1.5 mmol.L-1)处理使根系活力呈显著下降的趋势,且浓度越高,下降幅度越大.化学形态分析表明,在香根草体内Cd的NaCl提取态占绝对优势,在根和茎叶内的平均占52.06%和64.03%.可以认为香根草在Cd胁迫下其氮代谢、呼吸作用,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一定程度抑制,但其对Cd仍具有较强的耐性和富集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矿区农田土壤-玉米系统中重金属的富集迁移,以安徽省淮北煤田临涣矿区为例,对该区玉米地中Cd、Ni、Pb、Cr、Zn和Cu的含量、玉米植株富集转移系数及健康风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Cd超过国家土壤二级标准的28.57%,其余均未超过相应标准;地累积污染评价结果显示,Cd和Cu属于无污染-轻污染,其余几种重金属都属于无污染;除Cu外,其余几种被吸收到玉米体内的重金属大部分都积累在根部,且Cd的富集转移系数最大;运用目标危险系数法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六种重金属对儿童引起的健康风险均大于成人,且健康风险指数的大小为PbNiCuCdZnCr。 相似文献
6.
重金属镉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及镉在大肠杆菌细胞内积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重金属镉在大肠杆菌细胞内的积累过程以及镉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 :大肠杆菌的生长速率取决于培养基中镉的浓度 ,与镉相应的阴离子、温度等环境因素也影响大肠杆菌的生长速率和镉在大肠杆菌细胞内的积累 相似文献
7.
土壤镉污染对艾纳香生长及体内镉积累和分布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土壤镉(Cd)污染(0.5,2.0,5.0,10.0,20.0和40.0mg/kg)下艾纳香生长及体内Cd的积累和分布特征,以初步了解艾纳香耐镉机制.结果表明:经过120d的盆栽试验,0.5mg/kg Cd处理对艾纳香的生长基本无影响,而2~40mg/kg Cd处理则对植株产生危害,其存活率分别为70%,60%,30%,10%和0%.10mg/kg Cd处理对艾纳香叶、根和植株生物量有明显抑制作用.根、茎、嫩叶和衰老叶中Cd的质量分数随着Cd处理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Cd在艾纳香各器官积累量从大到小顺序为:衰老叶、嫩叶、茎、根;植株地上部富集系数(3.57~9.51)和转移系数(2.12~9.23)随着Cd处理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但均大于1.根、茎和叶中Cd的亚细胞质量分数从大到小顺序均为:可溶组分、细胞壁、细胞器,且随着Cd处理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不同器官细胞壁Cd积累相对比例从大到小顺序均为:茎、叶、根,可溶组分、细胞器Cd积累相对比例因受土壤Cd处理质量分数的影响而变得复杂.艾纳香主要通过可溶组分对镉储存实现对Cd胁迫的适应. 相似文献
8.
采集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祥华乡、剑斗镇、感德镇及湖头镇7个茶园的21个表层及垂直剖面土壤样品和28个茶树样品,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样品中镉的含量,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了茶树样品中镉的污染程度和潜在风险;采用相关分析法、生物富集系数法与转移系数法对土壤-茶树体系中镉的迁移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剑斗镇和湖头镇采样点所有的垂直剖面土壤中镉含量均超过福建省土壤元素背景值,其中S7采样点在0~20 cm深度土壤中镉的含量为2.37 mg/kg,为福建省土壤元素背景值的45倍.地累积指数法显示S7采样点处0~20 cm土壤的地累积指数为4.870,已达到重度污染,S7与S6采样点20~40 cm深度土壤均呈现中度污染.富集系数法结果表明,根对土壤中镉的富集能力最强,且由相关分析法可知,根中镉的来源是表层土壤,该研究为铁观音茶叶的种植管理和镉污染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对汞矿区土壤及农作物(大豆、甘薯和芝麻)Hg、As、Cu、Zn、Cd和Pb等6种重金属的测定,分析了农作物和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及生物转移特征。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共同评价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显示:该汞矿区土壤是以汞为主要污染物,As和Cd为次要污染物的重金属污染区;矿区土壤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指数达36.211,表明该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达重度污染水平。农作食用部分单因子指数分析显示农作物的Hg的污染最为严重,综合污染指数在大豆豆荚、甘薯块根、甘薯叶和芝麻籽粒的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48.433、10.086、79.435和123.200,显示了农作物食用部分重金属污染均已达重度污染水平。利用生物富集系数和生物转移系数评价农作对重金属的转移。大豆各器官对Hg、As、Cu、Zn、Cd和Pb均没有表现出富集性,其生物转移系数也均小于1,相较其他两种农作物而言,在汞矿污染区,种植大豆在能减少重金属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用砂箱实验装置模拟地下水在水平流动情形下重金属在土壤 地下水(土 水)交互系统中的迁移特征. 实验结果表明: 4种重金属在不同深度土壤中的平均质量比为Cr>Ni>Co>Cu, 土壤中垂向迁移能力为Cr>Ni≈Co>Cu; 4种重金属在不同深度地下水中的平均质量浓度为Cu>Cr>Ni>Co, 同一深度地下水平均质量浓度为Cu>Ni>Cr>Co; 4种重金属在土 水交互系统中沿水流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迁移能力均为Cr≈Cu>Ni>Co; 污染源在淋滤6 h[KG*8]达最大释放量, 此时地下水中的重金属质量浓度达最大值. 相似文献
12.
在未污染的基质和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培养金福菇,研究其对土壤重金属的生物富集水平.干燥后的子实体样品采用微波消解处理并采用AAS分析(金属含量).结果表明,子实体重金属含量随土壤重金属的增加而增加.单一污染的土壤中,高浓度的Cd 和Hg影响出菇时间和出菇量;第一潮菇中的重金属含量略高于第二潮菇,菌盖重金属含量高于菌柄;子实体中重金属最大积累量分别是Cr (48.33±0.27 mg/kg, DW)、Cd (14.72±0.17 mg/kg, DW )、Pb (2.13±0.03 mg/kg, DW ) 和 相似文献
13.
14.
用砂箱实验装置模拟地下水在水平流动情形下重金属在土壤 地下水(土 水)交互系统中的迁移特征. 实验结果表明: 4种重金属在不同深度土壤中的平均质量比为Cr>Ni>Co>Cu, 土壤中垂向迁移能力为Cr>Ni≈Co>Cu; 4种重金属在不同深度地下水中的平均质量浓度为Cu>Cr>Ni>Co, 同一深度地下水平均质量浓度为Cu>Ni>Cr>Co; 4种重金属在土 水交互系统中沿水流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迁移能力均为
Cr≈Cu>Ni>Co; 污染源在淋滤6 h[KG*8]达最大释放量, 此时地下水中的重金属质量浓度达最大值. 相似文献
15.
16.
镉对不同品种辣椒幼苗生理特性及镉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惠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8(9):110-115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镉(Cd)浓度(0,20和40mg/L)对3个辣椒品种(PE37,PE33和PE5)生长、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Cd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Cd污染下,辣椒幼苗根、茎、叶及总干质量在3个品种间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低量Cd(20mg/kg)刺激了PE33的叶、PE5根和茎的生长,较对照增加28.2%,23.1%和7.1%.高量Cd(40mg/kg)对辣椒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大.辣椒CAT和POD活性随Cd浓度的增加先降低,而后略有增加,SOD活性和叶绿素含量则随Cd浓度增加呈下降趋势.Cd主要积累于辣椒幼苗的根部,其次是茎,叶积累量最低.不同辣椒品种由于基因型差异对Cd的富集存在明显不同.20mg/kg Cd时辣椒植株Cd总积累量大小顺序以PE33,PE37和PE5,40mg/kg Cd时大小顺序以PE33,PE5和PE37. 相似文献
17.
:针对客土法中重金属向客土迁移积累产生二次污染的情况,本文以重金属Cu、Pb元素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拟实验,采用土柱渗滤方法,研究了添加不同比例白泥(30g/kg、50 g/kg、80 g/kg、120 g/kg)的污染土样作为隔离层对土壤中Cu、Pb元素向客土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两种金属元素在土柱中的浓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掺杂白泥的隔离层中的金属浓度最大,且随着白泥含量的增加隔离层的金属浓度增加,洁净土层(客土)金属浓度趋向背景值;同时,滤液中的金属浓度在隔离层骤然下降。二者说明白泥对Cu、Pb元素具有较好的稳定化作用,可有效延滞Cu、Pb元素向客土的迁移。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矿区煤矸石充填复垦土壤内部C、S等物质缓慢氧化产生的二氧化碳及热量对表土植物的影响,应用实验室模拟试验,分析复垦土壤底部加热与通CO_2气体对薄荷生长特征与根系呼吸的影响。试验底部加热温度分别设置为20℃、40℃、60℃,通气通量分别为1L/min、2L/min和3L/min,各梯度通气时间设置5min、10min。结果表明:不同程度通气对薄荷生理特征和根系呼吸的影响不同。底部通气5min/d时,随着通气浓度的增大,薄荷地上、地下生物量以及根系呼吸速率均呈上升趋势,叶面积指数呈先增后减趋势;底部通气10min/d时,叶面积指数呈下降趋势,地上、地下生物量以及根系呼吸速率均呈先增后减趋势。综合对比通气10min/d与5min/d,根系生物量与根系呼吸速率均有下降,下降率分别为17%、8%,叶面积指数与地上生物量略有增加,增长率分别为1%、9%;随着煤矸石底部加热温度由20℃升高至40℃,再升高至60℃的过程中,薄荷的叶面积指数、地上与地下生物量以及根系呼吸速率均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40℃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9.
模拟酸雨淋溶对土壤镉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进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5(3):223-228
以紫色土和黄壤作为供试土壤进行模拟酸雨淋溶试验.结果表明,酸雨增加了土壤镉的迁移性.随着酸雨pH值的降低,Cd的淋溶量越大,在土壤中的残留量减少,但是不同pH之间淋溶率的差异小,说明酸雨虽然增强了土壤中金属迁移性,但迁移缓慢.同一重金属的迁移性因土壤类型不同有差异.Cd在黄壤中的迁移性大于紫色土.对数方程表明酸雨淋溶量与Cd残留量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重金属在土壤中迁移除了受到酸雨pH的影响,同时还受土壤Eh,有机质含量,CEC,土壤胶体,有机和无机配体的数量等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东南景天结合化学措施改良Cd污染土壤对油麦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东南景天或者施用赤泥均能降低土壤中全Cd含量,促进油麦菜的生长.各处理油麦菜的株高、根系鲜重及干重、地上部鲜重及干重均显著高于对照,而植株中Cd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赤泥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土壤中酸可提取态Cd的含量;而东南景天则是由于其本...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