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福君 《今日科技》2005,(11):18-20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省海洋开发和海洋经济发展。经历了“开发蓝色国土”和“建设海洋经济大省”两个阶段。随着全省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海洋经济规模逐步壮大,陆海之间资源的互补性、产业的互动性、布局的关联性进一步增强。一方面,海洋的大规模开发,需要强大的陆域经济支持,海洋优势也只有与全省陆域经济发展、与全国沿海地区生产力布局紧密结合,才能得到更有效的发挥;另一方面,浙江经济未来发展的战略空间和战略优势,很大程度上依托于“蓝色国土”,体现在海洋优势。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世界海洋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海洋认识的深化,以海洋经济为主体的"蓝色经济"正日益成为各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领域,蓝色经济和蓝色经济区建设已经成为广受关注的热点。本文从区域经济理论和海洋经济理论的视角进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研究,从经济学角度提出了蓝色经济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科学内涵,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乃至全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7—2019年中国沿海1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探究海洋科技创新、蓝色经济韧性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结果表明:海洋科技创新对蓝色经济韧性、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而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并未显著推动海洋科技创新水平提升;蓝色经济韧性与海洋产业结构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互动关系,蓝色经济韧性增长有助于加速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海洋产业结构高级化对蓝色经济韧性的冲击影响持续增强,海洋产业结构合理化对蓝色经济韧性的冲击影响呈先降后升趋势。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增强海洋科技成果应用转化效能、大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以及优化海洋人力资源配置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陈明舜  黄国涛 《广东科技》2010,19(10):36-37
<正>2008年11月,全省第六次海洋工作会议召开;2008年12月,汕尾市在广州召开"汕尾市海岸经济发展论坛",提出"发展海岸经济,崛起蓝色汕尾"的构想,作为汕尾"挺头砍尾"的一大抓手。可以说,蓝色产业是汕尾发展海岸经济的基础性的工程。蓝色产业指的就是海洋产业,包括海洋渔业(海洋捕捞业、海水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在世界各国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海洋经济是国民经济中最有潜力的增长领域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山东是海洋经济大省,尤其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使海洋经济已成为21世纪山东经济的一大特色。文章通过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优势及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的分析,提出具有可操作性和前瞻性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个快乐的海洋,每一位进入这个家庭的成员都将被染成同一种颜色——蓝色”。在东方神羽专卖店,瓜拿纳阳光系统快乐团队的创始人之一的范莎英,略带几分骄傲如是说。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海洋年。我国的海洋事业进展究竟如何?海洋在国民经济中是否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海洋世纪”真会浮出海面吗?当前,一个前所未有的世界海洋新秩序正在形成、全球性对比。当前,作为人类开发海洋、保护海洋的“蓝色圈地运动”方兴未艾的正处于世纪之交,对此,我们不得不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重新审视这片蔚蓝  相似文献   

8.
<正>蓝色,是海洋的颜色,也代表科技与未来。湛江,是国内"一带一路"重要支点城市,正进一步以海洋科技为动力,深化多主体协同创新,推进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广东湛江南方海谷海洋产业孵化中心"应海洋经济而生,早在2014年就被列入为广东省委、省政府创新发展的重大建设平台之一。2016年,湛江市入选"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  相似文献   

9.
你也许看过科教影片《蓝色的血液》,这部影片介绍了被称作“活化石”的海洋节肢动物——鲎.鲎的血液是蓝色的,人们用这种蓝色的血液制成的“鲎试剂”,可以检测人体内毒素和药品、食物的细菌感染.鲎的贡献不只是这些,它在生理科学研究中,与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之间,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在新形势下,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关系到维护国家战略利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大局,也是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战略构想与现实实践。基于以上认识和理解,潍坊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刘勇教授等经历多年艰辛研究并付梓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蓝色经济区是以海洋经济为显著特征,以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为导向的现代经济功能区,在产业领域上,涉及海洋产业、临海产业、涉海产业和海外产业。它所依托海洋资源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在产业建设过程中往往忽视其外部性,造成对海洋环境影响和破坏。实现蓝色经济区产业的生态化,是把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结合在一起的产业发展过程,其根本目的在于解决海洋产业发展中产生的环境外部不经济性问题,从而促进产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实现蓝色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中国知识界一些人曾掀起对“海洋文明”的艳羡,但仅止于艳羡,而没有从主观上求索构建中国自身蓝色文明的意识形态。在诸多影视作品如《黄土地》、《红高梁》当中,我们还是不同于对陆上中国的国民性反思,而没有勇气畅想蓝色中国的图景。物质基础的匮乏和开放意识的不足,是当时这个主题没有再被探讨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大海是生命的摇篮,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以什么样的姿态参与世界海洋竞赛,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权的问题。在建设“蓝色家园”的过程中,我省应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刘军晓 《科技信息》2008,(14):200-200
伴随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作为“蓝色国土”,海洋在支撑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突显。如何科学开发利用岸线和海域。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本文通过从全面的角度对鳌山湾海岸线进行评价,提出了鳌山湾的开发利用设想,为岸线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评《东方蓝色文化》●郁龙余/著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认为,尽管中国靠海,中国古代可能有着发达的远航,但中国“并没有分享海洋所赋予的文明”,海洋“没有影响于他们的文化”。①黑格尔的意思很清楚,就是说中国人没有海洋意识,不能分享海洋文明的成果。中国人果真...  相似文献   

16.
1998年国际海洋年中,中国新闻界20家单位的记者,用了100天的时间,通过海陆空立体式采访,走过2万多公里的漫漫长路,开展“建设万里文明海疆”的大型采访宣传活动。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甚至是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以海洋为主题的宣传活动。他们用蓝色大行动关注着蓝色的大海,同时一次又一次遭遇着污染海洋的黑色故事。  相似文献   

17.
在同样光线下,我们看见的是蓝色的大海,而海洋哺乳动物却不能。 鲸鱼和海豚虽然都生活在深深的蓝色海洋中,可谁能想到,它们却对海水的蓝色视而不见。德国和瑞典生物学家发现,鲸鱼和海豚都缺少看见蓝色光线所需的视觉。这个发现非常奇怪,因为蓝色是透入海洋最深的一种颜色,而鲸鱼和海豚似乎  相似文献   

18.
<正>把海洋建设成人类获取优质蛋白的巨大“蓝色粮仓”,是我国海洋科学家们一直孜孜不倦追求的梦想,也是浙江省深蓝渔业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探索攻关的终极旨归。实验室依托浙江工业大学建设,于2020年11月通过省科技厅的认定。近两年,实验室紧紧围绕国家“海洋强国”、浙江省“海洋强省”的战略要求,在国内海洋渔业资源保鲜、加工与冷链物流研究、海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结出累累硕果,为浙江省传统海洋渔业产业的科技创新及大健康产业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世界各发达国家无不将目光投向海洋,纷纷提出海洋发展规划。胡锦涛总书记曾提出中国建立海洋强国的概念,从安全战略的高度提出了加强海上安全建设的必要性。国家“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也提出了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能力显著增强的目标。在这场蓝色的海洋竞赛中,高效、简单、简捷的船舶运动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地球的整个表面为五亿一千万平方公里,却有三亿六千万平方公里被海洋占据着。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联结成一片,占据了地球表面71%以上的而积。在一张世界地图上,大片的蓝色海洋世界被画得那么宁静安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