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在混凝土中掺加不同比例的硅灰,研究了混凝土的抗冻性能。结果表明:掺加硅灰对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提高了10%以上,冻融300次时,掺硅灰混凝土未破坏,而无掺加混凝土出现破坏,硅灰合理的添加比例为5%。另外,减小水胶比对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有益。  相似文献   

2.
机场道面再生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及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机场道面再生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及其机理,采用掺加优质粉煤灰和高效外加剂的"双掺"技术路线,进行机场道面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抗冻性能研究.根据机场道面再生混凝土抗冻试验结果和试件破坏现象,探讨了再生混凝土抗冻性能评价指标.从含气量、孔结构和微观结构等方面,对机场道面再生混凝土的抗冻机理进行了分析,建议寒冷地区道面再生混凝土含气量为5%~6%,在再生混凝土中掺入优质矿物外掺料,提高机场道面再生混凝土的抗冻性能.结果表明:所配制的机场道面再生混凝土抗冻等级高达F250,抗冻性能优于普通道面混凝土,满足道面设计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混凝土冻融破坏的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指出如何增强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相似文献   

4.
庄宇 《中国西部科技》2007,(10):156-157
本文对混凝土冻融破坏的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指出如何增强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混凝土冻融破坏的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指出如何增强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相似文献   

6.
寒冷地区经常与水接触的混凝土结构,受冻融破坏的作用,锈胀开裂和表面剥蚀现象非常广泛,使混凝土结构过早地丧失耐久性能。普遍认为混凝土冻融破坏是一个物理作用过程,破坏机理十分复杂,建立混凝土抗冻性预测的理论模型难度很大。目前,利用试验和工程检测数据建立经验模型是比较可行的。但是,由于混凝土抗冻性影响因素众多且关系复杂,很难利用回归分析给出一种确定的数学模型。文章主要是从认识混凝土冻融破坏对严寒地区混凝土施工起到指导作用。结合具体工程,通过实验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得出改善混凝土抗冻能力的方法及施工过程中技术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建筑垃圾复合粉体材料(CWCPM)掺量、水灰比对小型混凝土预制构件抗冻性能的影响以及小型混凝土预制构件在不同盐溶液质量分数下的冻融损伤规律,借助XRD和压汞试验,对CWCPM改善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微观机理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CWCPM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且存在最佳掺量30%;盐冻耦合作用加剧了混凝土的冻融破坏,存在最不利盐溶液质量分数3.5%;CWCPM的掺入降低了混凝土内部Ca(OH)2的含量,改善了混凝土水化产物组成细化了混凝土内部孔结构,降低了孔隙水的渗透和结冰速率,减小了孔隙内部静水压力和渗透压,宏观上表现为抗冻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8.
冻融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通过试验分析了冻融循环对混凝土抗压、抗折、劈拉强度的影响,并从微观结构探讨了混凝土冻融破坏机理。结果表明普通低标号混凝土抗冻性能较差,冻融循环对混凝土强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寒山区环境下,用于工程建筑的机制砂混凝土极易发生冻融破坏和腐蚀破坏的现象,引入高性能矿物掺合料对其耐久性能进行改性,分别研究了粉煤灰和矿渣微粉两种矿物掺合料在单掺和复掺条件下对C40机制砂混凝土抗冻及抗渗性能的影响,并结合其界面区形貌和孔结构进行了微观机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与矿渣微粉复掺能够显著提升C40机制砂混凝土的耐久性能,两者复掺对C40机制砂混凝土耐久性能的改善提升作用要优于两者单掺;以质量分数为21%粉煤灰与质量分数为9%矿渣微粉复掺时,C40机制砂混凝土的早期抗冻、抗渗性能显著提高,后期抗冻、抗渗性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界面区形貌和孔结构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0.
郭敬业  贾海洋 《河南科学》2019,37(10):1614-1619
耐久性是混凝土最重要的指标,耐久性的退化会直接影响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当混凝土暴露于盐溶液和冻融环境下,会加剧混凝土的冻融破坏,混凝土表面将会产生剥落,同时动弹性模量会下降,严重影响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通过对粉煤灰、矿渣粉和硅灰三种矿物掺合料对水泥混凝土力学性能、物理性能以及抗盐冻性能的研究表明,三种矿物掺合料的掺入均能改善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能力;粉煤灰的掺入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及抗冻性能,而矿渣粉与硅灰的掺入会改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抗冻性能,且小掺量的硅灰能够显著改善混凝土的物理、力学及抗冻能力.  相似文献   

11.
混凝土的冻融破坏和除雪剂的腐蚀是使公路提前老化的主要问题之一,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已成为影响混凝土路面耐久性以及其他混凝土构造物耐久性方面的主要因素,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配合比控制指标,保证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掺入外加剂、纤维物质、矿粉作为解决混凝土抗冻性和耐久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混凝土渗透性及引气作用对耐久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了混凝土渗透性与耐久性,引气与耐久性的关系;探讨了引气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作用机理.混凝土渗透性与Cl-离子侵入、碳化、硫酸盐化学侵蚀有一定相关性.渗透性与其他一些耐久性如抗冻性、硫酸盐结晶破坏、碱集料反应等关系不大.在保证混凝土具有一定强度的前提下,引气可显著改善混凝土综合耐久性能.在同强度条件下,引气可改善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有利于混凝土抗Cl-离子侵入、硫酸盐化学侵蚀、碳化等化学侵蚀引起的破坏,引气还可显著改善抗冻、碱集料反应和盐结晶等因膨胀引起的破坏.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混凝土冻融破坏的各种理论,较详尽地介绍了各种理论的内涵,较好地反应了国内外关于混凝土抗冻耐久性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肖凤春 《科技信息》2013,(25):332-332,350
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材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抵抗环境外部因素和材料内部原因造成的侵蚀和破坏,而保持其原有性能不变的能力。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很多,不同因素对混凝土的破坏不同。本文主要对混凝土抗渗性、抗冻性等方面做简单论述,简述影响因素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混凝土冻融破坏的各种理论,较详尽地介绍了各种理论的内涵,较好地反应了国内外关于混凝土抗冻耐久性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阐述引气剂含气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重点阐述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认为只要引气量合适,普通混凝土均能获得较高的抗冻性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低掺量下水性环氧树脂、粉煤灰、再生骨料对再生透水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粉煤灰掺量、水性环氧树脂掺量、再生骨料掺量、冻融循环次数为因素设计不同水平的正交试验,参考慢冻法并采用均值极差法分析质量损失率和强度损失率,研究各因素对于再生透水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规律。结果 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再生透水混凝土的强度损失率和质量损失率逐渐增大,其中低掺量(0.5%~2%)水性环氧树脂可以有效提升再生透水混凝土抗冻性能,降低再生透水混凝土的强度损失率、质量损失率;添加再生骨料(30%~50%)可以有效提高再生透水混凝土抗冻性。结论 掺量1%的水性环氧树脂及掺量40%的再生骨料对再生透水混凝土抗冻性提升效果最好;在冻融循环过程中,再生透水混凝土的强度损失率会比质量损失率先变化到破坏标准,该参数能更快判断再生透水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相似文献   

18.
李文哲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26):7880-7883,7888
针对当前机场道面混凝土遭受冻融循环破坏而出现的耐久性问题,试验采用纤维增强混凝土技术。将两种规格的玄武岩纤维按0.1%的体积掺量掺入机场道面混凝土,进行了冻融循环试验;以及冻融前后动弹模量,质量损失和混凝土表面状态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掺玄武岩纤维的机场道面混凝土可明显提高抗冻性,抗冻等级提高了2.7~3.3倍。长度20 mm直径20μm体积掺量0.10%的玄武岩纤维道面混凝土抗冻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9.
海洋环境下硅灰混凝土的抗冻性与氯离子扩散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海洋环境条件,重点研究了硅灰混凝土的抗冻性和氯离子扩散性能的关系.试验分析了水胶比、硅灰等量替代水泥掺量大小、引气剂掺量等因素对混凝土抗冻性和氯离子扩散性能的影响,并与普通混凝土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掺加硅灰不能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但可提高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硅灰只有与引气剂共同使用,才能同时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硅灰掺量在10%左右对混凝土的抗冻和抗氯离子渗透综合性能影响存在一个最佳值.为评估混凝土的抗冻性和抗氯离子渗透性的综合性能,提出了新的评价方法--冻渗比(R值方法),并进行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20.
冻融循环破坏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因素之一.通过冻融循环抗冻性能测试试验和灰色关联法,探究混凝土组成因素(水灰比、含气量、粉煤灰掺量)变化对其抗冻性能指标(质量损失、动弹性模量、抗压强度)的影响,得出影响大小的次序为(从大到小):含气量、粉煤灰掺量、水灰比.结果表明在冻融循环作用下,含气量为影响混凝土抗冻性的主要因素;水灰比对抗压强度影响较大,含气量对动弹性模量影响较大,粉煤灰掺量对质量损失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