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路华 《海峡科学》2016,(4):86-88
在汪曾祺的小说世界里,有一种自然的、随意的原始状态,他用简单、质朴的语言,展现了平凡自然的生活场景。在汪曾祺的小说里,语言摆脱了工具的地位,获得了更大的自由。他的小说语言本身就具有内容性。汪曾祺的小说语言体现了用语准确、符合人物的身份、日常化;语言自然、简短干脆,少有修饰;语言雅俗兼备等特征。  相似文献   

2.
小说应该重视语言,把语言作为小说的本体属性,但当下学界讨论中国现代小说语言大多还建立在模仿论与表现论的传统语言观上,而语言作为主体性的地位(或语言的自主意识)并没有彰显。针对这种现象,本文首先从语言本体出发,客观地探寻自主语言的性质及其发生,然后结合具体文本讨论中国现代小说语言的自主性,详细地探究了百年来的中国现代小说,小说语言本体论的生产及其演进过程与中国现代小说自主语言的风格及类别,并对一些问题做出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巴赫金以语言为切入点,将社会现实生活与语言紧密结合起来,认为小说的语言是被社会现实生活化了的。实际上,他把小说等同为一种现实生活化的语言形式,认为小说具有杂语性和开放性两个特点。巴赫金小说本质理论体现了小说本质理论的一种发展趋向:追求开放中的互动与融合。  相似文献   

4.
物态化是诗歌常用的语言技巧。《乡间故事》把这种语言技巧化用于小说 ,并以动态性的语言特征 ,强化了小说内容的表现 ,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 ,也深化了小说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牛僧孺的《玄怪录》是唐代小说的一部代表作。它的产生位于唐代小说的转折期,无论是其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具备了一些新的特点。本文欲以纯文学的角度,以小说的语言艺术为契机,对其作品中的人物语言、环境语言、诗歌语言等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6.
李艳云 《长春大学学报》2014,(11):1565-1568
在小说创作中,陌生化手法的运用可以延宕读者的审美感受,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莫言小说《丰乳肥臀》以上世纪近百年发生的历史事件为取材对象,人物形象颠覆传统小说主人公形象,实现了题材、人物形象的陌生化;小说采用多种叙述视角混用模式灵活展开叙述,实现叙述视角的陌生化;小说语言重感官经验又背离传统小说语言的精、雅,实现叙述语言的陌生化。正是上述陌生化手法的运用,使得《丰乳肥臀》能够取得较高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7.
在小说创作中,陌生化手法的运用可以延宕读者的审美感受,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莫言小说《丰乳肥臀》以上世纪近百年发生的历史事件为取材对象,人物形象颠覆传统小说主人公形象,实现了题材、人物形象的陌生化;小说采用多种叙述视角混用模式灵活展开叙述,实现叙述视角的陌生化;小说语言重感官经验又背离传统小说语言的精、雅,实现叙述语言的陌生化.正是上述陌生化手法的运用,使得《丰乳肥臀》能够取得较高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8.
19、20世纪之交的翻译小说对于中国小说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 ,起了相当大的作用。翻译小说开阔了中国读者的视野 ,提高了中国小说的地位 ,重视了中国小说的多种功能 ,增加了中国小说的品种 ,促进了中国小说语言的通俗化。  相似文献   

9.
金庸的武侠小说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与小说中独具特色的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雅俗共赏、生动形象的语言风格,变换自如的叙述方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以及小说语言细节处的精雕细琢,是金庸武侠小说语言的主要特色,这些特色表现了金庸在语言运用方面独具魅力的驾驭能力。  相似文献   

10.
先锋小说的语言变异,并非此前文学语言革新实践的合理延伸,由于缺乏语言创新的知识论基础,加以浅薄虚妄的"先锋理念",致使其最终沦为语言灾变。围绕先锋小说语言变异这一问题,重新检视所谓"新异语言的实验"、"文学语言的觉醒"等命题,同时揭示出先锋小说给文学语言生态造成的巨大破坏。  相似文献   

11.
先锋小说的语言变异,并非此前文学语言革新实践的合理延伸,由于缺乏语言创新的知识论基础,加以浅薄虚妄的“先锋理念”,致使其最终沦为语言灾变。围绕先锋小说语言变异这一问题,重新检视所谓“新异语言的实验”、“文学语言的觉醒”等命题,同时揭示出先锋小说给文学语言生态造成的巨大破坏。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反映人物性格特点的重要载体,也是人物进行对话交流的重要媒介,特别是在小说人物的塑造中,语言用语习惯和方式直接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所以在小说等文学作品中,特别注重语言用语的使用。因此,本文主要基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分析其语用特点对于小说人物性格塑造的影响,以加深读者对于小说人物的性格的理解和揣摩。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的语言,无论是叙述性语言还是小说人物语言,无不渗透着情感情绪;《红楼梦》的语言,不仅贯注着小说人物的主观情绪,也贯注着创作主体的主观情绪。对于《红楼梦》创作主体及其小说人物的考察,最基本的着眼点应该是小说语言。也可以说,对于《红楼梦》精神的研究,其实就是对其语言情绪意义的探讨。本文对于《红楼梦》语言情绪的探讨就是基于这样一种思路展开的。  相似文献   

14.
曹文轩的成长小说属于“诗化小说”一脉,无论在语言的诗化,结构的散文化,意象性抒情以及象征性意境的营造等方面都呈现出了“诗化小说”的特性。从叙事策略来看,曹文轩成长小说叙事的儿童视角,叙事的主观化和叙事采用的语言,均体现了诗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当代小说家刘恪在进行文学创作的同时深耕现代小说理论研究,先是从小说技巧入手探究现代小说与先锋小说的秘密,继而沿着心理→语言→艺术→法则→境界的诗学秩序,对文学关键词进行具有个体色彩的诗学阐释,进而从美学角度讨论一百年来中国现代小说语言的发生、进展、现象、状况以及当下写作的可能性,多年来不断实践着前瞻性的理论建构,为当下小说理论研究与文学理论建构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穆时英“都市体诗化小说”强化了小说的抒情功能,通过诗的意象的组合、色彩的字眼、诗的语言和修辞的技巧,使小说有一种忧郁感伤的色彩,为都市体诗化小说创造了一种新的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17.
小说作品是语言的艺术,在翻译小说时,能否使译文的艺术意境与原文的艺术意境最大程度相契合,是小说翻译的一个重要依据。本论文通过对《雪国》作品中语言现象、句式结构和文化现象的译文对比分析,探讨了翻译艺术在小说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黄晶晶 《科技信息》2009,(28):I0165-I0165,I0167
在安徽作家潘军的小说中,反讽修辞集中表现在文本叙述语言、人物自我语言和人物对话语言中。这种反讽修辞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颠覆传统阅读经验的修辞方式,而且内化为一种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体现了潘军小说的真正内涵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9.
乡土小说作为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流派一直是国内学界关注与研究的重点,但从语言本体角度研究乡土小说的并不多。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以语言本体为起点结合乡土文化与地方性知识,从早期以鲁迅为核心的乡土问题小说和以废名为起点的乡土诗化小说写作,到加入"革命"话语的解放区乡土小说和当代多元化的乡土写作等几个方面,来探究百年来中国乡土小说语言经历的错综复杂的演变过程之深层缘由,进而讨论乡土语言在当下及今后的小说创作中的意义及理应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詹妮特·温特森的小说《守望灯塔》是一部糅和了魔幻现实主义、抒情诗和寓言等多种风格的作品.小说的多重隐喻性主要通过四个方面得以体现:小说内容的隐喻性;小说意象的隐喻性;小说语言的隐喻性;小说主题的隐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