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研究了化学复合镀 Ni—P—SiC 合金镀液组成、工艺和镀层性能.研究的结果表明,镀液中 SiC 微粒含量为10~15g·l~(-1)时,可得到性能较好、具有很高硬度的复合镀层.  相似文献   

2.
化学复合镀Ni—P—SiC镀层耐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迟毅  战国宸  范会玉  高金波 《应用科技》2001,28(8):45-46,49
化学复合镀Ni-P-SiC镀层具有硬度高和耐磨性能好的特点。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Ni-P-SiC镀层的耐蚀性,找出耐蚀性与镀层中SiC含量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通过建立织构化缸套活塞环混合润滑理论计算模型,基于织构协同润滑机理模拟分析,设计、计算了槽腔及交叉沟槽2种复合织构,同时结合摩擦学性能试验,研究了复合织构对摩擦副润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织构润滑性能明显优于单一织构,较槽腔复合织构而言,交叉沟槽织构在改善润滑摩擦性能方面效果更好。复合织构改善润滑的原理是:在上止点处通过协同叠加形成局部高压油膜,从而缩小了混合润滑范围;在行程中部区域通过协同互补有效地弥补了空化区域的油膜压力衰减,从而延展了有效承载面积。相比单一凹腔织构,槽腔复合织构在各行程中部区域的最小膜厚比可增加34.3%左右,交叉沟槽织构可增加57.6%,槽腔复合织构的循环摩擦功耗可降低8.2%,交叉沟槽织构可降低19.7%。摩擦磨损试验结果显示,相对于未经织构试样,织构试样表面的润滑性能可得到显著改善,尤其是交叉沟槽织构,其摩擦系数最大可降低48.1%。  相似文献   

4.
化学复合镀Ni-P-SiC镀层耐磨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化学复合镀Ni-P-SiC层具有硬度高和耐磨性能好的特点。近年来,引起人们的注目。本研究在化学镀Ni-P工艺基础上添加不同粒径,不同浓度的SiC,对Ni-P-SiC镀层的耐磨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Ni/MoS2复合刷镀层的摩擦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利用化学镀技术,在制备一种Ni-P-石墨镀层的过程中,对该镀液沉积的工艺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镀液成分及工艺条件对镀层沉积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最后通过EDS能谱图和XRD验证了Ni-P-石墨镀层的组成.结果表明:在选用乳酸为络合剂、醋酸钠缓冲剂、碘酸钾为稳定剂、石墨粒径在0.5~5μm范围内时镀液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温度在85℃时、pH值在4.4~4.8之间,并采用间歇搅拌时具有较好镀层沉积效果.Ni-P-石墨化学复合镀层的晶态组织结构在热处理前后有明显的区别,热处理后有晶胞和金属间化合物生成.  相似文献   

7.
对Ni-P-纳米SiC化学复合镀层的制备工艺和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分散纳米粉体,可提高镀液中纳米颗粒的分散和稳定性;纳米颗粒在镀层中呈弥散状态,降低了镀层的孔隙率,提高了镀层的硬度,从而使复合镀层的耐蚀性及耐磨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
运用SEM、AES和XPS分析了Ni-P-PTFE的镀层结构、表面形貌及镀层组成.研究表明,Ni-P-PTFE镀层在镀态下为非晶态结构,外观呈亮黑色,表面光滑、均匀,有很好的憎水性,其相对原子百分数为Ni 53.01%、P 29.38%、C 1.51%、F 2.88%、O 0.75%和Fe 10.08%.镀层厚度约为3.32*!μm,镀层耐10% NaCl溶液和1% H2S气体腐蚀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9.
选择廉价的SiC和石C颗粒作为复合镀层添加物,用化学沉积法在碳钢表面制度Ni-P-SiC(C)复合镀层,研究了复合镀层的制备工艺,镀液配方以及复合镀层的性能等,结果显示:风表面开成的复合镀层厚薄均一,SiC和石墨C颗粒在镀层中分布均匀,镀层开成速度理想,表明本文采用的工艺技术合理可行,与单一的Ni-P镀层相比,Ni-P-SiC和Ni-P-C复镀层耐磨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将2种不同性能的SiC和C颗粒同时加入槽液,形成的Ni-P-SiC-C复合镀层具有最优异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10.
高耐磨性Ni—P—Sic化学复合镀层的制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Ni-P-SiC化学复合镀液中SiC微颗粒加入量,SiC粒度以及镀液的pH值,施镀温度和镀后热处理五个因素对化学复合镀层的耐磨性能的影响趋势,并由此获得制备具有优异耐磨性能的Ni-P-SiC化学复合镀层的工艺方法,通过对比试验,所得复合镀层是完全可以替代电镀硬铬层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改善化学镀Ni-P合金镀膜的耐磨性,研究了Ni-P-Al_2O_3化学复合镀膜的工艺条件及其影响因素。得出了适当的化学镀液组成和最佳工艺条件;并测定了热处理对镀膜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纳米Al2O3粒子增强化学镀Ni-P复合镀层的组织结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化学复合镀制备纳米Al2O3粒子增强Ni-P复合镀层,并对所得纳米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FESEM)和透射电镜分析(TEM)结果表明,纳米粒子在复合镀层中含量较高且分布均匀;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结果表明,粒子没有改变复合镀层镀态结构(非晶态),但使得复合镀层晶化温度降低.根据等速升温和等温的DSC曲线对化学复合镀层的晶化过程做了动力学分析,晶化表观活化能和Avrami指数均有降低.在230℃热处理24h后,化学复合镀层发生晶化析出Ni3P,而同样条件下的Ni-P合金保持非晶态.复合镀层显微硬度值比化学镀Ni-P镀层明显提高,热处理后镀层晶化硬度值大幅提高,400℃热处理1h后达到最高值(HV50超过1150)。  相似文献   

13.
白雪  高尊华 《科技信息》2009,(11):25-26
采用常用电镀溶液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化学镀镍一磷一金刚石镀液老化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化学镀液再生处理巩义,并对再生液与相同条件下原镀液进行了比较。新的化学镀液再生处理工艺为:氯化钙添加量为[Ca^2+]/[(HPO)^2-]比为0.7-08;温度50±5℃;处理时间6小时。再生液与相同条件下原镀液性能相当,能够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4.
铝合金表面化学复合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铝合金表面进行Ni-P -SiC化学复合镀 借助扫描电镜、能谱仪、显微硬度计等仪器对复合镀层的表面状态、组织结构及性能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表明 ,随着镀液中SiC粒子添加量的增加 ,镀层中SiC的含量也不断增加 复合镀层中SiC粒子均匀分布于Ni-P基体 ,通过系列的工艺实验 ,找出了SiC的最佳添加量 同时对铝合金的预处理工艺进行对比研究 ,简化了铝合金表面化学镀的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5.
在优化设计的化学镀基础镀液中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纳米SiC颗粒,研究在45#钢表面制备具有纳米SiC颗粒增强的复合镀层及形成机理.利用SEM,XRD和显微硬度计等方法对实验样品的组织结构、形貌、显微硬度及其镀层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制备的Ni-P,Ni-P-SiC镀层镀态时硬度分别为572 HV,649 HV,热处理后其表面硬度在400℃时达到最大值1 045 HV和1 341 HV.纳米SiC颗粒在镀液中不参与化学反应,只是与化学反应所产生的Ni和P共同沉积在镀层中起到了复合强化的作用.Ni-P-nano-SiC镀层的生长机理是按层状方式生长,生长方向垂直于钢基体表面.纳米SiC提...  相似文献   

16.
改进制备钯/陶瓷复合膜化学镀新工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利用渗透作用的化学镀新工艺进行了全面的改进,对陶瓷管所处环境,镀液浓度,沉积温度和镀膜时间以及对钯层沉积量和表面形貌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镀液浓度,沉积温度和镀膜时间对钯层沉积量和表面形貌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而陶瓷管所处环境只影响钯层沉积量。改进后的工艺比其他类型的化学镀具有较高的钯沉积速率,较短的制膜时间和较高的镀液利用率,使制膜成本降低,且钯层与陶瓷管结合牢固。  相似文献   

17.
采用化学镀工艺在片状石墨表面镀覆一层Ni-Co-P合金,对包覆后的样品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观察(SEM)、X射线衍射分析、磁性能及吸波性能表征。结果表明,石墨表面沉积的镀层完整致密,以非晶态为主,且得到的镀Ni-Co-P石墨具有一定的磁性。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了样品在0.1~14 GHz频率范围内的复介电常数(ε=ε’-jε″)和复磁导率(μ=μ’-jμ″),用吸收屏理论公式计算了反射率损耗(R.L),得到当匹配厚度为5 mm时,镀Ni-Co-P石墨的最大吸收峰值约为-9.1 dB,超过-5 dB的频宽达4.2 GHz,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新型复合吸波材料。  相似文献   

18.
化学镀Ni-B/BN自润滑复合镀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制备具有自润滑性能的新型Ni-B/BN复合镀层为目的,研究了Ni-B/BN镀液配方及工艺条件,分析了镀液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得到了耐磨性优于Ni-B镀层的Ni-B/BN复合镀层.Ni-B/BN复合镀层性能测试实验表明该复合镀层结合力好,具有优良的耐蚀、耐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