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利用显微镜法通过自测数据和他人测试数据,研究了乳化炸药基本粒子的对数正态分布,发现这种基本粒子呈对数正态分布,并利用对数正态分布图计算了基本粒子的各种统计平均粒径和基本粒子的单位质量表面积.  相似文献   

2.
作者研究了由菱镁矿得到的氧化镁在1500~1600℃范围内烧结时的晶粒长大。发现烧结试样中二维及三维晶粒尺寸分布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平均粒径和粒径分布中位数的增长符合抛物线方程;同时,随烧结密度的提高,晶粒尺寸的分布变宽。  相似文献   

3.
李爱贞 《山东科学》1991,4(2):56-61
对济南市东郊工业区大气悬浮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和形状特征的分析表明:该地区粒子谱分布为Junge分布;粒子的质量中值直径为3~4μm;1μm以上的粒子质量粒谱分布呈对数正态分布;粒径在2μm以下的细粒子的质量浓度只占总量的20%~30%。对不同粒子形状的研究表明:冬季,由于能源燃烧排放的颗粒物占总量的70%。  相似文献   

4.
超微粒聚集体在粒径,形态和熔化特性上的分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在制备过程中存在基元过程的逐次迭代,超微粒聚集体在粒径、形态和熔化特性上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超微粒聚集体的粒径分布偏离传统的正态分布而呈具有分形特征的奇异分布,它所包含的粒子数在对粒径的变化上也具有自相似性;描述超微粒聚集体几何拓扑形态的诸多方法中,从分形理论出发的几何生长模式法最能反映超微粒在形态上的本质特征;超微粒聚集体的熔点公式由一组分形指数来描写,它不仅依赖于粒径,还与制备方法有关。  相似文献   

5.
烟雾是火灾探测的重要参量,烟雾颗粒粒径及其尺度分布直接影响到感烟探测器的灵敏度,而目前有关烟雾颗粒粒径的研究相当匮乏。采用扫描迁移率粒子测量仪对火灾标准火烟雾颗粒的粒径大小及其分布进行实验测量,并采用数学拟合方法系统研究了烟雾颗粒粒径分布函数,研究结果表明对数正态分布函数较好地描述了烟雾颗粒尺度分布特征,其结论有益于火灾探测基础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连续再生颗粒捕集器对柴油机颗粒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某重型柴油机为原机,研究氧化催化转化器(DOC)与催化型颗粒捕集器(CDPF)耦合而成的连续再生颗粒捕集器(CR-DPF)对柴油机颗粒排放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R-DPF的安装导致排气温度升高;原机测点颗粒数量浓度呈双峰对数正态分布,CR-DPF的前测点为三峰对数正态分布,后测点则呈多峰对数正态分布;前测点粒径小于191nm颗粒数量浓度及核态颗粒数量浓度分数均高于原机测点;CR-DPF除对7~15nm粒径颗粒的捕集效率相对较低,对其他粒径颗粒具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对聚集态颗粒的捕集效果优于核态颗粒,导致后测点核态颗粒数量浓度分数高于前测点.  相似文献   

7.
温度对大理岩力学性质影响的细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温度下的大理岩进行单轴压缩试验,结果表明,经过高温后大理岩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都大幅度降低,阈值温度在100℃左右.采用扫描电镜对各温度下大理岩断口进行扫描并对SEM图像进行了分析,对得到的不同温度下微裂隙的长度、方位角、间距等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了细观结构几何参数在不同温度下的分布概型:长度在温度20~300℃时服从对数正态分布,450~600℃时服从Weibull分布;方位角在不同温度下服从正态分布;间距在温度20~300℃时服从对数正态分布,450~600℃时服从指数分布.  相似文献   

8.
从物探正反问题需要角度,本文讨论了物性参数的统计问题。依据实际材料得出物性参数大多符合正态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文中分析了磁化率多呈对数正态分布的原因,并研究了出现其他分布的理论依据。论述了估计量的选择,确认一切符合加法迭加原理的物探方法,其理论计算及解释中使用的物性参数应是均值μ。文中讨论了不同分布,不同子样火小的μ的最佳估计问题,介绍了有关计算公式及图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水闸上游水位变化规律统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收集淮河流域、太湖流域主要大中型水闸历年最高水位资料,用K-S法对上述水位的分布规律进行分布拟合假设检验,其结果为:水闸内河侧水位变化规律不拒绝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但正态分布最优;水闸沿江、沿海侧潮位的变化规律不拒绝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和极值I型分布,但极值I型分布最优,此结果可为水闸可靠设计和《水闸设计规范》的修订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共沉淀酸蚀法制备CoFe2O4磁性液体及其中的微粒粒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oFe2O4超细微粒,用酸蚀法配制CoFe2O4磁性液体。采用TEM照片分析,发现共沉淀法制备的CoFe2O4超细微粒粒径分布为双纵数分布,而酸蚀法配制的磁性液体中超细微粒的粒径分布为对数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1.
Based on the mass fraction size distribution of aluminum (AI), an improved method for effectively identifying the modes of particulate matter from pulverized coal combustion is proposed in this study. It is found that 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s of coal-derived particulate matter actually have three modes, rather than just mere two. The ultrafine mode is mainly generated through the vaporization and condensation processes. The coarse mode is primarily formed by the coalescence of molten minerals, while the newly-found central mode is attributed to the heterogeneous condensation or adsorption of vaporized species on fine residual ash particles. The detailed investigation of the mass fraction size distribution of sulfur (S) further demonstrates the ration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mass fraction size distribution of the AI in identifying three particle mod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not only can the number of particle modes be identified in the mass fraction size distributions of the AI but also can their size boundaries be more accurately defined. This method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 elucidating particle formation mechanisms and their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12.
由于成功地排除了关联个别超微粒子特性与体系宏观性质的困难,Majievic的单分散超微粒合成技术曾被誉为80年代最出色的化学实验成就之一。本文报导了用微乳胶法制备表面经有机化合物修饰的单分散超微粒子的条件,并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3.
La(OH)3超微粒的制备及其结构,形态与粒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沉淀法合成了La(OH)_3超微粒.即先制得草酸镧沉淀后,将其焙烧而得La(OH)_3超微粒.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观察了在不同焙烧温度下焙烧1h所制备的微粒结构形态、粒度与分布.结果表明,在T=900℃~1000℃下焙烧1h,经自然吸潮,可得到平均粒径小于0.1μm的球形La(OH)_3超微粒.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由溅射法产生的银超微粒的角分布规律.发现银超微粒的角分布规律可分为两类.一类属于小粒子(γ<10nm)的角分布,它们有明显的双峰特征;另一类则是(γ<10 nm)的粒子.这类粒子显示的角分布只有一个主峰.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适合于高源速率沉淀过程的凝并生长动力学模型,系统地考察了操作参数对超细颗粒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凝并生长速率加快,粒径及分布均呈单调增大趋势;生长速率对温度变化不敏感,在较高过饱和度之下,温度对合成粒子粒径影响很小;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粒径变大,分布变宽,并趋于“自保”形式。提出了液相化学合成法制备超细颗粒过程中颗粒性能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6.
以硝酸铝和磷酸氢二铵为原料,尿素为均相沉淀剂,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OP-10)为分散剂,采用均相沉淀法制备了颗粒大小在0.12μm左右且粒径分布较窄的超细球形磷酸铝粉体.首先考察了OP-10对磷酸铝颗粒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OP-10对磷酸铝颗粒大小有十分显著的调控作用.然后在OP-10浓度为1%的条件下,用正交试验进一步考察了反应物初始浓度、尿素与硝酸铝的物质的量之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四个因素对磷酸铝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OP-10存在下,反应物Al(NO3)3初始浓度对磷酸铝颗粒大小也有较大的影响,随着Al(NO3)3初始浓度的增加,磷酸铝的粒径增大.在所考察的条件范围内,其他三个因素对磷酸铝颗粒大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主要研究由溅射法制备的Ag超微粒的粒径分布、平均粒径与溅射收集角的关系.我们的结果是:在给定的溅射条件下,不同的溅射收集角,可以得到不同分散度的超微粒,这对制备具有确定分散度的超微粒而言是一个颇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在超细粒子粒度及粒度分布控制模型的基础上,对快相变速率和慢相变速率两种晶型转变情形,建立了化学气相淀积合成超细粒子过程中,表征超细粒子晶体组成及含量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探讨了物系参数和操作参数对超细粒子晶体组成的影响,理论预测和实验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9.
激光气相法制备TiO2超精细粉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脉冲红外激光产生的等离子体,诱导反应体系TiCl4/O2合成了TiO2超精细粉末,采用IR、XRD、XPS、TEM等技术对粉体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TiO2超精细粉末粒径在140A左右,具有大小均匀,不团聚,粒径尺寸分布窄等优点,由该粉体催化CO氧化结果表明,对CO氧化反应具有较高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20.
在分形理论基础上,通过引入3个分形指数D_f D_s和α,导出一个较为适用的超微粒熔点公式.该公式表明:超微粒熔点不仅依赖于它的粒径,而且还要依赖于对它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