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以焦磷酸根()为配体,十六烷基三甲溴化铵(CTMABr)为鼓泡剂,对Cu(Ⅱ),Pb(Ⅱ),Zn(Ⅱ),Cd(Ⅱ)等4种金属离子的浮选分离进行了研究。探讨了pH值、氮气流速、的浓度、CTMABr的浓度、金属离子浓度对浮选率的影响.找到了其最佳分离条件,对Cu(Ⅱ)-Cd(Ⅱ),Pb(Ⅱ)-Cd(Ⅱ),Zn(Ⅱ)-Cd(Ⅱ)等二元组分进行了较好的分离。  相似文献   

3.
以焦磷酸根(P2O7^4-)为配体,二六烷基三甲溴化铵(CTMABr)为鼓泡剂,对Cu(Ⅱ),Pb(Ⅱ),Cd(Ⅱ)等4种金属离子的浮选分离进行了研究。讨论了pH值,氮气流速、P2O7^4-的浓度、CTMABr的浓度、金属离子浓度对浮选率的。到了其最佳分离条件,对Cu(Ⅱ)-Cd(Ⅱ),Pb(Ⅱ)-Cd(Ⅱ),Zn(Ⅱ)-Cd(Ⅱ)等二元组分进行了较好的分离。  相似文献   

4.
5.
6.
7.
合成了新配体联苯乙酮缩氨基硫脲。在25±0.1℃及I=0.1mol·L ̄(-1)KNO_3存在下,在80%(V/V)二甲亚砜混合溶剂中,用pH法测定了联苯乙酮缩氢基硫脲的酸离解常数以及它与Cu(Ⅱ),Ni(Ⅱ),Zn(Ⅱ),Co(Ⅱ)四种金属离子形成二元配合物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这四种配合物的逐级稳定常数均符合一般规律,与金属离子的Irving-Williams次序一致。  相似文献   

8.
用光谱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橙黄Ⅱ的氧化还原行为,测定了其电还原反应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9.
双水相萃取体系Co(Ⅱ),Ni(Ⅱ)的传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双水相萃取体系中,水相pH,有机相萃取剂浓度对Co,Ni传输的影响,确立了Co的正,逆向初始萃取速度方程,初步推断了可能的反应机理,得出了利用该体系进行Co,Ni分离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11.
合成了邻氯苯甲醛与O,S-二甲基磷酰亚胺缩合得到的席夫碱及其Cu(Ⅱ),Ni(Ⅱ),Zn(Ⅱ),Co(Ⅱ)配合物。用元素分析,IR,UV,摩尔电导管对所合成经合物进行了测试,配体还采用MS和^1HNMR进行了表征,确定了这些化合物的组成和配位状态,还对化合物进行了蚜虫和红蜘蛛的生测实验以及抑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研究在胶束作用下,钴(Ⅱ),镍(Ⅱ)和铜(Ⅱ)与PAN的金属离子配合物的薄层色谱特性,提出分离和同时测定这三种元素的胶束薄层色谱分析方法.在实际样品的测定中,具有很好的重现性和回收率.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用Co(Ⅱ)、Ni(Ⅱ)与三聚硫氰酸配合物与邻二氨基苯反应,得到两个新的化合物,经IR、Uv、元素分析等表征研究,指认它们是Na_3{M(C_3N_3S_3)[Ph(NH_2)_2]Cl_2}(M)─Co、Ni).  相似文献   

15.
系统科学是二十世纪留给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其核心思想就是系统思维。本文介绍了与系统思维相关的60个专题。每一个专题的内容都由三个模块构成:所论专题+有关现有理论+系统经济学视角。这种联系相关专题介绍思维的方法,可以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系统思维。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CoCl_2·6H_2O、NiCl_2H_2O、ZnCl_2·2H_2O与C_3N_2S_3Na_3在(CH_3)_2SO溶剂中反应,得到产物Ⅰ、Ⅱ、Ⅲ;又用C_5H_5N与Ⅰ、Ⅱ、Ⅲ反应,得到产物Ⅳ、Ⅴ、Ⅵ。经元素分析、IR谱、UV谱表征研究,指认Ⅰ、Ⅱ、Ⅲ为Na_3[M(CH_3)_2SO(C_3N_3S_3)Cl_2(M-Co(Ⅱ)、Ni(Ⅱ)、Zn(Ⅱ);ⅣⅤ、Ⅵ为Na_2[M(CH_3)_2SO(C_3N_3S_3)(C_5H_5N)Cl](M-Co(Ⅱ)、Ni(Ⅱ)、Zn(Ⅱ))。  相似文献   

17.
18.
以1-(2-噻唑偶氮)-2-萘酚(TAN)螯合物,于Shim-pack CLC-CN柱上,用含甲醇-四氢呋喃-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3.5)-乙醇(60:19.8:19.8:0.4 V/V)溶液作流动相,并用分光光度检测器于570nm处进行检测,发展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测定铜(Ⅱ),镍(Ⅱ),钴(Ⅱ)的方法.此法具有高的灵敏度,其绝对检测限分别为:铜(Ⅱ)1.8ng,镍(Ⅱ)1.8ng和钴(Ⅱ)0.6ng.在测定条件下,大多数金属离子不干扰.  相似文献   

19.
离子液体对Cu(Ⅱ)和Ni(Ⅱ)的萃取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索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的绿色技术,研究了疏水性离子液体([Bmim]PF6、[Hmim]PF6和[Omim]PF6)对Cu(Ⅱ)和Ni(Ⅱ)的萃取性能,并与正丁醇相应的萃取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无螯合剂加入时,离子液体对Cu(Ⅱ)和Ni(Ⅱ)的萃取率均很低,螯合剂的加入可使Cu(Ⅱ)和Ni(Ⅱ)的萃取率分别由原来的2.31%和2.18%提高到99.89%和98.64%;离子液体阳离子取代烷基碳链长度的增加不利于Cu(Ⅱ)和Ni(Ⅱ)的萃取.与传统有机溶剂相似,离子液体在萃取重金属离子过程中具有很强的pH摆动效应,pH<2时,对Cu(Ⅱ)和Ni(Ⅱ)的萃取率几乎为0;pH>6时,对Cu(Ⅱ)和Ni(Ⅱ)的萃取率均大于90%.利用该pH摆动效应,可对Ni(Ⅱ)进行反萃取,实现离子液体的回收再利用.  相似文献   

20.
配位萃取色谱法分离Co(Ⅱ),Ni(Ⅱ)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添加配位剂氨基乙酸于料液中,以取代传统的树脂转型方法.考察了淋洗pH值、进样量及料液Co、Ni比等因素对分离的影响.在pH=3.40时5g树脂可以将1600μg的Co、Ni比为1~100的金属完全分离.并就氨基乙酸的配位、缓冲作用对分离过程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