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系观察放置新型固定式宫内节育器(Fix-Cu300IUD)后经血量的变化,选用TCu220C节育器作对照,采用随机比较及自身对照的方法。接收合格对象200例(各100例),使用12个月随访率为97.5%。结果显示:两种IUD置器前平均经血量分别为40.0ml和54.0ml,置器后1、3、6、12个月平均经血量分别为81.6ml、84.1ml、77.0ml、75.1ml和107ml、101ml、99.8ml、94.8ml,两组各时段经血量均较置器前增加(P<0.01),其中以3个月内尤为明显,6个月后逐趋恢复,至12个月仍较置器前稍高,固定式宫内节育器各时段经血量低于TCu220CP<0.05)。置器后各时段月经过多发生率统计表明对照组高于固定式宫内节育器组((P<0.05),这与固定式宫内节育器无支架、体软、对于宫内膜刺激小有关。  相似文献   

2.
宫内节育器的避孕效果取决于在宫内的适合位置 ,但也有节育器脱落、嵌顿 ,甚至异位于子宫外的情况 ,造成避孕失败 ,引起小腹胀痛等症状 ,下面报告我院近年来的 3例盆腔内节育器均系B超检查首先发现。病例 1:患者 ,女 ,3 7岁 ,本院职工 ,十年前 ,于产后 5个月放置节育器。术后 1月再次怀孕 ,做人流时宫腔内未探及节育器 ,4年前重新放置节育器 ,但透视见 2个节育器 ,当时无任何不适 ,未引起重视 ,近日感腹部疼痛 ,既行超声检查 ,于宫内及右侧卵巢后方均见强回声 ,后方伴“彗尾征” ,超声诊断宫内及盆腔内节育器。病例 2 :患者 ,女 ,2 8岁 ,三…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2004年1月~2004年6月在吉安市计划生育服务站放置MCu功能性IUD,活性165IUD各200例育龄妇女,置器后定期随访(1、3、6、12个月)累计12个月资料统计显示脱落率MCuIUD为1%,活性165IUD为6%;妊娠率MCuIUD为0.5%,活性165IUD为3%;续用率MCuIUD为97%,活性165IUD为85%.结果提示MCuIUD避孕效果明显,脱落率低、副反应少、续用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2004年1月~2004年6月在吉安市计划生育服务站放置MCu功能性IUD,活性165IUD各200例育龄妇女,置器后定期随访(1、3、6、12个月)累计12个月资料统计显示:脱落率:MCuIUD为1%,活性165IUD为6%;妊娠率:MCuIUD为0.5%,活性165IUD为3%;续用率:MCuIUD为97%,活性165IUD为85%。结果提示:MCuIUD避孕效果明显,脱落率低、副反应少、续用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2004年1月~2004年6月在吉安市计划生育服务站放置MCu功能性IUD,活性165IUD各200例育龄妇女,置器后定期随访(1、3、6、12个月)累计12个月资料统计显示:脱落率:MCuIUD为1%,活性165IUD为6%;妊娠率:MCuIUD为0.5%,活性165IUD为3%;续用率:MCuIUD为97%,活性165IUD为85%.结果提示:MCuIUD避孕效果明显,脱落率低、副反应少、续用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人工流产术后落实避孕措施的方法。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疤痕子宫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固定式宫内节育器30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疤痕子宫人工流产术后放置固定式宫内节育器手术安全、避孕效果好,放置后的副反应低,继续使用率高。结论:疤痕子宫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固定式宫内节育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避孕措施,能有效促的促进妇女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97例频繁脱器妇女使用吉妮IUD作临床观察,探讨吉妮IUD的适用性。方法:在本地区各县市计生服务站放置吉妮IUD妇女中筛选既往有IUD脱落2次或2次以上妇女进行12mo的临床效果观察。结果:放置古妮IUD12mo续用率为97.94%,妊娠率为1.03%,有副反应占3.09%。结论:吉妮IUD脱器率、妊娠率低,对子宫刺激小,副反应小,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宫型节育器,是近几年来临床采用的一种新型节育方法,其优点是脱落,妊娠率均较低。为了提高避孕有效率,降低妊娠率,嫩江县技术服务站从1991年至1992年末对2911例频脱环妇女放置含铜宫型节育器进行临床效果观察,现将随访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991年至1992年未,技术服务站门诊由专人负责,详细填写手术记录,随访记录,受试者为294例。-,研究对象:受试者年今为20---45岁,经检查无置器禁忌症的城乡经产妇女,脱环次数大于2次以上,6次以下,放置时间均在月经干净后3---7天内放置。二,调查方法:按统一制定的随访登记表由…  相似文献   

9.
傅鸿翔 《杭州科技》1996,17(3):28-29
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简便、可逆性的避孕方法,深受广大育龄妇女的欢迎。为了了解宫内节育器的避孕有效率及副反应,现将我院近5年内放置的4种类型的宫内节育器共726例(其中TCU型203例,VCU型151例,r型159例,药铜165型213例),随访情况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观察元宫365 IUD、母体乐cu375、以及新型Tcu380三种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效果,为优生优育工作提供指导依据。随机选择300例育龄妇女,随机分为例数相等的三组,分别放置元宫365 IUD、母体乐cu375、以及新型Tcu380三种宫内节育器,于放置后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观察,观察指标包括妊娠率、脱落率、以及续用率。母体乐cu375在妊娠率、脱落率以及续用率方面均优于新型Tcu380,各项指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元宫365 IUD在妊娠率、脱落率及续用率方面均优于母体乐cu375,各项指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元宫365 IUD在妊娠率及脱落率方面显著优于母体乐cu375以及新型Tcu380,且不良反应少,使用者更加满意,续用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在对高校181例已婚育龄妇女采用宫内节育器(IUD)避孕效果调查的基础上,从职业特点、文化程度、放置IUD的次数、对IUD的了解程度等四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其目的是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开划生育宣传教育和咨询服务,提高手术医生放置技术及IUD的避孕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小切口行甲状腺切除术的临产特点。方法对采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36例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1例出现饮水呛咳,在3天内恢复。随访2~35个月,未见复发。术后患者对颈部切口的愈合均较满意,手术效果理想。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安全可行,创伤小,并发症少,不需要特殊器械,可以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2002年1月~2009年1月我院收治35例脊柱胸腰椎结核患者,病变均累计2个或2个以上椎体,合并椎旁脓肿32例。患者术前脊髓神经功能损伤20例,Frankel分级:B级4例,c级10例,D级6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5±0.6)h,平均出血量(400±120)ml。术中3例发生胸膜撕裂,行术中缝合,放置引流,术后无并发症发生;3例手术侧大腿前内侧放射痛麻木,经治疗后逐渐消失,2例术后1月余出现复发,伤口不愈合,经再手术后治愈,无大血管、神经损伤,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月~5年(平均17.1月),骨融合时间平均6.4月,术后神经功能均恢复至E级,12月后血沉均恢复至正常,末次随访无1例出现明显矫正度丢失。结论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椎结核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IUD致出血血液流变学改变与血瘀证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9例IUD致出血副反应患者按一定标准分属脾肾阳虚血瘀证和肝肾阴虚血瘀证两组,同时设25例带环后月经正常妇女作为对照组进行血液流变学观察分析。结果发现:脾肾阳虚血瘀组红细胞压积低于对照组,血浆比粘及全血比粘低切值高于对照组;肝肾阴虚血瘀组的五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红细胞压积、聚集指数、全血比粘高、低切值均高于脾肾阳虚血瘀证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或0.01)。提示本病血瘀证均存在差血液流变学改变,且证型不同,变化也不同,为临床鉴别不同型的血瘀证提供了微观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我院2002年6月。2008年12月收治35例脊柱胸腰椎结核患者,病变均累计2个或2个以上椎体,合并椎旁脓肿32例。患者术前脊髓神经功能损伤20例,Frankel分级:B级4例,C级10例,D级6例,血沉尽可能控制40mm/h以下后手术,手术方式均采用I期后路钉棒系统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或肋骨植骨或钛网植骨融合术,随诊观察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骨愈合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5±0.6)h,平均出血量(600±120)ml。术中4例发生胸膜撕裂,行术中缝合,放置引流,术后无并发症发生;2例手术侧大腿前内侧放射痛麻木,经治疗后逐渐消失,1例术后1月余出现复发,伤口不愈合,经再手术后治愈,无大血管、神经损伤,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月-5年(平均17.6月),骨融合时间平均6.5月,术后神经功能均恢复至E级,1—2月后血沉均恢复至正常,末次随访无1例出现明显矫正度丢失。结论脊柱胸、腰椎结核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能同时解决病灶清除、减压、稳定、融合等问题,疗效确切,操作易掌握,对前方结构干扰小,是治疗脊柱胸、腰椎结核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观察和分析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早期快速康复效果,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1月行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1例,术后随访6个月,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估患者术前、术后3天、术后3个月、6个月障碍指数。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观察并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结果表明:术后各时间点腰腿痛VAS评分、ODI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第3天与术后3、6个月腰痛VS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天与术后3个月腿痛VAS评分相比明显减少,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与术后3天腰痛VAS评分相比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血量平均35 mL,住院时间平均8天。因此,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且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并术后康复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对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75例初治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在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及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组(治疗组),对照组反复胸腔穿刺抽液,每周2-3次;治疗组行胸穿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水,并每日尿激酶胸腔冲洗。比较两组病人胸水消失时间、住院治疗时间、胸膜粘连(包裹性胸腔积液)出现机会及治疗3个月后胸膜厚度。结果治疗组胸水消失时间(6.5±213)d,住院时间(11.8±5.2)d,没有病例出现胸膜粘连,3个月后胸膜厚度(1.8±0.7)mm;对照组胸水消失时间(11.4±5.1)d,住院时间(15.2±6.9)d,8例出现胸膜粘连,3个月后胸膜厚度(4.2±1.2)mm。结论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冲洗治疗初治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可以加快胸水消失,缩短住院治疗时间,预防胸膜增厚粘连,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羟基磷灰石涂层人工椎体植入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颈椎前路开槽减压 ,羟基磷灰石涂层人工椎体及自体骨移植术 ,治疗 17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 .结果表明 :17例患者术后的植骨块与人工椎体均为骨性愈合 ,其中 14例在 3个月内愈合 ,3例在 6个月内愈合 ;无人工椎体松动 ,螺丝钉脱落 1例 ,颈椎生理弯曲维持良好 ,恢复之椎体高度未发生再丢失现象 ;JOA评分平均 14.5分 .羟基磷灰石涂层人工椎体植入及自体骨植骨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总结223例行该术式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术后住院天数3--7d,平均5d.术后随访1年,223例患者均排尿通畅,无永久性尿失禁、尿频、尿急、尿痛,夜尿0-3次.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保障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治疗甲状腺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至2007年收治的62例甲状腺肿瘤的患者资料,根据病情分别采用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或者腺瘤单切加腺叶部分切除法,对其治疗效果、风险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62例患者术后除1例皮下出血,1例复发外,无喉返神经、喉上神经损伤,无永久性甲状旁腺甲状腺功能低下。结论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或者腺瘤单切加腺叶部分切除法治疗甲状腺肿瘤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